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文科理念的深入推進,傳統商科專業教育正面臨著深刻變革。作為商科領域的關鍵組成部分,物流管理專業的教育同樣需要在這一背景下積極探索創新與轉型之路。文章通過對物流管理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現狀進行系統性分析,發現當前物流管理專業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設置上尚不完善,校企合作深度有待加強,創新資源整合能力亦需進一步提升。對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的分析表明,新文科改革在提高學生跨學科思維、創新意識以及創業實踐能力方面具有顯著效果。基于此,文章又提出了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路徑與對策,包括優化課程體系、加強校企合作、構建創新創業平臺、推進政府支持等,以期為物流管理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新文科;物流管理;創新創業;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F250;G642 文獻標志碼:A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5.06.043
Research on Cultivating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in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s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Liberal Arts
YIN Yuanxing, YAN Caozheng, YIN Lyujiang, HE Bo
(Hubei University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 Shiyan 442002, China)
Abstract: As the new liberal arts concept deepens, traditional business education undergoes significant transformations. A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business, logistics management education also needs to seek inno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is context. A systematic analysis reveals shortcomings in curriculum desig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integration capabilities within logistics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novation resources in logistics managemen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actice at Hubei University of Automotive Industry, it is found that the new liberal arts reform has produced significant effects in enhancing students' interdisciplinary thinking, innovation awareness, and entrepreneurial practical abilities. Based on this, strategies for cultivat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alents have been proposed, including optimiz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 strengthen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build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latforms, and promoting government support, in the hope of providing reference and guidance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s.
Key words: new liberal arts; logistics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alent cultivation
