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教育現代化的進程中,幼小銜接已成為備受關注的關鍵環節。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明確指出,要“注重幼兒園與小學教育的銜接”。繪本閱讀作為連接幼兒園與小學的橋梁,在培養幼兒語言、思維和社會適應能力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討幼小銜接視角下如何有效提升幼兒繪本閱讀能力的問題,為幼兒教師提供切實可行的策略和方法。
一、幼小銜接視角下幼兒應具備的繪本閱讀能力
(一)認識一些簡單的基礎漢字,會正確書寫名字
在幼小銜接階段,幼兒開始接觸并認識一些簡單的基礎漢字,這是語言能力發展的重要一步。通過繪本閱讀,幼兒可以在豐富的圖文環境中自然而然地接觸到各種漢字。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關注繪本中反復出現的常用字和生活中常見的標識,如“大”“小”“天”“地”“紅綠燈”“斑馬線”等,幫助他們理解字形與意義的聯系。其次,鼓勵幼兒嘗試書寫自己的名字,這是幼兒對文字產生興趣的一個重要表現。再次,鼓勵幼兒對繪本中的文字進行描摹和臨摹,培養正確的筆順意識和書寫習慣。最后,還可以設計一些創意性的漢字書寫活動,如用不同材料拼貼漢字、用身體擺出漢字等,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隨著認字量的增加,幼兒會逐漸發現漢字的規律和趣味,為今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基礎。
(二)能讀懂繪本的故事內容且有一定的思考
繪本閱讀不僅是認讀文字,更重要的是理解故事內容并進行思考。在幼小銜接階段,幼兒應能根據繪本的圖畫和文字理解故事的基本情節和主要人物。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關注故事中的關鍵信息,如“故事發生在什么地方?”“主角遇到了什么困難?”等。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再鼓勵幼兒進行深入思考,如聯系自身經歷猜測故事的后續發展、評價人物的行為,或引導幼兒討論故事中的矛盾沖突,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此外,還可以鼓勵幼兒通過繪畫、角色扮演等方式表達對故事的理解和看法,促進多元智能發展。通過這樣的閱讀過程,幼兒不僅能享受閱讀的樂趣,還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問題解決能力。
(三)理解并應用繪本中的基本常識與情感價值
大班幼兒在閱讀繪本時應能辨認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場景,如家庭、學校、公園等,并理解其中蘊含的基本常識。他們可以通過繪本認識四季更替的特征,了解不同動物的生活習性,觀察天氣變化等自然現象。在社會行為方面,幼兒能夠識別并模仿繪本中人物的禮貌用語和友善行為。通過故事情節,幼兒能逐步感知和理解親情的溫暖、友情的珍貴、勇氣的可貴及堅持的重要性等正面價值觀。他們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并嘗試將繪本中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例如,看到下雨天會主動穿雨衣,遇到困難會鼓起勇氣嘗試,與小朋友相處時會互幫互助。通過繪本閱讀,有助于幼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繪本閱讀在幼小銜接中的作用
(一)促進語言發展,擴大詞匯量
繪本閱讀能為幼兒提供一個豐富多彩的語言環境,有效地促進其語言能力的全面發展。在閱讀過程中,幼兒不斷接觸到新的詞匯和表達方式,這些詞匯往往與生動有趣的圖畫相結合,使幼兒更容易理解和記憶。通過反復閱讀和模仿,幼兒能將這些新詞匯內化為自己的語言系統,逐步擴大詞匯量。繪本中的語言往往精煉而富有表現力,幼兒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潛移默化地接觸到各種句型結構和修辭手法,逐漸掌握更加豐富和靈活的表達方式。此外,繪本中的對話和敘述也能為幼兒提供語言運用的范例,幫助他們理解語言在不同情境下的使用方法。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復述故事、討論情節,鼓勵他們用自己的話表達對故事的理解,這種互動式的閱讀方式能夠進一步強化幼兒的語言能力。
(二)提升閱讀能力,掌握一定閱讀技巧
繪本閱讀不僅能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還能幫助他們逐步掌握基本的閱讀技巧。繪本圖文并茂的特性使閱讀過程變得生動有趣,幼兒在閱讀故事內容的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反復閱讀喜愛的繪本,幼兒會逐漸形成對文字的敏感性,開始嘗試自主閱讀。
