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項目化教學作為一種創新的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有著重要的應用價值。本文探討了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實施項目化教學的意義、實施方法以及實踐成效。項目化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精心設計項目任務,合理安排教學進度,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和討論。實踐證明,項目化教學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表達交流能力以及綜合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項目化教學;教學策略
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實施項目化教學的價值
項目化教學是一種以項目為載體、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指導的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實施項目化教學,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意識與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以《竇娥冤》這一課為例,設計竇娥冤案這一項目,引導學生分組合作,通過資料搜集、討論交流等方式,深入探究竇娥冤案的社會背景、人物形象、悲劇意蘊等內容。在項目探究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加深對作品內容的理解和感悟,而且能夠鍛煉口頭表達、書面寫作等語文實踐能力,小組合作探究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溝通協調能力。
項目化教學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自主性,教師主要起組織、指導和點撥的作用。這種教學模式符合新課改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能夠促進學生從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以《竇娥冤》為例,學生通過廣泛閱讀相關資料,可以對元雜劇這一特殊文學樣式有更加深入的認識;通過討論交流劇情、人物、主題等,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勇于質疑的品格;通過撰寫讀后感、編寫劇本、設計海報等任務,可以提升學生語文實踐能力和審美情趣,項目化教學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養成大有裨益。項目化教學重在學習過程和方法的訓練,而非單純的結果呈現。評價項目成果時,教師不應過于強調形式的規范和內容的深度,而應著重考查學生在項目推進過程中的表現,如溝通協作能力、分工負責意識、創新實踐能力等。這種教學不但能提高學習興趣和課堂效率,還能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1]。
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學方法的局限性
當前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學方法的局限性是影響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提升的一個重要因素。傳統的教學方法往往以教師為中心,采用講授和灌輸的方式,缺乏對學生主動探索和思考的引導。這種方法忽視了學生個體差異和學習需求,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此外,教學方法的單一性也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散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在閱讀理解教學中,教師往往過分強調對文本的標準化解讀,而忽視了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和個性化解讀的能力。這種局限性不僅影響了學生對文本深度理解的能力,也限制了學生綜合語文素養的提升。因此,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新是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2]。
(二)學生閱讀興趣的缺乏
學生閱讀興趣的缺乏是高中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學生面臨著諸多誘惑,如電子游戲、網絡視頻等,這些往往比閱讀更能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閱讀指導和有趣的閱讀材料,學生很難在閱讀中找到樂趣,從而對閱讀產生抵觸情緒。學生閱讀興趣的缺乏不僅影響了他們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也影響了他們終身學習習慣的形成。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需要創設生動有趣的閱讀情境,提供豐富多樣的閱讀材料,并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在閱讀中體驗到快樂和成就感。
三、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實施項目化教學策略
(一)科學選擇閱讀材料,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項目化教學要求語文教師精心設計項目,合理安排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的平臺。以《荷塘月色》這一課為例,圍繞品味《荷塘月色》之美這一項目展開教學。首先,語文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合作探究等方式,梳理作品的寫作背景、結構布局、語言特色等內容,加深對作品主要內容的理解。接著,語文教師組織學生開展賞析《荷塘月色》的優美語言的活動,引導學生從比喻、擬人、夸張等多個角度,品味作品優美、生動、傳神的語言,設計演繹《荷塘月色》意境之美的任務,鼓勵學生通過朗讀、表演、繪畫等多種形式,展現作品意境之美。最后,語文教師組織學生撰寫讀后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獲。
在項目推進過程中語文教師需要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提供必要的指導和支持,以賞析《荷塘月色》的優美語言這一環節為例,先拋出幾個問題,如作者是如何描繪荷塘美景的?有哪些表現手法?這些表現手法有何作用?等,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文本。在學生自主探究的基礎上,語文教師再點撥一二,如作者善于運用比喻手法,將荷葉比作圓圓的大團、將荷塘比作美人的臉蛋等,生動形象,富有詩意;運用擬人手法,賦予荷葉、月光等情感,如露珠兒滾到荷葉上、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增添了一絲靈動和溫情等。語文教師適時引導和點撥,能夠幫助學生對課文語言有更加細致入微的體會[3]。
項目化教學需要重視學生的過程參與和能力表現。評價學生成績時,語文教師不僅要看學生提交的成果,如讀后感、意境圖等,更要重視學生在項目推進過程中的參與表現。以演繹《荷塘月色》意境之美為例,有的學生可能繪制意境圖,有的學生可能創作配樂朗誦,有的學生可能編排小品表演,等等。對于這些形式不一的成果,語文教師應給予肯定和表揚,關注學生在項目參與中的情感投入和創新表現,從而組織學生互評,引導學生學會欣賞他人、完善自我。
(二)優化課堂教學形式,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要重視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等能力。”在項目式學習中,學生可以圍繞某個主題自主設計活動方案并開展探究活動,在活動開展過程中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實踐體驗等多種方式獲取信息、知識和技能,并在這個過程中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和關鍵能力。語文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而選文的多樣性可以幫助學生接觸到不同類型的文本,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和理解水平,教師可以選擇故事、科普文章、名人傳記等多種類型的文章,使學生在閱讀中獲得更豐富的知識和經驗。項目化教學法更加強調學生的合作意識,鼓勵學生通過小組間的合作學習,促進對問題解決能力的提升,使大家在共同討論的過程中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也要注意提升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必要的交流、討論的時間,使大家在具備了一定的問題基礎之后,再開展語文教學,這樣更利于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理解和掌握。例如:當我們在學習孫犁創作的《荷花淀》時,可以將文章的內容改編成一個情景劇,讓兩名學生分飾水生和他的妻子,然后再由一名同學擔任情景劇旁白,使情景劇開展得更加豐滿,這樣能夠極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這種形式也提升了學生的參與感,使他們在情境中開展學習,能夠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在項目式學習中,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實踐體驗等方式獲取信息、知識和技能,教師則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等多種手段開展教學活動。通過開展項目式學習,學生可以在課堂之外充分利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和技能開展語文閱讀活動,從而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和關鍵能力[4]。
