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產型物流實訓基地的建設能夠與行業同步發展,實現教學內容與物流生產需求的無縫銜接,保證實訓效果的持續高效性。文章基于產教融合和專業群建設的大背景,深化教學改革模式,依托區域資源,從建設模式、引領示范作用、共享性三方面設立生產型物流實訓基地的建設目標,立足管理組織機構建立、運行機制構建、明確各方權力和義務關系、構建多主體共享模式、實訓設備配置、師資配備的多維視角,確立生產型實訓基地的構建模式。
關鍵詞:生產型;實訓基地;共享;建設
中圖分類號:F252 文獻標志碼:A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5.06.046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roduction-Oriented Logistics Training Bases —— Taking Jiangsu Vocational College of Business as an Example
GU Mingguo
(Jiangsu Vocational College of Business, Nantong 226011, China)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production-oriented logistics training bases can synchronize with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achieve seamless connection between teaching content and logistics production needs, and ensure the sustained efficiency of training.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and specialty cluster construction, this article deepens the teaching reform mode, relies on regional resources, and sets the goal of constructing production-oriented logistics training bases from three aspects: construction mode, leading and exemplary role, and shareability. It establishes a production-oriented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model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inclu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structure, the construction of operational mechanism, the clarification of power and obligation relationships among all parties, the construction of a multi-agent sharing model, the configuration of training equipment, and the allocation of teaching staff.
Key words: production-oriented; training base; share; construction
1" " 實訓基地發展歷程
實訓基地的構建旨在為學校、企業、社會人員等主體提供技能實訓服務。實訓基地經歷了3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校內實訓基地,針對學校內部學生的專業課程實訓要求,為其提供服務[1];第二階段:公共實訓基地,根據專業人才培養需求實施綜合建設,逐步對接社會需求,實現人員外延,包括在校生、社會人員、企業人員[2];第三階段:生產型實訓基地,旨在將企業引入校園,使企業在校內實訓基地開展生產運營活動,促使學校教學任務與企業實際運行無縫銜接,共同承接培訓教學、生產運營、創新創業、科學研究的任務,同時面向社會開展技能培訓、技能鑒定等活動[3]。
2" " 研究意義
生產型實訓基地能夠對接社會發展需求,不斷深化建設,保持教學、科研、生產、社會服務的顯著效果。在一定區域范圍內打造現代化的生產型實訓基地,可輻射周邊院校師生、企業員工、社會預從業人員、行業人員等,提升其專業技能和素養。以時代需求為建設目標,對接物流崗位的人才要求,以現有公共實訓基地及其共享服務經驗為基礎,探討生產實訓基地的動態建設,可進一步充實相關理論,為實訓基地服務地方經濟提供重要的理論參考。此外,通過發揮生產型實訓基地的共享服務功能,能避免重復建設,減少資源浪費。同時,將生產型實訓基地的建設要求與時代發展同步,可保證實訓效果的持續高效性,推進我國相關基地的建設發展進程,提升其服務水平和能力。
3" " 生產型實訓基地的建設定位
3.1" " 建設模式
