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共育模式”聚焦3—6歲幼兒性啟蒙、性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通過學校、家庭、社會三大主體合作,圍繞生理、心理、安全三個維度,運用時事融合、資源統整、質量保障三種策略,系統科學地開展性啟蒙教育,為幼兒健康成長提供有力支持。
三主體協同機制
幼兒園主陣地引領。重慶市豐都縣幼兒園采用“認知—體驗—遷移”螺旋上升式教學設計,開發了包含12個主題模塊的園本課程,憑借專業的教育團隊和系統的教學規劃,為幼兒提供科學、規范的教育內容。
家庭深度參與強化。家庭在幼兒性啟蒙教育中不可或缺。通過家訪、親子共讀等多元形式,家長可以深度參與孩子的性啟蒙教育過程。園所通過“1+3”指導手冊強化教育作用,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成長動態,給予針對性的引導。
社會拓展支持助力。園所與婦幼保健機構建立合作庫。同時,借助社會熱點事件和公共資源,如博物館展覽、公益講座等,拓展性啟蒙教育的廣度和深度,以此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和支持幼兒性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圍和教育空間。
三維度教育體系
生理啟蒙:奠定健康基礎。生理啟蒙致力于幫助幼兒初步了解生命的誕生奧秘,清晰認知男孩女孩身體的基本架構與功能。同時,注重培養幼兒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為其健康體魄的塑造奠定堅實基礎。
心理塑造:培育健全人格。心理塑造能幫助幼兒形成初步的性別認同與角色概念。園所通過游戲、角色扮演等活動,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理解男女之間的差異,促進心理健康發展,為自信人格的建立鋪就道路。
安全防護:守護成長之路。園所通過教育,幫助幼兒掌握識別與防范性騷擾、性侵犯的技能。同時,強化幼兒的個人隱私觀念,教授他們在面對危險時的應急策略與資源獲取途徑,全方位確保幼兒安全成長。
三策略實施保障
動態生成策略。建立“事件—課程”轉化機制,如將“兒童泳裝廣告爭議”事件,生成媒體素養教育單元;通過“午睡觸摸事件”開發身體界限課程。
資源統整策略。構建“三維資源矩陣”,人力資源:組建含兒科醫生、心理咨詢師的專家智庫;物力資源:開發標準化教具包;課程資源:建立分齡課程資源庫。
質量保障策略。實施“PDCA循環”質量管理系統,制定《課程實施質量標準》;采用雙盲聽課制度(園長與專家同步觀察);運用幼兒成長檔案袋進行過程性評價。
【本文系重慶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4年度一般課題“中小幼性健康教育課程一體化研究”(課題批準號K24YG1280009)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重慶市豐都縣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