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近年來中國體育健康產業迅速發展,已成為備受關注的新興產業之一,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場潛力,體育健康產業作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其與多領域融合,形成了多元化發展格局。創新創業教育在培養專業人才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共同構建了產學研一體化的創新生態系統,因此研究體育健康產業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趨勢具有很強的必要性。本研究以2013年至2023年以來,我國體育健康產業創新創業作為研究對象,運用內容分析法和文獻計量法,結合CiteSpace6.3R1軟件繪制的知識圖譜,對我國近十年來體育健康產業相關領域的研究進展、熱點與趨勢進行可視化分析。研究發現:(1)推動跨領域專家合作,打破學科界限,促進體育健康產業教育。國家政策支持國際交流,培養國際人才,國家戰略推動地區合作。(2)促進產學研合作,共同開發智能運動裝備,舉辦大賽提供學生實踐和展示機會。學生獲得實踐資源和就業機會,企業獲得實習和創業項目,體育院校和科研機構提供人才和技術培訓,實現產業創新和人才培養雙贏。企業應與高校緊密合作,成為關鍵力量。(3)理論與實踐需緊密結合,學者理論常缺乏實踐基礎,體育賽事如奧運會促進教育創新。學校和培訓機構可與賽事組織合作,讓學生參與策劃運營,提升實踐技能。建立以實踐為核心的教育體系,政府和企業投資建設實踐基地,提供創業支持,確保教學質量,增強學生實踐能力、就業競爭力和創業成功率。
關鍵詞:體育健康產業" 創新創業教育" 發展趨勢" CiteSpace" 可視化分析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02-(2025)-05-058-3-ZQ
1、引言
早在21世紀初期,體育健康產業創新創業教育在我國逐漸興起,標志著體育與創新創業融合發展的開始。體育健康產業作為新興的產業領域,也受到了更多的關注。體育健康產業創新創業教育是指以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體育健康產業人才為目標的活動。歷經數年的探索與發展,體育健康產業創新創業教育已成為教育界和體育界關注的熱點。近年來,為推動體育健康產業創新創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我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為體育健康產業創新創業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同時,《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的發布,強調了體育產業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也為體育健康產業創新創業教育帶來了新機遇。依據前述背景,本項研究運用CiteSpace這一尖端的文獻分析工具,對2013年至2023年我國體育健康產業創新創業教育相關學術領域的研究成果進行了全面整理與深入探討。
2、研究數據與方法
本項研究以中國知網(CNKI)為學術資源平臺構建數據基礎。本人將“創業創新”與“體育健康教育”設為關鍵詞,檢索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與體育健康產業創業創新教育領域緊密相關的學術論文。為確保每篇論文都能精準反映研究主題,我們采取了嚴格細致的篩選策略,對大量中文論文逐一審查,剔除了與體育健康產業創業創新教育核心議題不直接相關的會議論文。最終,挑選出663篇高質量研究論文,作為本次分析的關鍵數據樣本。隨后,使用CiteSpace6.3.R1這一強大的科學計量學軟件,將這些篩選出來的論文轉化為直觀的可視化圖譜。在此過程中,體育健康產業創業創新教育的整體研究態勢得以展現,其內在的發展脈絡與未來方向也被深刻揭示。
3、研究分析
3.1、發文量分析
近十年體育健康產業創新創業教育領域文章的發表頻率與數量統計后如圖1所示。可以發現,與體育健康產業創新創業教育相關的論文數量在經歷波動后呈現出上升態勢。本人將其劃分為三個階段:2013至2017年是體育健康產業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初期,在此期間學術研究取得進展,整體趨勢積極。次階段為2017年至2019年的波動增長期,此時期,全國、社會及體育健康產業創新創業教育領域專家對該領域的關注日益增加,研究活動與視野不斷擴展深化。同時,隨著《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和《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等政策的實施,相關學術成果呈現增長趨勢。第三階段為2019年至2023年的下降期,體育健康產業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焦點似乎正在經歷著微妙而顯著的轉變,從過去的繁榮逐漸轉向平緩且略有下滑的趨勢。
