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確VR思政課課程內容
(一)課程目標設定。首先,VR思政課應致力于增強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的理解與認同。應將VR技術的工具性和思政課的價值性結合起來。通過VR技術,使學生身臨其境地體驗重要的歷史事件、社會變革與理論發展,幫助他們更直觀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深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增強對國家發展歷程的情感認同。其次,VR思政課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和社會責任感。通過VR模擬各種社會問題和倫理困境,鼓勵學生進行思考與討論,使其在虛擬環境中鍛煉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VR思政課還應旨在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與道德情操。通過虛擬場景展示優秀的歷史人物和感人故事,引導學生學習榜樣的精神和品德。VR思政課還應旨在增強學生的學習參與感與互動性。VR技術能夠提供更加互動和沉浸的學習體驗,學生可以在虛擬環境中進行自主探索、參與小組討論和實踐活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二)課程內容選擇。在選擇VR思政課內容時,應結合課程大綱,選取適合VR展示的主題。課程主題應緊密圍繞中職思政課的核心內容。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以及社會熱點問題,主題可以包括國家歷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熱點問題討論等更能夠引發學生情感共鳴和思考的內容。因此,可以設計一些關于歷史的場景,如長征、抗日戰爭或新中國成立等,讓學生在虛擬環境中“親歷”這些歷史時刻,扮演不同的歷史人物,體驗人物在特定歷史節點下的決策與情感。這種沉浸式體驗有助于學生理解歷史事件背后的深層意義,理解歷史事件的復雜性,還可以培養他們的同理心,還能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懷與歷史責任感。
二、構建VR思政課教學場景
(一)確保VR思政場景的真實性與互動性。在構建虛擬教學場景時,真實性是提升學生沉浸感的關鍵因素。在場景設計中應注重細節,確保場景中的每一個元素都真實可信。例如,在重現歷史場景時,可以參考歷史文獻、圖片資料,盡可能真實地還原當時的建筑、服飾、道具等。同時,場景中的音效也應與現實相符,如人群的討論聲、環境的背景音等,增強學生的沉浸感。除了真實性,互動性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在虛擬教學場景中,教師可以設計多種互動機制,如選擇性對話、任務完成等,讓學生能夠以主動參與的方式進行學習。例如,在歷史場景中,學生可以通過與虛擬人物對話,選擇不同的歷史決策,探索不同的歷史走向;在社會活動模擬中,學生可以通過完成任務、解決問題,真實地體驗到社會活動的復雜性與多樣性。這種互動式學習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參與感,還能促進他們的思維發展和實際操作能力。
(二)注重多媒體資源整合。首先,在VR思政場景構建時,注重音頻、視頻及動畫等多媒體元素的融入,增強課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音頻資源的使用能夠顯著提升學習體驗。例如,在歷史事件的再現中,背景音樂可以設置為該歷史時期的代表性音樂,增強學生的代入感。視頻作為一種直觀的信息傳達方式,能夠在VR思政課中發揮重要作用。與課程主題相關的短視頻片段,例如歷史事件的記錄片段等,可以被嵌入特定的場景中,學生可以通過交互的方式觀看,進一步加深他們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動畫是增強課程動態感的重要工具,動畫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還能幫助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在VR思政課中,通過制作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動畫,可以讓抽象的概念和復雜的過程變得更易于理解。
(三)技術平臺與工具選擇。1.選擇適合的VR技術平臺。Oculus Quest 2是一款獨立的VR頭顯,因其使用方便、性價比高而受到廣泛歡迎。HTC Vive則更適合需要高精度跟蹤和大范圍活動的應用。其配備的激光基站能夠提供更精準的定位,適合于需要復雜交互和大場景的教學設計。Valve Index以其高刷新率和廣視角而著稱,適合需要高沉浸感的教學場景。其手柄的精確控制使得用戶在虛擬環境中的交互更加自然,能夠提升學生的參與感和學習動機。2.使用相關開發工具。在選定了合適的VR平臺后,開發工具的選擇同樣至關重要。常用的VR開發工具包括Unity和Unreal Engine,它們在場景構建和交互設計方面提供了強大的支持。
三、實施VR思政課教學
(一)設備準備。確保VR設備的正常運轉是實施VR思政課教學的基礎。這一過程包括對各類VR設備的選購、安裝、調試及維護。學校應根據課程需求,選擇合適的VR頭盔、傳感器、控制器以及相關配套設備。設備的選擇應注重性能、兼容性和用戶體驗,確保其滿足教學要求。安裝完成后,技術團隊需對設備進行全面的調試,確保每個組件均能正常運作。這包括檢查設備連接、軟件安裝以及系統更新等環節。定期的維護與檢查也是不可或缺的,以防止設備因故障而影響教學進度。技術支持團隊應建立設備使用手冊,并提供詳細的故障排查指南,以便教師在使用過程中能夠迅速應對可能出現的問題。
(二)教師培訓與適應。在設備準備完成后,學校需組織專門的培訓課程,以幫助教師熟悉VR設備的操作。培訓內容應涵蓋VR技術的基本原理、設備使用方法、軟件操作等基礎知識,使教師對VR教育的整體框架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例如,可以通過專題講座、在線課程和實地演示等多種形式,幫助教師掌握如何使用VR頭盔、手柄以及相關軟件工具。這樣的基礎培訓不僅能夠消除教師對新技術的陌生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還能為后續的課程設計和實施打下扎實的基礎。
(三)學生培訓與適應。1.學生基本技能培訓。首先,為學生提供VR設備使用的基礎培訓,確保他們掌握基本操作。這一培訓應包括VR設備的基本操作,如如何佩戴VR頭盔、如何使用控制器進行交互、如何進入和退出虛擬環境等。其次,介紹VR課程的學習目標與學習方法,幫助學生適應新形式的學習。2.課程前的心理準備。在學生適應VR思政課學習的過程中,心理準備同樣是不可或缺的環節。教師可以開展一些心理適應的活動,如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幫助學生逐步適應VR環境,減輕他們的心理負擔。
【基金項目:廣州市教育研究院2023年度科研課題:VR 技術支持下學校思政課教學所面臨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2023szk36);2023年廣州市“百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題”:新媒體時代VR技術融入中職思政課教學實踐的探索(26)】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