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以及中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推進,“出海”成為各層次、各領域教育發展的重要趨勢。就當下而言,高等教育“出海”尤其受到關注。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黨委書記張榮就提出,“應加快推動我國高校海外辦學,在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布局中占據主動”。
“出海”,是高校實施全球化戰略、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方式。我國高校探索海外辦學已有多年,自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越來越多的中國高校啟動了海外分校(校區)建設計劃,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廈門大學、河北工業大學、蘇州大學等諸多“雙一流”普通高校以及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等一些“雙高”職業院校。目前,高校在境外辦學已形成完全獨立機構辦學、半聯合機構辦學、完全聯合機構辦學、半聯合項目辦學、完全聯合項目辦學等多種模式。
在這個過程中,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但無論如何,時至今日,高校“出海”都已成為一種勢不可擋的潮流。當下,我們迫切需要做的,就是探討高校“出海”如何行穩致遠。
高校“出海”的價值何在?我國高校在“出海”的過程中面臨哪些問題?未來應該向哪個方向發展?在本期專題中,我們將圍繞以上問題展開討論,并呈現我國高校“出海”的相關經驗和全球高校“出海”的成功模式,希望能為更多高校穩步“出海”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