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籃球是一項全身性的集體運動,在中職籃球教學中引入簡易器材,對于幫助學生熟練掌握運球、傳球、投籃、防守等籃球技能,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公平競爭精神、團隊協作能力等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就簡易器材在中職籃球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展開討論,深入分析簡易器材在中職籃球教學中的應用類型,包括手套、標志繩、投球輔助器、彈力傳球帶、彈力帶等,并從多維度提出簡易器材在中職籃球教學中的應用要點,以期為一線教師開展工作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簡易器材" 中職" 籃球教學
中圖分類號:G8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02-(2025)-06-130-3-SZG
籃球是一項充滿競技性和趣味性的運動項目,在中職教學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然而,就當前中職籃球教學整體情況來看,受多因素的影響,一些問題日益凸顯出來,例如,教學資源匱乏,專業籃球場地、器材數量不足,極大限制了教學的有效開展;以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為主,教學模式枯燥單一,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實際教學效果并未達到預期。簡易器材成本低廉、便于獲取且靈活多變,為中職籃球教學開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何充分發揮簡易器材的輔助優勢,現已成為許多教育者關注的重要課題。
1、簡易器材在中職籃球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1.1、提升技術訓練效果
簡易器材輔助下,中職籃球教學中學生的籃球技能不斷提升。運球作為籃球運動的根基,學生對運球的技巧掌握對于把握比賽節奏、突破防守意義重大。讓學生使用特制手套、標志繩等器材開展運球訓練,能進一步改善運球手型不規范、運球節奏把握不當、運球方向控制不準確等問題,提高學生對球的控制能力,實現運球快慢自如的目標(見圖1)。
從投球角度來看,投籃命中率直接關乎比賽勝負,也是中職籃球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引入投籃訓練器這一常見且實用的器材,學生在投籃后,籃球借助回彈裝置可以迅速回到學生手中,提高投籃練習的連續性和學生的訓練頻次,避免撿球對學生投球訓練產生的不良影響。
此外,傳球是籃球比賽的“紐帶”,精準且及時的傳球可盤活全隊進攻,創造得分良機。教師在籃球教學中,積極采用傳球訓練環、標志碟等輔助訓練器材,將有效提高學生在不同比賽情境下的判斷力和傳球熟練度,從而為籃球比賽得分創造良好的條件。
1.2、增強戰術訓練的實操性
籃球比賽復雜多變,球員需要在賽場上依據實際情況做出正確的判斷。為整體提高球員的決策能力,模擬實戰場景已成為許多教師或教練籃球訓練方案中的重要一環。在中職籃球教學過程中,教師一改傳統依賴理論講解與簡單演示為主的教學模式,利用標志桶、障礙物等模擬比賽場景,可為學生打造沉浸式籃球訓練環境,清晰掌握擋拆戰術各環節的跑位、傳球時機,整體提升戰術的成功率。圖2為某教師演示籃球戰術所用的簡易器材,即采用藍標和紅標分別代表對抗雙方,更能幫助學生理解自身的定位。
團隊協作情況是影響籃球比賽最終結果的獨立因素。在中職籃球教學中,教師采用不同顏色的背心與標志碟、戰術板、哨子等簡易器材,打造分組對抗訓練場景,對幫助學生掌握團隊成員在賽場上的溝通技巧,發揮團隊優勢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1.3、助力體能訓練多元化
傳統力量訓練所用器械體積龐大、價格昂貴且對場地要求較高,與中職籃球教學的適配度不高,而簡易器材的應用將巧妙地突破該問題的限制,為力量訓練開辟新的路徑。以彈力繩為例,中職籃球教學中,依據學生個體差異與訓練階段靈活選擇阻力級別,可幫助學生熟練掌握傳球、投籃發力技巧,有效增強肩部、手臂肌肉力量;超重訓練球重量通常比標準籃球重10%—50%,學生用其開展訓練,可強化手臂、手腕與手指力量,從而更加得心應手地使用常規籃球進行操作。此外,籃球比賽節奏快、變化多,中職籃球訓練過程中,使用敏捷梯、反應訓練帶等器材,能提高學生的速度與靈敏性,確保學生在籃球賽場上靈活避開防守,創造進攻機會。
2、簡易器材在中職籃球教學中的應用類型
2.1、技術訓練類
