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園早操活動在促進幼兒身體發育、增強幼兒體質、培養幼兒情感能力和行為習慣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當前幼兒園早操活動多注重形式而忽視其潛在的教育意義,不僅影響了早操活動本身的教育效果,也限制了幼兒全面素質的提升。因此,幼兒園在設計和執行早操活動時,應更加注重活動的教育深度和文化內涵,充分挖掘和體現其在幼兒全面發展方面的價值,以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關鍵詞:傳統文化 幼兒園 早操活動 文化傳承 DOI:10.12278/j.issn.2097-5309.2025.03.054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早操活動作為幼兒園一日活動的重要環節,對增強幼兒運動系統和心肺器官的功能,提高幼兒動作的節奏性、協調性、準確性和控制性,以及形成良好身體姿態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調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將傳統文化融入幼兒園早操活動,既能滿足幼兒體能鍛煉的需求,又能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本文旨在探討傳統文化如何融入幼兒園早操活動,以期提升早操活動的教育價值,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并為傳統文化的傳承提供新的路徑。
一、傳統文化融入幼兒園早操活動的價值
1.增強文化認同感
傳統文化作為民族的精神血脈,是歷史長河中積淀下來的寶貴財富,蘊含著豐富的歷史底蘊和獨特的文化基因。它不僅是民族身份的象征,更是民族精神的體現,對于維系民族凝聚力、促進文化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在幼兒園早操活動中融入傳統文化元素,為幼兒提供了一個直觀感受與親身體驗本民族文化的平臺,能加深幼兒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在心靈深處形成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這種認同感是幼兒構建自我身份認知、形成健康人格和價值觀的基石,它促使幼兒在成長初期便形成對民族文化的自豪感,為日后成為具有文化自信和社會責任感的公民奠定堅實基礎。
2.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傳統文化中的諸多元素,如悠揚的古箏樂曲、靈動的民族舞蹈、剛柔并濟的武術動作等,均蘊含著獨特的價值。將這些元素巧妙融入早操活動,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幼兒的身體素質,如增強肌肉力量、提高身體協調性和靈活性,還能在音樂的旋律與舞蹈的節奏中,調節幼兒的情緒狀態,促進其心理健康發展。此外,傳統文化的熏陶還能在無形中陶冶幼兒的情操,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使幼兒在享受運動樂趣的同時,心靈得到滋養,情感得到豐富,從而實現身心和諧發展的目的。
3.提升教育的多元性
傳統文化的融入還極大地提升了早操活動的教育多元性。傳統元素的加入,使得早操活動不再局限于單一的體育訓練,而是成為一個集體育、藝術、文化于一體的綜合性教育活動,這種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不僅能滿足幼兒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還促使幼兒在參與過程中,能夠接觸到更廣泛的知識領域,拓寬視野。同時,教育多元性的提升也為教師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教育創新空間,鼓勵教師根據幼兒的興趣和特點,設計更加豐富多彩、富有創意的早操活動,從而進一步提高了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早操活動存在的問題
1.形式化嚴重
多數幼兒園在策劃和執行早操活動時,過分強調形式的豐富多樣,力求通過新穎的歌曲選擇、富有童趣和時代感的旋律,以及簡單易學且重復性大的動作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同時,器械的選擇也力求多樣化,以激發幼兒參與的興趣。然而,這種過分追求形式上的創新和多樣化的做法,往往導致早操活動在教育深度上的缺失。教師們更多地關注活動的外在表現,而忽視早操活動背后所蘊含的教育意義和價值,這種形式化的傾向,使得早操活動成為一種表面上的熱鬧和歡快,而缺乏對幼兒內在品質和能力培養的深度挖掘。幼兒在這種活動中,雖然能夠獲得一定的身體鍛煉,但在情感、認知和社會性發展等方面卻未能得到充分培養。
2.缺乏文化元素
在信息化時代,各種外來文化元素不斷涌入,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構成了挑戰。而在幼兒園的早操活動中,這種挑戰表現得尤為明顯。很多早操活動在設計時,往往忽視傳統文化元素的融入,導致幼兒在參與過程中無法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和精髓,文化元素的缺失,導致幼兒缺乏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了解,也限制了他們通過早操活動進行文化學習和傳承的機會。長遠來看,這不利于幼兒形成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也不利于他們成為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和民族情懷的新一代。
