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了解醫學碩士研究生對《醫學科研方法學與統計分析》課程中互動式案例教學方法及實踐情況,為改進教學提供依據。方法"在第一次授課前和最后一次授課后采用統一自填式問卷,對解放軍醫學院2023級碩士研究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調查。采集其對《醫學科研方法學與統計分析》課程中“互動式案例教學”的效果、評價和滿意度等方面的相關數據。結果"對本課程非常滿意和較滿意的學生均達到95%或以上。與統招組比較,在職組對互動式案例教學滿意度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結論"互動式案例教學的開展十分必要,設計與實施較為合理,應用效果較好,有必要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問卷調查;互動式案例教學;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3-9701.2025.05.021
《醫學科研方法學與統計分析》是醫學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課程。該課程將常用研究設計與對應的統計分析部分整合起來,幫助學生掌握科研核心技能,提升能力水平。然而,這門學科理論知識晦澀難懂,軟件操作復雜繁瑣[1]。目前,不少醫學院對臨床科研方法學的教學實踐進行探索,并開展相應的評價性研究,但仍需進一步深化教學方式改革,提升課程的實踐性和趣味性[2-5]?;邮桨咐虒W法以典型案例為對象,以學生為主體,通過案例導入、分組討論、意見交換、歸納總結等互動環節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目前已應用于各學科臨床教學中[6-9]。本研究在解放軍醫學院2023級碩士研究生《醫學科研方法學與統計分析》課程中開展教學調查與評估,為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提供參考依據。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解放軍醫學院2023級碩士研究生458名作為研究對象,年齡21~46歲,平均年齡(25.5±4.0)歲。398名經全國統一招生考試錄取的全日制研究生為統招組,60名同等學歷研究生為在職組。納入標準:自愿填寫授課前后的問卷調查。排除標準:①信息填寫不完整;②兩次問卷只填寫一次者。
1.2""研究方法
采取橫斷面研究設計,對研究對象在第一次授課前和最后一次授課后采用統一問卷進行調查。問卷內容包括調查對象的一般情況、課前對互動式案例教學的了解程度、重視程度、期待學習的形式和內容及課后對課程的評價、滿意程度等。
1.3""資料整理與分析
問卷資料采用Epidata"3.0進行建庫錄入,雙錄核查。采用SPSS"25.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的數據以中位數(四分位數間距)[M(Q1,Q3)]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秩和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百分率)[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學生參與課題與發表論文情況比較
與統招組比較,在職組參與課題和發表論文數較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授課前學生對互動式案例教學的認知
59.6%的學生聽說過互動式案例教學,65.1%的學生希望本課程中能包含互動式案例教學,70.5%的學生認為互動式案例教學在本課程中非常重要或比較重要。見表2。
2.3""學生從課程中獲得的幫助及對課程的評價和滿意度
90%以上的學生認為互動式案例教學對課程內容和多項能力非常有幫助或有些幫助。認為非常滿意和較滿意的學生達到95%以上。與統招組比較,在職組學生普遍認為互動式案例教學對自己幫助更大,對該課程評價更高,滿意度也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3。
3""討論
《醫學科研方法學與統計分析》是醫學碩士研究生的必修課程,該課程將常用研究設計與對應的統計分析整合起來。在每次課程中,選取緊貼教學內容的經典研究或頂刊文獻作為案例,融入情景模擬、小組討論、實操演練等多種互動方式,幫助學生熟練掌握科研設計核心技能和統計分析方法。如以陰道腺癌短期內在某地區聚集發生的案例作為導入,引導學生自主查閱資料。在文獻調研和臨床經驗的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析可能的致病因素,實操演練對照的匹配方法,探究陰道腺癌的病因。在描述性分析方法的學習中,教師選取已發表文獻,帶領學生進行結果的SPSS軟件復現,幫助學生熟練掌握常用統計分析的軟件實現方法。