運球是籃球運動的基石,其不僅是進攻的起點,也是保持球權、創造進攻機會的重要手段。因此,運球技術是評定球員基本功的重要獨立指標。在中職籃球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學生能準確掌握籃球運球的基本技術動作”“學生能熟練地在不同情境下運球”為主要目標,積極引入輔助手套、標志繩等簡單器材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運球要領(見圖3)。
其中,輔助手套通常帶有阻力或引導結構,可以幫助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運球過程中手部的正確發力部位與動作幅度,而標志繩則一般系于學生腰間或腿部,設定運球高度界限,以此訓練學生的運球控制力,或在兩立柱間拉一條呈斜坡狀的標志繩,將最高點、最低點分別設為50㎝、100㎝,讓學生更加明確從低運球到高運球之間的過渡情況,從而增強運球穩定性。
投籃是籃球比賽中最直接、最有效的得分方式,也是中職籃球教學中的重點環節。以“掌握正確的投籃姿勢和發力技巧”“提高學生的投籃速度,幫助學生把握投籃力量、弧度”為目標,引入投籃輔助器、激光瞄準器等簡易器材,對于提高籃球教學效果至關重要。投籃輔助器是一種安裝在籃球架上或學生手臂、手腕處的簡單裝置。安裝在籃球架上可依據學生的實際訓練情況靈活調整籃圈大小,強化投籃動作的規范性,而讓學生佩戴在手臂或手腕處,則能糾正部分學生存在的手肘外展、手腕下壓不充分等問題,不斷提升投籃命中率。部分教師還在籃球訓練中采用了激光瞄準器,即把小型激光裝置安裝在籃球上或學生投籃手的指尖附近,投射出指向籃筐的一道光線,可以讓學生更加清晰地看到球的運行軌跡,為學生調整發力方向與角度提供有益參考。
傳球在籃球運動中發揮著紐帶作用。在中職籃球訓練中常用的簡易器材有傳球訓練環、彈力傳球帶等,其中傳球訓練環由可調節大小的環形器材組成,學生兩人一組,分別手持傳球環,要求傳球時球必須穿過對方手中的環,能不斷提高學生傳球的精準度,而將彈力傳球帶兩端分別固定到學生腰部與籃球上,傳球時學生需克服彈力帶的阻力,手臂、手腕協同發力,達到迅速、有力且精準傳球的目的。
2.2、戰術訓練類
籃球戰術是籃球比賽取勝的重要影響因素,戰術訓練往往以模擬比賽的形式展開,旨在通過營造盡可能真實的賽場環境,引導學生充分發揮籃球技能水平,積極應對賽場上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做出正確的決策,而簡易器材的應用對于整體提升籃球模擬訓練的真實性具有重要作用。在中職籃球教學過程中,常用的戰術訓練類簡易器材有戰術板與磁貼、彩色圓錐與障礙物、分組對抗背心、接力傳球道具等,具體如下表1。
2.3、體能訓練類
體能訓練是中職籃球教學的基礎環節,在提高學生的籃球競技水平、保持競技狀態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保障作用。在實際籃球訓練過程中,常用的體能訓練類簡易器材有彈力帶、超重訓練球、敏捷梯、反應訓練帶等。彈力帶屬于一種抗阻性訓練器材,不僅適用于傳球訓練中,在力量訓練中也同樣具有應用優勢。學生將彈力帶一端固定,另一端握在手中進行上肢拉伸、推舉等,模擬投籃、傳球時的發力過程,可有效強化肩部、手臂肌肉力量。或將彈力帶綁在雙腿處練習深蹲、弓步走等,可增強下肢力量,為籃球場上快速移動、起跳創造有利條件。超重訓練球,即比標準籃球重10%—50%的訓練球,學生長期使用其開展運球、傳球、投籃等訓練,可以有效提升手部、腕部、手臂及全身的肌肉力量,增強對抗能力。敏捷梯是一種用于提高腳步靈活性和協調性的訓練器材,在籃球教學過程中,學生可按照規定的腳步動作,穿梭在敏捷梯的格子間,能確保學生在籃球比賽過程中更加迅速地做出反應和移動。此外,制作一條帶有鈴鐺或發光裝置的反應訓練帶,依據學生的實際技能情況,隨機晃動,讓學生做出跳起、轉身、伸手觸碰帶子等相應的動作,對于整體提高學生的反應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繩梯是一種常見的體育訓練器材,一般有數米長,寬度適中,間距介于30-60㎝,可根據訓練目的和使用者年齡、能力等因素進行調整,常被用于基本步伐訓練、進階組合訓練(見圖4)。
3、簡易器材在中職籃球教學中的應用要點
3.1、精準規劃,確保器材服務教學
在中職籃球教學過程中,簡易器材發揮著輔助性作用,而精準規劃訓練方向與環節,可確保每一種器材均服務于教學,最大程度地發揮其應用優勢。教師應以教學目標為基本導向,以學生的發展需求為出發點,引入與教學內容相匹配的器材。例如,為提升學生的身體協調性和靈敏性,某教師利用礦泉水瓶和標志繩設計了訓練活動,即將礦泉水瓶作為標志物,設置直線或曲線的運球路線,學生需繞過礦泉水瓶將籃球從一側運球到另一側;使用標志繩進行高低行進間運球訓練,學生沿著標志繩從低運球過渡到高運球、從高運球過渡到低運球,自主掌握節奏變化,提高控制球的能力。
3.2、多元融合,整體提升訓練效率