3.教育價值挖掘不足
多數幼兒園在設計早操活動時,主要關注其在幼兒動作發展、身體鍛煉和增強體質等方面的價值,這些方面的確是早操活動的重要功能之一,但并非全部。實際上,早操活動在幼兒情緒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培養和堅強意志形成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當前很多幼兒園在設計和執行早操活動時,不夠重視這些方面的價值挖掘和體現,導致幼兒在參與早操活動時,雖然能夠獲得身體上的鍛煉和成長,但在情緒管理、行為習慣和意志力等方面卻未能得到充分提升,這種教育價值挖掘的不足,限制了早操活動在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方面的作用,也影響了幼兒園教育質量的整體提升。
三、傳統文化融入早操活動的路徑
1.整合傳統文化資源
傳統文化資源的整合,是將傳統文化元素有效融入早操活動的基礎。這一過程涉及對傳統文化素材的廣泛收集、細致篩選、適度改編與創新,旨在確保所選內容既符合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又能貼近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早操活動的實踐需求。具體而言,整合傳統文化資源需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建立傳統文化資源庫,通過圖書館、博物館、網絡資源等多種渠道,廣泛搜集包括歷史故事、民間傳說、傳統節日、傳統藝術(如京劇、皮影戲、剪紙)、傳統音樂(如民樂、戲曲唱腔)、傳統舞蹈(如扇子舞、秧歌舞)、傳統武術(如太極拳、少林拳)等在內的豐富多樣的傳統文化素材。這些素材應覆蓋不同領域,確保內容的多樣性和全面性。其次,進行細致篩選與改編,針對幼兒階段的特點,應選擇那些內容積極健康、易于理解接受且富有教育意義的傳統文化元素。對于某些復雜或深奧的文化內容,進行適當的改編,如簡化故事情節、提煉核心寓意、調整表現形式等,使其更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同時,注意去除不適合幼兒接觸的文化糟粕,確保內容的純凈性。還應積極創新傳統文化元素的表達方式,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如動畫、音樂制作、視頻剪輯等,將傳統文化元素以更加生動、形象、互動的方式呈現,增強吸引力。例如,將傳統故事改編為動畫短片,配以朗朗上口的兒歌,或利用AR技術讓傳統藝術“活”起來,讓幼兒在參與早操活動的同時,仿佛置身于傳統文化的海洋中,感受其獨特魅力。最后,注重傳統文化的時代性解讀,在整合過程中,不僅要保留傳統文化的精髓,還要結合當代社會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對傳統文化進行時代性解讀和再創造,使其更加貼近現代幼兒的生活實際。
2.創編具有文化特色的早操
在傳統文化資源得到有效整合的基礎上,具有文化特色的早操是傳統文化融入早操活動的關鍵環節,將傳統文化元素與早操動作巧妙融合,能夠創造出既富有教育意義又充滿趣味的早操,在幼兒的早期教育中播下文化自信的種子。創編具有文化特色的早操,應明確創編主題,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身心發展階段以及教育目標,確定一個或多個傳統文化主題作為早操的創編核心,如“十二生肖”“傳統節日慶典”“古代英雄故事”等。主題的選擇應具有代表性、趣味性和教育性,能夠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參與熱情。在明確了創編主題后,注重設計動作與節奏,結合所選主題,設計一系列與傳統文化元素相呼應的早操動作。同時,注重動作的連貫性和節奏感,通過變化動作的速度、力度和幅度,營造出一種富有韻律感和動態美的視覺效果。在節奏方面,可以選用傳統音樂的旋律或節奏作為背景音樂,增強早操的文化氛圍和感染力。在動作設計的基礎上,巧妙融入傳統文化符號、服飾、道具等元素,如使用傳統樂器作為道具進行表演、穿著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飾進行早操等,這些元素的融入不僅能豐富早操的表現形式,還讓幼兒在參與過程中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在創編過程中,可以嘗試將傳統文化故事或傳說融入早操動作中,通過動作的變化和組合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提升早操的趣味性和觀賞性,讓幼兒在參與早操的過程中學習到傳統文化知識,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記憶。創編完成后,需進行多次試教和調整,確保早操內容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并積極收集幼兒、家長和教師的反饋意見,確保早操活動在保持傳統文化特色的同時,緊跟時代步伐,滿足幼兒成長的新需求。
3.營造文化氛圍
