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基于加速康復外科(ERAS)理念的臨床護理路徑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介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以2023年10月- 2024年5月于醫院接受治療的STEMI患者為研究對象,將2023年10月- 2024年1月采用傳統護理路徑的42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并依據組間基線特征均衡可比原則在2024年2-5月間選取42例患者為觀察組,實施基于ERAS理念的STEMI的臨床護理路徑。在干預前、干預后及干預后1個月,評估患者的焦慮(SAS)、抑郁(SDS)、左室射血分數(LVEF)、心臟不良事件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兩組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的SAS、SDS評分均明顯降低,但觀察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的LVEF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護理后1個月,兩組組患者的LVEF均升高,但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心臟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而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lt;0.05)。結論" 基于ERAS理念的臨床護理路徑能夠有效緩解STEMI患者的心理壓力,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臟不良事件發生率,提高護理滿意度,具有重要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 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心肌梗死;臨床護理路徑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1-0223(2025)04--06
Application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based on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concepts for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He Wanting, Chen Shuyuan, Zheng Shumei. College of Nursing and Rehabilitation,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ngshan 06321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based on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 concept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Methods" Taking STEMI patients who received treatment in hospitals from October 2023 to May 2024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42 patients who received traditional nursing pathways from October 2023 to January 2024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balanced and comparable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groups, 42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from February to May 2024 to implement a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for STEMI based on the ERAS concept. Anxiety (SAS), depression (SDS),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 (MACE) incidenc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assessed before, after, and one month after the intervention. Results"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SAS and SDS scores of both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but the SAS and SDS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lt;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VEF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Pgt;0.05); One month after nursing, the LVEF of both groups of patients increased, bu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lt;0.05).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cardiac ev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satisfaction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lt;0.05). Conclusion The ERAS-based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effectively alleviates psychological stress in STEMI patients, improves cardiac function,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cardiac events, and enhances nursing satisfaction. It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Myocardial infarction;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冠心病中最嚴重的一種急性心血管事件,具有高致殘率和高病死率[1]。盡管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廣泛應用顯著降低了STEMI的急性期死亡率,但術后康復仍面臨諸多挑戰,包括心理壓力增加、心功能恢復緩慢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風險較高[2]。傳統護理路徑更多集中于術后生理指標的監測和處理,而對患者的心理狀態、早期康復活動及個性化管理關注較少,可能限制了患者的全面康復。加速康復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是一種整合多學科協作、優化術前、術中及術后護理干預的新型模式,旨在通過減少術后應激反應、促進早期活動及提供個性化支持,加速患者康復進程。