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要“堅持德育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強體育美育,落實勞動教育?!庇纱丝梢?,“五育”并舉教育理念是體育教學的核心理念。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基于“五育”并舉理念設計創新的教學活動,增加課堂實踐內容,提高教學效率,突破傳統教學禁,豐富教學形式,優化教學內容,讓體育教學趣味化,進而提升教學效果。結合體育和德育,可以設計團隊游戲,讓學生認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結合體育和智育,可以采用數字技術,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提升練習效能;結合體育和美育,可以安排學生自編體育舞蹈,提升審美意識;結合體育和勞動教育,可以安排學生自主維護運動場地,創造良好的運動空間。
一、設計游戲,體驗團隊力量
在體育活動中,教師要融入德育元素,讓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讓他們在參與體育游戲的同時,逐步端正自己的言行,提升自己的道德觀念。在團隊合作類游戲中,教師要讓學生體驗團隊的力量,并思考自己應該如何負責任,更好地融入團隊活動中。
筆者充分利用大課間,引導學生圍繞中考體育項目自主設計游戲,既讓他們體會到集體的力量,又能起到“一人一計劃”的教學效果,切實幫助學生提升能力。如在耐力項目的設計中,跑步距離在1.5公里左右,學生容易感到枯燥。此時,筆者讓學生進行自我診斷,思考自己最欠缺的是哪方面的能力。例如,一些學生的問題在于缺乏腿部力量,筆者安排他們組成小組,將蛙跳訓練和耐力跑結合在一起,設計成“青蛙找荷葉\"游戲。在鍛煉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讓其他能力強的學生幫助能力弱的學生,陪伴其訓練,共同進步。在游戲激趣和同伴鼓勵之下,學生的成績進步很快, 90% 的女生都在90分以上, 70% 的男生都能考到90分以上。
將游戲活動融入體育課堂,構筑趣味的德育情境,能夠讓學生在鍛煉身體的同時思考該如何提升團隊凝聚力。這樣的課堂具有寓教于樂的效果,比枯燥、古板的德育說教效果更好,學生可以在活潑有趣的游戲中得到啟迪。
二、數字支持,提升練習效能
科學的訓練方法有助于學生提升練習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不少學生不了解科學訓練法,對自己的身體情況的了解也不夠深刻,因此影響了訓練成績。教師要將體育和智育融合在一起,運用數字技術,指導學生掌握科學訓練的理論,并圍繞自身情況設計有效的訓練計劃。
不少學生都反映,跳遠訓練比較枯燥乏味,而且成績提升比較慢,提升幅度也不夠大。針對這個問題,筆者先運用多媒體技術制作課件,在課件中用慢動作拆解跳遠的全過程,并清晰呈現有哪些肌肉、骨骼參與到了運動中。筆者利用這些多媒體課件構筑翻轉課堂,安排學生探究如何能提升跳遠訓練的效果。例如,跳遠需要運用腿部肌肉,那么,學生便可以設計高抬腿、負重跑等提升腿部肌肉力量的訓練項目。此外,筆者還指導學生運用Excel等軟件,整合自已的訓練數據,并運用數據生成柱狀圖、折線圖等,了解自己在專項訓練后是否提升了跳遠成績,提升幅度如何,并進一步調整訓練計劃。在科學的引導下,大多數學生的成績都會提升15厘米左右,收效甚好。
在自主訓練的過程中,學生認識到不能盲目訓練,而要運用智慧,為自己量身定制訓練方案。這不僅能提升學生的智能,而且還能激發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主動探索如何提升身體素質。
三、融合舞蹈,啟迪審美意識
不少運動項目都體現了力與美的融合,如藝術體操、體育舞蹈、冰上芭蕾等運動都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教師可以將體育和美育結合在一起,將體育舞蹈融入慢跑等項目中,讓原本枯燥乏味的項目展現出新的活力,啟迪學生的審美意識。
800米、1000米長跑是中考體育學科的重要內容之一,它需要學生有一定的耐力,能堅持不懈地訓練。但是不少學生覺得長跑訓練枯燥乏味,參與興趣不高。針對此問題,筆者設計了“舞蹈馬拉松”活動。該活動將長跑和舞蹈結合在一起,當學生完成了200米慢跑后,筆者會播放不同類型的音樂。學生要根據音樂調整舞步,邁著特定的舞步完成接下來的200米。以此類推,直到跑完全部長跑路線。一開始的時候,筆者選擇一些簡單的舞步,如大跳、滑步等。當學生能熟練掌握這些舞步后,可以播放探戈、倫巴等特定舞種的音樂,讓學生學習該舞種獨有的舞步。在筆者的引導下,學生的長跑成績顯著提升。
將舞蹈和慢跑結合在一起后,學生不再認為長跑訓練是沉重的負擔,反而會樂在其中,欣賞自己和同伴優美的舞姿。學生認識到體育項目具有力與美融合的特點,有助于培養他們的審美觀念。
四、維護場地,感受勞動價值
不少學生不懂得愛護運動場地,還有不少學生在運動后沒有收拾運動器材的習慣。針對此問題,教師要將勞動教育融入體育中,指導學生學習如何維護運動場地,讓他們感受勞動的價值。
筆者引導學生養成在運動前后觀察并清理場地的好習慣。在運動前,讓他們觀察場地上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并適當布置一些安全道具。如在實心球訓練中,為了避免在投擲時傷及路人,可以安排學生在場地上布置球網,用以攔擋實心球。在運動后,則讓學生整理運動器材、清理垃圾。例如,安排學生在實心球訓練后撿拾實心球,放入籮筐中,并運送回倉庫;拆除此前布置的球網,折疊并放入規定的區域;安排學生巡視場地,撿拾礦泉水瓶、餐巾紙等垃圾。在完成清理后,筆者讓學生觀察訓練場地并提出問題,引發他們反思。例如:“在這樣干凈整潔的場地上訓練實心球,是否會讓大家感到特別振奮呢?不要忘記,這樣整潔的場地,是靠同學們自己的雙手整理出來的啊?!边@樣的話語具有感染力,讓學生體會到了勞動的價值。
通過一系列活動,學生提升了勞動意識。同時,他們在這樣的場地上運動,也會提升自豪感,他們的鍛煉熱情也會隨之增強。
“五育”并舉理念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尤為重要。教師要將德育、智育、美育、勞動教育和體育有機融合,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多角度全方位地營造輕松和諧的鍛煉氛圍,寓教于樂,促使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責任編輯 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