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文章致力于創立一套針對高職院校智慧圖書館的智慧運行效能績效評估框架,遵循科學嚴謹、靈活調整的原則,涵蓋指標遴選、數據整合、算法實施至標準設立與反饋循環的全過程,以全面評估智慧圖書館建設的實際成效。在方法論層面,文章研究結合專家咨詢、問卷調研及算法建模等多種手段,確保對智慧圖書館多維度、精細化的評價實現。實踐結果顯示,該評估框架能有效增強圖書館的管理效能與用戶滿意度,并促進資源的有效配置與服務模式的創新。構建這一績效評價體系是提升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質量的內在需求,對于智慧圖書館的持續進步與優化具有不可或缺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高職院校;智慧圖書館;智慧化運行水平;績效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 G258.6;G252" 文獻標志碼:A
0 引言
目前, 國內外圖書館專家學者一直在探索智慧圖書館的概念、特征、服務模式、技術支撐和實踐應用, 智慧圖書館的出現成為帶動圖書館新一輪發展變革的動力[1]。在研究智慧圖書館的過程中, 有必要建立一套圖書館智慧化運行水平評價體系,從而全方位地實現圖書館服務與運行空間虛擬化、智能化、集成化等,破解制約圖書館智慧化發展的瓶頸,更好地提供服務。而高職院校作為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搖籃,圖書館扮演著信息資源中心的角色,其智慧運行的效能直接關聯到教學品質與科研實力的提升。智慧圖書館融合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達成信息資源的深度融合與智能分發,顯著增強信息服務的精確度與運作效率[2]。然而,當前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面臨的一大挑戰,在于如何科學地評估智慧圖書館的智慧運行效能,以確保其服務效果達到最優。
1 高職院校智慧圖書館智慧化運行水平績效評價體系構建必要性
高職院校圖書館的發展與關聯環境和關聯事物密不可分,尤其是智慧圖書館建設中,雖然融入了計算機技術,但是部分建設內容,在運行中得不到體現,造成建設和運行分離的情況。因此,高職院校智慧圖書館運行評價體系的構建是非常必要的,它將影響著智慧圖書館的運行效率和未來高職院校圖書館智慧化服務效能與建設。
1.1 明確發展方向,提高服務質量
建立智慧圖書館智慧運行效能的績效評價體系,對于清晰界定圖書館發展路徑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在知識快速膨脹的當下,讀者對于信息的需求呈現出多樣性和個性化特征,傳統圖書館的服務模式已難以滿足這些需求。績效評價體系的構建,使圖書館能夠準確識別自身在智慧化進程中的長處與短板,進而有依據地規劃發展策略,引領圖書館更具智慧化與人性化。
績效評價體系不僅聚焦于圖書館的技術應用層面,更側重于服務成效的評估。通過匯集讀者反饋、剖析服務數據,圖書館得以即時洞察讀者的真實需求,進而優化服務流程,提升服務品質[3]。如借助智能推薦機制,圖書館能依據讀者的閱讀記錄及興趣傾向,精準推送個性化的閱讀資料,顯著增強讀者的滿意度與忠誠度。這種圍繞讀者需求展開的服務理念,正是智慧圖書館建設的精髓所在。
1.2 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
高職院校圖書館作為知識傳播與學術研究的關鍵場所,其資源配置的合理性及管理效率高低,直接關系到服務品質與學術水準。因此,構建一套智慧圖書館智慧運行效能的績效評價體系,對于資源配置的優化及管理效率的提升具有深遠意義。在智慧化浪潮下,圖書館資源已不僅局限于傳統紙質圖書,更涵蓋電子書籍、數據庫資源、在線課程等多元化數字資源。如何高效整合并最大化利用這些資源,成為圖書館當前面臨的重要挑戰。
績效評價體系的應用,使得圖書館能夠對各類資源的使用狀況進行全面且客觀的衡量,進而識別資源配置中的不合理之處,并迅速采取調整優化措施。同時,該體系還促進圖書館管理流程的梳理與精簡,通過減少冗余環節與資源浪費,進一步提升管理效率[4]。例如,智能管理系統的引入,實現圖書館資源的自動化管理與監控,降低人工操作的需求,顯著提升管理效率與精確度。基于數據的管理方式,不僅有力推動圖書館服務水平的提升,更為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 高職院校智慧圖書館智慧化運行水平績效評價體系構建原則
2.1 科學全面原則
