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目前15家上市車企發布的2024年財報或業績預告中,其中7家實現凈利潤正增長,2家虧損收窄,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近年來“賣車不賺錢”的情況。
根據乘聯會數據,2024年中國汽車行業總收入為106470億元,同比增長4%;汽車行業利潤率為4.3%,相對于下游工業企業6%的利潤率偏低。這個數字背后,也是合資品牌與中國品牌的市占率交接。合資品牌“利潤奶?!钡匚恢饾u成為過去。
過去幾年為了搶奪市場,價格戰層出不窮,也給車企利潤帶來了不小的影響,但從2024年財報來看,這種影響正在逐漸消退。
比亞迪2024年實現營收7771.02億元,同比增長29.02%;歸母凈利潤達到402.54億元,同比增長34.00%。受益于全產業鏈自產自研以及對成本與效率的極致把控,比亞迪毛利率達到19%。
長城、吉利的營收和凈利潤也均創歷史新高。長城2024年營收為2022億元,同比增長16.73%,凈利潤達到126.9億元,同比飆漲超8成,毛利率19.51%;吉利全年營收為2402億元,凈利潤同比飆漲超2倍至166億元,毛利率也提升至15.9%。
作為率先盈利的造車新勢力企業,理想汽車2024年仍然大幅盈利,但財報卻不如上年好看。2024年,理想汽車實現營業總收入1444.60億元,同比增加16.6%,凈利潤80.45億元,同比減少31.9%,毛利率從上年的22.2%下跌至20.5%。
賽力斯則上演了一出精彩的逆襲故事。2024年,賽力斯實現營業收入1451.76億元,同比增長305.0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9.46億元,上年為凈虧損24.50億元。這不僅是賽力斯首次全年收入突破千億元,也是近五年來首次實現盈利。
另一家扭虧為盈的東風汽車同樣值得關注,2024年,東風汽車營收1061.97億元,同比增長6.8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0.58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的虧損38.87億元,這一成績也實屬難得。
與之相反,幾家車企虧損仍然不斷拉大。
曾經的“車市霸主”上汽集團,2024年卻遭遇了滑鐵盧,不僅銷冠寶座被奪走,財務報表也頻亮紅燈。其業績預告顯示,2024年歸母凈利潤15億元至19億元,同比下降87%—90%;扣非凈利潤虧損41億元至60億元,而上年同期則盈利100.45億元。
這也是不少汽車集團共同面臨的困境。因此,轉型成為幾大汽車集團2024年的重大戰略目標。
廣汽集團2024年營業總收入為1077.84億元,同比下降16.9%,這是廣汽集團自2020年以來全年營收首次出現負增長,歸母凈利潤為8.24億元,同比大幅下滑81.4%,毛利率下降0.52個百分點。
長安汽車2024年營業收入1597.33億元,同比增長5.58%;但歸母凈利潤卻同比下降35.37%至73.21億元,扣非凈利潤更是縮水至25.87億元。
盡管2024年幾大品牌均跌至谷底,但新的生機已經近在眼前。上汽集團與廣汽集團均與華為達成了合作,推出新的新能源品牌。長安汽車的自主品牌也開始發力。
4月16日,上汽與華為合作的鴻蒙智行第五界“尚界”品牌正式亮相。尚界的誕生,既是華為生態擴張的關鍵一步,也是傳統車企智能化轉型的縮影。對于傳統汽車集團而言,2025年也將成為考驗的關鍵一年。
2025年,在“兩新”政策的持續推動下,車企新車投放與促銷力度加大,第一季度車市回暖跡象明顯。
其中,造車新勢力率先曬出一季度銷量戰績,零跑汽車、小鵬汽車屢創月交付新高,同比增速“狂飆”翻倍;傳統車企也普遍迎來正增長,比亞迪季度銷量首破百萬輛,吉利、奇瑞也均實現了翻倍增長。
高增長態勢下,伴隨著今年中國車企的激烈競爭,車市格局將進一步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