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在全球化和技術不斷進步的背景下,物流金融服務通過提供資金支持和優化供應鏈管理,助力企業優化庫存管理、降低運營成本并提升市場響應速度。而隨著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物流金融服務進一步影響了企業的履約能力和客戶滿意度。因此,文章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基于多行業實證數據構建評價指標體系,運用ANOVA檢驗法驗證物流金融服務與企業競爭力之間的相關性和作用路徑,以確保研究結果的可靠性和普適性,旨在為企業管理者提供策略建議,指導其更好地通過優化物流金融工具提升企業的整體競爭力。
關鍵詞:物流金融服務;企業競爭力;供應鏈管理
中圖分類號:F259.27 文獻標志碼:A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5.06.035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Logistics Financial Services on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
ZENG Hongzhang, CHEN Xiaoya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angqi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hangqiu 4760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and continuous technological progress, logistics financial services help enterprises manage inventory more effectively, reduce operating costs and improve market response by providing financial support and optimizing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logistics financial services further affect enterprises' ability to fulfill contracts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Therefore, this paper will adopt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construct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based on empirical data of multiple industries, and verify the correlation and the path of action between logistics financial services and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 to ensure the reliability and generalizability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aiming to provide strategic suggestions for enterprise managers, and help them better enhance the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through the optimization of logistics financial tools.
Key words: logistics financial services;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0" " 引" " 言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和技術革新的持續深入,物流行業的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隨著商品流通活動的增加、制造業的發展完善以及國家對物流行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我國物流業的整體規模不斷擴大。近年來,我國社會物流總額持續增長,從2014年的213.5萬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352.4萬億元,其中2021年增長幅度較高,全年社會物流總額為335.2萬億元,是“十三五”初期的1.5倍(見圖1)。