建立高等職業院校智慧型圖書館智慧運行效能評估體系,其科學性根基在于融合理論支持與實證檢驗,意味著該體系需植根于圖書館學、信息管理科學、教育學等領域的理論框架,并緊密結合高職院校智慧圖書館的實際運作狀況,以保障評估指標既契合理論邏輯,又能準確映射實際存在的問題。全面性原則強調評估體系應涵蓋智慧圖書館的所有核心環節,這包含但不限于資源構建、服務革新、技術應用、用戶滿意度調查及運營管理等諸多方面。鑒于當前數字化轉型的大趨勢,評估體系還需特別重視數字資源的豐富性、智能化服務的個性化水平,數據安全和個人隱私保護機制的健全性,從而確保評估體系能全方位、公正地體現智慧圖書館的智慧化運作程度。
2.2 動態調整原則
隨著技術的持續演進與用戶需求的不斷變化,評價體系必須適時地對評價指標及其權重進行更新,以滿足新興的評價需求。為此,評價體系需構建一個靈活的調整框架。該框架涵蓋定期評估指標有效性的復審機制、基于用戶反饋和技術發展動態進行適時調整的策略以及積極鼓勵創新實踐,并將成功經驗和有效做法融入評價體系之中。這種動態調整機制不僅確保評價體系的時效性與精確性,還促進智慧圖書館的不斷創新與發展,使其能更有效地服務于高職院校師生的教學與研究需求,進而推動教育信息化向更深層次邁進[5]。
3 高職院校智慧圖書館智慧化運行水平績效評價體系構建路徑
3.1 指標篩選,構建績效評價體系框架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指出,提升職業教育質量與管理效能,關鍵在于構建科學的評價機制。智慧圖書館作為現代職業教育的關鍵組成部分,其智慧運行效能的評價不僅關系到資源的有效利用,還直接關系到教育服務質量及學生的學習感受。因此,在篩選評價指標時,需遵循全面性、客觀性、可操作性和預見性原則,確保所選指標既能體現智慧圖書館當前的技術運用水平,又能預示其未來的發展潛力。
具體而言,應從信息技術運用、資源構建與管理、服務創新與用戶滿意度、運營效率與持續改進四大方面著手,詳細劃分各項具體指標,構建一個層次分明、邏輯嚴密的績效評價體系架構。構建績效評價體系時,應首先利用專家訪談、問卷調查和文獻綜述等多種手段,廣泛征集意見和數據,初步確定包含智能檢索系統使用率、電子資源訪問量、圖書借閱自動化水平、用戶在線互動頻次等在內的多項指標。隨后,運用德爾菲法對這些指標進行多輪篩選和權重設定,以確保指標的代表性和評價的公平性。特別是在服務創新與用戶滿意度方面,圖書館創新性地納入“個性化推薦服務接受程度”和“用戶反饋響應時長”兩項指標,以評估智慧服務對用戶學習行為的影響及圖書館對用戶需求的響應速度。經過這一系列篩選和優化過程,最終建立一個四大維度的智慧化運行水平績效評價體系框架,其中包含4個一級指標,11個二級指標,如圖1所示。該體系不僅顯著提高圖書館的管理效率,還極大增強用戶對智慧服務的滿意度,為智慧圖書館的持續優化提供清晰的方向和依據。
3.2 數據集成,實現智慧化評價基礎
智慧圖書館在教育信息化進程中扮演著核心角色,其日常運營中累積的龐大數據集涵蓋用戶行為軌跡、資源使用詳情及系統運維記錄等,均構成績效評價不可或缺的寶貴信息資源。借助數據集成技術,圖書館能夠將散布于各類系統、格式各異的數據進行匯總、凈化與標準化,從而構建起統一的數據存儲庫,為績效評價工作奠定全面、精確且及時的數據基石,確保評價過程的客觀性與公正性,同時也為圖書館的智能化決策與優化策略提供堅實的數據后盾。
在推進數據集成的過程中,圖書館面臨數據孤立與不一致性的挑戰。為此,圖書館采用ETL(即抽取-轉換-加載)流程,從圖書館管理系統、電子資源服務平臺及用戶行為追蹤系統等多元數據源中抽取數據,經由數據清洗、格式轉換及嚴格的質量控制后,統一加載至數據倉庫[6]。在此基礎上,運用Hadoop、Spark等大數據分析工具,深入挖掘并分析數據,實現對用戶偏好、資源受歡迎程度及服務效率的實時多維度監控與評估。如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通過剖析其用戶的借閱歷史與搜索日志,圖書館能夠精確推送個性化閱讀建議,顯著提高資源的利用率與用戶滿意度。同時,對系統運維數據的細致分析,使圖書館能夠迅速識別并解決潛在的故障隱患,能確保智慧服務的連續穩定運行。這一數據集成方案不僅為智慧圖書館的績效評價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撐,還推動圖書館服務模式的創新與管理效能的飛躍。
3.3 算法應用,提升評價精準度與效率
在構建高職院校智慧圖書館的智慧運行績效評價體系過程中,算法的融入扮演開啟數據深層價值的關鍵角色,可以顯著增強評價工作的精確性和效率。伴隨著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進步,算法已成為聯結數據分析與決策制定的核心紐帶。對高職院校智慧圖書館設計科學且合理的算法框架,既能實現對龐大數據集的高效解析,又能深入挖掘數據背后隱藏的模式與趨勢,為智慧圖書館績效評價提供更加精確全面的參考基礎。算法的運用可以促進評價流程的自動化與智能化,降低人為因素的影響,進而增強評價結果的客觀性與時效性。
