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旨在探討數智化背景下,高職現代物流管理專業如何有效培養現場工程師的問題。研究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核心問題展開:一是數智化對物流管理專業教育內容和方法的影響;二是現場物流工程師應具備的數智化專業能力及其培養模式;三是高職院校在培養現場物流工程師過程中如何將理論與實踐進行有機結合。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深入分析,文章提出了一套適應數智化發展趨勢的高職現代物流管理專業現場工程師培養模式,以期為物流行業的人才培養提供參考。
關鍵詞:數智化;高職;物流管理;現場工程師
中圖分類號:F49;G712 文獻標志碼:A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5.06.038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Model of Logistics Site Engine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gital Intelligence
HUANG Jianzhu
(Liuzhou Polytechnic University, Liuzhou 5450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how to effectively train site engineers majoring in modern logistics manag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gital intelligence. The research will focus on the following core issues. The first is the impact of digital intelligence on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method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The second is the digital intelligence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training mode that site logistics engineers should possess. The third is how to realize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process of training site logistics engine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rough the in-depth analysis of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set of training modes for site engineers majoring in modern logistics manag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digital intelligence, aiming at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the talent training of logistics industry.
Key words: digital intelligenc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logistics management; site engineer
0" " 引" " 言
隨著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數智化成為了推動現代物流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力量。在此背景下,高職現代物流管理專業的教育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數智化不僅改變了物流行業的運作模式,也對物流人才的專業技能和知識結構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過對現有文獻和實踐案例進行分析,旨在構建一個符合數智化時代要求的高職現代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框架,為物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1" " 數智化對高職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影響
1.1" " 數智化時代物流行業的變化和挑戰
數智化時代下的物流行業呈現出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1]。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使物流過程更加透明化、高效化。
首先,技術驅動與創新是數智化時代下物流行業轉型的核心。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先進技術的廣泛應用,使物流行業實現了從傳統模式向智能化、自動化模式的轉變。這些技術不僅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運營成本,還為客戶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務體驗。
其次,業務模式與服務升級也是數智化時代下物流行業的重要特點。隨著消費者需求日趨多樣化和個性化,物流企業紛紛開始嘗試業務模式創新,以提供定制化的倉儲、配送、供應鏈解決方案等服務。同時,物流平臺化運營也日益普遍,旨在通過整合供應鏈資源,提供一站式物流服務,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
最后,數據驅動與決策優化在數智化時代下的物流行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谛畔⒓夹g手段實現的物流信息共享和流通,物流企業可更精準地開展市場預測、提供定制化服務,以及優化運營決策。這不僅提高了物流效率,還降低了運營成本,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1.2" " 數智化時代物流行業對物流從業者新的要求
數智化時代促使物流行業發生了技術革新、業務模式創新和服務升級等積極變化,同時也對物流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知識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相關人員不僅需要掌握傳統物流管理知識,還要熟練運用新興技術,以應對日益復雜的物流場景和市場需求。其中,現場物流工程師作為物流系統的關鍵執行者,需要具備以下專業能力。
技術應用能力:能夠熟練操作物流信息系統,包括倉庫管理系統(WMS)、運輸管理系統(TMS),以及新興的自動化和智能化物流設備。
數據分析能力:能夠有效運用統計學和數據挖掘技術分析物流數據,以優化庫存管理、運輸路線和配送計劃。
問題解決能力:在面對物流過程中的突發事件時,能快速定位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
創新思維能力:具備創新意識,能運用數智化技術改進物流流程,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
團隊協作能力:在多學科、多部門的團隊中開展有效溝通和協作,共同推進物流項目。
