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建設一支理想信念堅定、道德情操高尚、專業知識扎實、育人本領過硬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學校通過“自主+引領”的方式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并對教師的專業能力進行綜合評價,對“領軍—骨干—經驗—新秀”四個教師梯隊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奮斗目標,并開展有針對性的培養,賦能教師專業成長。
一、崗前培訓,蓄力前行
為了讓新教師盡快熟悉學校的辦學理念、規章制度及學校文化,為即將開展的教育教學工作做好充分的準備,學校每學年組織新教師崗前培訓。培訓分成兩個部分:集團兩校結合學校實際情況組織新入職教師培訓以及莞城區新教師“1+X”啟航培訓。
崗前培訓內容包括學校文化體系、規章制度、學科專業技能、師風師德等。培訓形式采用“先集中—再分組”的形式開展,幫助新教師快速地調整狀態,融入莞英教育集團這個溫暖的大家庭當中。學期中期還將開展信息技術提升工程、新課標學習與考核等多種培訓,持續推動新教師成長。
二、青藍工程,薪火相傳
為了進一步優化師資隊伍,發揮優秀教師的引領作用,提升青年教師的業務能力,弘揚“傳、幫、帶”精神,集團繼續采用“校際結對+校內結對”雙軌制開展師徒結對活動。2023年校內結對36對,校際結對6對。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加強師徒之間的學習交流與互動,為學校教師隊伍的壯大樹立中堅力量。
三、樂慧閱讀,理論武裝
集團兩校積極開展“樂慧閱讀”活動。第一步,視頻導讀,在校群共享導讀視頻,讓老師對一本書形成整體的認識;第二步,暑假閱讀打卡,以科組為單位,開展假期閱讀打卡,營造濃濃的書香氛圍;第三步,開展學科組交流,以科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分享,形式不限。各科組收集過程性資料,形成教師成長資源。
四、樂成之約,互促提升
科長隊伍是學校教師隊伍的中堅力量,推動科長成長將有效提高科組教師成長的速度。學校十二位科長結合團隊建設、科組特色打造等話題開展集團“樂成之約”活動。
班主任隊伍也將持續開展每兩周一次的研修活動,圍繞級部問題對對碰、班主任技能提升、《故事育人》德育校本課程建設與實施、班級聯誼等主題,達到互相促進,共享共贏的目的。
五、莞英論壇,攜手共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學校定期組織教師外出學習。為了讓外出學習更高效,學習成果做到更廣泛的輻射,學校開展“莞英論壇”活動,為外出學習教師搭建心得分享平臺。市外學習分享平臺以校級層面為主,市內學習以科組層面為主。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安排“莞英論壇”活動,原則上每月一次,每次2~3人。
六、領雁計劃,助力成長
學校搭建“名師引進來”的平臺,開展“領雁計劃”。如數學科組聘請朱樂平老師、語文科組邀請吉春亞、司學松老師等,幫助各學科教師快速提升業務能力。
教師發展中心將匹配建立教師培訓資源庫。根據教師需求和學校意見,建立相關的教師培訓資源庫,一方面收集適合校本培訓的專家信息,另一方面收集整理教師專業成長的講座課件、視頻資源等,為教師個性化培訓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七、以賽促評,以評促教
1.教師素養比賽。為進一步提高青年教師業務水平,培養一支教學基本功扎實、專業技能過硬的教師隊伍,學校為教師搭建展現風采、超越自我的教師素養比賽平臺,各學科根據實際需求設定具體比賽項目,有效促進了教師專業成長。
2.教師書法展示。學校開設“妙筆生花 墨色生香——教師書法展”欄目。每月展示一次書法作業,選出優秀的作品張貼在辦公室外面的張貼欄,其余作品貼到一樓的展架上,促進教師硬筆字素養提升。
3.“成長杯”教學比武。為深化“樂思”課堂研究,每學年舉行“成長杯”教學比武,教學比武為集團展示教學改革成果、相互切磋學習、共享優質資源搭建了平臺。
4.省、市、區的學科比賽活動。結合省“青年教師大賽”、市“品質課堂”比賽、市“教學能手”選拔等各層級學科比賽活動,搭建教師成長平臺,在比賽過程中充分發揮團隊合作的精神,一次比賽就是一次主題教研,每個備賽團隊都秉持認真鉆研的態度討論交流,分工協作。
責任編輯 王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