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國家不斷強調要提升教師數字素養,微認證是教育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涌現出的一種以能力和證據為導向的認證方式,能夠助力教師數字素養的提升。當前體育教師在數字素養發展過程中面臨著自我認知和內部發展動力不足、數字化教學環境和評價機制不完善以及內部發展與數字教育支持無法有效聯結等問題。微認證視域下以體育教學日常和微認證循環為主要運行結構,從體育教師數字素養提升的內在動力、外部機制和核心要素三個維度出發,探究其數字素養提升的價值。
關鍵詞:微認證" 體育教師數字素養" 提升" 價值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02-(2025)-07-114-3-WQY
微認證是一種“能力本位”的教師專業發展形式,融合數字技術支持的微型學習評價活動,遵循“以證據作為決策核心要素”的“教師教育循證邏輯”。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教育行業與信息化技術融合也在不斷加深,各國都十分重視運用信息技術推動本國教育水平的提升。為了扎實推進我國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2022年教育部研究制定了《教師數字素養》標準,作為教育行業標準進行發布。在2024年的兩會中,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強調了發展數字教育的的必要性,這表明當前我國教育數字化發展勢在必行,體育教師也需要熟練掌握數字技術的應用,提升自身的數字素養,從而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助力體育教學現代化。但是當前體育教師在提升數字素養過程中仍面臨自我認知不足、內部發展動力欠缺、數字化教學環境和評價機制不完善以及內部發展與數字教育支持無法有效聯結等問題。微認證以實踐工作場景中的能力表現為關注重點,能夠有效推動教師基于日常工作進行自主學習、實踐應用與自我反思,它在解決教師培訓與實踐脫節與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方面的潛力逐步獲得認可。微認證基于數字技術的支持,注重證據的收集,評價方式具有自身特色,關注教師實踐能力的表現,可以對體育教師數字素養的提升提供有效的助力。
1、微認證視域下體育教師數字素養提升的運行機理
1.1、教師微認證的產生
在進入21世紀初美國中小學教師面臨著傳統模式的局限性、教師滿意度低,以及專業成長與實際教學需求之間的脫節的專業發展挑戰。這些問題指出了教師專業發展模式需要進一步的改進和適應。在信息技術持續發展的背景下,“數字徽章”作為一種新興的在線學習與認證方式逐漸嶄露頭角,2014年,美國“數字承諾”(Digital Promise)這一非營利組織以數字徽章為依托,開發了面向教育從業者的微認證(Micro credentials)系統,2017年秋季,微認證項目正式啟動,并與“數字承諾”合作開發了超過150種微認證,建立了一個平臺供各州和地區政府的成員進行正式和非正式的學習,以幫助教師提升教學實踐相關技能。
1.2、微認證視域下體育教師數字素養提升的運行機理
微認證把復雜的教學技能拆分成若干基礎部分,教師可以在每個微小的教學要素中培養和呈現自己的能力,之后將這些技能組合起來,以體現對復雜技能的掌握。微認證的生態體系包括四個角色:獲得者、發行者、評估者、認可者,其中獲得者就是指體育教師,發行者指科研組織和其構建的微認證平臺,評估者主要指體育教學領域專家,認可者指學校和用人單位等。由于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和學生的聯系非常緊密,證據的收集離不開學生的參與,成果也要對學生進行教育反饋。所以,微認證助力體育教師數字素養的提升的主體框架包含體育教師教學日常和微認證循環這兩個部分。
