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今數字化時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正深刻地影響著教育領域.初中數學作為基礎學科之一,也迎來了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新機遇,為初中數學課程注入了新活力,豐富了教學資源,拓展了教學方式.本文旨在深入探索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課程整合的意義,并提出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課程整合的實踐策略,包括“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提升對信息技術的認知”“加強信息化環境建設,加強軟硬件基礎建設”“加強教師的技能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加強數學教學設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等實踐策略”,以期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數學;課堂教學
教育信息化發展需要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領域,以推動教育改革和發展.初中數學在培養學生邏輯思維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強調,教師應強化信息技術的運用,將其與數學學科緊密聯系.因此,將信息技術和初中數學課程整合具有重要意義.
1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課程整合的意義
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課程整合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教學資源,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為初中數學教學帶來新的活力和機遇.教師應積極探索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方式,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1激發學習興趣,提升學習積極性
傳統初中數學教學往往較為枯燥,以教師講解和書面練習為主.而信息技術的融入能夠為數學課程帶來豐富多樣的呈現形式,如生動的動畫、有趣的數學游戲、精彩的數學實驗視頻等.這些元素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探索欲[1].如在講解函數圖象時,通過動態演示函數的變化過程,能夠讓學生直觀地看到變量之間的關系,從而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這種直觀、生動的展示方式能夠打破數學的枯燥感,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1.2豐富教學資源,拓展學習的渠道
信息技術為初中數學教學提供海量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通過網絡獲取各種優質教學課件、教學案例、在線課程等,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學生也能夠利用在線學習平臺、數學教育軟件等進行自主學習和拓展學習.此外,網絡上的數學論壇、數學博客等還為學生提供了交流和分享的空間,可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如,學生可以在在線學習平臺上觀看名校教師的課程視頻,彌補課堂學習的不足;還可以通過參與數學競賽的線上培訓,提升數學能力.信息技術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學生能夠隨時隨地獲取到豐富的學習資源,為他們的數學學習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1.3培養創新思維,提高實踐能力
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課程中的應用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實踐和創新機會.如,利用數學軟件進行數學建模,讓學生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并通過數學方法求解和驗證.這不僅可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可鍛煉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在進行數學探究活動時,學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收集數據、分析數據、得出結論,從而提高他們的探究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此外,通過編程解決數學問題,如利用Python語言編寫數學算法,能夠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創新能力,讓他們在實踐中感受數學的魅力和價值.
2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課程整合實踐策略
2.1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提升對信息技術的認知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一些教師更多地關注短期目標,而忽略了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他們通常傾盡全力地傳授知識,而不是把知識內化為學生的核心素養.而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課程整合應立足于長遠教學目標,根據學科特點、內容需求和教學目標,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在展示學科信息和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此促使學生更快地實現短期和長期教育目標.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教師應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科學理論,認清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之間的關系,明白兩者的整合既可以對短期目標產生一定影響,又有利于實現長遠目標.
例如以“生活中的立體圖形”相關理論知識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使用相應的課程教學軟件,幫助學生了解立體圖形平移與變化的具體過程,使得學生可以清晰了解物體變化前后的具體位置.教師可以直接在多媒體大屏幕上為學生展示各種立體圖形,向學生展示圓錐與圓柱體,使得學生對各種類型的幾何圖形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教師還可以在幾何畫板上,為學生展示生活中的各種立體圖形,借助信息化教學軟件,設定立體圖形的各種數據,隨后在屏幕上自動生成一個具體的立體圖形,供學生觀察與研究.
2.2推進信息化建設,加強軟硬件基礎建設
軟硬件基礎建設的強化是達成信息化與初中數學有效整合的關鍵前提.學校應全力夯實軟硬件基礎,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首先,要徹底解決硬件設施老化的難題,保證運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的活動能夠平穩、正常地進行.因此,學校應投入足夠的資源和精力,及時更新和維護硬件設備,為信息化教學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其次,在軟件資源方面,應進行有目標、成體系地建設.有針對性地規劃和整合教學資源,使之切實滿足教師的教學設計和課件制作需求,并實現資源廣泛共享.此外,注重軟硬件的協同發展.硬件設施是基礎,軟件資源是靈魂,只有兩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才能真正發揮信息化教學的優勢.
例如以“勾股定理”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軟件展示生動的直角三角形的動畫,直觀呈現勾股定理的推導過程.還可以通過在線教育平臺,分享各種關于勾股定理應用的拓展資源,如建筑設計中的實際案例.學校應配備先進的電子白板等硬件設施,保證這些教學資源能夠流暢展示.在軟件資源方面,系統地建設包含勾股定理歷史背景、趣味習題、實驗模擬等內容的教學資源庫,供教師參考和共享,讓不同教學風格的教師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素材,提升教學效果.
