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學習強調學習者需具備積極的內在學習動機和高度的學習投入。單元整體教學是實現深度學習的重要抓手。一方面,深度學習要求學習者將新知識和思想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中,通過知識的整合和重構,實現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以大觀念、大任務、大項目和大問題等為核心的大單元教學更能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依據英語課程目標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實際需求,有意識地加強英語課程與專業教育、職業生活的緊密聯系。這意味著單元目標的設定不僅要著眼于核心素養的培養,還要注重職業技能的提升,同時有機融入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的教育,以確保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全面的發展。
一、語篇內容分析
該語篇“How to make an environmental signboard”屬于應用文范疇,主要展示了生活中常見的環保標志圖和宣傳語。環保標志圖的設計要求圖形簡潔明了、色彩對比鮮明且引人注目,必須與主題緊密相關。而環保標語則力求語言簡短有力、精煉傳神,通常采用祈使句形式,以引起人們的注意并激發其環保意識。
二、課時任務與目標
依據課程標準,結合學生專業,本課創設了社工志愿者幫助鶴龍社區制作英文環保標識牌的職場任務。學生首先回顧常見的環保舉措,然后學習環保標識牌的基本要素和語言特點,學習使用祈使句寫環保標語,完成作品,最后綜合運用已學對作品做簡單的展示和介紹。通過任務的體驗提升職業認同感,提升環保意識,提高調查和宣傳技能。是在英語學習活動觀指導下設定的本課教學目標。
三、課時學習活動設計
1.聯想與結構
在本課的導入環節,教師巧妙地運用了這一策略。首先,教師請各組展示鶴龍社區的環境圖片,并描述存在的主要問題,這一做法有效地將課程內容與學生們身邊實際存在的環保問題相聯系。接著,通過播放一首關于環保舉措的英文歌曲,引導學生分享環保措施,并激活相關詞匯,從而在新舊知識之間搭建起一座橋梁,為后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職場與任務
經過問題導入和詞匯激活環節,教師開始播放當地社區社工請求幫助的視頻,發布幫助社區制作英文環保標志牌的職場任務,使學生身臨職場情境,在做中學、在玩中學,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投入,提升職業認同感。
3.對話與追問
在總結評價環節中,教師通過反思性提問促使學生思考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和收獲。這種教學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維。本課的問題。
4.本質與變式
在學習理解環節,學生首先學習了環保標語的常見句型——祈使句。接著通過兩個祈使句語法游戲,學會舉一反三,通過“變異”的練習掌握祈使句的本質,內化英文環保標語的核心特點。
四、構建量質結合的單元評價連續體
深度學習視域下的單元整體評價,以單元目標為基石,深入評判學習過程和成果,衡量學習成效同時,審視并修正教學目標。評價應關注任務科學性、學習深度和反饋實效。研究結合中職英語特點,構建涵蓋診斷性、過程性和總結性評價的連續體系,采用多樣評估手段,全方位了解學習狀況,推動深度學習。
最后,在完成單元學習之后,通過深度學習評價量表、組內互評量表及個人總結反思,全面評價學生的學習表現、團隊貢獻及個人成長。教師應鼓勵學生參與評價量表的制定,從接受者轉變為評價主體,把握學習進程,增強成就感和自信心。
【注:本文系廣東省教育科學規劃2025年度中小學教師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計劃項目“教師支持對中職生英語學習投入的影響機制研究”(課題批準號:2025YQJK0246)、廣東省教育科學規劃2023年度中小學教師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計劃項目“核心素養背景下指向深度學習的中職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行動研究”(題批準號:2023YQJK033)階段性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 黃博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