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說:“在教育上,環境所扮演的角色相當重要,因為孩子從環境中汲取所有的東西,并將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彪S著幼兒教育的逐步完善與發展,幼兒園戶外自然游戲環境的構建越來越受到教師的重視。我園基于培養幼兒自主探究能力的目標,從傾聽兒童、看見兒童的視角出發,結合幼兒的興趣需求,對園所的戶外自然游戲環境進行了微改造,以助推幼兒親近自然、快樂成長。
美“園”美“幼”。我園戶外自然環境寬闊優美,場地資源豐富,在這里,幼兒可以接觸到豐富的自然元素,從觀察到實踐,全面提升感知能力與探索精神。例如:教師們會為幼兒精心設計一系列自然探索游戲,通過游戲,幼兒可以在自然中盡情奔跑、觀察、探索,感受自然的魅力;也可以參與種植類活動,通過播種、澆水、收割等一系列的實踐過程,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的生長規律;等等。基于對幼兒參與戶外自然游戲的觀察,我們發現:幼兒渴望在自然的、變化的、富有野趣的草地、樹叢、沙池等地玩耍。他們喜歡變化豐富的多功能材料,如植物的藤蔓、起伏的土坡、形狀各異的石頭、軟硬不一的土壤等。這些材料具有神奇的魔力,能夠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在自然環境中,幼兒是自由的、放松的、充滿探究欲望的。
“幼”變“園”變。根據幼兒的游戲活動需求,我園在原有的基礎上對環境進行了微調整。例如,為幼兒創設了“石頭藝術家”戶外區域,和幼兒一起搜集各種各樣的石頭以及相關輔材,并將幼兒平時探索石頭的過程拍攝下來,打印成照片貼在旁邊的墻上,供不同年齡段的幼兒觀察。又如,幼兒除了在土地上進行泥塑活動外,還想在墻上直接進行貼泥創作,基于此,我們為幼兒專門粉刷了一面可以玩泥的墻,為幼兒的創作提供支持。此外,我們還打造了“自然博物館”和“感官實驗室”,為幼兒設置了一個可以近距離觀察和研究花草樹、蟲魚鳥的小天地,讓他們可以更深入、更持續地了解自然世界。
在自然環境創設的過程中,教師不斷傾聽、完善兒童對于環境的想法。一方面,教師通過參與幼兒的活動,以游戲伙伴的身份與幼兒交談,了解幼兒對于戶外自然游戲環境的真實想法。另一方面,教師借助自主繪畫、自主拍照、自主投票、兒童會議等馬賽克方法,分析幼兒在戶外游戲中喜歡的材料和空間特征,收集幼兒對于戶外自然游戲環境的看法。在此基礎上,教師與幼兒一起優化戶外自然游戲環境,讓幼兒成為環境的主人,使之在親近自然環境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快樂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