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經皮電刺激療法對初產婦分娩疼痛的影響,為臨床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21年7月至2024年7月天水市第四人民醫院收治的98例初產婦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分娩是否采用經皮電刺激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9例。對照組產婦行硬膜外阻滯,觀察組產婦在此基礎上給予經皮電刺激,應用至第二產程結束。分娩后觀察1 d。比較兩組產婦各產程時間、視覺模擬量表(VAS)疼痛評分、皮質醇(Cor)、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分娩方式和母嬰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產婦各產程時間均更短(均Plt;0.05)。兩組產婦VAS疼痛評分具有時間、組間、交互效應差異;兩組產婦第三產程的VAS疼痛評分低于第一、第二產程,第二產程均低于第一產程,且觀察組均更低(均Plt;0.05)。宮口全開時,兩組產婦Cor水平均升高,但觀察組更低(Plt;0.05)。產后1 d,兩組產婦SDS、SAS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均更低(均Plt;0.05)。觀察組產婦順產率更高(Plt;0.05)。觀察組母嬰并發癥總發生率更低(Plt;0.05)。結論 經皮電刺激療法能夠縮短產婦產程,減輕分娩疼痛,對應激指標水平的影響更小,且可有效減輕產婦產后焦慮、抑郁情緒,同時提高順產率,減少母嬰并發癥。
【關鍵詞】初產婦;經皮電刺激療法;分娩疼痛;應激指標
【中圖分類號】R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5.07.0044.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5.07.015
自然分娩是指不加人工干預,胎兒經陰道自然娩出的方式。在整個產程中,由于子宮收縮、胎兒壓迫產道等原因,導致產婦分娩疼痛劇烈。自然分娩產程較長,分娩疼痛可引起產婦應激反應升高,造成產婦代謝加快,最終延長產程,影響母嬰結局。有研究顯示,分娩鎮痛能夠縮短產程,改善新生兒身體狀況[1]。硬膜外阻滯在臨床分娩鎮痛中應用廣泛,既可減輕疼痛,又可保持產婦清醒,方便其配合分娩[2]。但硬膜外阻滯并非完全無痛,為保證藥物不對母嬰造成影響,麻醉藥物劑量通常較小,鎮痛起效慢,鎮痛效果無法達到理想狀態。有研究顯示,經皮電刺激可通過抑制痛覺傳遞等機制發揮鎮痛效果[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觀察經皮電刺激應用于初產婦分娩鎮痛中的效果,為臨床分娩鎮痛提供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7月至2024年7月天水市第四人民醫院收治的98例初產婦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分娩是否采用經皮電刺激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9例。對照組產婦年齡21~35歲,平均年齡(28.06±4.75)歲;BMI 24~29 kg/m2,平均BMI(26.53±2.07)kg/m2;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38.46±1.24)周。觀察組產婦年齡20~34歲,平均年齡(27.12±4.81)歲;BMI 24~28 kg/m2,平均BMI(26.08±1.91)kg/m2;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38.62±1.22)周。兩組產婦一般資料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天水市第四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⑴初產婦;⑵單胎妊娠;⑶孕周≥37周;⑷年齡18~40歲。排除標準:⑴合并妊娠期并發癥者;⑵合并其他可能導致母嬰不良結局的因素者;⑶合并心、肝、腎等器官功能不全者;⑷合并感染、炎癥疾病者;⑸精神狀態異常者。
1.2 手術方法 兩組產婦產前均給予水、電解質補充、分娩知識教育、心理陪伴等措施。對照組產婦于宮口開至3 cm時給予利多卡因(石藥銀湖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4024045,規格:5 mL∶0.1 g)3 mL+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54171,規格:1 mL∶50 μg)10 mL+羅哌卡因(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63208,規格:10 mL∶75 mg)10 mL硬膜外阻滯。在硬膜外阻滯后,給予觀察組產婦經皮電刺激,選擇雙側足三里、三陰交、合谷穴位,采用電子針療儀(蘇州醫療用品廠有限公司,蘇械注準20172200675,型號:SDZ-Ⅲ)進行治療,頻率2 Hz/100Hz,疏密波,電流15 mA,應用至第二產程結束。兩組產婦分娩后觀察1 d。