營造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能豐富早操的內涵,讓學生在日常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感受和學習傳統文化。環境裝飾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手段。幼兒園可在操場周圍、早操區域設置與傳統文化相關的裝飾元素,如利用剪紙藝術展現傳統節日場景,通過國畫風格的壁畫描繪歷史故事,或懸掛寓意吉祥的中國結和燈籠,這些裝飾不僅色彩鮮明、富有視覺沖擊力,還能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同時,可在早操區域布置小型傳統文化體驗區,如設置書法體驗角、茶藝展示區等,讓幼兒在早操前后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和體驗傳統文化,從而加深對其的理解和喜愛。音樂是文化的靈魂,可以選取經典民樂作為早操伴奏,如《高山流水》《漁舟唱晚》等,這些旋律優美、意境深遠的樂曲能夠激發幼兒的運動熱情,在無形中培養其審美能力和文化認同感,還可嘗試將傳統兒歌、童謠融入早操音樂中,通過朗朗上口的旋律和歌詞,讓幼兒在跟唱和律動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服飾也是營造文化氛圍不可或缺的一環。幼兒園可為幼兒設計并制作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早操服裝,如漢服、唐裝或民族服飾的改良版,這些服裝不僅美觀大方,還能讓幼兒在穿著過程中體驗到傳統文化的獨特韻味。同時,教師也應穿著與主題相符的服飾,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讓幼兒感受到教師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熱愛,從而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傳統文化的學習中。此外,還可利用早操活動的間隙時間,通過故事講述、角色扮演等形式,向幼兒介紹與早操動作相關的傳統文化知識。例如,在編排以“武術”為主題的早操時,穿插講述古代武術家的傳奇故事,讓幼兒在了解武術文化的同時,也能提高學習武術的興趣和動力。
4.教師專業發展
教師是傳統文化融入早操活動的重要推動者,其文化素養和教學能力直接影響傳統文化的傳承效果。因此,加強教師的傳統文化教育和專業培訓,是確保傳統文化有效融入早操活動的關鍵。幼兒園應定期組織教師參加傳統文化知識培訓,內容涵蓋歷史、文學、藝術、民俗等多個方面,通過專家講座、工作坊、研討會等形式,提升教師的傳統文化素養。培訓中,不僅要注重知識的傳授,更要引導教師深入理解傳統文化的內涵和價值,培養其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尊重。在專業發展方面,幼兒園應鼓勵教師積極探索和創新傳統文化融入早操活動的方法和策略。例如,組織教師進行教學設計比賽,要求參賽作品必須包含至少一項傳統文化元素,通過比賽的形式培養教師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還可建立教師交流平臺,鼓勵教師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心得。為提升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幼兒園可定期組織傳統文化主題早操觀摩活動,讓教師有機會現場觀摩和學習其他教師的優秀做法。觀摩后,應組織討論會,引導教師就觀摩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亮點進行深入探討,共同尋找改進和提升的方法。同時,應鼓勵教師將觀摩學習的成果轉化為自己的教學實踐,不斷優化和完善早操活動的設計和實施過程。此外,幼兒園還應建立科學的教師評價體系,將傳統文化融入早操活動的能力和效果作為教師評價的重要指標之一。通過評價體系的引導,促使教師更加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評價過程中,應注重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的結合,既關注教師在傳統文化融入方面的努力和嘗試,也重視其取得的實際效果和幼兒的反饋。為保持教師專業發展的持續性和系統性,幼兒園還應建立長期的學習和發展規劃,為教師提供持續的支持。例如,建立傳統文化教育資源庫,為教師提供豐富的教學素材和案例;還可與高校、研究機構等建立合作關系,共同開展傳統文化教育和研究項目,推動教師在專業領域的不斷成長和發展。
總之,將傳統文化融入幼兒園早操活動,既能滿足幼兒體能鍛煉的需求,又能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本研究通過挖掘傳統文化的教育價值,拓展早操內容,實現傳統文化在早操活動中的有效融入。在今后幼兒園的工作中,應繼續加強對傳統文化的挖掘和利用,創新早操活動形式和內容,使傳統文化在幼兒教育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時,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提升教師的傳統文化素養和教育能力,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陶金玲、湯麗裙《民間舞蹈融入幼兒早操活動的策略研究》,《早期教育:教師版》2021年第43期。
[2] 劉娟《利用民間文化資源豐富幼兒園早操活動》,《當代幼教》2015年第11期。
[3] 王秀鳳、鄧麗群《民間體育游戲融入幼兒園戶外早操的探索》,《世界兒童》2023年第5期。
[4] 覃艷紅《幼兒早操活動自主游戲環節的組織與實施》,《知識文庫》2016年第15期。
[5] 王輝《融合民間游戲元素創編地方文化早操》,《好家長》2013年第2期。
[6] 楊曉瑜《傳統文化融入幼兒園早操活動的路徑探析》,《兒童與健康》202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