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鄉村旅游市場迎來了迅猛發展,農家樂和休閑農業逐漸成為新興的旅游方式。目前,農業與旅游業的融合已成為鄉村發展的必然選擇,同時,也滿足了城市居民的消費需求。登封市,作為一個農業縣級市,擁有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非常適合以農旅融合為基礎發展鄉村旅游。然而,在推動農旅融合的鄉村旅游過程中,仍面臨相應問題需要解決。基于此,文章以河南省登封市為例,對區域鄉村旅游發展現狀進行分析,探討了在農旅融合模式下區域鄉村旅游所面臨的挑戰,并以此為依據,提出了基于農旅融合模式的區域鄉村旅游發展策略,旨在推動區域農業轉型發展和區域經濟的增長。
鄉村旅游是指以鄉村地區作為主要的活動場所,通過依靠鄉村獨特的民宿風情、園舍村落、自然環境等資源,為城市游客提供休閑、娛樂的新型旅游經營活動。而農旅融合模式下的鄉村旅游強調的是將農業生產活動、鄉村自然風光與旅游服務相結合,創造一種新型的旅游體驗。這種模式不僅能夠促進當地農業的多元化發展,還能帶動鄉村經濟的全面振興,實現農業與旅游業的雙贏。若地區基于農旅融合模式發展鄉村旅游,不僅能夠提升鄉村地區的整體形象,增強其對外吸引力,同時也會為當地居民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
區域鄉村旅游發展現狀
登封市屬于河南省的一個縣級市,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和自然景觀。該市不僅以“天下武功之都”著稱,還因位于中岳嵩山南麓而聞名遐邇。登封市的總面積為1 22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約77萬,是集山水資源和文化資源于一體的地方。在鄉村振興背景下,登封市依托其豐富的文化與自然資源,致力于發展鄉村旅游。通過優化改造少林大道、環嵩山旅游大道等重要交通線路,登封市成功打造了以休閑度假、山地運動、紅色旅游、研學旅游、戶外露營和民俗體驗等為主題的多樣化旅游產品。這些舉措不僅豐富了旅游業態,也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傳承。在農旅融合模式的推動下,登封市的鄉村旅游呈現出蓬勃的發展態勢。通過發展休閑農業和農家樂,以及建設旅游小鎮和休閑園區,登封市已經形成了“一山兩帶八集群”的鄉村旅游特色區域。這些區域的建設和發展,不僅為游客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旅游體驗,也為當地居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收益。此外,登封市還積極創建美麗鄉村示范村和特色農業產業集群,通過發展生態農業和現代農業,進一步提升了鄉村旅游的品質和吸引力。截至2022年,登封市已成功創建了多個3A級風景名勝區,并計劃在未來繼續擴大鄉村旅游的規模和影響力,努力將登封市打造成為鄭州市乃至河南省的鄉村旅游首選目的地[1]。
農旅融合模式下區域鄉村旅游發展的困境
農旅融合度不高
近年來,雖然登封市依靠自身獨特的自然以及區位優勢,推進了鄉村旅游的發展。但是,農旅融合度并不高,很多產品都是農業與旅游業的拼接。實際上,基于農旅融合的鄉村旅游發展,關鍵點在于“農”與“旅”。目前,登封市鄉村旅游產業中的農業、農村以及農民沒有完全融入旅游中,農旅融合的項目依然停留于簡單的觀光以及體驗階段,這也讓游客產生審美疲勞,無法切實凸顯鄉土特色資源。加之,農民也未成為農旅融合發展中的一員,由此導致影響農旅融合鄉村旅游的持續健康發展,很多農旅項目呈現出融合度不足的問題。許多農旅產業的經營者在發展農業時,過分關注農作物的產量,忽視了旅游元素的融入,無法充分利用農旅融合帶來的發展機遇,從而限制了農業經濟的進一步增長,影響了農旅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農旅人才的流失
鄉村旅游要想發展,需要以人才為保障。但目前登封市在基于農旅融合發展鄉村旅游時,仍面臨人才流失的問題。盡管鄉村旅游的發展需要具備多元知識結構的專業人才,涵蓋旅游管理、鄉村文化研究以及農業經濟學等領域,但登封市各個景區的工作人員普遍缺乏高水平的專業技能。此外,鄉村地區對高層次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導致鄉村旅游的規劃與管理多依賴于當地村干部和村民,他們往往在相關知識方面存在不足。同時,登封市的基礎設施尚未達到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標準,其薪資待遇和工作環境與大城市相比不具備競爭力,這促使許多年輕人選擇外出就業,從而加劇了人才流失的問題。這些因素綜合作用,使得登封市在推進農旅融合模式,發展鄉村旅游的過程中,遭遇了人才流失的挑戰。
品牌特色的缺失