物流行業作為經濟發展的大動脈,早已從貨物的運輸與配送拓展至供應鏈的全流程管理包括庫存管理、訂單處理、配送網絡設計等。在此進程中,物流金融服務通過為企業提供資金流和物流支持,幫助企業優化庫存水平,加快貨物周轉,成為連接物流與金融市場的重要橋梁[1]。物流金融的興起為企業解決了許多傳統金融難以覆蓋的融資需求。物流金融模式不斷創新,企業可以通過應收賬款融資、庫存融資等方式,將在途或在庫的商品進行融資信用擔保,從而獲得流動資金支持,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增強了其資金使用的靈活性[2]。因此,本文基于現有理論基礎,通過實證分析,探討物流金融服務如何影響企業競爭力,以期為企業管理者提供實用的策略建議。
1" " 概念界定
1.1" " 物流金融服務
物流金融服務旨在利用現代金融工具和產品,為涉及物流與供應鏈的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和風險管理解決方案,構成一個綜合性的金融服務體系[3],如圖2所示。其主要包括倉儲融資、應收賬款融資、訂單融資等,基本操作模式通常涉及將物流過程中產生的貨物、倉單、發票等作為抵押或擔保,從而為企業運營活動提供資金流動支持。隨著現代金融和物流的不斷發展,物流金融的形式愈加多樣化。根據金融在現代物流中的業務內容,物流金融可以被劃分為物流結算金融、物流倉單金融、物流授信金融等。其中,物流結算金融是指通過多種結算方式為物流企業及其客戶提供融資服務。代收貸款業務是指物流公司在為企業提供運輸服務的同時,幫助供方向買方收取貨款,然后將貨款轉交給投遞企業,并從中收取一定比例的費用。墊付貸款業務則是指當物流公司為發貨人承運貨物時,首先代提貨人預付部分貨款;當提貨人取貨時,物流公司收取全部貨款。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物流金融的實施依賴物聯網、大數據和區塊鏈技術的廣泛應用,這些技術的結合提升了供應鏈的透明度,使金融機構能夠實時監控貨物狀態和企業信用,從而更準確地評估貸款風險,增強了供應鏈的穩定性和企業的市場競爭力[4]。
1.2" "企業競爭力
在當前全球化和技術不斷深化的商業環境中,企業競爭力的構建需要企業突破傳統的經營管理和市場營銷方式,更需要企業在信息技術的應用和全球戰略布局上展現出前瞻性和創新性。實現突破包括多方面的因素,涵蓋產品或服務質量、成本效率、市場響應速度、創新能力、品牌價值以及客戶服務等核心要素[5]。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和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競爭力的提升逐漸依賴整個供應鏈的優化和金融資源的高效配置。物流金融通過整合和優化企業的資金流和物流,幫助企業不斷降低運營成本、加快市場響應速度并提升客戶滿意度,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6]。
2" " 研究假設
2.1" " 理論基礎
資源基礎理論認為,企業的競爭優勢主要來源于其所擁有的獨特的、不易被模仿且難以替代的資源和能力。在物流金融背景下,應收賬款融資或倉儲融資等物流金融服務可以被視為一種獨特的資源。通過提供資金支持,這些服務能夠增強企業應對市場變化的靈活性,從而成為企業的一種戰略資源,幫助企業優化供應鏈管理、降低運營成本,并提高整體市場反應速度[7]。此外,價值鏈分析理論,由美國哈佛商學院教授邁克爾·波特提出,是一種用于識別企業競爭優勢的工具。該理論將企業視為一系列活動的集合,這些活動共同創造了頂級的客戶價值。在物流金融框架下,通過改善資金流管理,可以確保市場價值鏈中的入庫、存儲、訂單處理等環節無縫銜接,進而加速產品從生產到市場的流轉速度;同時,通過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可以增強企業對價值鏈的控制能力,從而提升企業的市場適應性和客戶服務水平。
2.2" " 研究假設
倉儲融資和訂單融資等物流金融服務提供了即時的資金支持,使企業能夠及時補充庫存,加快貨物周轉率。資源基礎觀點認為,物流金融服務作為一種獨特的資源,其優化利用能夠直接提高企業在生產和分銷過程中的效率,從而提升整個供應鏈的流動性。因此,提出以下假設。
H1:物流金融服務的利用與企業運營效率之間存在正向關系。
物流金融服務通過提供資金支持,可以減少資金不足引發的生產延誤或庫存積壓,從而更有效地管理原材料采購、產品儲存和分銷活動等供應鏈中資金密集的環節,使企業能夠更靈活地應對市場變化,降低庫存過剩或缺貨造成的損失,從而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增強企業的價格競爭力。因此,提出以下假設。
H2:物流金融服務的利用與企業運營成本之間存在負向關系。
3" " 研究設計
3.1" " 變量選取與測定
