摘 要:在新時期業財融合背景下,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面臨著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論文立足于業財融合視角,深入剖析了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轉型的重要意義,聚焦資金管理和稅務管理等關鍵領域,系統梳理了當前阻礙財務轉型的突出問題,并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應對策略。文章認為,推進業財深度融合、完善全面預算管理、加強資金精細化管理、強化企業稅務籌劃、優化財務組織架構、積極運用信息化手段是建筑施工企業實現財務管理成功轉型的重要舉措。
關鍵詞:建筑施工企業;業財融合;財務管理轉型
引言
伴隨著建筑行業的蓬勃發展,建筑施工企業規模不斷壯大,業務日趨復雜,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已難以滿足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如何立足業財融合視角,積極探索財務管理轉型之路,成為擺在建筑施工企業面前的一道重要命題。財務管理轉型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必然要求,對于建筑施工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論文擬對這一問題展開深入探討,以期為推動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變革提供參考。
一、業財融合視角下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轉型的重要意義
(一)深化業財融合是建筑施工企業財務轉型的時代要求
隨著建筑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項目管理復雜程度不斷加劇,財務管理與業務經營的深度融合成為大勢所趨。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過于注重事后核算,難以適應建筑業高風險、跨期長、投資規模大等特點帶來的挑戰。財務管理需要深入一線,及時掌握業務動態,通過參與項目全周期管理,優化資源配置,加強成本控制,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有力支撐,因此,深化業財融合已成為建筑施工企業財務轉型的必然選擇。唯有順應時代發展潮流,與時俱進地推動財務管理變革,才能更好地服務于企業發展大局[1]。
(二)完善財務管理是建筑施工企業提質增效的關鍵舉措
建筑施工企業普遍面臨資金投入大、回收周期長等特點,資金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經營成敗。加之,建筑業稅負較重,稅收風險不容忽視,因此,強化資金管理和稅務籌劃已成為企業降本增效,提升盈利能力的關鍵所在。通過轉變財務管理理念,創新管理模式,建立健全資金預算、使用、監控等管理機制,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防范資金風險。同時,加強稅務籌劃,優化納稅方案,降低稅收成本,既能促進企業利潤水平的提高,又能增強企業的財務保障能力。在此背景下,以業財融合為引領,積極探索財務管理轉型之路,對于建筑施工企業提質增效意義重大。
(三)轉型升級是建筑施工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的必由之路
面對日益復雜的市場環境和日新月異的行業發展形勢,建筑施工企業唯有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增強核心競爭力,方能立于不敗之地。財務管理作為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企業轉型發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通過業財深度融合,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建立一體化、智能化的財務管理平臺,不僅可以提高財務管理的時效性和精準性,更能為企業經營發展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財務決策支持。財務轉型升級有助于提升企業資金運營能力,增強財務風險防控意識,促進業務與財務的協同聯動,為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奠定堅實基礎,因此,推進財務管理轉型是建筑施工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的必經之路。
二、當前業財融合視角下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轉型的問題
(一)財務管理理念相對滯后,與業務融合不夠緊密
當前,受傳統財務管理思維模式的影響,部分建筑施工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仍然局限于基礎核算和報表編制等方面,對企業的業務經營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和充分的參與。這種脫離業務實際的財務管理模式無法準確反映企業的真實經營狀況,難以及時發現和有效解決經營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更無法為企業的發展決策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財務管理理念滯后使得財務工作與業務經營之間存在一定的脫節和隔閡,嚴重制約了財務管理職能的有效發揮,難以適應建筑施工企業轉型升級的迫切需要[2]。財務與業務融合不夠緊密已成為阻礙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轉型和創新發展的一大瓶頸。
