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學語文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制定個性化閱讀教學目標,運用個性化教學策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需求。在閱讀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努力設計開放問題、個性問題、拓展問題,靈活應用多種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開展個性閱讀,有效提升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促進核心素養的發展。
關鍵詞:中學語文;問題導讀;個性閱讀
素質教育理念強調,在組織開展教學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基于生本思想,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在語文閱讀課的教學中,教師要設計想象性導讀問題,啟發學生對文本意境實施“再造”;要設計開放性導讀問題,引導學生對文本情感開展個性表達[1]。具體而言,教師應該通過對個性化閱讀教學目標的制定和個性化教學策略的應用,使得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需求得到滿足。但如何實現此目標,成為教師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課堂提問是調動學生個性化思維的一種重要方式,也是構建個性化閱讀課堂的關鍵。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對開放性問題的設計,為學生創造個性化閱讀機會,使得學生的閱讀思維被有效調動。有依據表明,開放的問題適合引導當下的中學生開展閱讀,能夠滿足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充分運用思維、形成個性閱讀的需要。
例如,在《喜看稻菽千重浪——記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袁隆平》這篇課文的閱讀教學活動中,一位教師設計了如下問題:“袁隆平是一位怎樣的科學家?”通過這類開放性問題的設置,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思維,讓學生借助思維活動,強化審美情感,同時促使學生運用自己的語言,對人物形象進行獨特描述。文學形象好比不定方程,有無數個解,無論學生給出何種回答,只要與人民科學家這一特征相符,都屬于正確答案。這類閱讀活動的開展,一方面能夠使得學生強化對人物形象的理解;另一方面還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知識結構體系。
此外,教師也可以給學生提供機會,讓學生自主設置問題。例如,在《祝福》這篇課文的閱讀教學活動中,一位教師首先帶領學生進行文本閱讀,然后讓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再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展開自由交流和討論,最后進行點評。學生提出的問題如下:“從祥林嫂身上,能看到反抗精神嗎?”“你如何看待《祝福》中‘祥林嫂捐了門檻,仍然不允許參與祭祀活動’這一情節?”開放性的問題,突出了學生的個性思維,也為學生開展個性化閱讀創造了良好條件。
提問是激發思維的重要方式。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采取提問教學策略,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對于學生而言,當他們具備了質疑精神和質疑能力之后,其學習能力也能夠不斷提升。對此,教師應該借助問題,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思維。不同的個體,在閱讀同一文本的過程中,會獲得不同的閱讀感受,積累不同的閱讀經驗。如,有學生會通過閱讀《紅樓夢》,強化自身的管理能力;有學生則從中學習到了如何獲得成功,避免失敗。
在《紅樓夢》這篇課文的教學活動中,一位教師針對“林黛玉進賈府”這一節內容,設置了如下問題:“紅樓夢中如何描述的賈府環境?能否從文本中找到相應的句子?能否結合自己的理解,將賈府的環境畫出來?”學生在完成文本閱讀之后,采取繪畫方式描述出了賈府的景象。但如果僅僅依靠文本內容,恐怕難以真正描述出賈府的真實環境,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理解文本內容的基礎上,積極發散思維,進行豐富的想象,從而鍛煉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思維。再如,在《祝福》這篇課文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設計“祥林嫂悲劇命運的形成原因?”這類問題,調動學生的思維。還可以設計“中國近代史屈辱的形成原因是什么?”這樣的問題,來鍛煉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打造個性化閱讀課堂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讀寫結合的方式,為學生提供自主閱讀與自由寫作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則要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具有拓展性的問題,并以此為切入點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這能夠提升學生個性閱讀的實效性。教學實踐表明,基于學生的閱讀經驗和思維特點設計具有拓展性的問題,可以讓學生從自身經驗與閱讀內容互動的角度,形成廣闊的閱讀空間,并讓學生的閱讀收獲表現出顯著的個性化特征。這還可以夯實個性閱讀的基礎。
例如,在完成《拿來主義》這篇課文的教學活動之后,一位教師設計了一些問題,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大膽想象,把握文本內涵,挖掘文章精髓。有學生認為,我們可以遵從“拿來主義”,但不能盲從,即“拿來”需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不能“全盤西化”。事實上,“拿來主義”中隱藏了一個道理:針對西方的先進技術,我們可以積極學習,但不能過于依賴西方文明;“拿來主義”強調創新,結合實情,而不能脫離實際。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圍繞這些觀點進行歸納總結,并且結合個人觀點展開分析。還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課后時間,查閱相關資料,以此加深對“拿來主義”的理解。此外,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寫作任務,要求學生圍繞“拿來主義”寫一篇作文。通過讀寫結合的方式,實現個性化閱讀,鍛煉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與寫作能力。
總而言之,閱讀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通過有效的閱讀教學,學生的作文能力以及思維能力都會得到非常顯著的提高。因此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給予閱讀教學充分的重視,通過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2]。基于當前的素質教育背景,教師應該對多種教學方式進行靈活應用,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組織開展個性化閱讀,有效提升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促進核心素養的發展。在這里需要指出的是,雖然高中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比較強,但是個性閱讀需要高階思維的參與,這就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進行有效引導,這樣才能讓他們的個性閱讀高效化。
參考文獻:
[1]顧金花.設計導讀問題引導個性閱讀[J].內蒙古教育,2015(27):37.
[2]楊萬娟.個性閱讀,打造魅力課堂[J].新課程學習(中),2014(11):25.
作者簡介: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第二中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