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積極發展幼兒的閱讀能力,可以驅動幼兒審美素養、文化意識的進一步提升,借助閱讀過程鍛煉幼兒的文化探究、語言交際等技能,提升幼兒的學習素養。在幼兒教育活動中,繪本閱讀教學發揮了獨特的教育價值,基于對繪本故事的分析、探究,幼兒可以掌握分析故事、整理信息、獲取學習成果的基本技能,快速領悟課程中的難點知識與學習任務。現對個性化閱讀在幼兒繪本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價值進行探討,思考開發個性化閱讀方案的實踐方法。
一、幼兒繪本閱讀教學中開發個性化閱讀方案的實踐意義
(一)關注幼兒素質差異,驅動幼兒獨立閱讀
基于個性化閱讀指導思想開發幼兒繪本閱讀教學新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幼兒的閱讀學習效率,發展幼兒的多元閱讀技能與語文學習能力。在新時期下,個性化閱讀具有發展幼兒閱讀素養、培養幼兒多元閱讀技能的教育價值。在個性化閱讀理念下,教師可以對繪本資源進行分層開發,結合繪本中的圖畫、文字與故事開展教學活動,減輕幼兒的繪本閱讀壓力,驅動幼兒從多角度展開閱讀學習。針對幼兒的閱讀技能表現,教師可以結合個性化閱讀思想導入不同的繪本材料,生成具有互動性、實踐性特點的教學新模式。在個性化閱讀視角下,教師可以結合圖畫、文字、人物等要素分別設計閱讀任務,為幼兒提供可選擇的閱讀切入點,豐富幼兒的閱讀經驗儲備。應用個性化閱讀創新幼兒繪本閱讀教學路徑,構建個性化閱讀指導模式,有助于幼兒生成良好的閱讀技能。
(二)生成多元閱讀活動,激發幼兒閱讀興趣
傳統的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以理解繪本資源、設計閱讀任務為基本切入點,幼兒容易缺乏閱讀興趣。在個性化閱讀教學視角下,教師可以開發多元化閱讀活動,調動幼兒的閱讀積極性。繪本閱讀主要以辨析圖畫、解讀故事為導向,幼兒對繪本的理解并不透徹,開展個性化閱讀可以有效提升教學質量。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自主閱讀、課前閱讀、課后閱讀等方式逐步引導幼兒開展閱讀。在整合教學資源的過程中,將課程內的閱讀任務與課后的教學要求相結合,讓幼兒在不同的時段進行學習,積累閱讀經驗。另一方面,在閱讀指導環節,教師可以利用繪本改編的動畫、兒童故事實施教學活動,幫助幼兒快速理解繪本,發展語言、閱讀與文化探究等技能,提升閱讀有效性。在多元閱讀活動的驅動下,幼兒的閱讀興趣將被充分調動。
(三)構建特色教學方案,提升園本教學質量
針對幼兒教育創新的核心目標開發幼兒繪本閱讀教學新模式,教師要積極發揮繪本的育人功能。對幼兒來說,繪本中不僅包含著文字、圖像等各類信息,也融合了民族文化與先進思想,繪本資源的教育價值可以從德育、智育、美育等角度得到體現。為此,教師應該結合繪本的核心內容進行分層次的教學設計,提升幼兒的閱讀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在個性化閱讀視角下,幼兒教師可以在園本教育活動中對各類繪本資源進行整合,結合閱讀理解、故事分析、信息梳理、知識應用的多元架構驅動幼兒積累學習經驗。隨著教學活動的逐步推進,幼兒教師還可以對繪本的情感主題進行分類,基于愛國教育、感恩教育、行為習慣教育的多元視角培養幼兒的學習意識與文化技能。個性化閱讀思想下,幼兒可以從多角度對繪本進行閱讀、討論,積累學習經驗,發展閱讀技能與審美意識。
二、個性化閱讀視角下幼兒繪本閱讀教學的創新研究
(一)讀說結合,激發幼兒閱讀熱情
繪本資源中包含豐富的兒童故事與互動資源。通過對不同場景、故事的描繪,幼兒將形成敘述故事、語言交流的熱情,在課堂上與教師分享學習成果。部分教師單純要求幼兒理解繪本,對閱讀活動的開發和創新力度不夠,幼兒缺乏表達的機會。在個性化閱讀視角下,教師應該嘗試開發讀說結合閱讀模式,基于幼兒的閱讀成果加入閱讀、表達等任務,讓幼兒在交際的過程中理解繪本,培養閱讀學習興趣。
在繪本閱讀環節,教師應該在指導與評價中布置閱讀交流任務,促使幼兒形成閱讀、分享的良好素養,發展學習意識。以繪本《金手指》的閱讀為例,教師可以整合教學經驗,設計讀前交流、讀后交流等活動。一方面,引導幼兒開展讀前交流活動。在投放繪本《金手指》之前,教師可以設計趣味化學習問題:“你閱讀過哪些繪本,分別講述了怎樣的故事?”在設計互動問題之后,要求幼兒在課堂上展開交流。在語言表達環節,幼兒可以描繪多元化故事資源,培養閱讀熱情。另一方面,引導幼兒對繪本《金手指》進行閱讀。繪本描述了八仙之一的“鐵拐李”游歷人間,用點石成金的手指懲治惡人的故事。為了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可以設計多元化思考問題:“繪本中出現了哪些角色?角色身上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在敘述故事的過程中,幼兒可以對繪本中的情感、思想進行梳理,快速掌握閱讀方法,發展閱讀理解能力。教師要創造分享閱讀經驗、進行閱讀交流的機會,基于個性化閱讀構建新的教學模式,讓幼兒獨立梳理核心內容。
(二)讀演結合,發展幼兒綜合技能