0" " 引" " 言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傳統的商科教育模式已難以滿足新時期對人才的多元化需求。2018年8月,國家提出了“新文科”建設的理念,旨在通過跨學科融合、創新性思維訓練和實踐能力提升,推動文科類教育的改革。這一理念強調了文科教育的創新發展,致力于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全球視野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以適應科技進步和社會變遷帶來的新需求。2020年11月,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導、教育部新文科建設工作組主辦的“新文科建設工作會議”在山東大學召開。此次會議深入研究了新時代中國高等文科教育的創新發展舉措,并正式發布了《新文科建設宣言》,標志著新文科建設進入全面啟動階段。會議強調了新文科建設對于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培養時代新人、推動文科教育創新發展的重要性。2021年在四川綿陽召開的“物流管理與工程類專業新文科建設推進會”上,教育部新文科建設工作組副組長、物流教指委主任黃有方教授強調了新文科建設的重要性,并指出物流類專業建設應向更高目標邁進,以中國價值、中國精神、中國話語權為引領,提升物流專業的國際影響力。新文科旨在培養具備跨學科知識、實踐能力、國際視野和創新精神的復合型人才,這也對傳統商科專業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全球化供應鏈日益緊密以及現代物流技術飛速進步的推動下,物流管理專業的人才需求和培養方向均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如何在新文科理念的指導下,創新物流管理專業的教育模式、優化課程體系并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已成為當前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議題。因此,研究新文科建設背景下如何提升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1" " 新文科對物流管理創新創業教育的影響
“新文科”是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領域提出的重要理念,旨在推動傳統文科與科技、工程等學科的深度融合,促進學科交叉、創新和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其核心思想是打破學科壁壘,提升人才的跨學科綜合能力,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符合新時代需求的高素質人才。新文科給物流管理專業改革帶來了多方面的影響[1],首先是課程設置的跨學科化。在新文科的推動下,物流管理專業開始引入數據分析、人工智能、供應鏈管理等領域的課程內容,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視野。新文科改革進一步推動了課程的多樣化與前沿性,學生因此不僅掌握了扎實的物流理論知識,還具備了技術應用能力和先進的數據思維。其次是教學模式的創新。在新文科理念下,以理論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正在被案例教學、項目教學、實驗教學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所取代。這種變革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還能夠增強他們的團隊協作和問題解決能力,為培養創新創業精神奠定了基礎。最后是產學研結合的深化。新文科改革推動了校企合作的進一步發展,使得物流管理專業與行業企業的互動更加緊密,學生通過校外基地、企業參觀、項目實訓等方式,能夠深入企業開展實踐實訓活動,進而增強創業意識和創新能力。總體看來,新文科更加強調學科交叉融合、專業技術綜合運用、人文素養與專業素質的融合等,這為物流管理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機遇。
2" " 物流管理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分析
在傳統人才培養模式下,物流管理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存在以下幾方面的不足。其一,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創業意愿低迷,實施創業計劃者寥寥無幾,且普遍缺乏實戰經驗及資源支持,特別是在市場調研、資金籌集、商業模式構建等關鍵環節存在顯著不足。其二,雖然部分學生在專業技術創新、供應鏈優化等領域表現較好,但在營銷策略、團隊管理、風險控制等方面相對薄弱,進一步分析發現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實踐課程的建設與優化不足。實踐類課程(如創業實訓、模擬經營、案例研討等)對于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受教學資源、實踐場地及師資力量等條件的制約,其實際效果未能充分顯現。學生在這些課程中獲取的實踐經驗和創新啟發有限,難以真正轉化為創業能力。整體設計在系統性和邏輯性方面存在短板,部分課程內容在實用性和前沿性上仍有提升空間,特別是與市場需求對接不夠緊密,創新創業課程與專業課程之間的融合度不足,致使學生難以將所學的創新理論有效融入專業應用中。二是師資力量在專業性方面有所欠缺。部分教師因缺乏企業工作經驗或創新創業的實戰經歷,難以給予學生具有實戰意義的指導。此外,現有的導師制度偏重理論輔導,創業導師的數量相對較少,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實際創業能力的培養。三是實踐環節的深度不足。雖然校企合作與實訓基地有所發展,但在具體實施中,實訓內容與創新創業的核心能力提升之間的契合度不足。學生在參與企業實訓時,多以觀察和輔助工作為主,缺乏實際操作和決策參與的機會[2]。
3" " 新文科背景下物流管理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探索與實踐——以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為例
作為新文科改革的積極實踐者,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物流管理專業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緊密結合學校的辦學特色和區域產業發展需求,充分發揮汽車產業優勢,積極推動創新創業教育的改革和實踐,取得了顯著的成果。物流管理專業先后入選湖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培養計劃、省級一流專業和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以及教育部物流管理與工程類教學指導委員會新文科建設試點專業[3]。物流管理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成果顯著,贏得了行業內的高度贊譽。學院更是滿載榮譽,相繼成為中國物流學會產學研基地的佼佼者,全國現代物流與供應鏈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的副理事長單位,以及長江經濟帶港航物流產教融合共同體的副理事長單位。
