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大數據時代,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水平亟待提升。利用大數據技術全面提升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水平,高校可更好地發揮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的職能。文章從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現狀出發,簡要分析目前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據此提出幾條利用大數據技術提升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
關鍵詞 大數據;高校人力資源;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G647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6400/j.cnki.kjdk.2025.06.035
Countermeasures for Improving the Informationization Leve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PAN Nan, ZHOU Jiawen
(Jiangsu Second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13)
Abstract In the era of big data,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informatization in university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By leveraging big data technology to comprehensively upgrade the informatization of university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universities can more effectively fulfill their functions in talent cultiv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ocial service. This paper commences with an examination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y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briefly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rein, and then puts forward several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the informatization level of university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by means of big data technology.
Keywords big data; university human resources; informatization
隨著新興技術涌現,全球數據量呈現出爆發式增長。大數據技術作為互聯網、云計算后IT產業又一次顛覆性技術創新,促使各行各業發生變革[1]。相較于以往的計算機技術,大數據技術有著突出優勢,如準確高效收集與分析數據、縮短信息計算過程進而快速發現有效價值等[2]。
大數據時代,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勢在必行。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才能使高校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擺脫煩冗的事務性工作禁錮,更多地投身于人事資源的整合分析、人事信息的價值挖掘,進而實現高校人力資源的戰略性開發,實現人才隊伍建設和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和精細化[3]。本文在分析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現狀基礎上,提出要借助大數據之力,從多方面提升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水平。
1" 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現狀分析
1.1" 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內涵
人力資源管理是以現代科學方式,對人的思維和活動加以有效的科學管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實現事業單位發展的總體目標。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信息技術的巨大進步,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呈現出新發展趨勢,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不斷發展。
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指的是將信息技術和人力資源管理思想相結合,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對企事業單位人力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和開發。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而發展,我國當前絕大多數企事業單位都建立起了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平臺。傳統的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一般以文字的錄入、數據的統計等為日常工作,但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傳統的、常規性的業務工作已經不能滿足高校辦學質量要求,亟須運用計算機對各項數據、指標進行分析,綜合研判高校的用人情況和辦學質量。
1.2" 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現狀
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包含多方面內容,本部分主要從高校人才招聘信息平臺建設現狀、高校在職員工人事檔案管理信息平臺建設現狀、高校在職員工薪酬績效管理信息平臺建設現狀三方面對當前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現狀進行闡述。首先,高校人才招聘信息平臺建設方面,統一的招聘平臺初步建立。高校當前的人員招聘主要有主管部門平臺統一招聘和高校個體官網招聘兩種渠道。如江蘇省事業單位招聘主要集中在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平臺和高校自己的招聘平臺。各高校招聘平臺則是依托其學校官網發布消息,應聘人員以郵件或在線信息填寫等形式投送簡歷,目前江蘇第二師范學院人員招聘就是通過上述兩種渠道。其次,高校在職人員檔案管理信息平臺建設方面,目前各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人事檔案信息平臺,該平臺將各自院校在職員工的信息錄入其中,主要供人事部門進行信息查詢、數據提供。江蘇第二師范學院的人事系統是依托于學校平臺構建的,沒有完全獨立的信息系統。最后,高校在職員工薪酬績效管理信息系統方面,當前,除了部分院校啟用系統外,多數院校依然停留在表格管理上。
1.3" 大數據背景下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提升的必要性
對于國家而言,科研力量的強弱要看高校教育的好壞。為了能夠更好地進行高校教育,高質量的師資隊伍對人才培養更有利,對推動我國科研進步作用巨大[4]。運用大數據技術,提升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水平,可極大地優化高校師資隊伍,促進高校更好地發揮人才培養功能、科學研究功能、服務社會功能。第一,高校人才培養功能的要求。高等教育肩負著滿足國家戰略需求、區域發展需求、產業進步需求、民生改善需求等重任,向國家社會輸出高質量人才是高校人才培養功能的重要體現。這就要求教職員不僅要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還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識、職業意識以及責任意識。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提升,可高效地篩選出符合高校人才培養要求的優質師資。第二,高校科學研究功能的要求。高校是新時代科技創新的主陣地,青年教師是高校實現科技強國的主力軍[5]。基于大數據分析基礎,優化師資培訓、績效考核、薪酬獎懲等,為高校教師提供合理寬松的科研環境,可極大地提升教師的科研積極性,促進高水平高質量成果的產出。第三,高校服務社會功能的要求。服務社會功能作為高校的第三大功能,也是高校人才培養功能和科學研究功能的落腳點。培養高水平人才和產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最終都是服務地方經濟社會。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可對人力資源發展趨勢進行預測,主動適應大數據帶來的社會發展方向變化、產業政策調整、區域社會經濟及社會發展等。
2" 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問題分析
2.1" 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人員觀念陳舊,技能落后