1.3" " 高職院校培養物流現場工程師的迫切性日益加強
現場工程師作為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融會貫通的關鍵人才,會直接參與物流作業和現場管理,對于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服務質量至關重要。隨著各個行業對現場物流工程師的需求日益增加,高職院校急需培養一批現場物流工程師,而這也是應對行業需求、技術革新、人才短缺和產業升級的必然選擇。此外,目前職業教育在培養現場工程師方面存在著理論與實踐脫節、校企合作不夠深入、課程體系滯后等問題[2],導致培養的物流人才難以有效滿足產業發展需求,故而物流現場工程師的培養迫在眉睫。
2" " 基于內容和方法的物流現場工程師培養模式研究
2.1" " 數智化背景下物流管理職業教育內容和方法的變化
數智化背景下,隨著物流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物流模式的持續轉變,物流職業教育也正經歷著深刻變革。
2.1.1" " 教育內容的更新與拓展
數智化技術的發展為物流管理專業教育內容帶來了新的視野和思路。物聯網、大數據分析、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已成為教育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3],這些技術不僅改變了物流行業的運作模式,也為物流管理專業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學資源和研究對象。例如,通過大數據分析,學生可學習如何從海量物流數據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進而優化物流決策過程。
2.1.2" " 教學方法的創新
數智化背景下的教學方法呈現出多樣化和互動性的特點。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正在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模式轉變[3],這就需要利用信息技術,如在線教育平臺、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等,為學生提供更直觀和更具互動性的學習體驗。
2.1.3" " 實踐教學的強化
數智化背景下的物流管理專業教育更注重實踐教學。通過校企合作、實驗室建設、項目驅動等方式,學生能夠在真實或模擬的工作環境中學習和應用理論知識。這種實踐教學模式有助于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其職業競爭力。
2.1.4" " 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
數智化時代對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終身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隨著技術不斷更新和進步,物流管理專業學生需要具備快速學習和運用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因此,教育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和實踐,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
2.2" " 基于內容和方法的現場物流工程師培養模式研究
現場物流工程師作為專業負責物流系統規劃、設計、改進,以及運作管理的工程技術人員,需要掌握扎實的物流管理知識,具備良好的分析和判斷能力、團隊合作意識,以及良好的溝通能力。此外,隨著物流行業的發展,物流工程師還需具備不斷學習新技術和方法的能力。因此,培養現場物流工程師不僅要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更要強化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育[4]?;诖?,本文將構建基于內容和方法的現場物流工程師培養模式,突出實踐應用與理論知識的結合,以助力培養能解決現場物流問題的應用型、復合型技能人才。該模式包含以下主要內容。
2.2.1" " 數智融合重構課程體系
數智融合指將數學、信息技術與智能技術等多學科知識與物流管理專業教育相結合的過程。其強調跨學科整合,不僅關注物流管理的傳統知識,還涉及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現代技術的學習和應用。該種融合實踐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物流管理的基礎理論,還要能應用數學模型優化分析,利用信息技術提高物流效率,以及運用智能技術解決復雜的物流問題。數智融合要結合數智化技術與物流管理專業知識,整合物流管理、信息技術、數據分析等相關課程,形成跨學科知識結構模塊,強化學生對新興技術的理解和應用能力,構建跨學科課程體系。
2.2.2" " 校企合作強化實踐教學
實踐導向強調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工作,通過實際操作來加深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在高職現代物流管理專業中,實踐導向教學方法包括案例分析、模擬操作、現場實習等。此外,實踐教學還涵蓋項目驅動的學習方式,旨在讓學生在解決具體物流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團隊合作意識、項目管理和創新思維等綜合能力。
2.2.3" " 虛實結合促進能力遞進
能力遞進是指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和職業成長需求,分階段、遞進式地提升其專業能力。在高職現代物流管理專業中,能力遞進的首要任務是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其次是通過實踐教學逐步提升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最后是引導學生學習更高級的課程內容,以培養其高級技能和創新能力。
目前,傳統物流管理專業教學中存在業務數據不可視、融入企業情境難、規劃方案難驗證、智能設備采購成本高、實訓工位少等難點痛點。在此情況下,虛實結合的實踐教學展現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虛實結合是一種將虛擬仿真教學與實體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旨在通過VR技術模擬真實物流環境,結合實體實訓基地的實際操作,全面提升學生的物流管理能力和職業素養。
2.2.4" " 搭建平臺支撐持續發展
持續發展是指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和適應未來變化的能力。在數智化背景下,技術和行業環境日新月異,這就要求學生具備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的能力。高職現代物流管理專業應通過建立在線學習平臺、提供持續教育項目等方式,支持學生在畢業后繼續學習和深造。此外,教育過程中還應激發學生的自我驅動能力,鼓勵其主動探索新領域,適應行業發展趨勢,實現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
3" " 高職院校培養物流現場工程師的實踐探索
數智化背景下,高職現代物流管理專業的教育內容和方法需要與時俱進,以培養能快速適應未來物流行業發展的高素質現場工程師。通過改革課程體系、強化實踐教學、創新教學方法,可有效提升學生的數智化專業能力,使其滿足行業發展需求。
3.1" " 課程體系的優化與更新
在高職院校培養物流現場工程師的實踐中,可通過市場調研與需求分析了解崗位需求、技能要求和人才需求變化,同時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緊密結合,打破傳統課程界限,實現課程內容的交叉融合。例如,將《物流信息技術》與《物流運輸管理》結合授課,講授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優化運輸路線和調度。