體育教學日常部分主要包括體育教師和學生兩個主體,主要是體育教師作為主導,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對素材進行收集,包括個人的課程計劃,課堂交互的文本、音頻或視頻,個人面對的挑戰以及在計劃或教學中獲得的經驗,學生對于學習的反思、課堂觀察結論等,經過對素材的檢驗,提取有效證據。微認證循環部分中體育教師將自己在教育教學日常中提取的有效證據提交到數字素養微認證平臺,平臺將上述材料發送給評估者,即體育教學領域專家依據微認證評價標準或評分指南等審閱證據,對體育教師進行評價以及能力認證,如果認證通過就會給合格的體育教師頒發數字徽章,并將認證結果反饋給認可者。學校根據最終反饋,合理調整校園數字環境和師資考核培養策略;體育教師則可對所提交的證據進行總結,并進行自我反思,積極探尋有效證據與自我提升路徑,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不斷地完善自己。
2、體育教師數字素養研究現狀
現階段我國仍處于教育數字化建設的初期,體育教師數字素養也是由體育教師信息素養演變而來的,所以可以通過梳理已有的體育教師數字素養和信息素養的研究成果與現實情況,來明確當前所面臨的問題。
2.1、體育教師數字素養提升面臨的問題
在國內,已經有許多學者對體育教師發展信息素養過程中面臨的的問題進行了調查分析,其中范運祥等(2013)在文章中指出我國高校體育教師在信息素養的培養中存在培訓體系呈現技術導向偏差,弱化信息倫理意識培養;缺乏持續性評價與反饋機制;信息化設施建設滯后,表現為智能終端不足與數字資源更新遲緩。從波等(2021)認為體育教師信息化培養現狀為信息技術素養能力有待提高;學科教學變革實踐不夠;信息化素養培養建設不夠;信息化教學法素養知易行難;信息化素養全方位個性化需求難以滿足。由此可見,體育教師在信息素養提升過程中主要面臨三個方面的問題,首先是體育教師自身的內在問題,其信息意識薄弱以及個人內在發展動力不足,具體表現在對現代化教育技術不夠了解,個人數字素養滯后,學習動機不強等。其次是對體育教師數字素養提升的外在問題,具體表現在數字化支持機制不完善,教學中數字化環境建設滯后、信息化培訓制度和體系不健全、信息素養標準體系不完善等。最后一方面主要體現在體育教師內部發展和外部數字化支持無法有效相互聯結的問題,造成數字化支持無法積極作用于體育教師的個體發展。
2.2、已有體育教師信息素養提升的研究
在對相關研究進行系統梳理后發現(見表1),盡管不同學者對體育教師數字素養提升的相關要素有不同見解,但總體上,這些觀點主要集中在體育教師的內部成長和外部支持兩個方面。其中內部發展的要素主要涉及“強化信息意識”“強化現代信息能力”“學習現代教學媒體”“學習現代教育技術理論”等方面,外部支持主要涉及“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培訓”“激勵機制”“評價標準”“信息化環境”等方面。雖然各位學者基于體育教師數字素養提升詳細地提出了相關策略并進行了論證,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忽略了對內部和外部要素的聯結分析,即對證據的分析。
在微認證中,證據處于核心地位。從外在客觀層面來看,證據是通過科學且有效的方法產生的,符合科學邏輯,承載著豐富的知識和高質量的信息。從內在主觀層面來看,證據能夠證明某個信念或觀點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從其內涵來看,它能夠將體育教師數字素養提升的內部與外部要素緊密聯系起來,解決內部、外部問題以及相關衍生問題,是提升體育教師數字素養的核心力量。
3、微認證視域下體育教師數字素養提升的價值探究
微認證視域下體育教師數字素養的提升主要是基于微認證以及證據,可以從其影響體育教師數字素養提升的內部要素、外部要素和核心要素幾個方面出發,分析微認證助力體育教師數字素養提升的價值。
3.1、提升體育教師自我認知水平,激發數字素養提升的內在動力
體育教師數字素養提升的主要力量還是源于其自身,其自我認知水平提升后,可以激發內在動力來推動數字素養的提升。由于微認證鼓勵體育教師通過持續學習促進其專業發展,并不要求體育教師在短時間內達到某項標準,而是純粹地自發地通過自身的認知水平提高再促進其數字素養和專業能力的提升。微認證需要體育教師提供能夠證明自身能力的素材作為證據,努力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達到認證標準,此過程也間接促進了其對數字素養相關自我認知水平的提升;微認證注重實踐和反思,體育教師在得到平臺的反饋后,需要積極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優化個人的教學過程,并將其再次運用到教學實踐中,這樣也使體育教師更好地理解了數字素養對于實際教學的作用,從而提高自我認知水平,激發其內在動力。
