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科學城驛都實驗學校坐落于“川劇之鄉”白市驛鎮,是一所擁有近200年辦學歷史的九年一貫制學校。自2010年起,學校將川劇作為辦學特色進行重點打造,希望借此重塑學生的審美觀、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在此過程中,學校榮獲多項國家級、市級比賽一等獎,并先后獲評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體驗基地、重慶市義務教育階段藝術特色學校、重慶市川劇院藝術培訓基地等。
行動策略:系統打造川劇教育生態
資源整合,建專業團隊。學校雙管齊下,通過“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打造川劇專業團隊。學校引入資深藝術家、川劇演員馮光霖先生作為專業指導,同時引進兩名川劇專職教師,并與重慶市川劇院院長沈鐵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川劇代表性傳承人肖德美等川劇名家建立技術指導合作,孵化出了原創優秀現代川劇劇本《小蘿卜頭》。另外,學校所承擔的市級課題“義務教育階段滲透川劇藝術教育的實踐研究”獲得市級優秀成果一等獎,為川劇進校園探明了理論和實踐的發展方向。
課程引領,搭美育舞臺。學校不斷完善川劇讀本建設,每周在各年級分別開展1課時的川劇實踐學習課程。與此同時,注重將川劇融入日常教學,推動跨學科融合,于無聲處潤童心,加深學生對川劇文化的理解。
技術賦能:助推川劇教育現代化
師資賦能,打破時空限制。學校推出了師資網絡賦能計劃,將優秀的川劇教師資源整合到線上平臺,利用互聯網技術為學生提供便捷、高效的學習路徑。通過網絡直播、錄播等形式,學生可以隨時隨地觀看課程內容,與教師互動交流。
課程賦能,增添學習趣味。學校通過微課、錄播課等數字化手段提升教學品質,使川劇學習更生動有趣,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學習體驗。此外,為了拓寬傳統川劇的邊界,增強藝術形式的豐富性和生動性,學校即將推出“云端川劇課堂”,成立“川劇MIDI兒童社團”,編排現代音樂劇式的川劇作品。
評價賦能,關注全面發展。學校構建了一套關注學生全面與終身發展的“五驛”智能評價體系,從德智體美勞五個維度為學生精準“畫像”。教師可以在“驛智”板塊,對學生在川劇課堂上的表現進行評價;學校可以在“驛美”板塊,對學生的禮儀美、儀表美、成果美進行評價。大數據看板讓學生能夠實時掌握綜合評價動態,助推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