依托算法應用技術,本文在構建績效評價體系時,采用Python編程語言及Scikit-learn等機器學習工具包,開發了一套針對用戶行為數據的分析模型。此模型能自動捕獲用戶的借閱模式、閱讀傾向等信息,利用聚類分析、關聯規則學習等技術,揭示用戶群體的特性與需求動態。另外,圖書館將算法引入資源評估環節,通過分析電子資源的訪問頻次、下載量、引用率等數據,精確衡量各類資源的受歡迎度與使用效益,為資源的采購與更新策略提供科學支撐。同時,圖書館還運用算法監控服務效率。例如,運用預測模型預估借閱高峰期,據此提前調配工作人員,保障服務順暢進行。這一系列算法的應用實踐,不僅可以極大提高績效評價的精準性和效率,也為智慧圖書館實現個性化服務、資源優化配置及運營管理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
3.4 標準制定,確保評價客觀性與公正性
在構建高職院校智慧圖書館智慧運行績效評價體系的進程中,確立標準成為保障評價客觀公正性的根本所在。缺乏統一標準,評價易陷入主觀臆測與隨意性的困境,難以有效發揮其導向與激勵效能。因此,構建一套科學、合理且具備可操作性的績效評價標準體系,對于促進智慧圖書館管理水平與服務質量的提升至關重要。標準的制定需緊密貼合智慧圖書館的實際運營特征,融合國際國內的先進實踐經驗,清晰界定評價的目標、基本原則、實施方法及操作流程,為績效評價工作提供明確而具體的指引。
以某高職院校智慧圖書館為例,其在構建績效評價體系時,組建了包含專家、管理人員及用戶代表在內的標準制定團隊。團隊通過深入調查研究與充分討論,制定一套覆蓋信息技術應用、資源積累、服務革新、用戶滿意度等多個方面的評價標準。具體而言,每個方面都進一步細分為若干具體指標。例如,信息技術應用方面包含智能檢索精確度、系統穩定性等指標;資源積累方面則涉及電子資源更新速度、館藏資源多樣性等指標。此外,圖書館還明確各指標的評分細則與權重配置,以確保評價的客觀公正。在評價執行階段,圖書館嚴格遵循既定標準,通過定期自我審查、引入第三方評估等手段,對智慧運行水平進行全面且客觀的評價。這一標準制定與執行的流程,不僅可以增強績效評價的權威性與可信度,也為智慧圖書館的持續改進與優化指明方向,注入動力。
3.5 反饋機制,促進持續改進與優化
在探索高職院校智慧圖書館智慧運行水平績效評價體系的構建路徑時,構建一套高效的反饋機制對于體系的持續改良與優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一反饋機制不僅能即時揭示評價流程中的問題與缺陷,還為圖書館的智慧化建設提供寶貴的調整與改進方向。遵循《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7]中“強化職業教育質量評價與督導體系”的指導原則,智慧圖書館的績效評價體系亦應融入此理念,借助反饋機制達成自我提升的目標。
在著手構建評價體系的反饋機制時,圖書館需首先確立涵蓋資源建設、服務效率、用戶體驗等多個維度的評價指標。然而,在初步運行階段,發現某些指標數據存在較大波動,難以精確映射智慧運行的實際情況。為應對這一挑戰,圖書館采納即時反饋策略,通過搭建在線評價系統及定期組織用戶交流會等措施,直接收集師生對于智慧服務的即時反饋。這些反饋信息被迅速整合并分析,用以調整評價指標的權重與界限,確保評價體系更貼合實際應用場景。同時,圖書館還設立問題追蹤與解決流程,針對反饋中提及的具體問題,例如檢索效率低下、用戶界面不友好等,迅速規劃并實施改進措施,持續追蹤其成效。此舉措可以有效促進圖書館智慧運行水平的不斷提升,顯著增強用戶的滿意度。
4 高職院校智慧圖書館運行機制保障
智慧圖書館在具體運行過程中,還需構建能保證其順利運行的保障機制。智慧圖書館運行和績效評價的關鍵在于堅持“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為此,在具體運行過程中,智慧圖書館需進一步加強與讀者的聯系。智慧圖書館運行機制主要包含智能技術機制、智慧服務機制、智慧資源機制等,要實現智慧化運行,除了機器人,還需要一些智慧館員來完成,因此,要加強對智慧館員的培養。高職院校智慧圖書館運行水平績效評價的構建需要相關技術的支持,需要政府、行業協會和企業多方協調與配合,在協同的基礎上建立合理和完善的運行機制,同時,需要從政策環境、資金和人才等方面提供保障。
5 結語
構建高職院校智慧圖書館智慧運行水平的績效評價體系,是響應信息時代發展趨勢、增強圖書館服務效能的必然舉措。本文通過精心規劃評價指標、恰當設定評價標準、嚴謹執行評價流程,全方位、公正地體現智慧圖書館的智慧運行狀況,為高職院校圖書館的智能化轉型奠定堅實基礎。鑒于信息技術的持續飛躍及圖書館服務模式的不斷創新,智慧圖書館的智慧運行水平績效評價體系亦需改進與優化,為高職院校圖書館事業的繁榮發展注入新的生命力與推動力。
參考文獻
[1]劉玉靜,張秀華.智慧圖書館智慧化水平測度評估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8(5):98-102.
[2]陳觀婷,張震,黃奇.元宇宙視域下的智慧圖書館:融合人的智慧與物的智能的服務生態[J].圖書情報工作,2023(10):15-25.
[3]李大莉,王秀芳,陳德云,等.高校智慧圖書館知識資源生態系統構建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9(1):64-67.
[4]齊海晶,曲靖野.智慧圖書館個人信息保護政策合規性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對策研究[J].情報科學,2022(12):152-160.
[5]李大莉,王蘊潔.高校智慧圖書館知識資源生態系統構建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8(12):55-58.
[6]段美珍,初景利,張冬榮,等.智慧圖書館建設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解析[J].圖書情報工作,2021(14):30-39.
[7]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2-13)[2025-02-13]. 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編輯 李春燕)
Construction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for intelligent operation level of intelligent
librar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ENG" Xiaoying
(Guangzhou Panyu Count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Guangzhou 511483,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is to establish a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ramework for the intelligent operation of intelligent librari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hich follows 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rigor and flexible adjustment.It covers the whole process of index selection, data integration, algorithm implementation, standard establishment" and feedback cycle to evaluate the actual effect of intelligent library construction. At the level of methodology, this papercombines expert consultation, questionnaire and algorithm modeling to ensure multi-dimensional and fine evaluation of intelligent libra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valuation framework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library’s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and user satisfaction, and promote the effectiv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service model innov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is the intrinsic demand to improve the service qu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library, and it is indispensable to promote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and optimization of intelligent library.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telligent library; intelligent operation leve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