ERAS理念已在外科和心血管領域取得良好效果[3-4],但其在STEMI患者護理中的系統應用仍需進一步研究。本研究旨在評估基于ERAS理念的護理路徑在STEMI患者術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探索其對患者心理狀態、心功能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為優化STEMI患者的術后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2023年10月- 2024年5月本院接受治療的STEMI患者為研究對象,將2023年10月- 2024年1月采用傳統護理路徑的42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并依據組間基線特征均衡可比原則,在2024年2-5月間選取42例患者為觀察組,實施基于ERAS理念的STEMI的臨床護理路徑。納入標準:①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2019)》[5]中的診斷標準;②18歲≤年齡<70歲[6];③首次進行介入治療的患者;④急診進行橈動脈介入;⑤患者自愿參與本研究且能獨立進行正常溝通交流。排除標準:①無法進行正常溝通交流的患者;②擇期進行介入的患者;③經股動脈介入的患者;④合并有不穩定型心絞痛未控制、心功能Ⅳ級、未控制的嚴重心律失常、未控制的高血壓(靜息收縮壓>180mmHg或靜息舒張壓>100mmHg)、高熱或嚴重感染、惡液質狀態、嚴重腎功能不全(GFR<30ml/min)的患者;⑤嚴重心力衰竭(NYHA分級為Ⅳ級)者。剔除標準:①研究期間因個人原因自行退出研究者;②研究期間數據無法補充完整的。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通過,且研究對象均知情同意,自愿參與本研究。
1.2" 護理方法
1.2.1" 觀察組" 患者實施基于加速康復外科理念的STEMI介入患者臨床護理路徑,具體措施如下。
(1)組建研究小組:為確保加速康復臨床護理路徑的有效構建和應用,本研究成立了由5名護理人員和3名醫生組成的多學科干預小組。具體分工如下:心內科醫生負責患者整體醫療管理,參與制定并指導實施術前、術中和術后的護理路徑;護士長負責護理路徑的協調與監督,確保不同階段護理措施的順利執行;護士負責實施護理路徑中具體的護理內容,并為患者提供相應的健康教育和術后康復訓練指導;營養科醫生制定個性化飲食計劃,確保營養支持符合加速康復的需求;心理科醫生評估患者心理狀態,提供針對性的心理干預;導管室護士負責術中護理操作,與團隊協作,保障介入治療環節的安全和順暢。
(2)具體護理內容:本研究采用基于ERAS理念構建的臨床護理路徑,覆蓋患者從入院到出院的全過程,路徑內容主要圍繞護理評估、護理處置和健康教育三大核心模塊展開,重點包括術肢管理、術后水化、心理干預、飲食管理、運動康復及戒煙管理等內容。①患者確診后(入院第1天):通過健康教育、風險評估和心理干預幫助患者緩解焦慮并做好術前準備;②術中(入院第1天):注重患者安全與環境,及時安撫患者情緒;③術后(入院第1天):轉入CCU,給予規范化飲水和術肢管理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④入院第2~4天:根據營養和心理評估結果由營養科醫生和心理科醫生給予相應的專業干預,運動康復方案由心內科醫生和康復師共同制定,循序漸進,戒煙患者給予戒煙指導;⑤入院第5天~出院前一天:患者轉入病房,再次進行風險評估,繼續進行心理干預、運動康復方案和戒煙指導,提供有關疾病的日常防治知識、活動注意事項、冠心病常見癥狀的處理措施及急救知識等健康教育內容;⑥入院第6~7天(出院日):協助患者建立健康檔案,詳細交代用藥方法及注意事項、 “綠色通道”、科室聯系方式、出現不適時如何處理并及時就醫、活動循序漸進等出院健康教育。
1.2.2" 對照組" 患者接受醫院標準的常規護理路徑,具體內容包括:①基本護理:提供日常生活護理,如基礎衛生護理、床上活動協助等,確保患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進行術后常規監測和護理;②健康教育:針對疾病相關的基本知識進行常規口頭宣教,包括疾病病因、癥狀識別、常見并發癥及其預防方法等;③心理支持:提供常規的心理支持,幫助患者緩解焦慮和應激反應,但不進行系統的心理干預。
1.3" 觀察指標
(1)心理狀況:包括抑郁和焦慮狀況。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8] 評估患者的抑郁水平,量表包含20個條目,采用Likert 4級計分,從“很少時間”到“大部分時間”分別計1~4分,原始總分為20~80分,將原始分數乘以1.25后得到標準分數(25~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抑郁程度越嚴重。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7],評估患者的焦慮水平。量表包含20個條目,采用Likert 4級計分,從“沒有”到“非常明顯”分別計1~4分,原始總分為20~80分,將原始分數乘以1.25后得到標準分數(25~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焦慮水平越高。
(2)左室射血分數((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 LVEF通過超聲心動圖測量,表示每次心臟收縮時,從左心室射出的血液量占總血量的百分比,正常范圍為50%~70%。LVEF數值越高,表示心臟泵血功能越好;相反,低于50%提示可能存在心功能不全的風險。
(3)心臟不良事件發生率(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 MACE):是衡量臨床干預效果的重要指標[9]。MACE包括心臟性猝死、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絞痛加重以及因心臟原因導致的再次住院等。
(4)患者滿意度量:出院時指導患者填寫醫院自制的滿意度量表,均回收為有效問卷。總分100分,得分>90分為非常滿意,得分80~90分為基本滿意,得分<80分為不滿意。
1.4" 資料收集及質量控制方法
資料收集于干預前、干預后和干預后1個月3個時間節點,分別評估患者的一般資料、SAS、SDS、LVEF和MACE發生情況,同時記錄護理路徑滿意度。所有數據均由研究者本人收集,并采用雙人獨立錄入與核對的方式,確保數據的準確性。研究對象嚴格按照納入和排除標準進行篩選,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在入組前接受詳細宣教,明確研究目的和要求以提高依從性。兩組干預均由受過系統培訓的專科護士團隊執行,確保路徑實施的標準化與一致性。問卷由患者自行填寫,研究者當場檢查問卷完整性并指導補充或修改,確保數據質量。在數據收集過程中,統一指導語和標準化操作流程避免信息偏倚。所有數據錄入采用雙人獨立比對,對異常值進行檢查和修正,以保證數據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1.5" 數據分析方法
使用Excel軟件建立數據庫,SPSS 25.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經正態性檢驗均呈正態分布,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均數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計算構成比或百分率,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雙側檢驗,Plt;0.05為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共納入84例研究對象,其中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2例。護理干預前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具有可比性。具體情況見表1。
2.2" 患者焦慮自評量表得分情況
