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數學源于對現實世界的抽象,其通過對數量和數量關系、圖形和圖形關系的抽象得到數學的研究對象及其關系.初中數學在形成理性思維、科學精神和促進個人智力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課標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數學課堂要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為根本目標,以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為核心目標,關注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促進初中學生思維認知與思維能力的提升.本文立足于新課標背景,探究初中數學課堂培養思維能力的現狀,并結合數學課程特征提出教學的關鍵點及具體策略,旨在凸顯數學課程的育人導向,促進初中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數學;思維能力
數學作為初中課程體系中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空間觀念、探究意識和理性精神的關鍵媒介.隨著新課標的改革,初中數學的教學方向也要有所改變,要重視學生的學習體驗,關注學生的成長歷程,并以數學課程為媒介,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助力.若想通過數學課堂培養初中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注重調動他們的內在思維動力,教會他們正確的思維方法,培養其良好的思維品質.可以通過數學聯系生活的形式,鍛煉學生的思維活力,也要創建具體的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的思考與探究,還要利用現實問題,凸顯數學的應用性特征,促進學生思維的發散.
1"初中數學課堂培養思維能力的現狀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數學課堂的主要目標,但在教學實踐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當前初中數學課堂普遍存在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現象,教師更關注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記憶、對數學定理的理解和對解題步驟的掌握,忽略了學生邏輯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1].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雖能夠應對考試,但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卻顯得力不從心.
如今的數學教學模式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這種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缺乏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這種教學模式也不利于初中學生探究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限制了他們思維的發展.有些初中數學教師的教育觀念停留在應試教育層面,過分強調分數和升學率,忽略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這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關注知識的講授,不注重多樣化教學活動的組織與實施,導致學生的數學思維得不到提升,也會影響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養成.
由于學生長期接受灌輸式教育,他們缺乏獨立思考的意識和能力,在面對數學問題時習慣于依賴教師的講解和答案,缺乏主動探究和解決問題的意識.這種現象嚴重制約了初中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還會使得數學課程的育人導向難以體現.還有一些教師的課堂教學過于強調解題技巧的訓練,忽略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教師往往采用大量的習題和題海戰術來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這種做法導致學生只會機械地套用公式和定理,缺乏對數學問題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2"新課標下初中數學培養思維能力的關鍵點
2.1"調動內在思維動力
新課標指出: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應使學生通過數學學習,形成和發展面向未來社會和個人發展所需要的核心素養.課堂教學不僅要考慮數學本身的特點,更要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組織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培養初中學生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2].為了利用數學課堂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調動內在思維動力是最重要的.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活動,保證每節課形象生動,通過動人的情境、誘人的懸念,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并使他們逐漸認識到數學在生活中、社會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極強的學科,通過數學學習,學生能夠鍛煉并提升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調動內在思維動力,會讓學生主動思考數學問題,激發他們的邏輯思維潛能,使其在面對復雜問題時可以有條理地分析、推理和判斷,從而找到問題的解決答案.數學學科的抽象性也很強,要求學生能夠將具體的問題抽象化,用數學模型進行表示和求解,調動內在思維動力.可以促使學生深入思考和理解數學概念、公式和定理,提升抽象思維水平,使其更好地理解和處理抽象問題.此外,數學也是鍛煉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重要媒介,通過調動內在思維動力,學生可以主動觀察和想象幾何圖形的形狀、大小和位置關系,鍛煉空間思維和想象能力.
2.2"教會學生思維方法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若想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會他們正確有效的思維方法是重中之重.這不僅是數學學習的核心要求,更是學生全面發展與終身學習的基石.當學生掌握了有效的思維方法,他們會靈活運用邏輯思維分析問題、推理判斷,有效提升邏輯思維水平.這種能力的提升可以幫助學生輕松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還能使其在面對復雜領域的問題時可以有條不紊地思考和解決.
學生在學習數學課程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有些需要自己解決,有些則需要教師的引導.圍繞這些問題,教給學生正確的思維方法,可以讓學生掌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更能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動力,使其培養終身學習的意識.除此之外,數學課程的抽象性較強,當學生掌握了有效的思維方法,他們在思考問題時就可以超越具體事物的表象,把握事物的內在特征及規律.這既有利于他們創新精神的發展,又能增強自主學習動力、鍛煉思維的靈活性,促進初中學生的全面成長.
2.3"培養良好思維品質
思維品質是指人們在思維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各自不同的特點,如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獨創性和批判性等[3].良好的思維品質有助于學生在思考和分析問題時發現事物間的內在聯系,抓住事物的本質和規律,預見事物的發展過程.這項能力會使他們在解決問題時條理清晰,作出合理的推測與設想.
若想利用數學課堂鍛煉初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是關鍵因素.初中數學課程不僅承擔著傳授基礎知識的任務,更重要的是通過數學教學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塑造良好的思維品質.初中階段的數學問題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綜合性,解決問題往往需要學生運用多種策略和方法.通過引導他們分析問題及尋找解決的途徑,可以鍛煉問題解決能力,使學生面對復雜問題時迅速找到突破口,從而有效地解決問題.這一過程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學習信心,更能鍛煉他們的思維品質,激發其創新精神與創造能力.