3.2、發文作者分析
通過中國知網(CNKI)先進的可視化分析工具,作者對體育健康產業創新創業教育領域的科研成果進行深入系統的剖析。經過嚴格梳理,確定該領域發表數量最為突出的前二十位作者如表1所示。這一過程為洞察該領域學術活動的核心力量與發展趨勢提供了重要依據。在表1中可以明顯看出,劉振忠以10篇文獻的發表量在該領域研究中處于領先地位。周靜和張文才兩位學者緊隨其后,分別發表了6篇和5篇文章,展現出持續的科研活力與卓越貢獻。康建敏、王思明、崔偉、楊鋒等學者各發表了4篇研究論文,進一步豐富了該領域的知識體系。這些數據不僅反映各位學者在學術研究中的活躍程度和影響力,還為進一步探索研究領域的主要貢獻者、研究熱點和關系網絡提供了重要線索和參考。
3.3、發文機構分析
CiteSpace軟件分析揭示體育健康產業創新創業教育領域研究機構的科研活動和影響力,以及科研合作網絡的構建和發展趨勢。這種大數據科研評估方法為科研競爭與協作提供數據支持,并推動科學研究生態的優化和健康發展。其結果通過表2清晰呈現。這一研究不僅反映了各教育和研究機構在該領域的貢獻深度和活躍程度,還展現了學術生態的多元性和競爭態勢。沈陽體育學院以17篇論文的發表量在體育健康產業創新創業教育領域占據領導地位。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和天津體育學院緊隨其后,各以16篇高質量研究成果展現了在推動該領域教育研究方面的持續努力和顯著貢獻。此外,吉林體育學院、哈爾濱體育學院、南京體育學院等高校,通過持續穩定的研究產出,豐富了體育健康產業創新創業教育的理論體系,也為實踐應用提供了寶貴參考。通過CiteSpace軟件的深入分析,我們不僅能夠直觀地看到各研究機構在體育健康產業創新創業教育領域的科研活動和影響力,還能進一步理解科研合作網絡的構建與發展趨勢。
3.4、關鍵詞分析
(1)關鍵詞共現圖。
本項探究通過系統化地剖析,構建了一個包含270個關鍵詞節點與612條聯系邊的繁復網絡圖譜,其網絡密度值為0.0169。在此圖譜中,每個關鍵詞節點均承載著特定的學術意義,其大小直觀地反映了該關鍵詞在文獻中出現的頻次——節點越大,表明該關鍵詞被提及的次數越多,其在研究領域的熱度與重要性也隨之顯現。進一步觀察,可以發現“創新創業”(162次)、“體育專業”(78次)、“人才培育”(66次)、“體育產業”(25次)等關鍵詞以其高頻次的出現,成為連接學術研究與現實的關鍵點,它們共同構成了體育健康產業創新創業教育領域的研究熱點與核心議題。為了更加精確地定位研究焦點,作者引入了關鍵詞中心性的分析方法。中心性指標超過0.1的關鍵詞,被視為該領域內具有高度影響力與輻射力的核心要素。結合圖2的直觀展示與表3的詳盡數據,嚴謹地識別出創新創業、體育專業、人才培育及體育產業等關鍵詞,它們不僅在文獻中出現頻繁,而且在學術網絡中占據了中心位置,深刻影響著體育健康產業創新創業教育領域的研究方向與趨勢。
(2)關鍵詞聚類圖。
運用CiteSpace6.3.R1軟件的關鍵詞共現分析與聚類功能后,本研究精心構建了一個包含九個清晰聚類的知識圖譜,每個聚類均基于關鍵詞間的內在聯系緊密程度形成。這一過程中,通過為每個聚類內的關鍵詞賦予特定值,并選取其中最大值作為聚類標簽,有效揭示了各聚類的核心主題。圖譜的Q值高達0.484,大于0.3的顯著性閾值,強有力地證明了聚類結構的穩健性和有效性;同時,S值0.8153的優異表現,也進一步驗證了聚類結果的高度合理性和強大說服力。進一步分析與總結后,發現體育健康產業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個是體育健康產業和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發展。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健康生活的追求不斷提高,體育健康產業市場規模持續擴大。體育健康產業不再局限于傳統的體育用品和健身服務,而是與醫療、旅游、科技等領域深度融合,形成了多元化的發展格局。創新創業教育在這一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體育健康產業培養了大量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專業人才。高校、企業、政府等各方力量積極參與體育健康產業創新創業教育,共同打造產學研一體化的創新生態系統。這些活動不僅加速了體育健康產業的國際化步伐,同時也提高了中國體育健康產業在國際間的知名度與影響力。