實訓基地建設應采用政校行企四方共建共享的模式,構建“工、學、產、教、研”的一體化實訓基地平臺,以解決目前教科研與實踐應用脫節的問題。一方面,實訓基地平臺的應用,有助于深化教學改革,孵化創新創業項目,提升人才培養質量[4];另一方面,政校行企共建共享模式的推行,能同時利用多方資源,便于學校引進優質企業資源,鼓勵學生在校期間深入體驗工作崗位,掌握物流相關設備的性能、操作規范、操作要求、安全生產要求、生產管理流程。此外,企業和政府部門的介入,能夠將物流發展的最新動態融入實訓基地的建設和運營過程中,保證整個實訓平臺的前沿性,使其緊扣時代發展,促進市場需要和人才培養質量保持同步。
3.2" " 引領示范作用
實訓基地可在公共實訓基地的基礎上轉型升級,以南通區域經濟發展為立足點,以行業發展和企業為內驅力,結合地緣優勢,引入先進的物流發展技術,采用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實行企業管理模式,實現產、教、研、學的統一[5]。
生產型物流實訓基地是高職院校物流實訓的亮點。該實訓基地不僅能培養技術精湛的物流技能型人才,還能供物流師資和企業人員深造,同時能夠以物流實訓基地為基點,逐步輻射,不斷提升物流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實現區域經濟增值,充分發揮物流實訓基地的引領示范作用。
3.3" " 共享性
高職院校生產型實訓基地的共享性,能反映院校實訓基地的建設和管理水平,體現高職院校的辦學實力,是高職院建設的重點。因此,高職院校實訓基地的社會服務功能至關重要,其主要服務于區域內的兄弟院校師生、社會預就業人員、企業從業人員等。此外,生產型實訓基地的構建,還能充分整合內外部資源,在實踐性教學的基礎上,不斷外延功能,如技能大賽、資格證書培訓及考核、科技創新、教學改革、科學研究等,促進協同共享,全面服務于相關專業群。
4" " 生產型實訓基地構建模式
4.1" " 實訓設備配置
實訓設備的配置,是體現實訓室整體功能的重要要素,也是保障實訓項目正常開展的基礎。在設定實訓設備配置時,要契合物流行業的發展趨勢和企業的實際運營情況,做到課程內容與生產實訓基地相互融通。設備的引進,不僅要滿足實訓要求,還要符合人才培養需求,做到實訓項目與實訓課程相互統一。此外,生產型實訓基地的最大特點是滿足生產要求,需要實訓設備根據貨物種類、體積、重量等不同特點調整優化,以有效對接生產流程,與企業的真實工作流程相統一。
4.2" " 師資配備
師資配置是整個實訓活動開展的中堅力量,也是實訓項目的質量保障。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實施師資配置:首先是專任教師。該類教師不僅需要具有扎實的物流專業理論基礎,還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夠在實訓過程中做到理實一體,讓學生在掌握相應技能的同時,對實訓內容進行升華提煉,并通過實踐加深理論理解,構建自身知識體系。該類教師應從區域高校挑選引進,并構建專任教師資源庫,以去除高校間的壁壘,形成專任教師的師資共享模式;其次是實訓指導教師。該類教師需要過硬的實訓技能,主要負責實訓課程,培養學生的實訓技能,及時解答學生實訓過程中的疑問,并負責整個實訓室的管理和維護工作;最后是配備企業導師。該類老師可將企業生產流程和工作人員所需具備的技能素質要求帶入課堂,讓整個教學課程以企業生產過程為導向,將人才培養標準與企業所需人才標準對接,提升課堂整體教學效果。
4.3" " 實訓基地管理組織機構建立
針對具有多個主體、多種功能、多種服務對象的開放型生產實訓基地,如何實現合理管理、多方互贏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此,需要建立一個合理的組織機構,有效監管整個實訓基地的管理工作。雖然目前實訓基地已經擁有公共實訓管理經驗,但是如何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增強技能培訓、生產服務功能,并不斷擴大實訓基地的輻射面,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不僅要依托原先的物流職教聯盟,還要根據時代發展需求不斷更新和完善相應的組織機構。在組織機構構建過程中,應充分發揮政校行企各方的力量,充分利用內外資源。其中,政府部門要發揮引領作用,給予政策支持;行業協會要發揮紐帶作用,讓實訓基地的發展與行業發展同步;企業和學校作為整個實訓基地的主導,應負責將企業開設在學校,按照企業的生產運營模式運行實訓基地,同時根據企業需求,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建立管理組織機構,可系統整合實訓基地校內外資源,使實訓基地成為區域范圍內人才培養、成果轉化銜接的中心。
4.4" " 實訓基地運行機制構建
實訓基地具有一定的共享性和開放性。在生產型實訓基地的建設過程中,其功能會逐步多樣化,同時規模和運行難度也會逐步擴大與提升。因此,實訓基地的管理需要采用多方共管運行機制,以保證整個實訓基地的有效運行,達成多方共享、共贏、互惠、互利的目標。同時,要根據行業、企業、教學需求,制訂相應的運行機制,通過不斷實踐和探索,逐步完善責任和權力的一體化架構,形成溝通機制、協調機制、利益分配體系、獎懲機制等。在實訓基地建設和投產過程中,多方應積極合作,做到內部資源共享,促進成果轉化,同時實訓基地要充分發揮其實踐教學的主體功能,積極實施對外開放與共享,為區域內社會技能鑒定、企事業單位人才培養、企業盈利發展等提供助力。實訓基地應在公共實訓、產教融合基礎上,不斷探索前進,歸納總結,積極協調各方資源,秉持取其長、避其弊、共協同、謀發展的統一意識,不斷完善運行機制構建。
