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家校共育;協同育人;家校關系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5)12-0037-01
儲玉萍老師接手八(6)班之前,我就在黑林鎮鄉賢的宣傳櫥窗里看過她的簡介。我覺得,遇到良師是孩子的幸運,也是我們家長的福氣。
儲老師不僅引領孩子向陽生長,也善于指導家長科學育兒。在家長群里,儲老師經常分享一些“育兒經”,讓我明白家長對孩子的認可與鼓勵是至關重要的,家長的陪伴是不可或缺的。孩子在成長進步,我們家長也不能掉隊,要以身作則,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應該多和孩子共同學習,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共度美好時光。儲老師說:“家長這個角色不易當,既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又要給孩子滿滿的自信心,讓他們自己汲取更多的學科知識。”我從儲老師那兒明白了,我應該更多地放手,讓孩子自己探索前行的道路。
在一次家長會上,儲老師說:“家長要盡量包容孩子的缺點,要用放大鏡看孩子的優點。”儲老師指出,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信任孩子,是父母與孩子溝通交流的重要基礎,父母要做到盡量減少對孩子的嘮叨和訓斥。有的家長認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罵不容易成才”,所以每當孩子犯錯的時候,難以做到心平氣和地講道理,甚至不分青紅皂白地責怪孩子。其實,這不僅不能讓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很有可能在他們的心里留下陰影,變得偏激起來。那次家長會后,我學會了信任自己的孩子,在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前不輕易對孩子的行為下結論。我堅持像儲老師說的那樣,用心聆聽,耐心疏導,用平和的心態和語氣去對待孩子。如果孩子做錯了,就鼓勵他勇敢地承擔責任。我深刻感受到,家長和孩子一起彌補過失,能讓孩子學會如何承擔責任。
儲老師與我們家長經常“互通情報”,像聊家常一樣聊天。這可以幫助家長和教師雙方更真實、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在學校和在家的表現。儲老師說:“家長們都是在自己行業里的行家里手,老師和家長要一起分析孩子的優缺點,一起尋找助力孩子成長的最好‘抓手’。”我們家長都樂于參加每一次的“互通情報”,無論多忙,我們都不會缺席。我們的心中更是充滿了對孩子未來的希望。
在儲老師的指導和影響下,我們家長懂得了不僅要給予孩子愛和溫暖,還要學會放手,讓孩子自主經營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我們變得更加善于理解和尊重孩子,心里也充滿了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