另一個是體育健康產業創新創業教育的技術驅動。體育健康產業創新創業教育的技術驅動在多方面有著顯著體現,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可制定個性化教育與訓練方案,輔助賽事預測和商業決策;生物技術推動運動康復與健康監測以及運動營養與補劑的研發;區塊鏈技術為體育賽事版權保護和體育人才認證與管理提供解決方案。為了適應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用戶信息碎片化的特點,以智能化應用和在線平臺為代表的創新模式,提升了用戶在獲取體育健康服務過程中的便捷性和參與感,提高了體育健康產業的互動性。
4、研究結論
4.1、注重不同機構和作者之間的協作
積極推動跨領域的交流與協作,邀請醫學、管理學、科技等多領域的專家參與進來,打破傳統學科界限,以多元視角審視體育健康產業創新創業教育的全面發展。在國家戰略布局的推動下,體育健康產業呈現出多方面的發展態勢“一帶一路”倡議持續推進,使得體育健康產業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不斷加強,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體育健康機構可開展聯合研究項目,我國體育院校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培養人才,開發課程,拓寬學生國際視野,支持產業國際化。
4.2、推動產學研合作發展
體育院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加強合作,共同推進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共建研發中心與開發智能運動裝備。國內各大體育院校和企業合作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項目,并聯合舉辦大賽,為學生提供實踐和展示的機會。產學研合作將為學生提供實踐教學資源和就業機會,企業將提供實習和創業項目,而體育院校和科研機構則提供人才和技術培訓,以實現產業創新和人才培養的雙贏。企業作為市場的主體,應與高校的教育者緊密協作,成為這一社群的關鍵力量。
4.3、強化理論和實踐的結合
眾多學者提出了許多具有遠見的理論,然而這些理論大多停留在宏觀理論的討論上,缺少實踐的堅實基礎。隨著奧運會、亞運會等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我國體育健康產業的創新創業教育得到了發展。學校和培訓機構可以與賽事主辦方合作,讓學生參與賽事策劃、組織和運營,如志愿者服務、賽事推廣和票務銷售等,以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針對體育健康產業的創新創業教育需求,構建以實踐為核心的教學體系。政府和企業可共同投資建設體育健康產業創新創業實踐基地,配備先進體育設施設備,提供創業指導、項目孵化等服務,幫助學生將創新創業項目轉化為實際商業項目。
參考文獻:
[1]張霞.基于OBE理念的體育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特點、價值及實施路徑[J].體育科技,2024,45(03).
[2]黃海燕.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體育產業:發展趨勢與變革路徑[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22,39(06).
[3]馬瑞新,李澤陽,陳志奎,等.知識圖譜推理研究綜述[J].計算機科學,2022,49(Z1).
[4]黃海燕,康露.新時代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理論邏輯與實施路徑[J].體育科學,2022,42(01).
[5]蔣勛,蘇新寧.AI賦能社會科學研究過程的變革[J/OL].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4(06).
[6]楊芳,張可可,李杰,等.面向京津冀一體化的創新創業政策演化分析及協同研究[J].管理現代化,2023,43(03).
[7]李筍南,劉禹涵.中國體育用品領域研究現狀、熱點及前沿——基于CNKI和CiteSpace可視化計量分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23,57(11).
作者簡介:尹朱澎(2004-),男,漢族,江蘇南通人,本科,研究方向:體育產業與電子競技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