(二)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不健全,預算執行控制乏力
建筑施工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呈現出明顯的項目性特征,涉及工程設計、材料采購、施工組織、竣工結算等多個環節,預算編制和執行控制面臨諸多的挑戰和難題。目前,不少建筑施工企業尚未建立起科學完善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預算編制的精細化程度不夠,預算執行的控制力度不強,難以充分發揮預算管理的作用。一方面,部分企業對預算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在預算編制過程中缺乏必要的科學性和嚴謹性,預算內容難以全面、準確地反映企業生產經營的實際情況。另一方面,在預算執行過程中,缺乏有效的監督考核機制,部門間溝通協調不暢,導致預算執行與預算目標出現偏離,使預算管理流于形式,難以對企業經營活動產生應有的引領和約束作用。
(三)資金管理粗放,降本增效空間有待進一步挖掘
資金管理是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資金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存發展和經營績效。但縱觀當前建筑行業現狀,建筑施工企業在資金管理方面普遍還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一些企業對資金使用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和統籌安排,資金在各個項目和環節之間分散使用,資金使用效率偏低,降本增效的潛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同時,部分企業應收賬款居高不下,大量資金被占用,資金周轉不暢,財務風險日益加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粗放式的資金管理模式已日漸難以適應建筑施工企業的發展需要,嚴重制約了企業經營效益的提升[3]。
(四)稅務管理有待加強,稅收風險不容忽視
建筑業是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但就目前行業整體而言,建筑施工企業在稅務管理方面還存在諸多薄弱環節。一些企業對稅收政策把握不準,理解不透,在稅務籌劃和納稅申報等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難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的稅負成本。與此同時,建筑施工企業普遍存在業務鏈條長、涉稅事項多、分包環節復雜等特點,稅務管理難度大,面臨的稅務風險點多。部分企業重視程度不夠,管理措施不力,極易引發違法違規行為,給企業帶來難以承受的經濟損失和信譽損害。稅務管理滯后已成為制約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規范化、現代化的重要因素[4]。
三、業財融合視角下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轉型的有效策略
(一)堅持業財深度融合,構建協同發展的財務管理新格局
業財融合是新時期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轉型的必由之路。企業要立足發展全局,以業財深度融合為引領,推動財務管理從傳統的:“核算型”向“管理型”和“服務型”轉變,進而構建起財務與業務協同發展的現代管理新格局。這就要求企業上下統一思想,完善頂層設計,將業財融合理念滲透到財務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一方面,財務部門要主動作為,轉變管理職能,創新服務模式,堅持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在夯實傳統核算工作基礎的同時,著力拓展管理服務領域,積極參與企業重大經營決策,圍繞業務需求設計優化財務流程,切實為生產經營插上騰飛的翅膀。另一方面,業務部門要樹立財務意識,加強與財務的溝通協作,主動接受財務指導,自覺接受財務監督,努力在業財良性互動中實現提質增效。同時,企業還要著眼長遠,系統謀劃,堅持人才強企戰略,加大財務人員的選育管用力度,打造一支業務精湛、作風過硬的高素質財務隊伍,為深化業財融合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5]。通過持之以恒地推進業財深度融合,必將開創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的嶄新局面,為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賦能助力。
(二)完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強化預算剛性約束
全面預算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工具。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建筑施工企業唯有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全面預算管理,方能在動蕩變革中穩中求進、行穩致遠。對此,企業要充分認識加強預算管理的重要意義,將預算編制作為財務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張藍圖繪到底,堅決杜絕年度預算“輕編制、重執行”的傾向。要把準企業發展脈搏,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現金流和經濟效益為中心,科學編制全口徑預算,在綜合平衡的基礎上突出重點,確保預算目標與企業戰略同向而行。同時,要健全預算執行機制,強化預算的剛性約束,將預算分解到項目、落實到部門,明確責任主體,嚴格兌現獎懲,讓預算執行真正做到“月月有考核、季季有分析、年年有評價”。針對預算執行中出現的問題,既要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加以解決,又要舉一反三,不斷優化預算編制流程,提高預算科學化水平。特別是要樹立動態預算理念,根據市場形勢和項目實際,及時調整優化預算指標,最大限度地釋放預算管理效能。此外,還要注重預算執行的過程控制,加強重大事項和關鍵節點管控,加大預算考核結果運用,將其作為績效評價、薪酬分配、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切實把預算管理的螺絲擰緊、擰到位。