品牌是消費的導向。在發展鄉村旅游過程中,游客對旅游產品的認可度以及品牌知名度與旅游景點的口碑息息相關。而登封市在農旅融合模式下的鄉村旅游發展中,品牌特色的缺失是不容忽視的問題。目前,該市的鄉村旅游產品和服務尚未形成鮮明的品牌形象,缺乏具有代表性和辨識度的特色項目,導致游客在選擇鄉村旅游目的地時,并未將登封市作為首選。同時,登封市在打造農旅品牌的過程中,照搬其他城市的成功經驗,忽視本地文化與資源的獨特性,使得品牌建設缺乏創新和差異化,很多游客僅欣賞風景,并未感受到當地特色,使得鄉村旅游品牌難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營銷手段較單一
登封市在鄉村旅游領域的發展起步較晚,其宣傳和營銷主要依賴于傳統的宣傳方式,包括發放傳單、舉辦節慶活動等,營銷策略相對單一,缺乏創新和多樣性。這些營銷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吸引游客,但主要是吸引本地居民,向外散播信息的力度不大、渠道不廣,忽視鄉村旅游的品牌效益以及綜合影響力。同時,在營銷的過程中,忽視農業產業的特色和價值,導致營銷效果不佳。登封市在數字化營銷方面也存在明顯不足,未能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和社交媒體進行有效推廣,進而限制其在更廣泛市場中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服務質量待提升
雖然近些年登封市在鄉村旅游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旅游公共服務的質量仍有待進一步提升。目前,該市的旅游信息咨詢點分布不夠廣泛,信息更新不夠及時,導致游客在規劃行程時遇到困難。在交通指引方面,雖然主要交通線路得到了優化,但在一些鄉村旅游點,公共交通的覆蓋和便利性仍顯不足,影響了游客的出行體驗。在衛生設施方面,一些鄉村旅游區域的公共廁所和垃圾處理設施尚不完善,這影響了游客的舒適體驗,可能會降低旅游者的旅游興致和滿意度。
基于農旅融合模式的區域鄉村旅游發展策略
緊抓農旅融合的切入點
在農旅融合模式下,要想推進鄉村旅游的發展,區域需要緊抓農旅融合的切入點,深入挖掘和整合本地豐富的農業資源,將傳統農業與現代旅游產業相結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旅產品。在此過程中,一是區域應圍繞農業景觀化、休閑化、旅游化的思路,開發多樣化的農業旅游產品,如農業觀光、農事體驗、鄉村節慶等,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二是需重視農業資源的科學整合,例如,將農田、果園、花海等打造成吸引游客的農業景觀,培育特色農莊和休閑農業園,為農旅融合發展提供堅實基礎。三是區域應注重農業文化內涵的挖掘與傳承,搜集和整理當地農業發展的歷史,保護傳統農事活動,保留其原貌。通過詩歌、演講、書畫、歌舞等形式豐富農業文化的表現內容,提升其旅游吸引力。四是在農產品的旅游商品化方面,應依托登封市的農副產品資源,與食品加工制造業相結合,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天然飲料、酵素、零食等衍生產品,并在包裝和標識上突出登封特色。五是應通過提高農民的收入和改善其生活條件,激發其參與鄉村旅游發展的積極性,實現農民的自我積累與成長,進而推動區域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強化農旅人才隊伍建設
區域在推進鄉村旅游發展的同時,也需重視農旅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應建立完善的農旅人才引進機制,通過拓寬人才引進渠道,吸引各類專業人才,使其能夠在各自的領域發揮所長,共同推動鄉村旅游的繁榮。一是應鼓勵專家和技術人員的相互合作,通過與專家的交流互動,提升農旅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和實踐能力,為鄉村旅游的長遠發展儲備人才資源。二是為吸引和留住人才,區域政府應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包括提供專項人才補貼、生活補貼以及建設適宜的人才公寓等,確保引進的人才能夠在區域安心工作和生活。三是應重視農旅人才的培養,注重質量而非僅僅追求數量。通過制定針對性的農旅人才培養方案,建立農旅人才培養基地,與本地院校合作開設特色課程,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同時,為本地從業人員提供專業培訓,從而提升整個行業的服務水平和專業能力。如此,便能夠培養更多高質量的農旅人才,為鄉村旅游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加強農旅特色品牌打造