多元融合主要是指將簡易器材與其他教學資源和方法有效結合起來,構建多樣化的訓練模式,旨在整體提升訓練效率。一方面,教師需科學制定簡易器材與傳統籃球訓練相結合的實踐方案,這是整體提升籃球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標志桶、敏捷圈、彈力帶等為傳統籃球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使用標志桶開展變向運球訓練,教師將標志桶擺放在不同的位置,學生需根據自己的判斷進行運球,并穿插原地運球、行進間運球等環節,形成一套完整的運球訓練體系,可確保學生掌握從基礎到進階的運球技能。另一方面,現代科技手段在籃球訓練中的應用率越來越高,智能手環、心率監測器等設備可實時監測學生的籃球訓練狀態,輔助教師就不同學生的訓練情況提供針對性較強的訓練建議,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籃球技能。例如,學生在模擬籃球比賽的過程中,佩戴智能手環和心率監測器,應用動作監測裝置,在監測學生運動數據和心率變化的同時,可根據學生動作的標準程度,有針對性地提出調整運球速度、增加訓練強度等訓練建議,從而提高訓練效果。此外,跨領域融合也是提高籃球訓練質量、發揮簡易器材輔助作用的有效路徑。教師可將田徑、足球等體育項目中的訓練方法和訓練器材拓展應用到籃球訓練中,如跑步機、沙袋、跳繩等,不僅能進一步拓寬學生的視野和思維方式,還能提高其綜合素質和競技水平。
3.3、自主創新,充分發揮器材優勢
自主創新可提高簡易器材同籃球訓練的適配性,即依據實際訓練情況和學生需求自主設計制作或改進簡易器材,將有效提高訓練效果和學生的參與度。教師需引導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整合現有的資源制作輔助籃球訓練的器材。例如,收集廢棄的塑料瓶,裝入適量的沙子或水,制成類似啞鈴的器材,用于手臂力量訓練;將多個呼啦圈用繩子連接起來,制作成一個可移動的“籃球戰術訓練環”,讓學生在進行戰術演練時,利用其模擬不同的戰術跑位和傳球路線;用木板和廢舊輪胎制作成一個簡易的“籃球反彈訓練器”,將籃球投向木板時,籃球通過輪胎反彈改變方向,練習不同方向的接球和快速反應能力。此外,教師還需對現有的簡易器材進行優化設置,確保和每個學生的訓練需求相匹配。以投籃架為例,在高度調節方面,增設更多的調節檔位或使用電動升降系統,以便學生靈活做出調整,避免投籃時出現身體扭曲和不當姿勢,并引入更靈活的角度調節裝置,幫助學生適應各種投籃情境。
4、結語
簡易器材與中職籃球教學活動的融合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有益補充,對于推動中職體育教育改革、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在具體實踐過程中,教師需結合學生的實際籃球技能提升需求,將輔助手套、標志繩、投籃輔助器、傳球訓練環、彈力傳球帶、彩色圓錐與障礙物、分組對抗背心、敏捷梯等輔助器材應用到技術訓練、戰術訓練和體能訓練各個環節中,并加強系統規劃和自主創新,以此實現簡易器材應用價值的最大化,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于霞.簡易籃圈的制作及應用[J].體育教學,2020,40(7).
[2]李元濤,王琳.籃球創新器材助力小學籃球教學質量提升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4(16).
[3]趙泓臻,李榮薇.教輔器材在高校籃球普修課基本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23,13(35).
[4]蔣林稼.巧用繩梯組合多種器材提升籃球專項運動能力[J].體育教學,2024,44(10).
[5]王清山,田義平.輔助器材在籃球技術運動訓練中的應用研究[J].拳擊與格斗,2023(3).
[6]翁壯峰.新興體育,新型課堂——高校籃球教學拓展訓練的應用[J].運動精品,2022,41(2).
[7]曹玉斌.輔助器材在籃球技術訓練中的應用探討[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0(23).
[8]李柯,陳楊木.主動健康視域下我國老年人體育產業促進體系優化研究[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體質與健康分會.2024年全國運動增強體質與健康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河南大學,2024.
[9]徐盼盼.陶行知創造教育思想引領下體育課堂創新器材應用的探索與實踐[J].田徑,2024(8).
作者簡介:劉格寧(1986-),女,漢族,河南商丘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