3.1" " 創新創業育人體系持續優化
學校積極響應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成立創新創業教育學院,建設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通過優化育人體系,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物流管理專業將新文科理念貫穿于課程體系改革中,鼓勵跨學科融合,強調創新創業課程的實用性和前沿性,不僅開設了《創新創業基礎》《SYB創業培訓》《跨專業綜合實訓》等創新創業課程,還開設了《智慧物流》《物流信息與大數據分析》《數字經濟》《汽車物流》《汽車概論》《機械制造基礎》等特色課程,構建了專業知識與創新創業理論融合、創新創業模擬與跨學科實踐交叉的多維育人體系。這一過程著重強調物流管理與商業運營、工程技術、創新創業等領域的深度融合,旨在有效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升其實際操作能力,并賦予他們適應市場需求、跨越不同領域的綜合能力。在這樣的育人體系下,學生不僅能參與本專業的學科競賽,還能跨專業參與如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全國工業工程應用案例大賽、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大賽等工科領域的競賽,并且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還在這些賽事中屢獲佳績。目前,物流管理專業建立了“基礎技能—綜合應用—工程創新—創業孵化”的多層次培養體系,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于學科競賽、實踐活動和社會服務等各個環節,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使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創新創業能力都得到了顯著提升。
3.2" " 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深度推進
學校通過加強與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東風小康汽車有限公司、壽康永樂商貿物流公司、林安商貿物流有限公司等相關汽車制造企業和商貿物流企業的合作,構建了“政產學研用創”合作平臺。通過“引企入校”和“引校入企”的方式推動教學資源、師資力量和創新創業項目的共享,通過給學生提供真實的商業環境和實踐機會來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通過與相關企業深度合作,學生得以深入企業,了解具體的物流運作流程及技術手段,并在管理活動中實踐供應鏈優化、物流流程設計及規劃運營等活動。參與企業真實的物流運作與管理,顯著提升了學生的創新創業實戰能力,使他們畢業后能迅速適應崗位角色,贏得行業企業的高度認可。
3.3" " 創新創業實踐平臺不斷完善
學校建設了集創業孵化器、物流工程實驗室、新商科智慧科創中心于一體的綜合性創新創業平臺,并組建了一支多元化的創新創業導師隊伍,其中既有專職教師,又有來自行業的兼職導師和成功創業者。學校定期邀請物流行業成功企業家和專家學者到校分享經驗和行業趨勢,為學生提供從創意孵化到項目落地的一站式服務。通過開展創業講座、創業沙龍、項目指導等活動,幫助學生提升創新思維、商業模式設計、市場分析等能力,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創新創業支持,學生也可以通過創新創業平臺獲得導師的專業指導、創業資源的對接以及創新項目的孵化。近年來,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在多項創新創業類競賽中屢獲佳績,包括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及“學創杯”全國大學生創業綜合模擬等,共榮獲省級以上獎勵30余項。其中,部分項目已成功孵化并入駐大學生創新創業示范基地,同時,多位指導老師也因此榮獲優秀創業導師稱號。
4" " 新文科背景下物流管理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路徑及對策
4.1" " 優化創新創業課程培養體系
根據新文科理念,物流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應分為基礎理論模塊、專業應用模塊、跨學科融合模塊和實戰創業模塊。其中,基礎理論模塊可涵蓋創新思維、創業概論、商業模式設計等內容;專業應用模塊可涉及物流管理、供應鏈優化、信息技術應用等課程;跨學科模塊可涵蓋大數據分析、數字化供應鏈、智能物流等領域;實戰創業模塊則應通過創業大賽、創新項目運營等方式進行實際能力的培養。此外,課程內容應密切結合行業發展趨勢,引入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現代技術,培養學生對前沿物流技術的理解和應用能力[4]。同時,課程內容應與市場需求對接,增加與物流企業管理、市場營銷、風險控制等創業相關的實用課程。課程設計應強化項目導向,融合課程知識與實際項目,讓學生在解決真實問題的過程中鍛煉創新思維,激發創業意識。
4.2" " 深化校企合作與實踐基地建設
