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在需求下降和經濟下行的雙重影響下,企業經濟利潤受到擠壓,急需尋求一條新的道路提升內部管控能力,優化資源配置,實現降本節支的目標。文章基于可持續發展視角,闡述了責任成本管控方法的概念及其在企業成本管理中應用的意義,剖析了當前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結合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從實務視角提出了責任成本管控方法在企業成本管理中的應用路徑,旨在為企業成本管理能力提升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責任成本管控方法;成本管理;預算管理;責任中心
一、責任成本管控方法概述
責任成本管控方法是當前企業成本管理過程中常用到的方法之一。責任成本管控方法是指企業在成本管控的過程中按管理層級或成本、收益、決策等職能,將企業成本管控的范圍、對象劃分成不同的責任成本中心,在明確責任成本中心成本總額的基礎上,以劃分的責任成本中心的權、責、利關系為依據,對成本進行全面考核的一種新型成本管控方法。與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比較,責任成本管控方法具有以下幾方面特點:
第一,綜合性。責任成本管理方法囊括了眾多成本管理內容,包括預算管理、定額管理、財務管理等,因此,與其他的成本管理方法相比,責任成本管控方法職能較多,具有一定的綜合性。
第二,全員性。責任成本管控方法不只涉及單一的部門或單一的崗位,涵蓋的內容較廣、涉及的人員較多,需要企業全員參與,并實現財務和業務緊密融合才能實現其目標,所以,責任成本管控方法具有全員性。
第三,可控性。責任成本管控方法實施過程中以成本可控性為依據,按責任的范圍確定成本管控職權,以完成的責任預算總額和責任盈虧來兌現經濟利益,使得責任主體的責任、職權和利益緊密結合,因此,責任成本管控具有可控性。
二、責任成本管控方法在企業成本管理中應用的
意義
(一)有利于構建健康的成本管理環境
健康的成本管理環境是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和前提。而企業通過在成本管理中積極地應用責任成本管控方法,有助于企業在成本管理中樹立前瞻性、全局性管控思維,在衡量市場因素、行業特點、業務需求及長期戰略布局的基礎上,將內部控制、成本管理、戰略實施、財務控制等內容串珠成鏈,積極秉承“誰負責、誰承擔”原則,圍繞責任中心劃分好責任界限,規避成本管控過程中交叉的成本項目出現,從而構建健康的、良性的成本管理環境[1]。
(二)有助于企業實現降本節支的目標
近年來部分企業產能過剩,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企業創新能力不足,凈利潤出現了下降的趨勢。而責任成本管控方法在企業成本管理中的應用,從企業內部各部門及各關鍵環節入手,將企業的成本總目標,層層細化到各責任成本中心,并根據與其相匹配的績效考核機制,逐步地在企業內部形成成本管控閉環,強化成本費用管理能力,這為企業降本節支,提升資源利用的有效性奠定堅實基礎。
三、企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預算管理成效較低。一方面,一些企業在預算編制中往往在歷史數據的基礎上,根據本年度業務變化進行數據調整,預算編制中未充分考量市場變化及行業特點給成本管理帶來的影響,預算編制中數據存在滯后性,預算方案的準確性及可靠性有待商榷。另一方面,企業的信息化平臺與預算執行監督、反饋、評價和反饋流程匹配度不足,未構建多部門聯動式的預算執行監督機制,超預算現象頻發。與此同時,一些企業預算執行中缺乏數據報告分析及反饋機制,預算執行和分析相對滯后,企業不能通過深耕預算執行情況及時捕捉經營管理中套取費用、虛假賠案、虛假票據等業務問題,預算執行能力還有待提升。
第二,部門責任劃分不明。企業成本管理的核心目標是嚴格控制成本,降低成本費用總額,創造新的利潤空間。但是,在實務操作中一些企業對成本管理內容重視程度不足,成本管理過程中部門責任劃分不清,存在管控缺位和越位的情況,一旦企業成本管理出現問題,由于各部門責任不清,各部門相互推諉、相互扯皮,誰也不愿意承擔責任,為企業成本管理埋下了隱患。