課程體系的更新包括引入新興技術課程。高職院校應積極開設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相關的課程,如《物流大數據分析》《智能物流設備應用》等;也可邀請行業專家和企業工程師進校授課,傳授新的技術應用案例和經驗,教授學生如何使用數據分析工具,提高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
課程內容還應與職業資格認證對接。高職院校應將相關職業資格認證標準融入課程體系,使學生在完成學業的同時,獲取職業資格認證。
3.2" " 實踐教學的多樣化與技術融合
3.2.1" " 項目式教學
引入真實的物流項目,如企業的倉庫布局優化、配送路線規劃等,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合作完成項目。例如,院??膳c當地制造企業合作,讓學生為其設計原材料的倉儲管理方案。
3.2.2" " 情境模擬教學
利用VR、AR等技術,創建物流現場的虛擬情境。例如,模擬貨物裝卸、分揀的場景,讓學生在虛擬環境中操作練習;也可模擬物流企業中的突發事件,如貨物丟失、設備故障等,培養學生的應急處理能力。
3.2.3" " 企業實習
高職院校應與物流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不同類型和規模的實習機會。例如,安排學生到快遞企業的分揀中心、倉儲企業的倉庫、第三方物流企業的運營部門等進行實習。
3.2.4" " 校內實訓基地建設
高職院校應建設功能齊全的校內物流實訓基地,并配備先進的物流設備和軟件。例如,構建自動化立體倉庫、物流信息管理系統等。
3.2.5" " 技能競賽
高職院校應積極舉辦校內或校際物流技能競賽,如物流方案設計競賽、物流設備操作競賽等,并鼓勵學生積極參加,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新能力;也可鼓勵學生參加行業內的物流競賽,與其他院校學生交流切磋,了解行業的最新動態和技術要求。
3.2.6" " 產學研合作
高職院校應與物流企業合作開展科研項目,并聘請物流企業的一線工程師作為兼職教師,為學生傳授實際工作經驗和技能,讓學生參與到企業實際運營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實踐能力。
3.3" " 實踐教學與物流技術融合
3.3.1" " 物流信息技術應用
在教學中融入物流信息技術,如條碼技術、RFID技術、GPS定位技術等。同時,開設相關課程,培養學生運用物流信息系統進行數據采集、分析和決策的能力。
3.3.2" " 智能物流設備操作
引入智能物流設備,如無人叉車、AGV小車、智能分揀設備等,讓學生學習并掌握相關操作和維護方法。同時,開展智能物流設備的編程和調試實訓,提高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
3.3.3" " 數據分析與決策支持
培養學生運用數據分析工具處理和分析物流業務數據的能力。例如,讓學生運用Excel、SPSS等工具分析物流企業的庫存數據,并提出優化建議。利用大數據技術和人工智能,為學生提供物流決策的模擬場景,讓學生學會基于數據作出決策。
3.3.4" " 物聯網技術整合
通過實際案例說明物聯網技術在物流中的應用,如貨物的實時監控、設備的遠程控制等。同時,組織學生開展基于物聯網技術的物流項目實踐,如構建智能倉儲管理系統等[5]。
3.4" " 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
3.4.1" " 問題導向教學法(PBL)
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物流現場的實際問題,如“如何提升倉庫的空間利用率”“怎樣降低物流配送的成本”等,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小組討論等方式來解決問題。學生需要收集資料、分析數據、提出解決方案,并開展匯報和交流。
3.4.2" " 案例教學法
選取具有代表性的物流企業案例[6],如順豐、JD物流等的成功或失敗案例,讓學生深入研究案例中的物流運作流程、管理策略和問題解決方法。通過對案例的討論和分析,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4.3" " 角色扮演法
模擬物流企業的工作場景,要求學生分別扮演不同角色,如倉庫管理員、物流調度員、客戶等,開展實際的業務操作和溝通交流,以增強學生的職業體驗和溝通協作能力。
3.4.4" " 任務驅動教學法
教師給學生布置具體的物流任務,如設計一個物流配送方案、制訂一份倉庫管理規劃等。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能夠系統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同時培養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
3.4.5" " 翻轉課堂教學法
引入翻轉課程,教師提前錄制教學視頻或提供相關學習資料,引導學生在課前進行自主學習;課堂上則主要用于答疑解惑、小組討論和實踐操作,加強師生互動和學生參與度。
3.4.6" " 項目教學法
以一個完整的物流項目為載體[7],如“搭建智能包裝生產線”,鼓勵學生參與到從項目規劃、實施到評估的全過程中。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學生能系統掌握物流工程的知識和技能,提高綜合應用能力。
4" " 結" " 論
高職院校在培養物流工程師的過程中,需要通過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合、深化校企合作、實施項目驅動的教學模式、搭建實踐平臺,以及踐行終身學習理念等策略,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這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適應能力,滿足數智化背景下物流行業的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 羅媛媛.工業物流現場工程師培養路徑的研究[J].物流科技,2024,47(6):154-156,160.
[2] 馮蓬蓬.OBE視角下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J].商場現代化,2018(4):98-99.
[3] 謝家貴.物流工程專業現場工程師人才培養初探[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4,36(8):191-192.
[4] 馬貴平.淺析應用型本科學院物流工程專業現場工程師培養[J].科技創新導報,2014,11(5):226.
[5] 肖新華.從物流的5S理論談現場管理[J].中國市場,2008(32):30-31.
[6] 章玲義,任建平,夏文明.2024高職院校工業互聯網應用專業現場工程師人才培養模式與路徑研究[J].江蘇科技信息,2024,41(6):39-43.
[7] 鐘強強.科教融匯視域下的現場工程師人才培養路徑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4(13):53-56.
基金項目:2023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立項課題“基于‘自動化技術下’工業物流現場工程師培養的研究與實踐”(GXGZJG2023B211)
作者簡介:黃建柱(1981—),男,湖北棗陽人,柳州職業技術大學,經濟師,碩士,研究方向: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引文格式:黃建柱.數智化背景下高職物流現場工程師培養模式研究[J].物流科技,2025,48(6):14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