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今天,服務地方經濟已經成為職業教育領域的重要使命之一。高職教育作為培養滿足地方經濟發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高地,它的發展必須與地方經濟發展相適應。在此背景下,以鄭州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現代物流管理專業為研究對象,深入剖析了該專業在教學模式和評價機制、師資隊伍構建、實踐教學實施、專業發展方向定位以及專業課程結構設置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據此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設策略,旨在通過全面優化該專業建設,進一步提升其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關鍵詞:高職;物流;專業建設;地方經濟
中圖分類號:F127;G642 文獻標志碼:A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5.06.044
Discussion on th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of Modern Logistics Manag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Serving Local Economic Growth
YU Wenmin
(Zhengzhou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llege, Zhengzhou" 450000, China)
Abstract: Taday, China' s economy continues to develop rapidly, serving the local economy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missions in the field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s a cornerstone for nurturing highly skilled professionals to fuel local economic growth, must align with the specific demands and development trajectory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This paper takes the modern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of Zhengzhou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llege as an example, aiming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mode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teaching staff, practical teach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direction,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tructure and so on,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aiming to comprehensively optimize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major from these aspects, and then improve its ability to serv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logistics; specialty construction; local economy
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也是河南省全面開啟教育強省建設的起步之年,這一年河南省教育領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涌現出諸多新思想,并發生了顯著的新變化。2024年年初召開的全省教育工作會議強調要全力推進“1+2+8+5”教育強省建設行動,加快教育強省建設,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貢獻教育力量。服務地方經濟成為職業教育領域的重要使命之一。高職院校肩負著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重任,必須持續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以滿足地方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行業需要,切實發揮高職院校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能動作用。因此,高職院校需要結合地方經濟發展需求和產業結構特點,從專業建設和地方經濟發展之間的關聯入手,優化專業設置,明晰專業建設方向,實現人才培養與人才需求的高度耦合[1]。本文擬以鄭州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對服務地方經濟發展背景下的高職現代物流管理專業建設問題進行探討。
1" " 高職現代物流管理專業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必然性
地方經濟的發展與高職教育唇齒相依,一方面,高職教育可以輸出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為地方經濟的蓬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另一方面,地方經濟發展過程中對各種人才的需求是高職教育賴以存在和持續發展的前提,高職教育需結合不同地方經濟發展的特點,服務本地特色優勢產業。 因此,高職教育的發展趨向于多元化、專業化和服務化。鄭州市作為河南的省會城市,不僅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人口資源,還具備鮮明的地方經濟特色和得天獨厚的交通地理位置。然而,鄭州市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和經濟繁榮,正面臨著專業人才短缺的巨大困境。當前,鄭州市在物流方面的教育相對滯后,尤其是高層次管理層面的人才培養不足,制約了物流業的進一步發展和創新。鄭州電力職業技術學院作為鄭州市的一所高職院校,地處鄭東新區,比鄰鄭州新鄭國際機場、鄭州東站、河南萬邦國際農產品物流城、鄭州市現代物流園區等,地理位置優越,應立足于自身院校專業特色,緊密貼合鄭州市物流行業發展對相關專業人才培養的需求,使物流管理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目標與鄭州市物流行業的崗位需求及用人單位的職業能力標準相耦合,為當地培養一大批素質過硬、技能強的復合型物流專業人才,為鄭州市地方經濟的繁榮和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2" " 高職現代物流管理專業建設存在的問題
