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語用學為指導,致力于提升初中生語文思維能力的循證教學,涉及眾多關鍵概念的教學探索。在循證教學實踐中,追求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層進—沉浸”思想展現了獨特的應用價值。循證教學的成效可通過思維能力的發展來評估,該評估可以從主體和客體兩個維度進行。
關鍵詞:初中語文;層進—沉浸:語用學;思維力;循證教學
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之一,是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語用學視角下,教師要認識到該視角的建立,本質上是為了促進學生思維力的提升。在語用學視角下設計語文學習活動,需要從目標制定、任務確定、形式選擇、評價設計入手,以關鍵要素為重點內容,以問題情境、自主探究、深度對話和拓展應用組成的活動流程為重點環節[1]。如此打造語文教學的系統樣態,才能讓語文教學行進在循證教學的軌道之上。下面結合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的使用,略談筆者的一些淺見。
基于語用學指向思維力提升的初中語文循證教學,是關聯諸多關鍵詞的教學努力,其應當在實踐的過程中建立起基本的方式,這樣才能在實踐中更好地做到“入模”也“出模”,從而讓教學樣態與質態更加合理。在這一思路之下,筆者選擇的是運用“層進—沉浸”方式來設計課堂教學。其中,“層進”指教學樣態,“沉浸”指學習質態。該教學方式強調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螺旋上升式的“層進式”閱讀教學樣態,從而引導學生抵達自主、自在、自洽的“沉浸式”學習質態。
有了這一教學樣態與質態的支撐,學生就可以經歷科學合理的循證教學,學生的思維能力就能夠得到有效提升。需要指出的是,循證教學與思維力提升之間的關系極為密切,這是因為“循證”是基于證據的實踐,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必然需要激活思維、運用思維。因此二者的結合,使學生指向證據的思維方式得到優化,學生可以在立足證據、重視實證、講求邏輯的過程中,通過證據的檢索,并基于縝密的推理、嚴謹的邏輯和科學的方法作出研判、決策,實現問題的解決。而這就是思維力得以提升的最佳過程之一。
例如,學習義務教育語文七年級上冊《散步》一文時,很多學生感覺課文所講的情節簡單、內容簡潔,沒有多少值得研究的地方。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基于“層進—沉浸”方式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深度解讀,從而讓學生能夠在簡單中看到復雜,在平淡中看到濃郁,而這也正是思維力提升的表現,是循證教學的重要表征。
在循證教學中追求學生思維力提升,“層進—沉浸”方式有其獨特的運用價值。該方式尊重學生的認知基礎,優化學生的思維方式,使學生可以體驗到良好的教學樣態,進入良好的教學質態。
例如,《散步》教學中,“層進”的設計思路體現在學生閱讀課文的時候,能夠開辟多重解讀視角,即除了從讀者角度去解讀作者所描寫的情節之外,還需要基于課文中的角色去形成解讀視角,如母親的視角、兒子的視角等;還可以跳出文本,從作者的視角去解讀課文中的多個描寫情節;也可以從父親、母親的角度去解讀課文中的細節描寫。視角的開辟與切換,可以給學生帶來不同的閱讀感受,于是學生就會自然“沉浸”到課文當中去。此過程中學生的思維發展與運用可以得到充分激活,學生的閱讀結果可以表征思維力提升的效度。
比如有學生站在母親的角度進行了一次思維切換:一次是站在課文中母親的角度,一次是站在生活中母親的角度。結果發現,其實課文中的母親與生活中的母親是有相通之處的,每個母親其實都對孩子有所期待,而作為孩子也應當積極回應這些期待,這才是一個孩子應當做的事,這或許也是作者寫文章的“初心”(學生在表達的時候,特地對這兩個字加強了語氣)。
類似于這樣的表達在課堂上多次出現,這是學生自主思考的結果,也就說明學生的思維正處于活躍狀態,客觀上也證明學生的思維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通過上面的教學例子,可以發現基于“層進—沉浸”的循證教學,能夠讓學生在文本解讀的過程中,通過思維運用自然而然地融入文本當中,且表現出顯著的“層進”特征。當學生的思維深入后,“沉浸”又是自然的結果。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層進”與“沉浸”之間的銜接,讓循證教學的特征得到了彰顯,價值得到了體現。這也就充分說明,基于課程標準、教學經驗、教學研究、學情分析、教育技術、教育政策等證據的循證教學,是面向學生制定并實施的最佳教學實踐活動,其本質是“研—教”結合的教學形態[2]。
至于其教學效果,也可以通過思維力的發展來提供評價維度。這可以從主體與客體兩個角度來回答:從教學主體即教師的角度,要看學生思維力的發展與教學的預期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則要思考其成因與改進方法;從教學客體即學生的角度,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表達,從而實現面向自身的自我暗示與激勵。事實證明,這樣的教學策略是行之有效的。
總而言之,基于語用學指向思維力提升的初中語文循證教學研究,可以讓教師基于語用學原理,立足文本內證實施教學,引導學生真正沉潛文本,并在對文本語言、語用身份、文本和社會文化語境的“層進式”品讀中,獲得“沉浸式”的學習體驗,從而破譯作者的“元話語”,理解作品傳達的情感意緒。事實證明,這可以讓學生在設疑、循證、檢驗、評價的過程中,強化自身的證據意識,提高循證思維能力,進而實現思維進階,并為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孔曉玲.促進思維力提升的初中語文學習活動設計與實施(上)[J].教學月刊·中學版(語文教學),2020(Z1):54-59.
[2]袁小梅,劉奕.我國循證教學的內涵、研究現狀與實踐邏輯[J].教育參考,2024(06):7-12.
[注:本文系江蘇省南通市“十四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層進—沉浸:基于語用學指向思維力提升的初中語文循證教學研究”階段性成果(立項編號:XC2023001)]
作者簡介:江蘇省南通市海安市墩頭初級中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