實踐表明,深化校企合作能夠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有力支撐,因此高校應建立創新創業的合作育人機制,加強與物流企業、供應鏈企業、電商平臺等的深度合作,邀請企業參與課程設計、教學實施和項目指導。通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學生可以在實際項目中學習到企業的運營邏輯、創新思維和專業技能[5]。物流管理專業應在校內外建立多功能物流實訓基地,提供從供應鏈管理、物流技術應用到智能化倉儲的配套實習實訓設施。真實環境下的實訓活動能促使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豐富其創新創業的實戰經驗。同時,可以通過創業沙龍、創新工作坊、項目答疑會等形式定期邀請行業企業專家到校參與創新創業育人活動,使其與學生面對面進行深入交流,為學生提供市場分析、創新項目選擇、商業計劃設計等具體的創業指導,幫助學生掌握行業的市場動態和創新創業技巧。
4.3" " 加強創新創業平臺建設與資源整合
創新創業平臺是為學生和教師提供資源支持和服務的系統性平臺,通過集成信息、資源、資金、技術等方面的優勢,能夠推動創新創業的實踐與發展[6]。物流管理專業要推動建立一個涵蓋創意孵化、導師指導、資源對接、項目投融資、市場推廣等環節的一站式創新創業孵化平臺,通過這一平臺,為學生提供從創意萌生到項目落地的全程支持。同時,積極整合校內外實驗室設施、技術支持、企業合作及投資機構等資源,安排專業教師參與定期培訓、企業實踐及專項研討,不斷提升其創新創業教育能力,從而確保學生擁有豐富多樣的創新創業資源。此外,物流管理專業依托創新創業平臺,定期舉辦創新創業大賽、創意路演及項目展示等活動,為學生搭建起展示創新成果的璀璨舞臺,使他們有機會直面投資人、企業領袖及創業導師等寶貴資源,為創業項目的成功落地奠定堅實基礎。
4.4" " 推動政府政策支持與激勵機制建立
創業教育離不開政府部門的政策支持,在創新創業的生態系統中,政府政策支持起到了基礎性和引導性的關鍵作用,政府能夠從宏觀層面把握創新創業的發展方向,通過政策手段協調各方資源,為大學生創新創業創造有利的大環境。為此,高校應積極與地方政府、教育部門、創業孵化機構等建立聯系,爭取創新創業相關的政策支持、資金資助和資源整合,借助與政府及社會各界資源的深入協作,為學生創業活動提供更多元化的外部支持,從而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創業激情。通過設立創新創業獎學金、創業扶持基金等激勵措施,促使物流管理專業學生深入參與到行業企業的創新實踐之中,并對表現突出的創新項目及創業團隊給予資金扶持與表彰,以此激發更多學生投身創新創業浪潮。
5" " 結" " 語
新文科背景下的物流管理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它不僅要求教育理念的革新,還需要教育實踐的深度轉型。物流管理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需進一步強化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持續優化課程體系,加大實踐教學比重,深化校企合作與產教融合,以構建多元化、高效能的創新創業平臺。未來,高校應緊密結合產業需求,優化教育內容和方法,以更加靈活和開放的姿態培養適應新時代需求的物流管理創新創業人才,為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黃有方,胡堅堃,郭肇明.以產教融合推動新文科高質量發展[J].新文科理論與實踐,2023(2):16-19,125.
[2] 鄭秀戀,劉歡瑩.物流管理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21,43(9):206-208.
[3] 鄢曹政,殷旅江,何波.新文科背景下物流管理專業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大學,2022(22):112-115.
[4] 胡志華,黃有方.新文科建設融合“數智”科技創新發展的系統思維與物流專業實踐[J].新文科理論與實踐,2022(1):69-84,126.
[5] 龐燕,王忠偉.新文科背景下“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物流創新人才培養探索[J].物流研究,2023(6):80-84.
[6] 劉玉,朱姝.新商科類專業群“專創融合”人才培養路徑研究[J].教育學術月刊,2023(7):46-52.
基金項目:2024年度湖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數字化賦能地方本科院校新商科人才培養路徑研究”(2024GB470);2024年全國高校、職業院校物流教改教研課題“新文科背景下物流管理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研究”(JZW2024076);2024年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教學研究與改革項目(創新創業教育專項)“新文科建設背景下商科人才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探索與實踐”(SCJY202405);中國陶行知研究會2024年度“十四五”規劃“教師研究與發展”專項課題“‘科教+產教’雙融合背景下地方應用型高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ZTHJS2024219)
作者簡介:殷元星(1990—),男,湖北十堰人,湖北汽車工業學院,講師,博士,研究方向: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鄢曹政(1987—),男,湖北十堰人,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殷旅江(1980—),男,湖北十堰人,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物流與供應鏈管理;何 波(1983—),男,湖北宜昌人,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引文格式:殷元星,鄢曹政,殷旅江,等.新文科背景下物流管理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研究[J].物流科技,2025,48(6):167-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