第三,考核機制不完善。績效考核是約束和激勵成本管理行為的有效舉措。但是,現階段一些企業成本管理中未根據成本管理需求構建完善的績效考核指標,制定的獎懲措施也存在不到位情況,因此,員工對成本管理工作的積極性不高。
四、責任成本管控方法在企業成本管理中的應用路徑
(一)在成本管理中劃分責任中心
劃分責任中心是責任成本管控方法在企業成本管理中應用的第一步。結合當前企業現狀,企業劃分責任中心的過程中應根據企業權利及所承擔的相應責任進行責任中心劃分。一般情況下企業將責任中心劃分為成本中心、利潤中心和投資中心三個成本管理中心。
第一,成本中心。成本中心相關的責任人只對企業的成本負責。與預期的責任中心相比,成本中心一般情況下不涉及收益,考核的過程中也只對成本進行考核。值得一提的是責任成本管理方法中成本中心負責的是可控成本,對企業中存在的不可控成本不做管控內容。例如,一般情況下企業的生產部、行政部、財務部門、采購部及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會劃歸到成本中心。
第二,利潤中心。利潤中心是指企業中既能控制成本,又能控制收入和利潤的相關部門和責任單位。一般情況下企業的利潤中心有銷售權,但是沒有投融資權,以可控利潤為參照,企業的利潤中心分為對外銷售和對內銷售兩個層面。銷售部門、下屬子公司為企業的對外銷售,而企業的維修部門、運輸部門則屬于對內銷售。
第三,投資中心。一般情況下投資中心往往是最高的責任中心,其不僅能夠進行成本、收入控制,還能對企業的投融資進行決策,具有最大的決策權,同時在責任成本管控中承擔著最大的責任。在實務操作中企業的投資中心和利潤中心有著一定的關聯。企業的投資中心必須是利潤中心,但是,利潤中心則不是投資中心。
(二)分解和落實成本責任,編制成本預算
與傳統的成本管控方法相比,責任成本管控方法在企業成本管理應用的過程中具有全員管理、全過程管理、全環節管理和全方位管理的特點,同時,責任成本管控方法在企業成本管理的應用過程中更重視對人的激勵和引導,在實務操作中以成本管控數據信息為載體,通過運用科學的、合理的、規范的測算和分析手段,有助于提升成本管理的時效性。
基于此,企業責任成本管控方法在企業成本管理應用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倒推法”明確企業當前的責任成本目標,結合“順推法”明確成本責任,結合全局角度或責任中心視角,編制成本預算方案。例如在成本中心預算編制過程中,企業應對產品的銷售情況進行預測,通過采取零基預算或彈性預算編制方法,對企業的可控成本進行預算指標層層分解,進一步明確成本中心內的責任分工,逐步在成本中心內部構建科學的成本預算體系,全面明細不同的責任目標、責任范疇,確保企業責任成本預算能夠落到實處[2]。
與此同時,企業在責任成本預算分解的過程中,一方面,要積極關注企業經營生產特點和管理需求,在兼顧資源優化、產品營銷和投入產出比的基礎上,通過橫向和縱向數據信息分解,在企業內部逐步構建以價值指標為主線,輔助數量指標、效率指標和質量指標,從而在企業內部構建縱橫交錯的成本管控網格,夯實責任成本管控方法在企業成本管理應用基礎。另一方面,為分解和落實成本責任,在編制成本預算的過程中還應該積極落實“誰決策、誰承擔”的基本原則,積極明確成本控制責任,從而將責任成本管控方法在成本管理中的價值發揮出來。例如在綜合性的成本費用管理預算編制的過程中,企業應采用零基預算編制方法,即對每項費用的發生,都重新進行“成本—效益”分析,各責任中心綜合性費用編制責任費用預算,責任費用預算可由上級測定,對產品成本,上級可根據先進合理的定額,測定標準成本,編制責任成本預算[3]。
(三)以數據系統為載體,強化責任成本管控方法應用基礎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及5G技術的發展,數據在成本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逐漸顯現出來。因此,責任成本管控方法在企業成本管理應用的過程中,企業還應該建立數據系統,以信息化數據系統為載體,強化責任成本合同管理、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監督工作,實現成本管理增值目標。
第一,企業應將成本、費用數值與責任成本管控方法進行緊密關聯,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大成本數據采集范圍,延展數據分析和提煉職能,提高數據分析深度和廣度,力求責任成本管控方法在企業成本管理應用的過程中實現規范化、標準化和制度化,通過責任成本管控方法成效最大化,助力企業提升成本管控強度,增強企業整體成本管理能力。
