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是一種復雜的神經系統疾病,又稱“羊角風” “羊癇風”,由多種原因導致的腦內神經元群異常放電所致。癲癇發作有多種形式,主要有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失神發作、局灶性發作以及無意識狀態,不同的形式其表現也有一定的差異。
提到癲癇,很多人會聯想到患者突然倒地、四肢抽搐、意識喪失等,覺得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疾病。其實,深入了解后就會發現,癲癇沒想象的那么可怕。
癲癇發作時的臨床表現
局部發作
(1)單純部分性發作:患者能夠保持清醒,但是身體的某個部位會有不自覺的動作,感覺和身體感覺的異常。比如,單側肢體痙攣、面部肌肉痙攣、手指麻木或者舌頭麻木。(2)復雜性部分發作:除上述部分性癥狀外,患者還存在意識障礙,主要表現為意識模糊、無意識運動、無意識動作(如無目的行為、重復說話等)、識別能力障礙。
全身性發作
(1)全身強直-陣攣性發作:也叫大發作,典型癥狀是突然失去意識,全身肌肉強直收縮,隨后出現陣發性抽搐,同時伴有面色青紫、瞳孔散大、唾液分泌增多等癥狀。(2)失神發作:患者的行為被打斷,表現為兩眼無神,短時間內失去意識,一般只有幾秒到幾十秒,但不會出現抽搐和肢體異常。恢復后,患者就會像什么事也沒有發生一樣,馬上又恢復到原來的活動狀態。(3)肌陣攣發作:以快速而短暫的肌肉收縮為特征,在兒童及青少年中較為常見。
癲癇發作時的緊急處理
全身強直-陣攣性發作的患者一般會突然間倒地,此時要盡量把周圍的硬物或利器移走,以免患者因抽搐而受傷。然后讓患者側躺,解開衣領和褲子,保持呼吸道的通暢。一定不要強行按壓患者的肢體,避免肢體受到傷害。為防止頭部受傷,可在患者頭部下方放置一條毛巾或軟墊。抽搐時,可在患者的牙關處放置一根筷子,避免患者咬傷舌頭。如果患者口腔內有分泌物或嘔吐物,用紙巾輕輕擦拭,不要把東西硬塞進患者的嘴里,避免窒息或異物嗆入呼吸道。患者抽動時,盡量使其安靜、舒適,避免強光和噪聲的刺激。記錄疾病發作起始及結束時間,如果癥狀持續5 min以上,或在短期內反復發作,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癲癇的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
傳統抗癲癇藥有苯妥英鈉、卡馬西平、丙戊酸鈉等,可以抑制神經元的異常放電,從而降低癲癇的發生頻次;新型抗癲癇藥物有奧卡西平、拉莫三嗪、托吡酯、左乙拉西坦等,與傳統藥物相比,耐受性更好,副作用也更少,但也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合理選擇。
手術治療
手術是治療難治性癲癇的有效方法,主要通過移除或摧毀引起癲癇的腦部組織,或者刺激某些區域來減少癲癇發作。目前,臨床上治療癲癇的手術有多種,包括腦皮質病變切除術、腦半球切除術、迷走神經刺激術、腦深部刺激術等。
神經調節療法
神經調控療法是一種新型治療癲癇的新方法,包括經顱磁刺激(TMS)、腦電生物反饋治療、電刺激治療等。其中,TMS主要通過磁場刺激大腦皮層,調節神經元的興奮性,從而降低癲癇發作的發生率;腦電生物反饋治療主要通過對腦電信號的觀察,訓練患者控制腦電波的形態,從而達到減少癲癇發作的目的;電刺激治療主要通過植入電極,刺激大腦深處的某個區域,調節神經元的活性。
飲食療法
生酮飲食是一種高脂、低碳水化合物的膳食形式,可以分解生成酮體,從而達到控制癲癇發作的目的。為了防止出現營養不良,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心理療法
臨床上可通過認知行為療法、音樂療法等,改變患者對自身、周圍人或事物的看法和態度,幫助其建立正確的認識,減少不良情緒及行為。
中醫療法
中藥湯劑
(1)平肝熄風法:用于治療肝風內動的癲癇,常用的藥物有天麻、鉤藤、石決明等。(2)化痰開竅法:中醫認為,痰濁蒙蔽心竅是導致癲癇的重要原因,因此可通過化痰藥,如半夏、陳皮、膽南星、遠志等,化痰開竅、醒神通竅,可降低癲癇的發作風險。(3)寧心除煩法:如果癲癇患者伴有心悸、煩躁不安,可以服用養心安神的藥物,如酸棗仁、柏子仁、合歡皮等。(4)活血化瘀法:對于病程較長或者反復發作的患者,通常會出現瘀血阻絡的癥狀,可以服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藥物,如桃仁、紅花、丹參等。
針刺療法
針灸可以疏通患者的經絡,抑制腦部的異常放電。一般取穴百會、四神聰、手厥陰心包經、足厥陰肝經等,配合適當的手法,疏通頭部經絡,促進腦部的血液供應,降低癲癇的發作頻率。也可以使用電針療法控制癲癇發作。
中藥外用
(1)穴位貼敷:將麝香、冰片、牛黃等中藥粉末混合在一起,敷在指定的穴位上,經皮膚吸收起到治療效果。(2)藥浴:取艾葉、桂枝、紅花等有祛風化痰、活血通絡作用的中藥,煎湯后進行全身或局部浸泡,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癲癇癥狀。
如何預防癲癇發作
避免腦外傷
腦外傷是導致癲癇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別是嚴重顱腦損傷(如腦挫裂傷、顱內血腫等)會對腦神經元造成直接損傷,引起神經元異常放電,從而誘發癲癇。因此,日常生活中應該盡量避免腦外傷,保護好腦部。
積極治療腦部疾病
很多腦部疾病,如腦炎、腦瘤、腦血管病等都可能導致癲癇的發作,應積極治療。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充足的睡眠能夠維持神經系統的穩定,降低癲癇的發作頻率。因此,癲癇患者要規律作息,不能熬夜,也不能過度勞累;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全谷類等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糾正抽煙、喝酒等不良生活習慣,減少對神經系統的刺激;適量的體育鍛煉能夠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降低癲癇的發作頻率。情緒波動過大會導致癲癇發作,所以患者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過分焦慮、緊張、激動。強光、閃光、聲音刺激、藥物等都有可能導致癲癇的發作。癲癇患者日常生活中應該遠離各種誘發因素。
癲癇的認識誤區
癲癇會影響智力
癲癇是由于腦內神經元異常放電而導致短暫腦功能異常的一種慢性疾病。雖然引發的癥狀可能會讓患者及其家屬感到不安,但并不意味著患者的智力水平會受到影響。
癲癇患者會攻擊他人
癲癇發作時,患者的行為往往受腦內異常放電支配,可能會有傷人或自傷行為。但是這些行為不受其主觀意志或惡意驅使,不能惡意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