2.3加強教師的技能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加強教師的技能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是推進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課程整合的重要舉措.只有教師具備扎實的信息技術技能和先進的教學理念,才能更好地將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有機融合,為學生創造更加生動、有趣、高效的數學學習環境,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綜合素質.
首先,開展多樣化的培訓活動.學校和教育部門應定期組織教師參加信息技術培訓,培訓內容應涵蓋信息技術的基礎知識、常用教學軟件的操作、多媒體素材的制作與處理、網絡資源的獲取與利用等方面.培訓方式可以多樣化,如集中培訓、在線培訓、校本培訓等,以滿足不同教師的學習需求.如,可以邀請信息技術專家到校進行集中講座和現場演示,讓教師直觀地了解最新的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利用在線學習平臺,為教師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和交流空間,讓教師能夠自主學習和隨時交流;開展校本培訓,由學校內部的信息技術骨干教師對其他教師進行指導和幫扶,促進教師之間的共同成長.
其次,注重實踐操作和案例分析.在培訓過程中,應注重實踐操作和案例分析,讓教師在實際操作中掌握信息技術的應用技巧,通過分析優秀的整合案例,學習他人的成功經驗.學校可以為教師提供專門的計算機實驗室和教學設備,讓教師有機會進行實際操作練習.同時,組織教師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共同完成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的教學設計和實踐,并進行交流和反思.此外,還可以收集和整理國內外優秀的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案例,組織教師進行分析和研討,讓教師從中汲取靈感,開拓思路.
再次,建立激勵機制和評價體系.為激發教師參與培訓和應用信息技術的積極性,學校應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和評價體系.對在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方面表現突出的教師給予表彰和獎勵,在職稱評定、評優評先等方面給予優先考慮.評價體系應包括對教師信息技術技能水平的考核、教學實踐效果的評估以及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價等方面.通過科學合理的評價,及時發現教師在整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促進教師不斷改進和提高[3].
最后,鼓勵教師自主學習和研究.教師自身也應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積極主動地學習信息技術知識和新的教學理念,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教師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學術著作、期刊論文,關注教育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研究成果;參加學術研討會和教學觀摩活動,與同行交流經驗和心得;開展個人的教學研究項目,探索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課程整合的有效模式和方法.同時,教師還應注重將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應用到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和總結經驗,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教學策略.
2.4加強數學教學設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加強初中數學教學設計,充分融合信息技術的優勢,能夠為學生創造更加生動、有趣、高效的學習環境,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全面發展.教師應不斷更新教學理念,積極探索創新,以適應時代發展對教育教學的新要求.
首先,教師應深入研究教材和學情.明確教學目標、重點、難點以及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學習需求.如,在教授“函數”概念時,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于變量的理解程度以及可能存在的困惑,從而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活動.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創設豐富多樣的教學情境.通過多媒體展示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如股票走勢圖、氣溫變化曲線等,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如,在講解“幾何圖形”時,利用動畫演示圖形的變換過程,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圖形的性質和特點.在教學設計中,注重教學方法的選擇和優化.可以采用問題驅動教學法,借助信息技術提出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小組討論.如,在線上教學平臺上發布問題,讓學生在線交流想法,教師及時給予指導和反饋.同時,合理安排教學環節和時間分配.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將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切割和整合,使教學過程更加緊湊、流暢.如,使用教學軟件制作精美的課件,將知識點分層次、分步驟呈現,讓學生逐步掌握.此外,設計多樣化的練習和評價方式也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教師可以利用在線練習平臺,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推送個性化的練習題,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大數據分析,對學生的學習表現進行精準評價,為后續教學提供依據.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教師還可以開展項目式學習.讓學生利用網絡資源收集數據、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和創新思維.如,組織學生開展關于城市交通流量的調查研究,運用數學知識建立模型,提出改善交通的建議等.
3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課程的整合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將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課程整合,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教學資源、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為初中數學教學帶來新活力.在實踐策略方面,可以通過樹立正確觀念、加強環境建設、提升教師技能、優化教學設計,不斷探索和創新.然而,整合之路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持續關注、不斷改進.并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提高數學教學成效,為學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數學基礎.
參考文獻:
[1]熊兵.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機整合的實踐[J].天津教育,2024(3):37-39.
[2]侯青亮.運用技術,有效整合——論初中數學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策略[J].數理天地(初中版),2023(7):96-98.
[3]李斌全.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課程整合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2(5):63-66.
[4]何舉林.初中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教學的整合策略分析[J].智力,2021(35):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