3"新課標下初中數學培養思維能力的具體策略
3.1"聯系現實生活,鍛煉思維
數學以其嚴謹的邏輯體系著稱,通過初中數學的學習,學生能夠逐步掌握邏輯推理的方法,形成條理清晰的思維方式.將數學與生活實例相結合,可以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更加直觀地感受到邏輯的力量,從而進一步強化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數學也是解決問題的工具,它廣泛應用于生活的各個方面.通過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引導學生用數學方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可以培養他們的實際問題解決能力,讓他們在實踐中體驗到數學的實用價值.
例如"以“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這節課為例,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要對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有初步的認識和了解,并掌握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觀察、思考、探究的機會.先引出本節課的兩個主要元素,“直線”與“圓”.然后,展示一段視頻,讓學生找出視頻中的直線和圓,并以畫草圖的方式將直線和圓展示出來.接著,學生自己閱讀教材,找出描述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的句子:“直線和圓有兩個公共點,這時我們說這條直線和圓相交,這條直線叫作圓的割線;直線和圓只有一個公共點,這時我們說這條直線和圓相切,這條直線叫作圓的切線,這個點叫作切點;直線和圓沒有公共點,這時我們說這條直線和圓相離”[4].接著,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畫出的圖中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分別為什么.當然,也可以讓學生利用數字化工具,將視頻中描繪場景以動圖展現,增加知識呈現的趣味性和直觀性.
3.2"創建問題情境,調動思維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創建問題情境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旨在通過模擬或再現生活中的實際情境,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與具體的生活場景相結合,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主動思考,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問題情境的核心在于解決問題,通過創建問題情境,學生可以接觸到各種類型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涉及數學的各個領域.在解決問題時,學生需要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推理和計算,從而培養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
例如"以“相似三角形”這節課為例,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可以設置問題情境,調動學生思維的活躍性.先展示一張圖片,再展示一張畫面相同但等比例縮小的圖片,讓學生說一說這兩張圖片是相同的嗎.有的學生站在畫面的角度,認為兩張圖片相同;但有的學生站在數學的角度(圖片大小的角度),認為兩張圖片不相同.接著,在電子屏幕上展示一個三角形,利用繪圖軟件,將其等比例放大或縮小,并移動到不同的位置,讓學生說一說:改變后的三角形與原本的三角形是什么關系?這樣的問題情境可以讓學生直觀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幫助他們夯實數學基礎,增強思維活力.
3.3"解決現實問題,發散思維
初中數學中包含了大量的抽象概念,通過解決現實問題,學生需要將這些抽象概念與具體情境相結合,理解其本質和內涵[5].這一過程不僅提升了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還幫助他們形成了對抽象概念的直觀認識.在培養思維能力的初中數學課堂上,要注重提出真實具體的問題,并要求學生進行邏輯推理,通過假設、驗證、結論等步驟,逐步推導出問題的答案.這一過程不僅鍛煉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幫助他們形成了嚴謹的數學思維方式.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生需要識別問題的關鍵信息,并運用數學原理和方法進行推理,從而培養了他們的邏輯推理能力.
例如"在解應用題時,不能只追求解題過程,而要組織有趣的課堂活動,建立應用題與現實社會的聯系,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促進思維發散.例題:(1)某學校舉辦籃球比賽,每隊勝一場可得3分,平一場可得1分,負一場得0分.某班的籃球隊共參加了12場比賽,所獲積分為22分,已知該隊只輸了2場,那么這個隊勝了幾場?平了幾場?(2)媽媽在商店買了8袋某品牌的面條,幾個星期后,這種面條為了促銷,每盒售價降低2.4元.于是媽媽又用相同的錢買這種面條,還比上次多買了2袋.請問面條降價前后每袋各多少元?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結合題目中的已知和未知條件,進行角色扮演活動.為了增加活動的趣味性,還可以將題目內容適當改編,交給其他小組解題.這樣的課堂既符合學生的興趣需要,又能鍛煉他們解應用題的能力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促進思維發散.
4"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標指向下的初中數學課堂,要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為根本目標.教師要改變傳統的課堂模式,注重多樣化教學活動的呈現,關注學生的興趣需求與情感需要.在教學實踐中,要注重調動學生內在的思維動力,教會他們正確的思維方法,培養其良好的思維品質.可以通過數學聯系生活的方式,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和負擔;也可以通過創建問題情境的形式,調動學生思維的活躍性;還可以引入現實問題,促進思維發散,增強思維活力.
參考文獻:
[1]王弋,晏莉娟.新課標理念下初中數學課堂情境導入優化策略[J].智力,2023(31):120-123.
[2]肖孟德.新課標指引下的初中數學教學改革路徑探究[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23(09):82-84.
[3]衡振軒.滲透新課標 讓初中數學教學揚帆起航[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3(23):57-59.
[4]黃安寧.巧妙轉化,化繁為簡——探析轉化思想在初中數學解題教學中的應用[J].智力,2023(23):56-59.
[5]高立.新課標背景下初中數學思維能力創新培養方式[J].中學課程輔導,2023(19):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