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可以學會如何根據圖畫預測故事情節,如何根據上下文推斷生詞含義及如何概括故事主旨等閱讀技巧。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思考故事的發展脈絡,鼓勵他們猜測故事的結局,這能有效地提升幼兒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此外,繪本閱讀還能培養幼兒的專注力和耐心,這些品質對他們今后的學習至關重要。
(三)增強社會適應能力,規范行為習慣
繪本閱讀在培養幼兒社會適應能力和規范行為習慣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繪本中的故事往往蘊含著豐富的社會規范和道德教育,通過生動有趣的情節和角色,幼兒能更容易地理解和接受這些抽象的概念。在閱讀過程中,幼兒會不自覺地與故事中的角色產生共鳴,體會他們的喜怒哀樂并學習他們處理問題的方式。這種情感體驗和認知過程有助于幼兒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行為準則。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討論故事中的人物行為,思考哪些行為是值得學習的,哪些行為需要改正,從而幫助幼兒建立對是非善惡的判斷能力。此外,繪本中的角色互動也能為幼兒提供人際交往的范例,幼兒可以從中學習如何與他人進行溝通、合作和分享。通過角色扮演等活動,幼兒能夠將書中學到的社交技能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逐步提升社會適應能力。
(四)豐富情感體驗,提升情緒管理能力
繪本閱讀能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情感體驗,有助于提升他們的情緒管理能力。繪本中的故事和角色往往具有強烈的情感色彩,能引發幼兒的情感共鳴。通過閱讀,幼兒可以體會到各種不同的情感,如快樂、悲傷、憤怒、恐懼等,這種多樣化的情感體驗有助于幼兒認識和理解情緒。在閱讀過程中,幼兒會不自覺地代入到故事情境中,跟隨角色經歷喜怒哀樂,這種情感投入能夠培養幼兒的同理心,提高他們的情感智力。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討論故事中角色的情緒變化,思考角色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以及如何更好地處理這些情緒。通過這種方式,幼兒能學會識別和表達自己的情緒,也能學會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感受。此外,繪本中的角色往往會面臨各種挑戰和困難,他們克服困難的過程也能為幼兒提供情緒管理的范例。幼兒可以從中學習如何面對挫折,如何調節負面情緒,實現健康成長。
三、幼小銜接視角下幼兒閱讀繪本能力提升策略
(一)明確階段發展需求,選擇合適繪本
在選擇繪本時,教師首先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征、認知水平和興趣愛好,選擇適合他們發展需求的繪本。對于3—4歲的幼兒,可以選擇故事情節簡單、圖畫鮮明的繪本,如《小豬威比》一類的繪本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培養他們初步的閱讀興趣。對于4—5歲的幼兒,可以選擇情節稍復雜、包含一定社會性主題的繪本,如《愛心樹》一類的繪本。對于5—6歲的幼兒,可以選擇涉及抽象概念和深層次思考的繪本,如通過閱讀《爺爺一定有辦法》一類的繪本,幼兒能學會凡事要多動腦筋、想辦法,逐步培養創造性思維。其次,應注意繪本的多樣性,要選擇涵蓋不同主題、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藝術風格的繪本,拓寬幼兒的視野,如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繪本《哪吒鬧海》或介紹世界各地風俗的繪本《你好!世界》。最后,還要根據幼兒的個人興趣選擇特定主題的繪本,如對動物感興趣的幼兒可以閱讀《大衛·愛肯博物百科》系列。精心挑選適合的繪本,不僅能夠滿足幼兒的發展需求,還能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二)強化閱讀指引,促進深入思考
在繪本閱讀過程中,教師應該扮演引導者的角色,采用“提問—討論—延伸”的閱讀策略,通過有效的閱讀指引促進幼兒深入思考。閱讀開始前,可以根據繪本封面和書名引導幼兒猜測故事內容,激發閱讀興趣。如閱讀繪本《我想要愛》時,可以提問“你覺得這本書會講述什么樣的故事?”在閱讀過程中,可以通過開放性問題引導幼兒關注故事細節和人物情感。如“小熊為什么會感到孤獨?”“你覺得小熊的媽媽知道小熊的感受嗎?”這些問題能夠幫助幼兒更深入地理解故事內容,培養其思考能力。閱讀結束后,可以引導幼兒回顧故事、總結主要情節和主題,如“小熊最后是如何獲得愛的?”“我們可以從這個故事中學到什么?”鼓勵幼兒聯系自身經歷,分享類似的感受和體驗。此外,還可以設計一些創意性的延伸活動,如讓幼兒為故事創作新的結局或用繪畫的方式表達對故事的理解。例如,讓幼兒畫出自己心中“愛”的樣子。在整個閱讀過程中,教師應該耐心傾聽幼兒的想法,并給予適當的鼓勵和引導,營造輕松愉快的閱讀氛圍,讓幼兒真正享受閱讀的樂趣。