(三)結合文本內容展開項目化閱讀教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教師意識到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重要性,首先教師應深入了解選文內容,圍繞文本內容設計閱讀教學形式,引導學生揣摩作者的藝術風格,體會書籍中的文化底蘊。在課堂教學中,應秉持多元化的書籍選擇形式,結合多個角度考慮書籍的審美價值和教學價值,高中語文教材中有很多中外有名的著作節選,這些文章富有啟發意義,引導學生深入閱讀,從閱讀中掌握閱讀技巧,積累閱讀經驗,以此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以名著導讀《論語》為例,從初中到高中階段,學生都學習過論語中的內容,結合《論語》的寫作背景可以發現,這部著作并非孔子本人所撰寫,而是他的學生將他的語錄摘抄整合而來,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項目化學習,并設計教學任務:教師選取《論語》中的某些片段讓學生深度思考,在閱讀后寫一段讀后感。學生面對這個教學任務展開思考,教師可在課堂中給予適當提示,讓學生結合自身情況進行反省。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小組間互相點評互動,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以讀后感和閱讀反思作為項目化學習任務,引導學生通讀全文后去反思思考,進一步深入對文章的理解。
(四)積累文化知識,促進文化傳承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我國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數千年前就有文字體系,閱讀是文化傳播的一種形式,高中階段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尚未成熟,尚未理解文化傳承的重要性。通過閱讀教學,豐富學生到達知識儲備,了解傳統文化傳承的意義,堅定學生的文化自信心。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對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文化傳承有一定的優勢。在項目化學習設計中,應了解學生的身心特點和閱讀喜好,給學生推薦合適的名著書籍,通過深入閱讀中外名著來收獲知識,提高學生的認知。以《鴻門宴》閱讀教學為例,圍繞該文章進行項目化學習任務設計,讓學生調查本文的作者、寫作背景、寫作目的等內容,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調研,可結合課內外資料,整理成一段話敘述出來,教師結合學生的內容給予點評,評價各小組項目化學習的成果。在文章教學結束后,鼓勵學生課后閱讀《史記》,了解作者司馬遷的個人背景和當時的歷史背景,經過深入閱讀可以了解到,史記中記載了我國大量的傳統文化,包括飲食文化、儒家文化、詩詞文化等,涉及知識面廣泛,教師可結合多媒體開展教學,通過視頻的形式讓學生深入了解傳統文化,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接受傳統文化的洗禮[5]。
四、高中語文閱讀項目化教學的實踐成效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實施項目化教學,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一方面,項目化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學生通過廣泛閱讀相關材料,可以拓寬知識視野,加深對作品的認識和理解。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可以碰撞思想火花,啟發多元思考。以《竇娥冤》為例學生通過搜集資料、討論交流,不僅加深了對作品情節、人物、環境、語言的理解,而且對元雜劇這一特殊文學樣式有了更全面的認識,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閱讀。另一方面,項目化教學能夠鍛煉學生的表達交流能力。學生在項目推進過程中,需要與他人合作、交流,表達自己的觀點看法。以《荷塘月色》項目為例,學生在賞析語言、品味意境的過程中,要闡釋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傳情達意,這無疑能提升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學生還要以讀后感、研究報告等形式呈現學習成果,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在互評環節學生能吸收他人的意見建議,反思和完善自己,在交流碰撞中提升語文能力[6]。
項目化教學還能促進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需要綜合運用字詞句、邏輯思維、文學鑒賞等多方面的語文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如在《竇娥冤》項目中,學生要歸納人物性格特點,概括中心主題,梳理情節脈絡,這些都需要調動積累的語文知識。在《荷塘月色》項目中學生要分析作品結構,品味語言風格,體會意境美感,這更需要發散聯想、遷移應用的能力,項目化教學為學生綜合踐行語文知識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項目化教學,符合語文學科的特點,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對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但項目化教學要真正落到實處,尚需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反思、優化,這需要教師具備扎實的學科功底、開闊的專業視野和過硬的駕馭能力,不斷增強專業素養,創新教學方法才能真正實現項目化教學的應有價值[7]。
結束語
項目化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項目化教學能夠較好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可以看出項目化教學在拓寬學生知識視野、引導學生深度思考、發展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等方面的獨特優勢。但項目化教學要真正發揮效力,還需要教師不斷提升專業素養,優化教學設計,為學生搭建起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臺。
參考文獻
[1]陳蕊.核心素養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優化策略[N].山西科技報,2023-04-27(A6).
[2]康璐.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文言文閱讀理解能力[C]//廊坊市應用經濟學會.社會發展:跨越時空 經濟基礎論文集(一).新疆阿勒泰地區第二高級中學,2023:4.
[3]張駟.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途徑探索[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2,7(18):38-39.
[4]杜玉娟.巧借微課打造高中語文高效課堂[J].廣西教育,2022(8):69-71,75.
[5]張心科.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精要的內容與適宜的形式[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20:324-330.
[6]邱嘉喜.高中語文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與實踐[J].讀寫算,2024(21):62-64.
[7]胡媛.高中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培養策略探討[J].高考,2022(15):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