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文明和中國文明之間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聯系,它們共同代表著初升的太陽,引導著人類的萌芽,幫助人類邁出第一步。這些歷史聯系,為兩國之間的現代伙伴關系奠定了基礎。我很高興能有機會向大家講述中埃合作在埃及蘇伊士運河大學建立埃中應用技術學院(ECCAT)的故事。
蘇伊士運河大學是一所服務于蘇伊士運河地區的埃及公立大學。它成立于1976年,現有2所醫院、17個學院和3個研究所,學生總數達到40000人,教師5000人,員工10000人。作為埃及第一所與中國大學建立科學文化關系的大學,蘇伊士運河大學可以說是埃及和中國科學文化合作的光輝典范和象征。
學校早在2008年就成立了孔子學院,2018年與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Misr El Kheir基金會簽訂三方合作協議,成立了埃及第一所職業教育學院——埃中應用技術學院。學院服務于埃及境內蘇伊士運河地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有三個專業,分別是通信技術、電子技術和機電一體化技術。現在,學院正準備與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合作,開設一個新專業——軟件開發和信息技術。埃中應用技術學院的學習時間是4年,每年招收約150名成績優異的學生。到目前為止,已有三批學生畢業。畢業生會獲得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高職畢業證書和蘇伊士運河大學的學士學位。此外,埃及—中國應用技術學院還提供先進技術領域的碩士和博士學位。大多數畢業生在阿拉伯埃及共和國的中國公司工作。學院在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和蘇伊士運河大學孔子學院的幫助下,在學生學習的前三年向他們教授漢語,使所有的學生都能掌握漢語。為保障學院的教育質量,北京信息技術學院每年都會組織第三方教學質量審查,這對學院的進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埃中應用技術學院與多個國際機構和軍事院校建立了伙伴關系,以促進知識交流、聯合研究和學術合作。最近,學院與埃及軍事技術學院、埃及武裝部隊、國防部和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達成合作協議,旨在提供高質量技術教育,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團隊合作意識的研究生人才。
在此,我要特別感謝中國政府于2023年11月向埃中應用技術學院捐贈教育設備和器材,這對提高學院的教育水平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使得我們能夠培養一支具備計算機科學、機器人技術、自動化和電信等先進技術專長的高技能勞動力隊伍,確保畢業生能夠滿足現代經濟和全球市場的需求。我期待著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們能在更多新領域加強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