(三)加強資金精細化管理,提升資金使用效率
資金管理在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中具有突出的重要地位。當前,建筑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建筑施工企業面臨著資金鏈趨緊、融資難度加大的嚴峻挑戰。這就需要企業樹立精細管理理念,既要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從嚴從緊把控資金風險,又要激發創新思維,在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提升資金管理效能,實現資金效益最大化。為此,企業要健全完善資金管理制度,規范資金運作流程,加強資金計劃、預算、審批、撥付等關鍵環節管控,努力構建全過程、動態化的資金管理鏈條,堅決防范資金脫實向虛、體外循環等問題。與此同時,要聚焦重點領域,強化過程監管,采取“一企一策”方式,有的放矢破解資金難題。針對工程款回收難這一行業頑疾,企業要完善清欠責任體系,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機制,強化催收過程管控,多措并舉盤活應收賬款,最大限度減少資金占用。在此基礎上,企業還要主動作為,拓寬融資渠道,創新融資模式,積極利用上市融資、發行債券、資產證券化等方式,優化融資結構,切實降低資金成本。針對剩余資金,要加強統籌調度,提高資金使用的計劃性和前瞻性,既要保障生產經營需要,更要圍繞企業發展全局,加大對新技術、新業態的投資力度,在深耕主業的同時,著力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
(四)強化企業稅務籌劃,提升稅收管理水平
稅收是現代企業管理不可忽視的重要領域。建筑業作為我國稅收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健康發展關乎國家稅收保障和經濟平穩運行,然而,從現狀來看,建筑施工企業普遍存在稅負高、風險多等問題,亟待加強稅務管理,提升稅收綜合治理效能。對此,建筑施工企業要在財務戰略的指引下,加大稅收籌劃力度,充分運用業財融合理念,推動稅收管理與經營管理深度融合,在依法合規納稅的基礎上,最大限度降低企業稅負成本。具體而言,企業要高度重視稅務管理工作,樹立稅收風險防控意識,將稅收籌劃融入企業發展的全局之中系統謀劃、統籌推進。要緊跟稅收政策導向,加強重大經營決策的稅務風險評估,嚴格規范各類涉稅業務流程,強化源頭管控,有效避免稅務風險。針對行業特點,要強化增值稅管理,規范發票使用,加強分包單位資質審核,嚴把進項稅抵扣關。在此基礎上,要創新稅收籌劃思路,優化納稅籌劃方案,通過科學安排業務活動、合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等方式,努力實現稅收成本最小化。同時,還要加大稅務信息化建設投入,積極運用大數據等現代技術,提升稅務管理的精準性和時效性。只有持之以恒強化稅務籌劃,不斷提升稅收管理水平,才能實現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為行業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結束語
在新時代業財融合發展背景下,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轉型已成為企業生存發展的必然要求。建筑施工企業只有立足自身實際,以業財深度融合為引領,著力健全財務管控體系,突出強化資金和稅務管理,不斷創新財務管理模式,優化資源配置效率,方能在建筑市場競爭中贏得主動。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轉型之路任重而道遠,唯有堅定信心,攻堅克難,久久為功,才能不斷開創財務管理工作新局面,夯實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堅實根基,助推建筑業實現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閆成寶.業財融合視角下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轉型探究[J].投資與創業,2024,35(10):139-141.
[2]林娜.業財融合視域下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轉型探討[J].投資與創業,2024,35(9):52-54.
[3]胡楊莉.業財融合視域下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轉型措施[J].財訊,2024(02):88-90.
[4]彭記德.基于業財融合視角的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轉型研究[J].商業2.0,2023(33):98-100.
[5]林震.業財融合視角下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水平提升路徑[J].內蒙古煤炭經濟,2022(09):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