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焦慮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護理后和護理后1個月,兩組患者得分均較護理前降低,且觀察組患者SAS得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詳見表2。
2.3" 患者抑郁自評量表得分情況
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抑郁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護理后和護理后1個月,兩組患者得分均較護理前降低,且觀察組患者SDS得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詳見表3。
2.4" 患者LVEF
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的LVEF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護理后1個月,兩組組患者的LVEF均升高,但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詳見表4。
2.5" 患者MACE情況
護理干預期間,觀察組患者的MACE總發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詳見表5。
2.6" 患者護理滿意度得分情況
采用不同護理措施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詳見表6。
3" 討論
3.1" 基于ERAS的STEMI介入患者臨床護理路徑對緩解STEMI患者焦慮和抑郁具有顯著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基于ERAS理念的護理路徑的觀察組患者SAS和SDS評分顯著降低。這種改善可能得益于路徑中包含的術后個性化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這些干預措施通過系統性的心理支持和疾病知識普及,增強了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和應對能力,有效緩解了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緒。STEMI患者常因突發性疾病的嚴重性和不確定的治療預后而表現出高水平的焦慮和抑郁情緒,這種心理狀態不僅影響其治療依從性[10],還可能通過神經生物學的機制加劇疾病負擔[11]。已有研究[12]表明,心理健康干預能夠顯著緩解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壓力,從而改善臨床結局。在本研究中,術后心理干預以焦慮和抑郁情緒篩查為基礎,由心理科醫生向患者提供個體化的心理支持。此外,術后健康教育通過護士詳細講解疾病知識、術后康復流程和注意事項,減少了患者對未來生活質量的過度擔憂,同時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和治療的信任度,這些均是緩解焦慮和抑郁的有效策略。基于ERAS理念的護理路徑強調多學科協作,將心理干預與術后康復教育有機結合,從心理和生理層面共同作用,降低患者疾病進展恐懼,進一步改善心臟功能和整體康復效果[13]。
3.2" 基于ERAS的STEMI介入患者臨床護理路徑顯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和減少并發癥
研究發現,觀察組患者的LVEF顯著提高,同時MACE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LVEF是衡量心功能的核心指標,直接反映心肌收縮能力和心血管系統的健康狀態[14]。STEMI患者因急性心肌損傷,常導致LVEF下降,增加心衰風險。本研究通過早期活動指導和個性化營養支持等多方面干預,顯著改善了患者的心功能。早期活動被認為是ERAS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促進血液循環、減輕血管阻力以及減少臥床相關并發癥(如深靜脈血栓),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心肌供血能力。此外,個性化營養干預為患者提供了高質量的能量和蛋白質攝入,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謝和功能恢復[15]。對于MACE的預防,這可能與護理路徑中嚴格的運動康復和戒煙措施密切相關。研究表明,早期運動康復和戒煙均可顯著降低MACE的發生率[16]。此外,本研究中的心理干預措施也可能通過減輕交感神經激活和炎癥反應,從而間接減少并發癥風險[17]。值得注意的是,與傳統護理模式相比,基于ERAS理念的護理路徑更加注重多學科協作。心內科醫生、護理人員和營養科醫生密切配合,在術后護理中形成全面、動態的監測體系,這種協作方式為減少MACE提供了科學保障。本研究結果與祝海香等[18]關于ERAS在心臟手術患者中的研究一致,進一步驗證了多維度護理干預的有效性。
3.3" 基于ERAS的STEMI介入患者臨床護理路徑顯著提高患者滿意度
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這一結果說明,ERAS護理路徑通過優化護理流程和提供更全面的個性化服務,不僅改善了患者的護理體驗,還增強了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整體認可度。患者滿意度是評估護理服務質量的重要指標,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預后密切相關[19]。傳統護理路徑通常更關注生理指標的監測,而忽視了患者的個性化需求和心理感受,可能導致患者的護理體驗不佳。而ERAS理念強調以患者為中心,通過優化術前、術中和術后的全程護理干預,為患者提供更加個性化和人性化的護理服務[20]。在本研究中,護理團隊通過術前與術后的健康教育,幫助患者更好地了解手術及疾病的相關過程,減輕了患者對治療和預后的不確定性和恐懼感;術后制定的個性化活動計劃不僅增強了患者的參與感,還增進了患者對護理團隊的信任感,從而進一步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此外,ERAS護理路徑中的多學科協作模式整合了多方專業力量,為患者提供了更加系統、全面的護理支持,對患者滿意度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21-22],多學科團隊護理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溝通體驗,減少患者在護理過程中的疑慮,從而提高對醫療服務的信任感。特別是本研究中的跨學科心理支持和營養指導等干預措施,使患者感受到護理的全面性和細致性。
4" 小結
本研究基于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優化了STEMI患者的護理路徑,并對其在臨床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了評價。研究結果表明,該路徑通過多學科協作和標準化干預顯著改善了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焦慮、抑郁得分降低)、心功能恢復(LVEF改善)及護理滿意度,同時有效降低了MACE的發生率。與傳統護理模式相比,ERAS護理路徑注重患者全程康復需求的個性化滿足,尤其是在術肢管理、術后水化、心理干預、飲食管理、運動康復及戒煙管理方面具有突出優勢,為提升STEMI患者的臨床康復效果提供了科學依據。未來應進一步開展多中心、大樣本的隨機對照研究,以全面驗證基于ERAS理念的STEMI患者的護理路徑的有效性和推廣性,并探索長期隨訪中的持續效果。
5" 參考文獻
[1] Byene R A, Rossello X, Coughlan J J, et al. 2023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Developed by the task force on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J]. European Heart Journal,2023,44(38):3720-3826.