鄭州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現代物流管理專業創辦于2009年,自專業開設以來,為鄭州地區的經濟發展輸送了一大批高素質的物流相關的技能型人才。然而,面對鄭州國際物流、航空物流、冷鏈物流等現代物流領域的迅猛崛起,鄭州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現代物流管理專業的建設步伐卻顯得滯后,難以順應鄭州市日新月異的經濟發展趨勢,造成“學生畢業即失業”與“企業招工難”的雙重困境,究其原因,鄭州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現代物流管理專業建設過程中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2.1" " 教學模式、評價模式缺乏職業特色
目前的課堂教學仍然側重于相關理論知識的講授,教學內容的安排并沒有嚴格秉持服務地方經濟的宗旨,老師按照課本教學內容講解PPT,并沒有考慮學生未來所從事的崗位需求,以工作過程為主線設計課堂教學。盡管學校已意識到校企合作對于高職教育發展的重要性,但本專業在校企合作方面的實踐仍顯不足,僅限于學生實習階段,且崗位選擇較為狹窄,主要集中在物流員、客服員等基礎崗位上,學生在校期間對現代化物流設備、物流操作流程的各個環節不熟悉,畢業后不能立即上崗,在職場競爭中難以表現出明顯的技能優勢。課程評價主要依據學生的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實現,而實訓成績和競賽成績較少被納入課程考核體系。
2.2" " 師資力量薄弱單一
高技能型人才的培養離不開高素質的師資隊伍。高職院校的專業課教師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儲備,而且需要有一定的相關行業從業經驗。學校現代物流專業課教師中,碩士以上學歷高達80%,教師的學歷水平普遍較高;然而,教師職稱結構存在明顯短板,多數為講師或助教,高職稱人才嚴重匱乏。大部分老師都是從“校門”到“校門”的經歷,缺少實踐經驗,再加上繁忙的教學工作和科研工作使得教師沒有充足的時間參與校外生產實踐,僅有的實踐經歷也多限于觀察學習,實踐技能不足,中級及以上“雙師型”教師數量稀少。這就使得專業課教師隊伍中缺乏高水平的學科帶頭人,且在服務社會、服務企業等方面存在明顯的能力欠缺,這樣的師資隊伍顯然不利于高職現代物流專業的發展,對服務地方經濟發展起不到有效的推動作用。
2.3" " 實訓室建設有待加強
近年來,經學校、學院及現代物流管理專業教師的共同努力,物流實訓室建設已填補多年空白,初具規模。學校購置了物流虛擬仿真實訓軟件,并建立了倉儲管理實訓室,有效解決了本專業學生實訓學習不足的問題。但是目前的實訓室條件遠遠無法滿足物流專業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需求,首先,物流專業所開設的專業課程較多,專業核心課程諸如《國際貨代與報關》《供應鏈管理》《采購管理》等均沒有配套的實訓軟件可供使用,課程的講授更多還是停留在理論層面,學生學完之后只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仍然不能做到學以致用,不能在職場中發揮高職學生實操技能強的競爭優勢;另一方面,倉儲管理實訓室硬件設施,包括倉儲、裝卸搬運設備及手持設備等,因缺乏專人進行定期維護,實訓課上常出現故障,無法滿足教學需求,更難以達到學生考取“1+X”證書所需的考場硬件環境標準。在此條件下開展實訓課程,教師常感力不從心,難以全面傳授實操技能,學生則感覺實訓課流于形式,實踐技能提升有限,學習積極性與熱情受挫。
2.4" " 專業建設方向亟待調整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物流行業逐漸發展壯大,已成為當今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一環。隨著信息技術的現代化發展和第三方物流的興起,以及物流企業向集團化、協同化、全球化方向的發展,現代物流管理專業正逐漸成為服務物流行業發展的關鍵力量,并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根據鄭州市的物流規劃設計及相關政策,國際物流業、航空物流業、冷鏈物流業、高端航空經濟等物流細分行業將會獲得大力發展[2],但是學校現代物流管理專業的培養方向仍然停留在傳統的人才培養階段,培養目標還是圍繞著基本的倉儲員、采購員、物流專員、報關員等崗位,學生畢業后難以滿足行業的實際需求,導致學生在就業時面臨困難。
2.5" " 專業課程設置不合理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理論夠用”“實操性強”的技能型人才,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是高職院校培養的主要方向。但是當前我校現代物流管理專業在制定本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和學生教學計劃時,未能切實依據地方經濟需求制定針對性的培養方案,致使學生培養方向模糊,人才培養方案僅由教研室主任粗略設定目標方向,缺乏細致規劃,并且未組建專業教學團隊深入研討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致使專業課程設置趨同,與地方經濟發展需求脫節,而且教學與實踐嚴重脫節,學生難以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這種課程設置使得學生在學校的三年時間里并沒有學到能夠讓自己在激烈的職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技能。
3" " 服務地方經濟發展背景下高職現代物流管理專業建設策略
3.1" " 重構服務地方經濟的高職物流教學模式和評價機制
傳統的教學模式基本還是采取老師“滿堂灌”“填鴨式”的授課方式,顯然無法提升高職學生學習物流專業知識的熱情和積極性,而且也無法完成高職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的使命。新教學模式下,教師首先應當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充分備課,并善用flash動畫、3D模擬軟件等現代教學資源,遵循高職學生‘理論實用、技能精通’的原則,直觀展示物流流程,激發學生熱情,促進學以致用,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操作,主動發現并解決問題。
專業課程評價應摒棄傳統成績評價模式,將過程評價與學分制結合應用,并引入企業專家參與評價。在校期間,任課老師負責評價學生的學習態度、成績及作業質量,技能大賽成績亦計入課程成績;校企合作過程中,企業專家則負責評估學生的工作態度、學習能力和崗位熟練度,最后綜合得出專業課程成績。
3.2" " 建設完善高質量的師資隊伍
