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依據新課程標準的規定,整本書閱讀有其特定的教學目標。在實施整本書閱讀教學時,教師首要任務是更新教學觀念,確保整本書閱讀能夠正式融入語文教學體系;其次,教師應引導學生理解整本書閱讀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內在的閱讀動力;再次,始終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則,以確保整本書閱讀教學能夠順利開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推進思路
整本書閱讀作為拓展型學習任務群之一,旨在使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依據閱讀目的和興趣挑選適宜的書籍,擬定閱讀計劃,并綜合運用多種閱讀方法來完成整本書的閱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強調學生應通過多種途徑分享閱讀體會,并在交流與研討中發現、分析并解決問題,積累整本書閱讀的經驗并培養閱讀習慣。這些目標的達成,均依賴于整本書閱讀推進策略的深入研究。本文嘗試從三個方面加以闡述。
在傳統的教學實踐中,整本書閱讀雖有所體現,但通常僅作為課文學習的補充,尚未形成系統的教學模式。審視當前初中語文教學現狀,片段閱讀教學的局限性顯而易見,這往往導致學生難以全面理解作品背景、情感內涵等關鍵要素,從而限制了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新課標的視角下,有意義的整本書閱讀被視為提升語文課堂教學質量,促進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重要途徑[1]。因此,語文教師要更新觀念,使整本書閱讀正式融入語文教學體系。
觀念的更新意味著對整本書閱讀的全面接納,認識到它并非語文教學的裝飾品,而是對現有閱讀教學方式的有益補充。同時,更新整本書閱讀教學觀念,還應意識到學生在整本書閱讀中的體驗,不單是手捧書籍進行閱讀,而是要讓學生意識到整本書閱讀與日常課文閱讀的區別。整本書閱讀擁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和更大的閱讀量,需要學生通過全書閱讀構建閱讀框架,形成整體感知。這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整本書閱讀,更有利于引導學生深入整本書閱讀的實踐,并幫助教師觀察到真實的學生閱讀過程,積累整本書閱讀的教學經驗。當這些經驗與專業理論相結合時,便可能形成對整本書閱讀教學的科學理解。
以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為例,教材提出了閱讀《西游記》整本書的要求。教材提供了具體的閱讀指導,如“閱讀《西游記》,可以把精讀和跳讀結合起來”,并強調在精讀過程中“要感受故事曲折的情節以及其中蘊含的豐富想象,了解人物各自不同的表現和心理,學習故事開頭、結尾的技巧以及懸念設置的方法”。這些精當的閱讀指導,需要教師在認同的基礎上,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設計相應的教學活動。這樣,學生便能迅速掌握有效的整本書閱讀方法,為后續的閱讀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對學生而言,整本書閱讀的體驗可能是多維度的。當教師設定的教學目標未能實現時,學生既有可能在興趣的驅使下完成整本書的閱讀,也可能因閱讀量過大而選擇放棄。在這一背景下,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整本書閱讀的重要性,并激發他們內在的閱讀動力。教師需審慎地處理學生有限的閱讀時間與豐富閱讀內容之間的矛盾,創新教學方法,開展系統化、合理化且全面的整本書閱讀教學,以促進學生開展深入閱讀[2]。
以《西游記》的閱讀為例。若教師僅憑主觀臆斷認為學生會因該書情節豐富、引人入勝而自然喜歡上整本書閱讀,這可能是對實際情況的不準確評估。實際上,許多初中生可能因面對厚重的書籍而失去閱讀的興趣和動力。此時,教師應結合教材中提出的“在大體了解全書內容的基礎上,也可以跳過不感興趣的內容或某些不甚精彩的章節”引導學生閱讀,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還可以基于“至少要熟悉兩三個經典故事,一兩位自己喜歡的人物,并能有滋有味地講給別人聽”這一要求,讓學生自主開展整本書閱讀。
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熟悉書中的經典故事,選擇并講述自己喜歡的角色,就是在完成整本書閱讀的基本要求。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在完成整本書閱讀后達成這些要求,更應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領悟這些要求背后的意義,使之支撐學生完成整本書閱讀。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認同和理解整本書閱讀的基礎上,形成關于整本書的系統性閱讀認識,且只有具備了這樣的認識,整本書閱讀才能成為閱讀教學的基本選擇。
在進行整本書閱讀教學時,應以學生的自主閱讀活動為核心[3]。究其原因,整本書閱讀本質上是學生的主體體驗,若脫離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基本原則,整本書閱讀便難以順利開展。這一觀點也提醒語文教師,在規劃和實施整本書閱讀教學時,雖然可以進行必要的程序設計和場景構建,但切忌以個人想象替代學生真實的閱讀體驗,更不應以個人期望限制學生在閱讀中的創造性思維。實際上,在整本書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往往能夠產生獨到的見解。
例如,在閱讀《西游記》“三借芭蕉扇”這一章節時,便有學生提出鐵扇公主實屬可憐之觀點。她不僅被丈夫遺棄,還遭受丈夫舊友的欺凌,連最后的護體寶物也成了他人覬覦的目標。面對如此境遇,任何人都會感到無助,因此應當對她報以同情之心。此類觀點源自學生對文本的深入閱讀,以及他們將故事情節與日常生活相聯系的思考過程。盡管這些觀點可能與主流看法有所出入,教師仍應對此類觀點給予正面的評價,以促進學生形成持續的閱讀興趣。同時,鼓勵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極構建個人見解,這正是整本書閱讀教學所期望達到的目標。
綜上所述,在語文教學中推行整本書閱讀,必須確立基礎的理念共識,從促進學生有效閱讀的角度理解整本書閱讀的運作機制,并激勵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將所學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形成個人獨到的理解。若能實現這些目標,整本書閱讀無疑將成為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關鍵途徑。
參考文獻:
[1]王嘯.常沾書卷氣,芳華自滿溢:如何提升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有效性[J].安徽教育科研,2024(29):24-26.
[2]徐慧.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實施策略探究:以《水滸傳》為例[J].中學課程輔導,2024(29):117-119.
[3]李成棟.初中語文名著“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實踐與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4(09):40-42.
作者簡介:江蘇省南通市海安市城南實驗中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