3.2、推動體育數字化教學環境和數字素養評價機制建設
我國數字化教育環境尚未普及,教師數字素養的評價機制建設還存在著不完善的情況。微認證主要是運用證據形式與評價活動對體育教師專業能力進行認定,為了適應其發展趨勢,學校和教育機構將會更多地利用數字工具和信息平臺,從而大力推動數字教學環境的建設;微認證可以結合體育教師個人情況,全面評估其知識儲備和專業水平,利用專業的算法和數據分析為其提供更加詳細和個性化的反饋,推動體育教師數字素養評價方式的創新,從而推動數字素養評價機制的建設和發展。在此基礎上,體育教師可以擺脫傳統的數字素養培養模式,高效推動自身數字素養的提升。
3.3、確保證據的有效性,提高證據與內外要素之間的強度
微認證是以證據為核心要素的,是一種數字化的認證評價活動,使證據可以通過視頻影音、文本記錄等方式進行展現,相對于傳統教學評價更加靈活方便。證據不僅可以從自身獲取,還可以通過學生、家長、同行等多方面提供,拓寬了證據來源的渠道,使證據更詳細具體,來源更加廣泛,準確性進一步提高,可以統籌重點要素助力體育教師數字化發展。微認證平臺在對證據進行評估過程中有嚴格的認證標準,認證結束后要對各位體育教師進行結果反饋,其通過多途徑的證據收集,個性化的認定標準以及明確的專業能力要求和體育教學實踐緊密結合,提高了證據和體育教師數字素養發展內外要素之間聯結的強度,可以不斷優化評估方式,幫助體育教師適應數字化教學,有效促進體育教師數字素養的提升。
4、結語
當前我國的數字化進程已經顯而易見,體育教學也要隨著數字化的方向發展,推動信息化教學,所以體育教師的數字素養已成為其不可或缺的特質,其可以幫助體育教師勝任今后的教學工作,推動未來體育教學工作的創新和改革。本文將微認證技術引入體育教學領域,通過對微認證視角下對體育教師數字素養提升的價值進行探究,希望通過推動微認證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更好地幫助體育教師實現數字素養的提升,為教師隊伍持續培養出數字時代能力過硬、數字技術掌握嫻熟、綜合實力夠強的體育教師,推動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牛旭峰,夏海鷹.循證視域下微認證助力教師數字素養提升:價值意蘊、運行機理、發展路徑[J].現代遠距離教育,2023(4).
[2]祝磊.數字時代背景下體育教師數字素養提升策略研究[C]//國際班迪聯合會(FIB),國際體能協會(ISCA),中國班迪協會(CBF).2024年第三屆國際體育科學大會論文集.云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首都體育學院,2024.
[3]魏非,閆寒冰,李樹培,等.基于教育設計研究的微認證體系構建——以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為例[J].開放教育研究,2019,25(2).
[4]魏曉宇.教師微認證的體系構建與應用探索:美國的經驗及啟示[J].當代繼續教育,2020,38(4).
[5]駱松,韓金菊.高職體育教師數字素養提升路徑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5,15(2).
[6]魏非,祝智庭.微認證:能力為本的教師開放發展新路向[J].開放教育研究,2017,23(3).
[7]范運祥,舒根,馬衛平.教師教育信息化與體育教師信息素養的提升[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3,12(1).
[8]叢波,金有為.信息化2.0時代高校體育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21,40(1).
[9]王峻寅,李金寶.數字媒介技術背景下體育信息的偏離解讀與治理策略——基于公共話語空間的分析[J].體育師友,2023,46(6).
作者簡介:盧雷(2000-),男,漢族,河南南陽人,本科,研究方向:足球教學訓練理論與方法研究;
劉寶泉(1999-),男,漢族,甘肅武威人,本科,研究方向:足球教學訓練理論與方法;
通訊作者:成功(1983-),男,漢族,甘肅蘭州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學校體育、足球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