為全面評估物流金融服務對企業競爭力的影響,可以選擇多個因變量、自變量以及控制變量。因變量主要集中于衡量企業競爭力的兩個核心因素:運營效率和運營成本。自變量聚焦于不同類型的物流金融服務。控制變量則包括了一系列影響企業競爭力的其他因素,如企業規模、市場年限等,以確保研究結果的精確性。變量選取與測定如表1所示。
3.2" " 數據收集
為了確保數據的質量和適應性,本研究主要從金融數據庫和物流公司的財報中收集數據。同時,從國泰安金融數據庫、Bloomberg等數據庫中獲取關于企業運行效率和運營成本的數據。這些數據庫提供的廣泛的行業報告、企業財務詳情等有助于獲取目標企業的財務性能指標。從物流企業的年度財報、金融機構年度報告中可以獲取企業的財務狀況、資金流動情況、供應鏈金融等核心指標,以及倉儲融資額度、應收賬款融資額度和訂單融資額度等數據。研究共收集40家物流企業2018—2023年的數據,通過系統的數據收集方法,確保了所獲數據的廣度和深度,為后續的數據分析夯實了基礎。
3.3" " 模型構建
基于假設的提出,構建兩個模型。每個模型都將物流金融服務的三個主要方面(倉儲融資額度、應收賬款融資額度、訂單融資額度)作為自變量,同時考慮其他控制變量(企業規模、市場年限)的行業影響。模型一旨在評估物流金融服務如何影響企業的運營效率。
OE=β0+β1WFA+β2ARFA+β3OFA+β4CS+β5MT+ε
模型二旨在探討物流金融服務對企業運營成本的影響。
OE=γ0+γ1WFA+γ2ARFA+γ3OFA+γ4CS+γ5MT+ε
4" " 實證分析
4.1" " 描述性統計
將收集到的數據導入SPSS軟件中,描述性統計結果如表2所示。運營效率(OE)的最小值為0.245,最大值為0.738,平均值為0.507,標準差為0.102。這表明運營效率在樣本中呈中等偏上的水平,波動性相對較小,反映了樣本企業在運營過程中具有相對穩定的管理和效率優化措施。運營成本(OC)的最小值為0.161,最大值為0.415,平均值為0.294,標準差為0.047。雖然運營成本存在一定的波動,但整體上,該企業能夠維持較為合理的成本水平。倉儲融資額度(WFA)范圍為11.325到499.646,平均值為244.665,標準差為144.822,其較高的方差和標準差反映了企業在資金需求、資金獲取能力以及資金使用效率上的不同。應收賬款融資額度(ARFA)的最小值為5.161,最大值為297.608,平均值為155.198,標準差為85.753,顯示出不同企業之間的差異較大。訂單融資額度(OFA)從5.196到299.944,平均值為148.754,標準差為87.426,高方差揭示了企業在獲取和利用訂單融資方面的不均衡性。市場年限(MT)從1年到29年不等,平均值為15.290年,標準差為8.430,相對較大的方差(71.069)表明樣本企業在市場經驗上的分布非常廣泛。對企業規模進行賦值,大型物流企業為3,中等企業為2,小型物流企業為1,其范圍從1到3,平均值為2.030,標準差為0.792。這表明大多數企業處于中等規模,但仍有從小型到大型的廣泛分布。
4.2" " 多元回歸分析
模型一回歸結果如表3所示,倉儲融資額度(WFA)的標準化系數為0.365,t值為2.277,P值為0.023,表明WFA對運營效率有顯著的正向影響。這一結果說明,倉儲融資通過提供即時的資金支持,使企業能夠及時補充庫存或優化庫存管理,從而提升運營效率。訂單融資額度(OFA)的標準化系數為0.352,t值為2.498,P值為0.012,表明其對運營效率有顯著的正向作用。訂單融資可以為企業提供基于訂單的資金支持,緩解了大額訂單引起的資金壓力,增強了企業的市場響應能力;應收賬款融資額度(ARFA)標準化系數為0.018 7,t值高達5.456,這可能是因為應收賬款融資直接關聯到企業的銷售活動,將應收賬款快速轉換為現金流能夠極大地提高資金的流動性,使企業能夠更有效地管理運營資源。另外,企業規模的負向影響可能表明企業在擴展規模的同時,會因為管理上的復雜性,影響運營的靈活性和效率;市場年限的非顯著性也表明這一變量的影響被其他更為顯著的變量所掩蓋。綜上,回歸結果揭示了物流金融服務在提升企業運營效率方面的作用。
模型二回歸結果如表4所示。結果顯示,應收賬款融資額度(ARFA)對運營成本有顯著的負向影響(B=-0.097,Beta=-0.175,P=0.000),表明利用應收賬款融資可以有效減少企業的運營成本。在實踐中,通過將銷售產生的應收賬款轉換為現金,可以降低因資金滯留造成的成本損失,強化企業的現金流管理和財務穩定性。訂單融資額度(OFA)也顯示出對運營成本的顯著負向影響(B=-0.657,Beta=-0.121,P=0.034),這表明通過訂單融資可以優化資金流,減少由資金不足導致的生產和運營中斷,從而降低生產成本。倉儲融資額度(WFA)雖然也對運營成本呈現負向影響,但其顯著性邊緣表明倉儲融資的成本節約效果不如其他類型的物流金融服務明顯。另外,企業規模(CS)和市場年限(MT)在本模型中的影響不明顯,表明這些因素對運營成本的直接影響較小。
4.3" " 方差檢驗
方差檢驗如表5所示。模型一的回歸平方和為3.265,自由度為1,均方為3.265,F值為10.067,顯著性為0.000,表明模型在統計上顯著,即物流金融服務的各種形式(倉儲融資、應收賬款融資、訂單融資)與運營效率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殘差的平方和為290.286,自由度為895,均方為0.324,表示除模型已解釋的變異外,仍存在較大的未解釋變異。