(三)繪本故事滲透生活,培養適應能力
將繪本故事與幼兒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能夠有效提升幼兒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教師可以根據繪本內容設計一系列生活化的實踐活動,幫助幼兒將書中所學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例如,在閱讀《我會自己穿衣服》繪本后,可以組織幼兒進行穿衣比賽,讓他們學習如何獨立穿脫衣服、系鞋帶,這樣幼兒不僅能夠培養自理能力,還能體會到獨立的成就感;在閱讀《分享真快樂》繪本后,可以在班級設立“分享角”,鼓勵幼兒將自己喜歡的玩具或書籍帶到幼兒園與其他幼兒分享,這樣幼兒更能理解分享的意義,培養社交能力;在閱讀《大衛不可以》繪本后,可以引導幼兒討論生活中遇到的類似情況,并模擬情境,練習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在閱讀《地球媽媽生病了》繪本后,可以開展為期一周的環保主題活動,包括垃圾分類、廢物利用、手工制作等,讓幼兒在實踐中深化對環保概念的理解。
(四)巧設合作扮演游戲,增進互動
通過設計與繪本相關的合作扮演游戲,能夠有效增進幼兒之間的互動,提升他們的社交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可以根據繪本內容設計一系列富有創意的角色扮演活動。例如,在閱讀《三只小豬》繪本后,組織幼兒分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搭建不同材料的房子,模擬大灰狼來襲的場景。在這個過程中,幼兒需要分工合作、交流想法,共同完成任務,這不僅能夠加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還能培養團隊協作能力。在閱讀《我長大了要當醫生》繪本后,可以在教室中設立“醫院角”,讓幼兒輪流扮演醫生、護士和病人,通過角色扮演學習基本的醫療知識和禮儀。這種活動不僅能夠豐富幼兒的職業認知,還能培養他們的同理心和社交技能。此外,還可以組織繪本故事的戲劇表演。例如,可以將《螞蟻和西瓜》改編成簡單的話劇,讓幼兒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通過表演加深對故事主題的理解。在排練過程中,幼兒需要記憶臺詞、理解角色情感,有助于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和情感理解能力。通過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幼兒能夠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新知識,培養探索精神。
(五)注重家園攜手共育,加深親子關系
家庭是幼兒成長的重要環境,家園合作在幼兒繪本閱讀能力的提升中起著關鍵作用。教師應該積極與家長溝通,指導家長如何在家中開展繪本閱讀活動,形成家園共育的良好氛圍。一方面,教師可以定期舉辦家長講座或工作坊,介紹繪本閱讀的重要性和有效方法,如邀請專家講解如何選擇適合幼兒年齡和興趣的繪本,如何通過提問和討論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組織親子繪本閱讀活動,邀請家長和幼兒到園參與繪本閱讀,如在閱讀《猜猜我有多愛你》繪本時,可以讓家長和幼兒一起表演書中的動作,加深親子互動。此外,還可以建立家園共讀計劃,定期向家長推薦優質繪本,并提供相應的閱讀指導建議,如設計“繪本閱讀打卡表”,鼓勵家長每周至少與幼兒共讀一本繪本,并記錄閱讀心得。也可以組織“繪本故事分享會”,邀請家長和幼兒到園分享喜愛的繪本和閱讀體驗。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增進親子關系,還能讓家長更深入地了解幼兒的興趣和需求。此外,可以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如建立家園聯系微信群或開發繪本閱讀App,方便家長隨時獲取閱讀資源和指導建議。
四、結語
繪本閱讀在幼小銜接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過明確幼兒發展需求、強化閱讀指引、生活化實踐、合作游戲和家園共育等策略,能夠全面提升幼兒的繪本閱讀能力,為其將來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未來期待看到更多創新性的繪本閱讀教育方法涌現,助力幼兒實現從游戲中學習到系統化學習的平穩過渡,真正實現幼小教育的有效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