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智慧教育、信息化教育、數字化教育、多媒體教育等浪潮迭起,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目前幼兒智慧教育資源的開發利用尚未引起教師、家長及教育研究者的高度重視。基于此,本文就數字化時代幼兒智慧教育資源的建設與創新展開研究,重點探討如何在“以兒童為本”的原則下深入開發幼兒智慧教育資源,并不斷提高幼兒智慧教育的水平和效果。
一、號脈:數字化時代幼兒智慧教育資源建構與應用中的問題
1.適配幼兒認知的智慧教育資源匱乏
“互聯網+”模式下的實際教育過程中,雖然看似幼兒智慧教育可用的資源極為豐富,但實際上卻并不符合以兒童為本的數字化、智慧化教學要求。網絡上現有的幼兒智慧教育資源基本都是由教育公司的技術人員設計、制作,教學設計沒有真正契合幼兒的實際喜好、需求,教育的內容、目標等也與幼兒的年齡特點相脫節,故而很難直接應用到幼兒教育的改革創新中,難以滿足幼兒教師的教學需求。想要有效發揮智慧資源的作用,設計者和使用者需要預先調查各年齡段幼兒的數字化理解和接受水平,從交互性、趣味性、科學性等方面入手,聯合家長、社會共同搜索、篩選出適宜的可應用到幼兒教學實踐中的智慧資源。
2.幼師智慧教育資源開發與應用能力相對有限
幼兒智慧教育是一個有目的、有意識的活動,教師為保障教學實效性,需要按照不同資源的形式、類型、不同課程領域與教育內容來搜索、篩選、加工、評審、應用幼兒教育智慧教育資源,甚至部分幼兒智慧教育課堂還需要教師按照教學目標和重點,及時、有目的地存儲、剪輯和整理。但是,幼師的時間、精力、創新開發與應用智慧教育資源的能力相對有限且參差不齊。數字化教學要求與他們的信息化素養和能力之間存在矛盾。
二、診斷:數字化時代幼兒智慧教育資源建構與應用條件
1.共建共享,按需完善幼兒智慧教育資源開發應用機制
幼師在乘數字化時代之風,打造幼兒智慧教育課堂時,要轉變傳統教育觀念,始終圍繞幼兒對數字化技術、資源的需求及需求的階段性變化來進行資源整合、改造與應用。幼兒園要充分考慮到教師智慧教育資源開發需求以及能力不足等問題,在切實了解教師的實際需求后,選聘第三方軟件開發機構,開發具有園本特色的幼兒數字化教育資源,并結合本園區智慧教育課程的設計,同步實踐應用,成功后便可在園區內共享。
2.統一設定幼兒智慧教育資源開發應用標準
相對統一的幼兒智慧教育資源開發應用標準,可確保第三方軟件機構開發的智慧教育資源能真實契合幼兒園乃至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教改與創新需求,保證教師可以針對不同年齡、性別幼兒的需求設計智慧教育課堂。要細化幼兒數字化教學資源的開發與應用標準,如對智慧教育資源建設的評價標準、技術標準、內容要求等都需要詳細說明和闡述。
3.完善幼兒教師數字化能力培訓模式
幼兒園在依托現有的幼兒教師基礎信息庫、相關教育管理服務平臺等為幼兒教師創造性選擇數字化能力培訓資源、機構內容與路徑時,不僅要兼顧教師個性化發展需求,還需要切實按照幼兒園智慧教育資源開發應用的實際情況和要求,讓短期培訓與長期培訓相結合,借助教師培訓學時管理功能,對教師培訓進行學分管理。從降低幼兒園培訓成本角度,幼兒園可考慮在選聘教師時將教師的數字化應用能力和幼兒智慧教育資源開發應用能力作為選聘標準,以便整體提升聘用對象與幼兒園智慧教育改革的適配性。
三、處方:數字化時代幼兒智慧教育資源建構與應用路徑
1.善用有聲讀物,激活幼兒閱讀內驅力
幼兒的具象化思維決定,相比文字幼兒更愿意接受動態化的圖像與圖形。目前,幼兒教師在智慧教育課堂設置中,往往會使用多媒體課件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而幼兒可自行參與并體驗的教學模式,更容易激發其主動學習的興趣。
比如,在學習經典成語故事“亡羊補牢”時,教師可在網上搜索與“亡羊補牢”相關的視頻,尤其是動畫視頻,再搜索具有朗讀功能、圖像生動的故事閱讀素材,在課堂講解的過程中搭配多媒體播放動畫視頻。利用多媒體展示有聲故事的過程,也是幼兒沉浸到故事情節中,心情愉悅地聽講和思考的過程。為了促進幼兒在聽中學,在學中獲得知識,教師要適當拋出問題來引導和啟發幼兒思考。比如:“為什么第一次羊會丟?”“修補了羊圈之后羊為什么又丟了?”“是修補的方式不對還是時間不對?”諸如此類的問題既要符合幼兒的認知,確保幼兒能聽懂、思考、回答,又要提綱挈領,不是為了提問而提問。教師應避免一些無意義的提問,如:“這個故事講的是什么?”“你們說得很好,為什么會這么想?”畢竟幼兒的生活經驗相對有限,需要明確的關鍵詞作為引導。
2.創設數字化虛擬情景,激發幼兒參與積極性
對于幼兒而言,體驗是他們最好的學習方式和老師。幼兒在動手觸摸、用耳傾聽的過程中所形成的感受遠超過憑空想象所獲得的。因此,教師可借助數字化手段虛擬再現現實場景,幫助教師立體化或平面化呈現真實的教學情境。
以“叢林探險”教學活動為例,教師可創設一個卡通人物作為導游,以悅耳動聽的聲音向幼兒打招呼:“親愛的小朋友,你好呀,今天由我帶領你們去探索森林的奧秘,你們愿意嗎?”幼兒活動參與的興趣迅速被點燃。由于幼兒的創造能力和認知能力相對有限,教師需要借助卡通人物的講解來讓幼兒了解今天的活動內容、側重點以及對幼兒行為與態度的要求,使幼兒對自己即將參與的教學活動形成初步認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為幼兒提供自主探究的場景圖,幼兒在卡通人物的指導和帶領下,可以更快進入“叢林探險”教學活動的情境體驗中,扮演角色、與卡通人物互動、與同伴溝通合作,從而提升感知、思維、表現等能力。
因此,教師在打造幼兒智慧課堂時,要切實結合幼兒對智慧教育資源的實際需求,借助信息化和數字化手段,充分應用智慧資源,提高幼兒智慧教育質量和效果,讓幼兒教育在數字化時代開出自主學習之花,結出智慧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