大數據背景下,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水平亟待提升。高校人力資源部門的工作人員依然受限于傳統的辦公思維模式,困于“報表”中,在日常事務的處理中疲于應付。傳統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對于從業人員的信息方面的技能要求主要是能夠運用基礎的辦公軟件對人力資源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基礎統計分析和解讀,為高校人力資源決策提供依據。大數據時代要求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人員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從技能上,都要進行徹底的變革,在樹立大數據思維的同時,還要大幅提升自身數據分析技能,要會運用諸如Python、Matlab等數理分析工具,要能夠根據各所在高校實際情況和人力資源管理需求構建數據分析模型,通過模型分析發現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規律,提供決策依據。
2.2" 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平臺功能單一,發展滯后
相較于有紙化時期,高校人力資源信息平臺是一大進步,可以大大節約成本,提高效率。然而,從現實看,當前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平臺并沒有緊跟時代,快速地利用新技術實現更新和技術提升。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平臺是集基本信息管理、崗位管理、人事變動管理、考勤管理、薪資與福利管理等作用于一體的信息化集成。從目前來看,此種信息平臺多數仍是“靜態”信息。而高校人才招聘信息平臺的建設相對來說,并沒有做到信息的互通。從某一方面說,無論是主管部門統一的招聘平臺還是高校自己的招聘平臺,都是“收簡歷”的平臺。職工信息維護等相關平臺依然是傳統的被動式錄入,人工定時更新相關信息,未能實現動態化管理。這些都制約了高校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也不利于科學決策的產生。
2.3" 高校部門間乃至高校間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共享性不足,效率較低
信息共享性不足,也就是常說的信息孤島現象。隨著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的持續推進,信息孤島和系統碎片化問題愈發顯著[6]。高校內部,各個學院以及各個行政部門間信息流通性較差,如人員的招聘需求依然是由學院或部門上報、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審批,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沒有做到對職工需求的動態監測和預測,這種自下而上的上報、審批、招聘形式效率較低。從信息系統上來看,高校的各部門有自己的系統,如教學系統、科研系統等,這些與“人”事有關的系統卻與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相獨立,各自只管自己的領域,導致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無法做到人員需求的動態監測。
3" 借助大數據提升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水平對策
3.1" 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人員更新觀念,提升自身數據技能
當前,依然有很多高校不重視人力資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傾向于采用傳統的人事管理方式,對信息化建設和數據的價值及效益缺乏充分的認知。大數據時代要求管理者要具備較強的大數據思維,要有運用大數據理念、技術和方法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考方式。高校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要想在信息化方面有所建樹,首先要更新自己的觀念,切實做到大數據理念的貫徹和執行。同時,大數據技術發展迅速,要求相關從業者要具備持續學習能力,關注相關技術發展,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人員也要重視提升自己的數據技能,如數據處理工具的使用、數據挖掘與分析技能提升、編程及數據可視化實現等。高校作為人才培養基地,在進行教育方面有諸多優勢,因此,高校可利用自身計算機、人工智能方面的師資開展內部培訓,以期能促進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從觀念到技能的全方位持續提升。
3.2" 融合高校內部各級各功能系統,構建智能數字化平臺
高校人力資源管理是為高校發展服務,旨在提升高校的教學、科研和綜合水平。系統平臺的融合是將不同來源和功能的系統平臺進行集成、管理和優化。在大數據背景下,要想實現系統平臺的數字化和智能化,就要求各高校要徹底對當前分散且功能低下的系統進行整改,運用大數據技術、云計算等,將校內各平臺數據共享,構建覆蓋招聘、教師培訓、績效和薪酬管理等全業務的智能化平臺,實現數據的智能核算與對接,以提高高校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效能。借助該平臺,首先,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可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本校學生學習情況、就業去向等等,以便能對各專業師資情況有所掌握;可通過分析應聘者的教育背景、教學科研能力等信息,構建人才畫像,切實提高高校人才招聘的針對性。其次,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可通過對在校職工的教學科研能力及其他職業能力進行動態跟蹤,分析他們的學習需求,進而制定個性化的培訓。最后,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可收集教師工作數據,構建科學的績效評估模型,做到績效考核的科學全面化。綜上,通過融合系統功能構建智能化平臺,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可全面了解和實時掌握高校人力資源狀況,提供更科學準確的決策依據。
3.3" 推動高校間人力資源相關信息和數據共享的實現,優化資源配置
大數據的發展已推動高校間教學和科研的信息和數據共享,如一些虛擬教研室、虛擬實驗室的建立。虛擬教研室和虛擬實驗室是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表現,高校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不同區域、學校、學科及專業的教師動態地組織起來,聯合開展協同教學和科學研究。虛擬教研室和虛擬實驗室打破了傳統教研室在地域、人員、專業等方面的限制,具有較強的開放性、累積性和共建共享性,有力地促進了教師教學研究水平和學生受教育水平的提升。
高校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可借鑒成功的虛擬教研室和虛擬實驗室建設經驗,構建各高校之間、高校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間的虛擬協同組織,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將分散在不同地域、不同行業的人員連接起來,充分利用優秀人才和資源,構建人力資源管理的虛擬團隊,借助先進的外部資源和技術,實現自身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4" 結語
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是我國深化教育改革,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環節。大數據背景下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面臨較多的機遇,同時也有諸多挑戰。高校應從現實出發,利用現代化技術構建智能信息平臺,實現人力資源管理的智能化;高校部門間乃至各高校間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應加強信息溝通,推動人力資源信息的共享發展。
基金項目: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增強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談心談話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研究”(2021SJB0219)。
參考文獻
[1] 于方,劉延申.大數據畫像——實現高等教育“依數治理”的有效路徑[J].江蘇高教,2019(3):50-57.
[2] 趙學文.大數據時代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變革的策略探討[J].商業觀察,2022(32):41-44.
[3] 劉雨欣.“互聯網+”背景下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設探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1,37(7):152-155.
[4] 霍曉峰.分析大數據下高校人事管理中的師資隊伍建設策略[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23):24-25.
[5] 岳志穎.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對人文社科青年教師科研能力的影響研究——基于某部屬高校數據的實證分析[J].中國高校科技,2024(8):86-92.
[6] 雷波,張淵,司麗靜.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設探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4,40(7):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