模型二的回歸平方和為2.557,自由度為1,均方為2.557,F值為8.234,顯著性為0.000。這表明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況下,物流金融服務對運營成本具有顯著的降低效應。殘差平方和為279.732,自由度為895,均方為0.313,同樣表明除模型解釋的變異外,還有一定量的未解釋變異。綜上所述,方差分析結果為本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統計支持,表明物流金融服務在提高企業運營效率和降低運營成本方面具有顯著的正面影響。
4.4" " 討 論
本文通過定量分析揭示了物流金融服務對企業運營效率和運營成本的影響。結果表明,物流金融服務的利用與企業的運營效率顯著正相關。在實踐中,物流金融服務通過提供即時資金支持,使企業能夠優化庫存管理,提高庫存周轉率,從而提升運營效率。這表明物流金融服務能夠通過改善供應鏈的整體運作效率,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另外,物流金融服務對企業運營成本也有顯著的負向影響,有助于降低企業的總體運營成本。在實踐中,物流金融服務提供的流動資金支持有助于企業更有效地管理其資金流,減少因資金短缺而造成的生產停滯或延誤,從而避免額外的運營和管理成本。綜上所述,物流金融服務可以在直接的財務層面為企業帶來益處,更能在戰略層面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競爭力提升。
4.5" " 建 議
在物流金融服務的框架下,企業應考慮將物流金融服務作為其供應鏈管理和財務戰略的核心部分,對其進行更加積極的整合和應用。在實際操作中,企業可以通過建立專門的內部團隊來管理和優化與物流金融相關的操作及流程,并引入基于云計算的金融服務平臺,實現更高效的資金流管理和成本控制,確保金融服務與企業供應鏈操作的緊密對接,從而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響應市場變化的速度。隨著需求的市場化和復雜化,企業應主動與金融機構合作,共同開發更為個性化的物流金融產品和服務,例如,針對季節性存貨波動定制的融資解決方案,或者為新市場擴展提供的特定項目融資,使企業能夠獲得有針對性的金融產品,增強自身在金融市場中的議價能力,獲取更有利的融資條件,降低融資成本。
5" " 結" " 論
本文概述了物流金融服務和企業競爭力,基于資源基礎觀點和價值鏈理論構建了研究模型。通過對40家物流企業2018—2023年的數據進行定量分析,揭示了物流金融服務的有效利用可以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這表明物流金融服務通過優化資金流和提高供應鏈管理效率提升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基于分析結果,本文提出了企業應更加系統和戰略地整合物流金融服務,更加深入地與金融機構進行合作,以開發更適應企業需求的金融產品和服務,使企業能夠更好地利用物流金融服務,實現持續成長和競爭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王見芳.基于聯盟鏈技術的物流金融分析[J].鐵路采購與物流,2024,19(11):52-54.
[2] 趙越,屈利銘.企業供應鏈物流金融融資模式創新研究[J].物流科技,2024,47(2):142-145.
[3] 王一如.物流金融模式下物流企業成本控制策略初探[J].中國航務周刊,2024(30):72-74.
[4] 胡祎莉.基于區塊鏈技術的物流金融創新探究[J].中國儲運,2024(7):183-184.
[5] 汪德榮,王若靜.新質生產力視角下上市物流企業競爭力評價與提升路徑[J].南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4,41(3):138-146.
[6] 戚夢圓.物流企業競爭力評價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無錫:江南大學,2022.
[7] 肖懷云,昝文龍.我國物流企業競爭力評價研究——以2012—2016年58家上市物流企業為樣本[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7,39(10):9-12,15.
作者簡介:曾紅章(1992—),男,河南商丘人,商丘工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助教,碩士,研究方向:經濟金融;陳曉亞(1979—),女,河南商丘人,商丘工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旅游開發與規劃。
引文格式:曾紅章,陳曉亞.物流金融服務對企業競爭力的影響研究[J].物流科技,2025,48(6):137-14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