高職院校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關鍵在于教師,提高專業課教師的專業素質是高職現代物流管理專業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學校應采取“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提升專業課教師的實踐技能和社會服務能力。具體而言,學校應充分發揮校企合作中企業的作用,短期內,可聘請企業中工作經驗豐富、能力突出的崗位精英作為兼職教師,參與專業課程講授,實現“引進來”策略。幫助學生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與工作實踐相結合,并清晰地認識到優秀員工應具備哪些職業素養。同時,學校應大力支持專業課教師“走出去”,通過多種途徑提升其實踐技能。比如校企共建物流實訓基地,為老師開設物流實訓培訓課程,鼓勵專業課教師先考證再授課,不再限于“紙上談兵”,支持教師利用寒暑假和業余時間進入企業參與生產實踐,實踐形式應超越參觀學習,真正深入崗位,通過實操領悟和學習。這樣才能培養出更多的“雙師型”教師,從根本上提高教師的實踐技能。
3.3" " 完善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
高職專業服務地方經濟發展離不開實踐教學,實踐教學基地一般包括校內實訓基地、校外實訓基地、學生實習基地三個部分。為了切實提高現代物流管理專業教學的實踐性,增強學生的職場競爭力,提高服務地方經濟的能力,現代物流管理專業后續應針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實訓條件的完善。首先,在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方面,除去原有的物流虛擬仿真實訓軟件,學校還應加大力度開發或者購買其他專業核心課程的實訓教學軟件,讓學生在完成基礎理論學習后,還能充分利用實訓室資源,對知識點進行反復仿真模擬,以此實現“做中學,學中做”的教育理念;安排專業人員對倉儲管理實訓室的硬件設施進行定期維護和保養,確保能夠滿足學生日常上課的基本需求。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完善之后,鼓勵學生利用校內實訓條件積極參加技能大賽并考取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實現校內實訓基地的效用利用最大化。其次,學校及學院領導應積極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遵循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原則,與校外企業攜手共建一批高質量的校外實訓基地。讓學生的實踐教學不再局限于校內實訓基地,在滿足學校教學要求的同時,也可以為合作的企業帶來一定的收益。此外,學校可探索訂單式教學、委培等多元化辦學模式,與企事業單位、行業企業合作共建學生實習基地。讓學生在工作中實現理論與實踐的融會貫通,使實習成績優異的同學可以畢業即就業,提高自身的職場競爭力,真正實現高職專業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訴求。
3.4" " 按需調整專業建設方向
如前所述,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鄭州市國際物流業、航空物流業、冷鏈物流業、高端航空經濟等物流細分行業將會獲得大力發展,那么現代物流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方向需緊跟趨勢,著重培養國際航空服務、航空快遞業務及國際中轉等領域的專業物流人才。專業人才培養需強化綜合職業能力,培養吃苦耐勞、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的職業道德,遵紀守法完成物流工作的法律意識,流暢表達、規范參與商務活動的禮儀,以及準確處理中英文單證的專業技能。為適應鄭州市物流人才需求,學校現代物流管理專業應推行“雙證制度”,即畢業生需獲畢業證書及行業認可的專業資格證書,如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的能力等級證、中國海關的報關員等級證、北京中物聯的培訓中心等級證等。這些證書的獲得證明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專業實踐能力,在人才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對于提高畢業生的職場競爭力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3.5" " 根據地方經濟特征調整專業課程設置
學校應緊密結合鄭州市各大物流園區的實際發展特征和人才需求,精心設置與當前經濟形勢相契合的物流專業課程,旨在培育出社會真正渴求的高素質、高技能型物流人才。學校對鄭州市18家物流相關企業進行深入調研,并依據調研成果迅速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優化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體系,確保它們能全方位滿足學生在知識、能力和素質方面的成長需求。具體來說,根據鄭州市物流行業各個崗位的工作特點,除開設大學英語、統計學等公共基礎課程外,還應當開設諸如物流基礎、管理學等專業基礎課程,以及專業性和實踐性較強的專業核心課程,例如國際航空物流、國際貨代與報關、物流虛擬仿真、冷鏈物流設施設備、城市物流規劃等[3]。學校還需緊密對標當前物流工作崗位的能力要求,精準定位各門專業核心課程的內容與培養標準,同時,從崗位職責的細微處著手,清晰界定完成各項職責所需的核心能力,進而圍繞這些核心能力,精心設計與傳授高質量的核心課程。
4" " 結" " 語
綜上所述,鄭州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現代物流管理專業的發展要緊緊圍繞服務地方經濟這一中心任務,不斷探索創新,對教學模式及評價機制、師資隊伍、實踐教學、專業發展方向、專業課程結構等方面進行全面優化,提升該專業服務地方經濟的能力,力爭為當地經濟發展輸送更多素質過硬、技能強的復合型人才,為鄭州經濟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
參考文獻:
[1] 陳霞,楊麗.服務廣東區域經濟發展的高職現代物流管理專業群建設研究與實踐[J].物流科技,2022,45(16):5-9.
[2] 于文玲.中高職貫通教育服務地方產業經濟——以現代物流管理專業為例[J].科技風,2024(15):158-160.
[3] 王慧,王康,李海.科教興省、人才強省背景下河南全方位育才、引才、用才的路徑與對策研究[J].焦作大學學報,2024,38(2):45-48,52.
基金項目: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教育強省研究項目研究成果“教育強省背景下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服務地方經濟問題與對策研究——以鄭州市為例”(2025JYQS0114)
作者簡介:余文敏(1986—),女,河南鄭州人,鄭州電力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教育研究。
引文格式:余文敏.服務地方經濟發展背景下高職現代物流管理專業建設探討[J].物流科技,2025,48(6):1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