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統計期內(3月1日-3月26日),南向資金對小米集團(01810)、騰訊控股(00700)、阿里巴巴(09988)、美團(03690)等港股上市個股交投活躍,小米集團本期超越騰訊控股,金額為第一多,南向資金期間成交達6564.21億元。
近期,小米集團發布了2024年業績。2024Q4公司實現收入1090.1億元,同比+49%,環比+18%;歸母凈利潤90.0億元,同比+90%,環比+68%。2024年公司實現收入3659.1億元,同比+35%;歸母凈利潤236.6億元,同比+35%。加回汽車業務虧損后經調整凈利潤334億元,同比+29%。公司業績超出市場預期。
汽車毛利率逐季提升,25年目標銷量35萬臺。Q4智能汽車業務收入環比+72%至166.9億元,毛利率環比+3.3pct至20.4%,單季虧損逐季收窄至7億元。截至2024年末,SU7交付量達136,854輛,Q4出貨量加速增長,公司指引2025年交付35萬臺。智駕能力不斷迭代,2025M2端到端全場景智能駕駛開啟全量推送。新品方面,SU7Ultra已于2025M2發布,三天鎖單量破萬,YU7將于25年中上市。
手機格局穩固份額提升,高端化amp;新零售驅動增長。Q4智能手機業務收入513.1億元,同比+16%,環比+8%;毛利率環比+0.3pct至12.0%。24年手機總出貨量同比+15.7%至168.5百萬臺,在全球56/69個國家amp;地區出貨量排名前三/前五,全球/大陸市占率同比增加1.0pct/3.0pct至13.8%/15.8%。高端化再推進,24年國內高端智能機出貨量占比同比+3.0pct至23.3%;Q4總體ASP同比+10.1%至1202元。新零售拓至海外,24年國內線下渠道出貨量市占率同比+1.9pct至10.3%,公司指引未來五年新增境外小米之家約一萬家。
智能家電出貨高增,海外市場空間客觀。Q4IoT收入308.7億元,同比+52%,環比+18%;24年IoT毛利率同比+3.9pct至20.3%。大單品增速迅猛,24年空調/冰箱/洗衣機出貨量達680+/270+/190+萬臺,同比增速50%+/30%+/45%+。公司總裁盧偉冰在業績會上表示,目前公司IoT業務在海外市場體量為國內的二分之一左右,海外潛在市場空間為國內2倍,因此海外業務體量仍有四倍潛在空間。
公司近期還有一件備受關注的事:配售。
此前在3月24日市場傳言,小米集團將以每股52.80港元至54.60港元的價格配售7.5億股股份,尋求募集最高達53億美元,不過小米集團并未正面回應。25日早間,傳聞“實錘”落地,小米集團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公司擬配售8億股現有股份,配售價為53.25港元/股,預計籌資凈額約425億港元,將用于業務擴張、研發投資及其他一般用途。

需要注意的是,小米集團看起來并不缺錢。截至2024年底,集團現金儲備總額達到1751億元。關于此次籌資,根據公告,小米擬通過“先舊后新”方式配售8億股,占現有股本約3.2%、擴大后股本約3.1%。每股配售價53.25港元,較24日收市價57港元折讓6.6%。
在港股市場中,先舊后新配售是一種常見的再融資方式。核心操作流程是配售舊股,大股東現將其持有股份借給上市公司,公司再將這些股份配售給第三方投資者;發行新股,上市公司將這些新股還給大股東,來償還之前借出的股份。
這種方式的優勢在于大股東的持股數量不變,且交易迅速,上市公司快速融資,參與配售的機構也快速獲得股份。
小米上一次公告配售籌資是在2020年12月2日,同樣是“先舊后新”的方式,配售約10億股份,配售價格為23.7港元,籌資約30.6億美元。
從當時的股價表現來看,小米股價已經處于高位,在26港元上下浮動。12月2日當天,小米股價大跌超7%,隨后的一個月里股價一路上漲,2021年1月5日達到35.9港元之后,隨著自身業績下滑、造車不被市場看好、大盤行情下滑等原因,小米股價一路下行。
對比上一次配售來看,小米如今股價處于較高位置。上周發布財報后,3月19日,小米股價一度觸及歷史最高點59.45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