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物流管理作為現代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學科領域,其產生與發展相互關聯、相互依賴且日益共融。物流管理是對供應鏈上各物料從起點到終點流動過程實施的計劃、組織和控制活動的總稱。物流管理的思想是隨著企業競爭環境變化、競爭優勢轉變,以及企業管理模式轉變而出現的。物流管理順應新的競爭環境需要,可使企業從資源約束中解放出來,創造新的競爭優勢。采購作為物流正常運轉的一個核心環節,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選擇合適的采購方式能有效降低企業采購成本,對企業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打包尋源是實現物料高效采購的有效方式。企業在采購中,涉及的物品種類繁多、數量較大時,會提前對物品進行合理劃分。在此過程中,打包就顯得尤為重要。文章從企業采購實際問題出發,通過定義采購包和采購打包方案概念,確定物料打包策略,并在此基礎上以降低采購成本為目標,優化尋源流程,同時以某燃機型號為例開展了實證研究,分析了打包尋源策略所產生的效益。結果表明,采取打包尋源策略可有效縮短外購件尋源開發周期,提高采購績效。
關鍵詞:公開尋源;采購打包;成本節約
中圖分類號:F259.2 文獻標志碼:A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5.06.003
Research on the Optimization of Purchase Strategy for Aviation Enterprises Based on Package Sourcing
LIU Yu1, LI Lei2
(1. China Aviation Power Co., Ltd., Xi'an 710021, China; 2.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Xi'an 710055, China)
Abstract: Modern logistics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discipline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modern enterprises, and its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are interrelated, interdependent, and increasingly integrated. Logistics management is the general term for the planning, organization, and control activities implemented during the flow of materials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in the supply chain. The concept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emerges with changes in the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enterprises, as well as the resulting transformation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models. Logistics management conforms to the needs of the new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which can free enterprises from resource constraints to create new competitive advantages. As a core link in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logistics, procurement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Choosing the right procurement metho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rocurement cost of enterprises and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Package sourcing is an effective way to achieve efficient material procurement. In the process of procurement, when there are a wide variety and a large number of items involved, enterprises will divide items reasonably in advance. In this process, packaging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Starting from the actual procurement problems of enterprises, this paper defines the concepts of procurement package and procurement packaging scheme to determine the material packaging strategy, and on this basis optimizes the sourcing process with the goal of reducing the purchasing cost. Moreover, an empirical study is carried out with a gas turbine model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benefits generated by the package sourcing strategy. The results show that package sourcing strategy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sourcing development cycle of purchased parts and improve procurement performance.