在最后一次授課中,教師精心選取6篇經典文獻,分別對應隨機對照試驗、隊列研究、病例對照研究、診斷試驗、橫斷面研究等不同類型,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提前預習,充分進行文獻調研并參與討論。每組選一名代表,以翻轉課堂的形式,制作幻燈并對案例的納排標準、質量控制、統計學方法等進行解讀匯報,其他小組的同學提問和糾錯,同組其余學生進行答疑,充分討論后由教師進一步點評?;邮桨咐虒W具有以下特點:①案例緊貼課程核心內容;②抓住學科前沿;③融入思政教育;④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10-12]。課程設計符合醫學教育目的和課程要求,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和德育原則,科學合理,便于實施和推廣。
培養適應新時代行業特點的醫學人才,要求醫學教育不僅要重視臨床技能的提高,更要側重對其臨床科研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培養,以便于開展高質量的臨床科研設計,并將科研成果應用于臨床[13-14]?;邮桨咐虒W的開展可將科研與臨床緊密聯系,培養醫學生的應用水平和多維度能力,是促進醫學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本研究中學生普遍認同互動式案例教學的重要性,期待課程的開展?;邮桨咐虒W以其內容生動多樣、緊貼臨床實踐的特點能夠契合學生們的需求。授課后,學生對互動式案例教學的滿意度和認可度均較高,達到預期教學效果。
綜上,互動式案例教學的開展十分必要,應用效果較好,下一步應根據學生的類型、需求和學科進展調整和拓展相關內容及講授方式,以鞏固和提升不同層次及類型學生的教學效果。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參考文獻]
[1] 郭恒,"張向輝,"王馨平,"等."臨床醫學專業《醫學科研方法學》混合式教學改革效果評價[J]."農墾醫學,"2020,"42(4):"363–366.
[2] 趙自剛,"張靜,"杜會博,"等."碩士研究生醫學科研方法課程建設與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20,"38(9):"42–43.
[3] 閆宇翔,"何燕,"張玲,"等."預防醫學專業本科生醫學科研方法學教學模式探索[J]."基礎醫學教育,"2017,"19(9):"668–670.
[4] 張迪,"何耀,"劉淼,"等."某軍隊醫學院博士研究生臨床流行病學教學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導報,"2015,"12(19):"7–10.
[5] 劉淼,"何耀,"楊姍姍,"等."醫學研究生《臨床流行病學》教學滿意度現況調查[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5(2):"149–154.
[6] 楊姍姍,"何耀,"劉淼,"等."某軍校臨床博士研究生臨床流行病學成績影響因素的調查[J]."熱帶醫學雜志,"2015,"15(1):"28–31.
[7] 楊姍姍,"何耀,"劉淼,"等."對醫學碩士研究生臨床流行病學認知及教學成績的影響因素調查[J]."解放軍醫學院學報,"2015,"36(1):"86–89.
[8] 何賽琳,"徐小恩,"石筱林."互動式案例教學法在兒科呼吸系統疾病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22(9):"93–95.
[9] 趙肖奕,"舒璇,"陳錚威,"等."互動式案例教學在八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康復醫學課后學習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21,"41(9):"814–817.
[10] 吳洪."結合虛擬病人、翻轉課堂的互動式案例教學方法在肺栓塞實習帶教中的應用[C]."2020年浙江省醫學會醫學教育學術大會論文匯編,"2020.
[11] 黃偉,"劉春花,"李娜,"等."互動式案例教學在腫瘤內科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農墾醫學,"2014,"36(3):"280–282.
[12] 廖偉堅."互動式案例教學法在臨床藥物治療學教學中的應用與思考[J]."海峽藥學,"2020,"32(5):"70–72.
[13] 李雪航,"武文君,"馬玉,"等."對醫學研究生《臨床流行病學》課程教學的滿意度及影響因素分析[J]."轉化醫學雜志,"2022,"11(6):"337–340.
[14] 程波,"何穎,"劉家豪,"等."基于解決臨床實踐問題的創新引導教學在臨床醫學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中的探索與應用[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3,"8(3):"195–198.
(收稿日期:2024–11–15)
(修回日期:202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