幼兒的社交技能與學習能力正在逐步發展,他們可以通過閱讀、探究等多元途徑積累學習經驗,形成互動熱情。教師可以在布置閱讀任務之后延伸教學范圍,從角色安排、情節設計等方面角度入手,以表演繪本故事、展現角色情感為目標提升幼兒的綜合素養和學習意識。當閱讀與表演相結合,幼兒對繪本的理解也將變得更為深刻。
為了貫徹個性化閱讀指導思想,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開展繪本表演活動,對各項學習能力、語言技能展開訓練。針對繪本故事《愚公移山》《后羿射日》等資源的相關閱讀,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開展分層學習活動。第一步,引導幼兒進行自主閱讀。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求幼兒對繪本中的相關角色進行匯總,如結合愚公、智叟等角色特點梳理故事情節。在課堂上,教師可以不同角色的對白為參考,組織幼兒共同設計臺詞,如“這么大的山,你什么時候能移走?”“我還有兒子,兒子以后還會有兒子,而山不會生長”等。在設計對白之后,結合鏟子、籮筐等教具模仿愚公移山的過程。第二步,組織自主表演活動。教師可嘗試以周為周期,在教學實踐環節,引導幼兒獨立選擇繪本,在課堂上開展舞臺劇創作、表演等活動。在個性化閱讀指導視角下,教師可以選擇《小紅帽》《灰姑娘》等材料實施教學工作,引導幼兒結合閱讀興趣搜集閱讀資源,在課堂上進行舞臺劇的設計工作。當幼兒積累閱讀經驗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分組表演繪本舞臺劇,在課堂上呈現學習成果。在個性化閱讀視角下開發讀演結合的教學模式,能夠讓幼兒主動開展探究,以舞臺劇的形式表現繪本故事,培養閱讀、表達、實踐的綜合技能。
(三)讀畫結合,培養幼兒創新意識
幼兒的表達熱情與學習興趣正在不斷發展,他們會嘗試多角度分享閱讀成果,對繪本中的情感、故事進行梳理,完善價值觀與道德觀。為了將個性化閱讀思想與繪本教學要求相結合,教師可以嘗試在教學工作中設計繪畫任務,以繪本中的角色、故事情節為參考,培養幼兒實踐、創新的綜合素養。教師要提供結合繪本探究情感、深度學習故事的機會,積極發展幼兒的基礎審美能力、藝術創新技能。首先,教師要對課程資源進行整理,為幼兒創造特定的學習主題,鼓勵幼兒結合繪本開展繪畫創作、故事創作等活動。針對幼兒的素質表現營造生活化情境,如設計主題活動“我的爸爸媽媽”,要求幼兒結合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付出、親子互動進行繪畫創作。借助畫筆與白紙,幼兒將獲得表現故事、抒發情感的機會,對復雜的教學要求做出回應,培養鑒賞繪本的熱情。其次,教師可以要求幼兒圍繞繪本展開繪畫創作。以《我爸爸》為例,繪本描述了一個胡子拉碴、辛勤工作的父親形象,用簡單的圖畫記錄了幼兒與父親之間的日常溫情。在閱讀環節,教師可以為幼兒準備水彩筆、油畫筆等材料,鼓勵幼兒自主探究:“哪些故事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最喜歡的角色是誰?”鼓勵幼兒用畫筆描繪繪本中的不同角色。最后,教師可以要求幼兒擴大創作范圍,補充或改編故事。如針對《愚公移山》的創作,發起提問:“愚公將大山移走之后,會發生怎樣的故事?”教師也可以鼓勵幼兒以“新愚公的故事”為創作切入點,結合現代科技、運輸技術開展學習活動,探討“移山”的新方法,基于多元視角培養創新意識、藝術創作能力。
(四)讀做結合,鍛煉幼兒閱讀素養
繪本資源的教育價值不僅體現在語言理解、文化閱讀等理論方面,還體現在實踐方面。
為加深幼兒對繪本素材的理解,充分展現繪本的育人功能,教師應該嘗試在個性化閱讀視角下開展實踐任務。以理解繪本、自主閱讀為目標,創造解讀繪本情感、梳理故事結構的機會,幫助幼兒提升閱讀熱情、閱讀技能與人文素養。
教師應該給予幼兒分析問題、積累學習經驗的機會,加入多元化實踐元素,提升幼兒的閱讀效率。第一步,開發繪本資源。教師要以引導幼兒探究故事為目標,設計學習任務。如針對《南瓜湯》繪本資源,引導幼兒結合自來水、顏料與各種器皿進行南瓜湯的制作,培養動手操作能力與自主學習興趣。第二步,導入與科學、生活有關的繪本故事,讓幼兒借助實踐活動理解繪本的核心情感與思想。如針對繪本《小壁虎借尾巴》設計思考問題:“小壁虎的尾巴怎么了?小壁虎向哪些動物借了尾巴?小動物的尾巴分別有著怎樣的功能?”教師可以提供白紙、畫筆、剪刀等材料,要求幼兒制作不同的動物剪紙,匯集成“科學小冊子”。在后續的教學中,讓幼兒結合繪本描述不同動物尾巴的特征,如“燕子的尾巴用來保持平衡”“馬的尾巴用來驅趕蚊蟲”“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等。在實踐中,幼兒可以對繪本中的科學知識、資源進行整理,主動整合學習經驗,發展學習素養。
三、結語
總之,在個性化閱讀教學視角下優化繪本閱讀教學路徑,教師要給予幼兒解讀繪本作品、感悟繪本情感的機會,加深幼兒對繪本素材的理解,培養幼兒的閱讀技能。教師應該嘗試以繪本閱讀、知識應用為目標積極開展個性化閱讀教學,以趣味、開放、實踐、表演為基礎豐富互動元素,提升幼兒的閱讀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