4.5" " 明確各方的權利和義務關系
實訓基地的建設與運行,需要政府部門提供相應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在開放共享、社會服務的過程中,實訓基地的功能可輻射到區域企業、兄弟院校等領域。因此,需要明確各方的責任和義務。政府需要統籌協調整個建設項目,在資金方面給予一定的幫助,同時提供政策扶持,提高實訓基地的使用效率,使整個實訓基地成為職業培訓、創新創業的基點,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行業升級,體現政府支持實訓建設和運行的實效。企業應利用自身在人才、管理經驗、技術等方面的優勢,負責實訓基地的生產運營管理工作,并積極開發校企合作教學項目,協同學校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為企業發展培養后續力量。同時,企業也可根據生產運營投入,取得一定的利潤分配,維護好自身利益,進而吸引更多人才、資金和技術投入。對于學校,不僅要負責參與實訓基地的日常運營,還需要承擔主要的協調工作。學校作為整個實訓基地各方的溝通橋梁,需要充分了解市場動態,根據市場需求編制相應的教材,保證人才培養質量,從而提升辦學實力。對于行業協會,應根據物流市場變化和最新動態,為實訓基地的建設和運行提供實時信息和及時指導,同時利用自身優勢,為實訓基地導入先進的管理思想和意識,讓整個實訓敞開信息匯集的大門??傊?,整個實訓基地需要明確各方的權利和義務,保證參與主體的利益,求同存異,促進基地升級轉型。
4.6" " 構建多方主體的共享模式
構建多方主體的共享模式,需將區域內的技術、人才、教學、科研、培訓、技能鑒定等建設理念進行強化整合,確立共享目標,開展更深層次的產教融合和工學結合工作,同時不斷創新改革,孵化教學改革成果和創新創業成果。在吸納兄弟院校、行業協會、龍頭企業信息和資源的同時,共建、共享實訓基地,督促各方履行相應職責,不斷規范實訓基地的共享流程。在建設運行過程中,針對各方存在的矛盾,需要完善溝通協調機制,并制訂相應的議事制度,同時明確各方的職責范圍,發現矛盾后及時溝通協商。此外,成立相應的協調小組,小組成員由各方派代表組成,負責協調小組處理例會和議事制度不能調解的矛盾。由于政校行企各方參與實訓基地建設和運行的核心業務不一,且市場、國際形勢、企業需求是一個動態的變化過程,實訓基地的長期發展還需要不斷完善激勵機制,提升實訓基地的整體運行效果,緊抓育人這一核心功能,規范各方行為,增強內在凝聚力,在明確各方責任的基礎上,整合優質資源,與時代發展形勢對接,從資金、技術方面保證實訓基地的高質高效運行,同時保障實訓基地的產出,合理分配成果,使政校行企各方互惠互利,實現共享共贏。
5" " 結" " 語
實訓基地的建設質量直接影響相應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通過構建生產型實訓基地,可將企業工廠直接引入校園,讓教學活動圍繞企業的人才需求展開,助力學生提升綜合素質。然而,生產型實訓基地的建設是一項動態挑戰,需要不斷探索和磨合,以充分發揮政校行企的多方優勢,實現共享共贏。建設過程中通過設立組織機構、規章制度,明確各方的權利和義務,使其各盡所能,從場地、人才、技術、資金等多方面共同投入,協調基地的運行和管理,實現成果共享、互惠互利。
參考文獻:
[1] 祁曉玲.基于軌道交通裝備制造專業群建設實訓基地的模式和路徑研究[J].機械管理開發,2021,36(12):310-312.
[2] 李宣妤,申之炫.基于產教融合下的綜合型公共實訓基地建設[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20(3):17-19.
[3] 周江.高職院校依托公共實訓基地開展集團化辦學的實踐與探索——以成都電子商務職業教育集團為例[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31(1):12-16.
[4] 朝格圖.探索符合地方經濟發展要求的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包頭市學校、企業生產性實訓基地“三元制”職教模式的實踐[J].中國培訓,2020(9):78-79.
[5] 路夢雪,劉德軍.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校實訓基地的建設與探索[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4(5):143-145.
基金項目: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智慧+共享’電商物流產教融合集成平臺建設研究”(2019JSJG367)
作者簡介:顧明國(1981—),男,江蘇南通人,江蘇商貿職業學院,高級實驗師,碩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引文格式:顧明國.生產型物流實訓基地建設規劃探索研究——以江蘇商貿職業學院為例[J].物流科技,2025,48(6):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