推進農旅融合模式發展鄉村旅游,登封市需要以豐富的文化遺產和自然資源為依托,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體驗。一是登封市不僅擁有世界文化遺產——少林寺,還有中岳廟、嵩山等眾多名勝古跡以及豐富的武術文化資源。為此,在發展鄉村旅游時,可以圍繞“少林武術”和“禪宗文化”兩大主題,開發一系列體驗項目,如武術表演、禪修課程、功夫體驗營等,讓游客在欣賞自然風光的同時,深入了解和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二是登封市可以利用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農業資源,發展生態農業和休閑農業。例如,可以推廣嵩山腳下特色的茶葉種植和加工,讓游客參與采茶、制茶的全過程,體驗從田間到茶杯的轉變。同時,結合當地的農產品,如嵩山核桃等,開發一系列健康、綠色的農產品,打造“嵩山特產”品牌,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三是登封市還應注重旅游紀念品和手工藝品的開發,可以組織當地手工藝人,利用竹編等傳統材料,制作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藝品和紀念品。通過舉辦手工藝品展覽和銷售活動,不僅能夠促進當地手工藝的發展,還能為游客提供獨特的購物體驗。四是登封市應加強旅游服務設施的建設,提升旅游服務質量。通過建立旅游咨詢中心、完善旅游標識系統、提供多語種的導游服務等措施,確保游客能夠獲得便捷、貼心的服務,進一步加強其農旅特色品牌的打造,提升旅游吸引力。
加大農旅宣傳營銷力度
在當前競爭激烈的旅游市場中,登封市的鄉村旅游同樣需要有效宣傳和營銷策略來提升其知名度和吸引力。為此,一是登封市應制定并推廣“登封古韻,禪武之旅”的宣傳口號,深入挖掘登封市的文化底蘊和自然風光,圍繞“禪宗文化”等主題,打造具有代表性的旅游產品,推出“禪武登封”旅游品牌,結合“禪宗體驗營”“武術表演”等特色活動,吸引游客親身體驗。二是利用電視、網絡、社交媒體、戶外廣告等多種媒介,與旅游網站、在線旅游平臺、旅游博客等合作,開展全方位的宣傳推廣。通過借助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體平臺,以短視頻、直播等形式展示登封的自然風光、文化活動和旅游體驗,吸引年輕群體的關注。三是實施精準營銷策略,根據大數據分析,對不同客源市場進行細分,匹配相應的宣傳方式。通過定向營銷,提高宣傳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四是豐富節事營銷活動,舉辦與農旅結合的節慶活動,如“嵩山茶文化節”“登封武術節”等,通過活動的舉辦,提升登封市的旅游人氣和品牌影響力。
完善農旅公共服務配套
在推動農旅融合過程中,登封市應重視構建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提升游客前往鄉村的旅游體驗的人性化水平,從而促進農業與旅游業的深度融合。在此過程當中,一是應構建完善的旅游信息服務平臺,通過建立集旅游咨詢、在線預訂、互動交流于一體的綜合信息平臺,為游客提供全面的旅游信息和便捷的服務。該平臺應具備實時更新的旅游資訊、智能推薦旅游路線、在線客服支持等功能,以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二是為提升旅游交通的便利性,區域應優化旅游交通網絡,增加通往主要旅游景點的公共交通線路,提高旅游專線的頻次和覆蓋面。三是推進旅游廁所的提升工程,在已有基礎上,積極探索以商養廁、以商管廁,推進鄉村旅游周邊對免費廁所對外開放聯盟的組建,并且增加充電、二維碼投訴、自動售賣等便民功能。四是加強旅游安全與應急服務。通過構建旅游安全預警系統,并定期對旅游設施執行安全檢查,確保游客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應急救援體系至關重要,以確保在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且有效地作出反應。五是注重提升旅游服務的整體質量。通過對農旅從業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其專業技能,并使其樹立服務意識,確保游客在登封市的每一次體驗都充滿愉悅和滿足。六是注重旅游環境的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在旅游開發過程中,應遵循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保護好自然環境和文化遺產。通過開展環保教育和宣傳活動,增強游客和當地居民的環保意識,共同促進旅游環境的可持續性。如此,便能夠為游客提供更加完善、便捷、安全、舒適的旅游體驗[2]。
以農旅融合為核心,推動鄉村旅游的發展,不僅可以實現區域經濟的多元化,還能有效保護和傳承文化遺產,為游客帶來獨特的旅游體驗。采取這些措施,將助力登封市成為集文化體驗、休閑度假、生態觀光于一身的綜合性旅游目的地,為我國鄉村旅游的發展樹立新的典范。
參考文獻:
[1]邵貴媛,別君紅.中國式現代化語境下青島農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路徑研究[J].山西農經,2024(19):1-4+10.
[2]遲鑫昊,陳勃宇,張靜怡.農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路徑探析——以保定市易縣戀鄉·太行水鎮為例[J].農村科學實驗,2024(23):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