[2] 林瓏,盧芳芳,胡佩紅,等.早期心臟康復聯合心理護理干預在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PCI術后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研究,2024,37(9):1467-1472.
[3] 陳俊強,柳思雨.加速康復外科臨床實踐進展與展望[J].中國腫瘤外科雜志,2024,16(1):13-18.
[4] 孔莉,葛兆莉,鐘衛權,等.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在急性心肌梗死PCI術中的應用進展[J].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20,18(7):638-641.
[5]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2019)[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9,47:766-783.
[6] Ibanez B,James S,Agewall S,et al.2017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The task for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J].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8,39(2):119-177.
[7] Zung W W K. A Rating instrument for anxiety disorders[J]. Psychosomatics,1971,12(6):371-379.
[8] Zung W W. A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J].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1965,12:63-70.
[9] Smith S C,Benjamin E J,Bonow R O,et al.AHA/ACCF secondary prevention and risk reduction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nd other atherosclerotic vascular disease:2011 update:A guideline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nd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J]. Circulation, 2011, 124(22): 2458-2473.
[10] 陳美潤,張配涓,楊秀春,等.冠狀動脈擴張癥患者焦慮、抑郁和用藥依從性相關分析[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 2024,51(4):1220-1223.
[11] 程宇彤,劉佳悅,王宇娃,等.冠心病與抑郁的神經生物學相關性研究進展[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 2024,51(5):1377-1379,1396.
[12] 黃曉蓉,白春林.雙心醫學的研究現狀[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24,22(2):313-315.
[13] 吳冬琴,張燕,錢秋月,等.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疾病進展恐懼與康復水平的關系:基于應對方式的中介效應分析[J].全科護理, 202422(9):1755-1759.
[14] Solomon S D, Anavekar N, Skali H,et al.Influence of ejection fraction on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a broad spectrum of heart failure patients[J].Circulation,2005,112(24): 3738-3744.
[15] 麥梓玲.冠心病患者營養不良與長期預后的相關性分析[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 2022.
[16] 蘇宇虹,黃沂,梁燕燕,等.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病人心臟康復行為管理的研究進展[J].循證護理,2024,10(20): 3658-3661.
[17] 李金鵒,黃學文,韓振格,等.心理危機干預對老年冠心病患者炎性因子的影響[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1, 13(9): 811-813.
[18] 祝海香,王云鶴,韓小雪,等.心臟加速康復方案在心房顫動行導管射頻消融術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急危重癥護理雜志,2023,4(1):22-28.
[19] 李燕,李軍海,張敬蕾,等. 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治療態度、滿意度和依從性關系的研究[J]. 護理管理雜志, 2014,14(9):633-634, 663.
[20] 李娜,楊靜靜,李靜.加速康復外科理念的臨床研究進展[J].重慶醫學,2020, 49(6):1008-1011, 1017.
[21] 和新穎,王琛,徐藝境,等.基于患者體驗提升的公立醫院人文素養培育實踐[J].中國醫學倫理學,2023,36(9):1057-1062.
[22] 蕭伊庭,余明陽.不同產品類型下虛擬體驗營銷對品牌忠誠度影響研究——有調節的中介效應模型[J].上海管理科學,2020,42(2):20-30.
[2025-02-09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