Key words:" public sourcing; procurement packaging; cost saving
1" " 背" " 景
航空企業為實現運營管控從“多造少買”到“強造多買”的轉變,進一步加快了非核心制造能力轉移工作,使得生產單位非核心業務外轉、自制轉外購的數量持續增加,產品結構發生變化,采購門類激增,外購件占比逐年增大,同時多層級產品配套及技術復雜程度也得到提高,新增了要求特種工藝、表面處理工藝等的精密結構件、鈑焊件、精密環形件、鑄件成品件、管路、單元體等類型產品,且組件類產品涉及零件間配合、裝配等要求,促進了廠內與供應商之間、供應商與供應商之間的多層級配套。在此背景下,一方面,采購任務激增,拉長了采購周期,降低了生產效能;另一方面,激增的外購件數量對現有外協/外購供應商產能、技術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當前實際尋源工作中,存在部分類別供應商技術能力儲備不足、尋源開發流程不暢的被動局面。同時,尋源開發過程因技術支撐力度不足、采購人員缺乏技術識別能力,導致供應商選擇性承接,甚至頻繁出現部分產品無人承接的情況,使得采購主體單位不得不反復開展多輪尋源,拉長了采購周期,對上游生產進度造成了嚴重影響。為解決現有外購件尋源工作中存在的“周期長、反復尋源、技術識別不充分”等痛點,本文通過優化外購件尋源流程,推動規范開展外購件尋源工作,以期有效縮短外購件尋源開發周期,為低成本高效實施采購工作提供幫助。
2" " 基本概念和定義
當企業采用公開尋源方式確定供應商,且所涉及的物料種類繁多、數量龐大時,有必要在采購前對物料實施合理聚類,即打包操作,以確定哪些物料需要包成一個采購包。同時,在確定采購打包方案(確定一組互斥的采購包覆蓋所有采購物料)時,必須充分保證市場競爭性。采購包數量不宜過小,導致無法形成規模,從而難以實現節約采購成本;也不宜過大,否則候選供應商數量會減少。采購包和采購打包方案的具體定義如下。
采購包由一種或多種采購物料構成。候選供應商應對采購包中的全部物料進行報價。采購包的候選供應商數量決定了該采購包供應商間的市場競爭性。
采購打包方案是設計由若干采購包構成的打包采購方案。為保證采購形成規模效應[1],提高采購方議價能力,本文將最優采購物料打包方案定義為“在保證充分市場競爭性的前提下,包含最小采購包數量的采購打包方案”。因此,采購物料打包問題的優化目標為最小化采購打包方案中的采購包數量。
3" " 現有尋源流程及其局限性
3.1" " 現有尋源流程
現有尋源模式主要依托單項物料詢比價采購,旨在通過對采購訂單按類別(如緊固件類、結構件類、鈑金件、齒輪類、彈簧類、管路類、非金屬類等)確定供應商選擇范圍,同時逐件號開展詢比價采購,根據每項產品單價及各供應商綜合能力開展綜合性評估。
3.2" " 局限性分析
現有模式在采購品類較少、采購規模小的情況下具有一定優勢,能快速定位供應商,促進采購到位。隨著生產任務量逐年攀升,采購種類激增,產品配套關系與復雜度持續上升,原有的采購尋源模式已無法滿足現有生產組織方式,難以達成大批量快速響應等高質量發展要求,導致物料配套短板、供給矛盾進一步凸顯,嚴重制約了上游生產交付的順利完成。2021年某型號采用最低價法定商,其型號涉及件號1 798項,歷時3個月尋源仍有237項無廠家承接,需要反復詢價多輪尋源,導致采購周期嚴重不足。因此,現階段亟需探索新的采購組織新模式,以適應企業高質量發展要求。
4" " 基于打包尋源策略的流程優化
4.1" " 基本流程
基本流程根據《某型航空發動機生產組織方案》,組織開展鈑金類、管路類自制轉外購工作,并按照要求編制《某型航空發動機非核心外轉零件采購實施方案》,指導后續采購工作實施。
基于需采購的零件類型,由技術部門、外轉主體單位針對不同類別零件及零件間的配套關系,開展分族分類、統計打包,并形成各類外購產品包。管路類零件綜合考慮管型與復雜程度,形成三個采購包;板件類零件按加工類型,分為四個采購包。
本文針對不同類別零件,梳理制造能力需求,形成能力需求清單。以釬焊密封片零組件為例展開分析,具體如表1所示。
優化尋源模式,將傳統邀請詢比價模式,轉變為基于網上商城發出能力需求的公開尋源模式。在此模式下,供應商要針對能力需求,形成能力需求響應文件;采購方接收需求響應材料后,需按照遴選方案開展供應商遴選工作,并依據遴選緯度指標進行綜合打分,以評估響應的供應商能力,確定遴選范圍。
確定評審會成員,組織評審會確定供應商清單,并實施采購。具體如圖1所示。
4.2" " 采購物料打包策略
4.2.1" " 同質打包
將屬于同一類別的物料打包在一起,在增加采購包物料數量的同時,提高采購方議價能力,同時根據一定基準確定物料中心及其相近的“鄰物料”,并通過多次迭代確定哪些物料可以組合打包。外轉單位通過前期加工積累的經驗,將采購物料按類別、屬性、難易程度綜合評估,并實施打包。
4.2.2" " 難易搭配
在前期尋源過程中,出現了采購數量大且簡單加工零件被供應商哄搶報價等現象,導致加工難度大的復雜件無人響應。為規避該類問題,本研究在打包策劃過程中,將簡單件和復雜件搭配打包,以實現統籌兼顧。
4.2.3" " 組件與分件裝配
前期某型燃機作為企業嘗試非核心業務外轉的首個項目,采用最低價法確定供應商,但也會存在一定風險,例如,具有裝配關系的組件和分件未被同一供應商承接,使得后期到貨裝配時存在超差、過盈配合或間隙配合、無法裝配等風險。本采購過程將在總結前期經驗的基礎上,將具有裝配關系的組件和分件劃分至同一個采購包,并交由同一供應商承接,以規避上述裝配不到位的問題。
4.3" " 尋源策略
