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語文習作單元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依據學習任務群的教學要求,結合習作關鍵能力的培養目標,創設貼近實際的學習情境。同時,設計一系列適合探究學習的活動任務,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鍛煉并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關鍵詞:習作單元;學習任務群;教學策略
小學語文習作單元教學中,有些教師忽視習作單元教學特點,習慣于按照傳統單元順序教學,難以體現其應有的價值。對此,本文以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為例,探究以學習任務統整習作單元教學的方法與路徑。
(一)單元教材核心解讀
在義務教育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單元主題被表述為“我手寫我心,彩筆繪生活”,而語文學習的核心目標則在于“理解作者如何清晰地敘述事件”以及“敘述一件事,確保其表述清晰”[1]。這表明本單元的主要寫作技能集中于如何清晰地敘述事件。根據課程安排,兩篇精讀課文《麻雀》和《爬天都峰》的重點在于從文本的典范語段或表達中,提煉出清晰敘述事件的具體方法。《麻雀》一文詳細描述了老麻雀拯救小麻雀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還敘述了老麻雀在救援過程中所見、所聞、所思,這兩方面的結合構成了敘述事件清晰的有效策略。在《爬天都峰》中,課文標題直接指出了所敘述的事件,作者按照事件發展順序,詳細描繪了人物在爬山過程中的言行及心理活動,使得爬山過程顯得條理清晰。兩篇精讀課文展示了兩種清晰敘述事件的方法,后續學習與訓練將圍繞這兩種表達方法展開,使學生能夠專注于提升清晰敘述事件的關鍵寫作技能。顯然,從習作方法的提煉到遷移運用,整個習作單元的學習都是圍繞這一核心任務進行的。
(二)相關習作要求梳理
寫清楚屬于第二學段習作的重點訓練目標。對于這一訓練要求,編者在第二學段習作中做了循序漸進地安排,明確提出“寫清楚”的習作要求:三年級下冊中,第二單元“看圖畫,寫一寫”中要求是“仔細觀察圖畫,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寫清楚”,第四單元“我做了一次小實驗”中要求是“觀察事物的變化,把實驗過程寫清楚”;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生活萬花筒”中要求“寫一件事,按一定的順序把事情寫清楚”,第六單元“記一次游戲”中要求“把游戲過程寫清楚”,第八單元“我的心兒怦怦跳”中要求是“寫一件事,寫清楚事情的經過和當時的感受”;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我學會了_________”中要求是“按一定順序把事情的過程寫清楚”。通過梳理能夠看出,四年級上冊安排寫清楚一件事作為關鍵習作能力,是一個承前啟后的學習任務。
(三)單元教學目標定位
基于上述解讀與梳理,可以確定該單元寫清楚一件事的核心目標有:精讀課文,結合交流平臺總結,掌握寫清楚一件事的兩種基本方法;初試身手練寫,結合習作例文方法提示,遷移運用在一件事中運用動詞把過程寫清楚的方法;選擇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按照一定順序把重要內容寫清楚,并開展自評、互評。
(一)以真實情境設置驅動任務
在習作單元任務群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依據學習內容、目標及學生實際情況,構建真實的學習情境,并設計一系列學習任務,以促進學生圍繞核心目標進行深入訓練,從而培養習作的關鍵能力[2]。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所聚焦的習作關鍵能力是按一定順序寫清楚一件事,并以“生活萬花筒”為話題來體現訓練成果。基于此,教師可以將相關的習作任務提前布置,將單元習作要求轉化為具體的情境任務,并結合班級實際情況創設如下情境:“學校網刊四年級專頁即將舉辦‘五彩生活我描繪’征稿活動,邀請學生選取生活中一個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事件,按照一定的順序記錄所見、所聞、所思,并在認真修改后投稿。”此類情境任務既激發了學生追求卓越的動力,引導他們積極投身于單元習作的表達實踐中,又有效地建立了習作與生活的聯系,使學生體驗到完成任務的緊迫感和榮譽感。
(二)以實踐活動達成任務目標
情境任務作為核心任務目標能夠統整單元教學。習作單元教學中,教師要進一步設計多樣化的教學實踐活動,逐步達成核心任務目標。
活動一旨在尋找能夠撰寫得生動有趣的事例。在單元綜合習作訓練中,無論是圍繞“生活萬花筒”這一話題,還是針對“五彩生活”的情境表達,學生都需精心挑選生活中具有寫作價值的事件來完成習作任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思考精讀課文的選材特點:例如,老麻雀救助小麻雀雖為日常瑣事,但通過關注關鍵行為和動作,使之變得引人入勝;爬天都峰雖為非凡經歷,但作者通過關注爬山過程,使讀者對所描述事件有了清晰的認識。此類活動有助于學生在生活中發掘適合自己的寫作素材,從而解決寫作內容的選擇問題。
活動二著重于從典范表達中學習如何清晰地闡述事件。在精讀課文學習階段,教師應引導學生依據課后練習的要求,結合交流平臺總結的寫作要素(起因、經過、結果;時間、地點、人物),自主設計表格,梳理精讀課文中關于闡述事件的要點,并從中領悟所采用的表達技巧。通過此類實踐,學生將理解:要清晰地描述一件事,需注重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敘述,并詳細描繪事件的各個要素,從而使得完成的寫作條理清晰、內容充實。
活動三關注如何將事件的經過描繪得栩栩如生。這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從精讀課文中挑選典范語段。例如《麻雀》的第4-6自然段,突出老麻雀在關鍵時刻救助小麻雀的場景,分層次地展現了所見、所聞、所思,這正是作者清晰表達事件的妙法,賦予了老麻雀救助小麻雀的場景以立體感。隨后,在初試身手的第一項表達實踐中應用這一技巧,描述運動員在某項比賽中的出色表現,如打乒乓球時的救球動作,可以描繪出所見(運動員的非凡動作)、所聞(觀眾的驚呼聲)、所思(對手的內心欽佩)。通過這種學以致用的方式,直接提升學生清晰表達事件的關鍵能力,解決了如何寫作的問題。
綜上所述,在以學習任務統整習作單元教學中,教師還需要在多樣化的表達實踐中,及時組織評價活動,以促進學生不斷提升相應的關鍵習作能力。
參考文獻:
[1]楊柳.統編教材習作單元教什么、怎么教:以四年級上冊習作單元為例[J].語文教學通訊,2019(Z3):103-107.
[2]張邦業.從教材單元到任務群學習:統編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教學例談[J].小學語文教師,2022(12):25-29.
作者簡介: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實驗小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