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召回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智能網聯汽車逐漸成為汽車行業的發展主流。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預計到2030年,我國智能網聯汽車銷量將占汽車總銷量的20%以上,新增產值將超2萬億元。然而,這一快速增長的背后,也暴露出一些安全問題,引發公眾對自動駕駛技術安全性的擔憂。該《通知》的出臺,不僅是對現有安全問題的直面應對,更是對未來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發展的精準施策。
首先,《通知》明確了汽車企業在產品準入、召回及軟件在線升級方面的責任,要求企業在向消費者提供有關智能網聯汽車駕駛自動化等級、系統能力等信息時,必須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夸大宣傳。企業在組合駕駛輔助系統或功能命名及營銷宣傳中,不得使用暗示消費者某系統具備實際上并不具備的功能等用語,防止駕駛員濫用風險。在實際操作中,消費者往往對智能網聯汽車的技術細節和系統能力缺乏深入了解,容易受到企業宣傳的誤導。新規的實施,提高了智能網聯汽車市場的透明度,讓消費者享有更多知情權,從而更清晰地了解產品的性能、安全性和合規性,有助于消除消費者的疑慮和擔憂。
其次,《通知》對智能網聯汽車的安全技術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需要在產品設計、開發和測試階段充分考慮各種潛在的安全風險,確保產品在實際使用中的安全性。企業在申報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時,需完整、準確填報技術參數,并提交相關檢驗檢測報告等驗證材料,明確系統邊界和安全響應措施,確保在開發、生產、運行等階段進行有效的安全管理,確保產品功能和性能符合標準。
最后,《通知》強調了智能網聯汽車軟件在線升級的管理。其要求企業在進行軟件升級時,必須確保升級過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因升級而導致的安全問題。汽車產品關乎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公共安全。安全是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第一要務,也是準入管理的重點。《通知》進一步規范汽車軟件在線升級(OTA升級)活動,同時細化產品準入與召回管理要求,深化汽車安全沙盒監管,健全事件事故報告與研判機制,加強產品認證服務和管理,有效排除車輛功能、數據傳輸、道路交通等安全隱患。總之,完善事前準入、事中監督、事后追溯的管理機制,構建更加高效務實的監管框架。這一切,旨在全方位筑牢防線,守住安全底線,壓實主體責任。
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新規通過《通知》一系列措施,旨在提高汽車產品的安全性,確保消費者在遇到問題時能夠得到及時的幫助,從而有效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可以說,《通知》既是我國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發展的方向指引,又是用戶安全出行的有力保障。隨著時間推移,《通知》在提升車輛性能、優化用戶體驗、確保行車安全以及推動汽車智能化發展等方面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我們期待,智能網聯汽車行業在安全與誠信的雙重保障下,將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智能出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