按照“定原則,不定商,按原則出結果”的策略,由設計、工藝、外轉主體單位等相關部門根據外轉零件清單,分類梳理零件制造所需技術要求及相應設備要求,同時結合非核心業務外轉對現有及潛在供應商的調研情況,提出供應商資質、技術能力、設備能力、特種工藝能力、檢測能力、生產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并在行業統一網上商城平臺上發出。具體包括專業類別零件的綜合能力要求、收集響應的意向供應商能力證明材料,以及對響應的意向供應商開展能力矩陣評估,進而根據各意向供應商的需求提供響應資料,推動采購部門組織項目團隊、技術、設計、外轉單位等相關部門開展意向供應商公開遴選工作,確定意向供應商范圍。
4.4" " 評審策略
依據綜合評標法,成立評審委員會(組長為特級項目經理;成員包含采購、財務、紀檢、外轉主體單位、技術、設計等相關單位),對標基本資質、質量能力、技術能力、價格緯度、進度等6個維度展開綜合評比。各維度打分依據供應商提供的相應材料進行。同時,按照最高分和次高分開展價格談判,結合財務部門測算的參考價,由評審委員會談判后確定價格和雙流水廠家。
4.5" " 談判策略
關于打包物料的定價研究,本文從采購方角度出發,通過外轉主體單位前期加工過程中產生的成本,確定談判價格。按照財務總體成本控制指導原則,開展采購方案制訂及實施,并以財務指導價為基線開展談判,確標價格不得高于財務指導價,以確保總體成本可控[2]。評標采用綜合評標法,按照最高分和次高分開展價格談判,并結合財務部門測算的參考價開展。以每個工作包最低報價為基準價,采用公式——最低價/廠家報價*維度分數,通過綜合打分對報價供應商進行排序,保障談價次序按照綜合排序開展。
5" " 實施效益的對比分析
5.1" " 經濟效益
采購物料打包對采購績效具有顯著影響。通過公開尋源,共有18家供應商響應。其中,10家為合格供應商名錄外廠家,占比55.56%。尋源模式的轉變,有效擴展了對應類別的潛在供應商庫[3]。
打包采購有利于實現規模效應,并產生一定程度的數量價格折扣,增加采購商的議價能力,降低采購成本。本研究中,管路類和鈑金類零件基于打包形式的公開尋源,單臺降低采購資金111萬元,有效地將外購件采購成本控制在財務目標成本范圍內,如表2所示。
研究顯示,通過簡化采購流程、提高采購效率,有效縮短了采購周期;通過打包尋源、識別采購瓶頸點,以及分族分類后有針對性地開展采購尋源,顯著簡化了采購流程。本次尋源試點,縮短了尋源周期30~40 d,為后續產品研制工作的順利推進提供了有力支撐。
集中物料催交資源,降低管理成本。按最優采購打包方案合理劃分采購包,能減小承接產品的供應商數量,降低跟產、催交人員的投入,方便后續跟產和催交,同時也能在有限的條件下集中資源,橫向協同、縱向拉動,提高物料催交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5.2" " 社會效益
目前在裝備領域,大批民營企業參與研制,使得在共同富裕目標下的深度融合、共同進步發展模式成為大勢所趨。產品的快速、高效產出,既帶動了全供應鏈的快速發展,又培育了一大批符合條件、響應迅速、質量穩定可靠、性價比高、服務保障一流的優質供應商,為后續行業持續、健康、穩定、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供應鏈支撐,同時也打破了行業壁壘,以專業化整合的方式,推動了全供應鏈高效協同、信息共享、敏捷響應、過程同步、風險共擔、多贏互惠局面逐步形成。
優化尋源流程,開展競爭擇優,在促進產業融合工作中發揮了突出作用,同時也在行業內外單位快速融合的過程中,對參與該項目的民營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其不斷成長,為后續培養戰略供應商提供數據庫支撐。通過考核,參與方實現了規模化效應,促進了互利共贏、共同進步,能夠更好地為國家高質量發展服務,持續增強國家經濟健康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5.3" " 物流管理對供應鏈運作績效的影響
5.3.1" " 物流管理對供應鏈響應周期的影響
通過優化尋源模式,充分引入市場競爭,尋源開發一次完成,有效規避了因供應商選擇性承接,無人承接、反復多輪尋源影響采購周期等情況,縮短了尋源周期30~40 d。
5.3.2" " 物流管理對供應鏈競爭力的影響
物流管理水平主要通過物流費用在供應鏈總費用比例來衡量,并根據本輪打包尋源策略確定供應商,有助于推進型號雙流水開發策略,有針對性地補齊供應商短板,降低供應商管理成本,進而逐步形成合規、高效、高質的采購模式,提高企業競爭力。
5.3.3" " 物流管理對供應鏈交付可靠性的影響
按期交付可靠性是對物流管理整體信譽的一種衡量,通過引入雙流水承制廠家,顯著增強了供應鏈韌性,保障了物流組織與企業生產制造同步按時交付。
5.3.4" " 物流管理對用戶服務水平的影響
物流管理的核心目標是向所有提出需求的用戶提供及時且精確的產品。在此過程中,用戶服務水平構成影響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而決定供應鏈用戶服務水平高的一個關鍵點就是物流活動順暢。通過本輪打包尋源,縮短了采購周期,使用戶需要得到了及時響應,提升了用戶滿意度。
6" " 結" " 語
本文通過優化尋源模式,充分引入市場競爭,針對性地補齊了供應商短板,增強了供應鏈韌性,為其他相關項目尋源開發工作積累了實踐經驗,逐步形成了合規、高效、高質的采購模式。
參考文獻:
[1] 楊光勇,計國君.捆綁策略對于低性能產品引入的價值[J].管理科學學報,2017,20(4):84-100.
[2] 潘林,周水銀.考慮捆綁銷售的多產品供應鏈定價策略[J].運籌與管理,2016,25(6):11-17.
[3] 田劍,唐小我.在線逆向拍賣研究回顧與展望[J].管理評論,2009,21(12):57-63.
作者簡介:劉 瑜(1983—),女,遼寧大連人,中國航發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經濟師,碩士,研究方向:經營管理;李 磊(1982—),男,湖北襄陽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經濟管理。
引文格式:劉瑜,李磊.航空企業基于打包尋源的采購策略優化研究[J].物流科技,2025,48(6):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