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教學作為高中英語教學中最常見、最重要的內容之一,是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途徑。然而,傳統的閱讀教學方法往往存在一些問題,如教學模式單一、閱讀模式不合理、閱讀受到母語制約等。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也制約了學生學科能力的發(fā)展。因此,在英語閱讀課中,教師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給學生多元化的閱讀方法及閱讀思路,激活他們的語言思維,提升他們的學科能力。
一、讀前策略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標題常關聯著全文的脈絡。當學生看到一篇文章的標題時,他們會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文章的主題、內容和結構進行猜測。研究表明,標題預測使學生對閱讀文章的興趣度提高 30%左右。
人教版選擇性必修一Unit 2一篇標題為“Smart Homes To Make Life Easier”的文章,閱讀教學前讓學生討論標題,他們可能會預測文章會講述智能家居等方面的內容。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為播放學生智能家電等方面的視頻,這樣的導入讓學生在閱讀前就對文章充滿期待。
二、讀中策略
1.設置問題鏈,培養(yǎng)思維能力
筆者在解讀文本時,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背景,根據學期尋找問題設計的接口,促進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鍛煉思維。
以“Smart Homes To Make Life Easier”閱讀教學為例,教師可以設計“How do we control things in our home now?” “What benefits will smart homes bring to us?”等問題,引導學生深入分析文章的內容、結構和邏輯關系,提取關鍵信息,并進行分析和歸納和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同時,問題導學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讓學生們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根據所學單元詞匯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并對他人的觀點進行評價和反駁。
2.創(chuàng)設情境,提升學習能力
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對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和提高學習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資源,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閱讀情境,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以人教版高中英語新教材 Book 3 Unit 2中的Reading and Thinking 閱讀課為例,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用思維導圖創(chuàng)設以下情境:讓學生梳理出林巧稚的生平艱難抉擇后,筆者以這個大問題為引領設計了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在學習文本的基礎上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和思維品質,在這一過程中,其批判性思維能力和知識遷移和創(chuàng)造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三、讀后策略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情感教學,幫助學生理解文章所蘊含的文化背景和情感內涵,從而增強他們的文化意識。
人教版必修三Unit 2的Reading and Thinking中的閱讀教學通過探討生活中道德困境、人生中的抉擇、如何傳遞愛心等啟發(fā)學生思考、分析、理解和領悟生活中的人與事,延伸或拓展以下的兩個教學活動:
1. Creative thinking: Since the
outbreak of Coronavirus in December, 2019, so many doctors and nurses fought against the virus in spite of danger.Many even lost their lives.They are heroes just like Dr.Lin.What would you say to them?
2.核心素養(yǎng)專練。你校正在組織英語作文比賽。請以“身邊值得尊敬和愛戴的人”為題,寫一篇短文參賽。內容包括人物簡介,以及他受尊敬和愛戴的原因。
以上兩個循序漸進的深度討論和寫作學習活動也使我們從傳統的以教師為導向的課堂徹底轉變成以學生為導向的課堂,學生可以更深入思考然后進行知識的運用、遷移,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塑造良好的品格,弘場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
實踐證明,基于學生學科能力培養(yǎng)展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極具實踐意義。在閱讀課堂中,教師需要結合新課標中的能力培養(yǎng)要求,從學生的學習能力出發(fā),提供給他們充足的思考空間,并讓其在各類學習平臺上探究本文主題意義,展開思考活動,習得知識與技能,并發(fā)展學科能力。
【注:本文系廣東省教育研究院中小學英語教學研究專項課題“基于深度閱讀的高中英語寫作任務活動的設計與實施研究”(批準號:GDJY-2022-A-yyb84)與廣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項目重點課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科能力培養(yǎng)的行動研究”(批準號:2023ZQJK119)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責任編輯 韋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