1.3 觀察指標 ⑴比較兩組產婦產程時間。包括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和總產程時間。⑵比較兩組產婦視覺模擬量表(VAS)[4]疼痛評分。通過VAS疼痛評分評估產婦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的疼痛情況,VAS評分范圍為0~10分,分值與疼痛程度成正比。⑶比較兩組產婦皮質醇(Cor)指標水平。臨產時及宮口全開時,抽取產婦3 mL靜脈血,使用離心機制備血清(轉速:3 000 r/min;半徑:10 cm;時間:15 min),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⑷比較兩組產婦心理情況。產前及產后1 d,記錄兩組產婦抑郁自評量表(SDS)[5]、焦慮自評量表(SAS)[6]評分,SDS、SAS總分范圍均為0~80分,分值越高代表抑郁、焦慮癥狀越嚴重。⑸比較兩組產婦分娩方式。包括陰道助產、中轉剖宮產和順產。⑹比較兩組母嬰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陰道壁撕裂、會陰水腫、胎兒窘迫和產后出血,記錄各項并發癥發生情況,并計算總發生率。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表示,采用t檢驗,不同時間點結果比較行重復測量方差分析,其兩兩比較行LSD-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產程時間比較 觀察組產婦各產程時間均更短,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1。
2.2 兩組產婦VAS疼痛評分比較 兩組產婦VAS疼痛評分具有時間、組間、交互效應差異;兩組產婦第三產程的VAS疼痛評分低于第一、第二產程,第二產程均低于第一產程,且觀察組均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兩組產婦Cor水平比較 臨產時,兩組產婦Cor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宮口全開時,兩組產婦Cor水平均升高,但觀察組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3。
2.4 兩組產婦心理情況比較 產后1 d,兩組產婦各項心理情況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均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4。
2.5 兩組產婦分娩方式比較 兩組產婦陰道助產、中轉剖宮產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觀察組產婦順產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5。
2.6 兩組母嬰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母嬰并發癥總發生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6。
3 討論
自然分娩是一個疼痛而漫長的過程,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緩解疼痛、加快產程的方法日益增多,常見的分娩鎮痛方法包括藥物鎮痛和非藥物鎮痛。麻醉藥物可對產婦及胎兒血流動力學等分娩過程產生影響,雖能一定程度上緩解疼痛,但鎮痛效果不夠理想。在藥物性鎮痛的基礎上聯合非藥物性鎮痛,既可提高鎮痛效果,又能夠避免增大藥物劑量對母嬰的影響[7]。經皮電刺激通過釋放特定頻率和強度的雙極雙相方波脈沖刺激神經纖維,干擾疼痛信號的傳導,并可促進內啡肽等鎮痛物質的釋放,從而減輕分娩疼痛[3]。基于此,本研究探討經皮電刺激在初產婦分娩鎮痛中的應用效果,旨在為臨床產婦分娩鎮痛的方案選擇提供依據。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各產程時間均更短,提示經皮電刺激能夠縮短產程。分析原因為,疼痛可導致產婦機體應激反應升高,產生大量兒茶酚胺,使產婦血壓升高、心率加快、抑制子宮收縮,進而延長產程。經皮電刺激是一種通過經皮膚輸出低頻脈沖電流,刺激感覺纖維的療法,主要用于疼痛疾病的治療。經皮電刺激通過減輕疼痛,能夠降低產婦應激指標水平,同時還可刺激肌肉興奮,恢復子宮收縮,縮短產程[8]。本研究顯示,兩組產婦VAS疼痛評分具有時間、組間、交互效應差異;兩組產婦第三產程的VAS疼痛評分低于第一、第二產程,第二產程均低于第一產程,且觀察組均更低,提示經皮電刺激有明顯鎮痛效果。