第二,以數據信息系統為媒介,在企業內部建立、健全集責任成本計量、分析、考核和責任預算執行于一體化的數據系統,通過數據信息系統,從企業不同業務關鍵節點,強化費用使用情況監督和費用分析報告監督。并根據業務現狀,設置責任預算超額紅線預警機制,針對存在異常的責任預算指標進行紅線預警,從而實現成本的有效監督。
第三,以數據信息系統為突破點,強化責任成本分析。在以往企業經營發展的過程中,成本分析一直是企業成本管理中的薄弱環節。而責任成本管控方法在企業成本管理應用的過程中,企業應以數據系統為橋梁,在產品生產成本分析、經濟因素分析的基礎上,將成本分析對象延展到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的各個層面、各個階段,將責任成本預算執行及成本效益分析作為成本分析的核心內容,通過數據信息系統的新型分析模型,提升成本分析結果的準確度和可靠性,為企業成本管理決策提供強有力支撐[4]。
(四)建立、健全成本績效考核機制
為了更好地發揮責任成本管控方法在企業成本管理中的作用,企業還應該結合責任成本管理方法應用現狀,建立、健全責任成本績效考核機制。
第一,明確不同成本中心績效考核指標,確保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的科學性、合理性及可實施性。例如,成本中心的績效考核指標應重點關注實際產量預算責任成本與實際責任成本之間的差額,通過考核預算成本節約率反饋成本中心的整體責任成本管控情況。利潤中心的績效考核指標主要重點關注邊際貢獻、可控邊際貢獻及部門邊際貢獻等相關內容。投資中心的績效考核指標應重點關注投資報酬率、剩余收益等內容,這些指標能夠全面地關注企業的經營資產運用效率及資源分配情況,對于企業資產存量調整和長期戰略布局有著一定的深遠意義。通過明確各責任成本中心的績效考核指標,在固定的周期內,綜合評價各責任中心的表現及各崗位人員的能力,確保績效考核的公平性、公正性,也在一定程度上約束和激勵各責任中心的人員行為,樹立具有前瞻性、全局性的成本管控意識,進而提高各項日常責任成本管控方法工作的參與度和主動性[5]。
第二,制定科學的成本績效考核權重。過低的成本績效考核權重很容易受到員工和管理者的忽視,過重的成本績效考核權重又會成為員工的負擔。因此,企業在績效考核機制完善的過程中還應適度地調整成本績效考核權重,在基礎上,上調到5%~10%之間浮動,從而促使基層員工和管理者重視成本管控工作。
第三,構建獎懲相結合的績效考核機制。實施獎懲相結合的績效考核制度,尤其要針對在成本管控中有突出貢獻的員工或管理者,給予相應的獎勵,反之在責任成本管控方法應用的過程中,對態度消極的員工要給予一定的懲罰,通過獎懲機制相互配合,強化成本管控能力。
結束語
對于企業而言,為了更好地應對市場優勝劣汰法則,強化核心競爭力,在成本管理中積極地應用責任成本管控方法勢在必行。當前責任成本管控方法在企業成本管理應用的過程中,企業首先應明確自身在預算管理、績效考核、成本責任劃分等不同維度存在的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立足當下,放眼未來,在責任成本管控方法應用的過程中,積極劃分責任中心,分解和落實成本責任,編制成本預算,以數據系統為載體,強化責任成本管控方法應用基礎,建立、健全成本績效考核機制。通過這些舉措,逐步提升企業整體成本管理能力,為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最大化提供“新引擎”。
參考文獻:
[1]劉麗彩.基于責任成本管控背景下國有企業成本控制的應用研究[J].鄉鎮企業導報,2024(10):15-17.
[2]夏艷玲.工程項目責任成本管控要點分析[J].鐵路工程技術與經濟,2024,39(02):59-62.
[3]聞航博.責任成本管控在施工企業中的實施與優化[J].現代企業,2024(02):18-20.
[4]馬智躍.責任成本管控在施工企業中的實施與優化[J].建筑經濟,2021,42(06):90-93.
[5]干領,曾翔.房地產設計階段的責任成本管控與提升[J].中國房地產,2019(3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