分析原因為,經皮電刺激主要通過控制內源性阿片肽釋放來發揮鎮痛效果[9]。電刺激能夠興奮粗纖維,提高T細胞周圍膠質細胞的活性,進而抑制細纖維對痛覺的傳導。安民等[10]研究顯示,在宮口開至6 cm及胎頭著冠時,經皮電刺激能夠提高β-內啡肽水平,減輕疼痛,與本研究結果一致。本研究結果顯示,宮口全開時,兩組產婦Cor水平均升高,但觀察組更低,提示經皮電刺激可減輕應激水平。分析原因為,嚴重的分娩疼痛會引起產婦情緒緊張和機體應激反應,經皮電刺激能夠有效減輕產婦產程中疼痛,進而減輕疼痛引起的應激反應。且經皮電刺激能夠調節副交感神經系統,降低興奮性,抑制應激信號傳遞;還可刺激β-內啡肽釋放,有利于減輕應激。本研究結果還顯示,產后1 d,兩組產婦SDS、SAS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均更低,提示經皮電刺激可減輕產后抑郁、焦慮。分析原因為,分娩疼痛是產婦發生產后抑郁的原因之一[11]。經皮電刺激能夠減輕產婦疼痛,進而緩解其因疼痛產生的抑郁、焦慮情緒。經皮電刺激還可能通過刺激大腦中樞系統,調節5-羥色胺等神經遞質水平,緩解焦慮、抑郁情緒。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順產率更高,提示經皮電刺激可幫助順利分娩。分析原因為,部分產婦可能因害怕產痛而要求剖宮產,或因疼痛導致無法順利娩出胎兒,需要陰道助產或轉剖宮產。經皮電刺激通過減輕產婦分娩疼痛,能降低產婦害怕的情緒,同時刺激子宮收縮,促進胎兒娩出[12]。最后,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母嬰并發癥總發生率更低,提示經皮電刺激可減少母嬰并發癥發生率。原因為應激反應使子宮動脈過度收縮,胎盤血供減少,胎兒發生宮內缺氧,經皮電刺激能夠促使母體釋放內源性鎮痛物質,如內啡肽等,從而減輕疼痛,降低應激水平,并促進子宮收縮,加速產程進展,有利于胎兒的順利娩出,降低難產和產后出血等風險,改善胎兒情況;疼痛還會使產婦肌肉處于緊繃狀態,若用力過度,可能引起陰道壁撕裂等情況,而電刺激可使產婦肌肉放松,順利娩出胎兒,減少陰道壁撕裂等并發癥。
綜上所述,經皮電刺激能夠縮短初產婦產程,減輕分娩疼痛、應激反應及產后抑郁、焦慮等情緒,可幫助產婦順利分娩,減少母嬰并發癥發生。
參考文獻
于鋅,時莉芳,范靜.分娩鎮痛對產程及母嬰轉歸影響的回顧性臨床研究[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 2020, 41(6): 731-734.
李晶,于飛,張全意,等. 25GWhitacre針用于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滯在分娩鎮痛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 2023, 20(7): 114-118.
馬萌,張玲,趙瑩瑩,等.經皮低頻電刺激聯合GT-4A導樂儀在初產婦分娩鎮痛中的應用[J].海南醫學, 2023, 34(22): 3266-3269.
嚴廣斌.視覺模擬評分法[J/CD].中華關節外科雜志(電子版), 2014, 8(2): 273.
金婷,張磊晶.我國常用的抑郁自評量表介紹及應用[J].神經疾病與精神衛生, 2017, 17(5): 366-369.
段泉泉,勝利.焦慮及抑郁自評量表的臨床效度[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2012, 26(9): 676-679.
陳雪.瑞芬太尼靜脈自控分娩鎮痛聯合“2+1”導樂陪伴分娩模式對無痛分娩孕婦產后的影響[J].河北醫藥, 2021, 43(2): 253-256.
雷鳳英,孫君俠,畢姝潔,等.經皮神經電刺激聯合分娩球在分娩鎮痛中效果及安全性探討[J].四川中醫, 2021, 39(6): 210-213.
褚華清,鄭暉.經皮神經電刺激在疼痛診療中的應用及研究進展[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 2021, 27(9): 693-697.
安民,趙娜,雷曉峰,等.經皮穴位電刺激聯合超聲引導下陰部神經阻滯在分娩鎮痛中的臨床研究[J].重慶醫科大學學報, 2023, 48(4): 439-443.
王芬,李燕,陳風仁,等.分娩鎮痛的滿意度對產后抑郁發生的影響[J].現代預防醫學, 2020, 47(6): 1028-1031, 1051.
周維德,宗雨,楊歆璐,等. 術前雙側內關穴經皮電刺激對剖宮產產婦惡心嘔吐及血漿胃泌素的影響[J]. 重慶醫學, 2021, 50(16): 2770-2773.
作者簡介:張東升,大學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臨床麻醉。
通信作者:武蘇巖,大學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產科醫學。E-mail:1779388757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