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進,英語教師的教學手段也逐漸體現出時代特征。《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指出,要堅持育人為本、融合創新、系統推進、引領發展的基本原則。在這個方針指導下,信息化教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子教材、英語在線詞典和語法工具、英語語音識別和口語測評APP等,實用英語學習工具步入日常英語教學領域。隨著數字化教室的普及,可以實現小學英語的直播教學、互動討論;也實現了英語口語作業的在線提交與即時評價。這些功能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學習更加靈活方便。教學資源共享平臺的建設,也為廣大教師提供了數字化的教案和課件,微課、慕課等優質的資源。教師信息化素養的提升,又促進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融合,使教學手段更加多樣、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優勢明顯。
二、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應用的優勢
(一)實現了英語教學資源的數字化
“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匯聚了海量的優質教育資源,包括中小學資源、職業教育教學資源庫、大學慕課等,形成了世界上的教育教學資源庫。這些資源通過平臺實現跨區域、跨學校的共享,支持教師備課、學生自主學習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也為小學英語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滿足學生在聽、說、讀、寫方面的多種學習和訓練需求。因互聯網的實時更新特性,教師不僅可以找到與教材同步的教學資源,還能搜集到與教材知識相關的課外文本、繪本、視頻等輔助資料。將有趣的課外視頻影像資源,引入課堂,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科的興趣,拓寬學生接受英語知識的渠道,積累豐富的英語知識。
(二)實現了課堂教學形式的多樣性和趣味性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通過黑板板書承載和傳遞知識。這使得課堂教學存在效率低下與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的問題。信息化時代,教師可利用PowerPoint、WPS等制作包含文字圖片、動畫視頻的課件。這樣在日常課堂教學中通過數字多媒體教室組織互動游戲,又可以播放電子繪本、動畫視頻、英文歌曲,讓學生從多方面接觸英語知識,消除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抵觸情緒。小學生個性活潑,專注力較弱,難以長時間專注于學習。而信息技術帶來的視覺和聽覺上的感官刺激,能夠為英語課堂注入活力,有助于學生對英語學習保持新鮮感。
(三)實現小學英語學科線上學習和訓練
梳理知識點和對問題的及時反饋是確保學生復習質量和復習效率的關鍵,然而小學生的自學意識不強,在復習階段存在效率不高、針對性不強的問題。數字化教學資源使得線上練習更加便捷。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預習相關英語教學內容,也可以安排學生用其復習。教師可以設置習題,讓學生使用“Anki、百詞斬”等教學軟件進行針對性地訓練。通過軟件將動物類詞匯、球類詞匯、食物類詞匯分門別類進行歸納,學生根據某類知識進行串聯記憶和訓練。此外,智能輔導軟件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個性化的復習計劃,推送有針對性的復習內容。通過語音識別技術,學生可以進行口語練習,教學軟件能及時糾正錯誤的發音。
(四)解決了小學生英語口語練習的難題
英語口語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單純依靠每周幾小時的英語課是遠遠不夠的,口語又是學習英語的重點。如何讓學生主動開口練習,才是打下小學階段學好英語的關鍵。信息技術可以滿足學生在不同時間、不同空間的學習需求,讓學生在記憶知識、習題訓練、口語對話中得到及時的指導和反饋,減少學生在學習中的枯燥感。例如,“英語流利說、forvo”等教學軟件,具有豐富跟讀和語音評分功能的教學軟件。實現學情數據分析、共享信息、互動交流等功能。教師可以監測學生的線上學習情況,給出針對性的指導意見,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課后自學需求2]。
三、利用信息技術輔助小學英語教學的具體方法
(一)利用多媒體教室實現英語課堂的情景轉換
英語的語言結構、文化背景與漢語有明顯區別,這導致缺乏英語基礎的學生在學習英語詞匯、語法和句子結構時感到吃力。這時,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力量,通過直觀生動的演示,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英語知識,降低學習難度。
以外研版三年級上冊Module3Unitl“Theseducksareverynaughty!”課程教學為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發現,學生在學習this/that/these/those這幾個詞匯時容易混淆,分不清應該如何正確使用。教師借助PPT課件,以表格的形式將英文單詞和中文意思整齊地展現在表格中,先讓學生了解“these”是“this”的復數形式,“those”是“that”的復數形式。帶領學生了解單詞的關系后,播放預先設置的情景動畫,并讓學生跟著視頻一起朗讀課文,熟悉單詞的在不同場景下的區別。朗讀一遍后,再讓學生自己說一說,再結合教案中圖畫和動畫中,哪些物品的距離遠一些,哪些物品的距離近一些。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邊觀察圖片,邊記憶詞匯,從而有助于增強其對詞匯用法的印象。最后,教師在電子白板上換一組生活中的圖片,引導學生用口語表達“What are these?”和“What are those?”通過教師的演示和引導,學生能迅速理解英文詞匯在詞義和用法上的區別。讓學生調動多感官參與學習,使其學得更快,印象更深。
(二)利用電子白板設計課題互動游戲
小學生對于新鮮、有趣、直觀的事物更容易產生興趣。電子白板恰好可以滿足學生在課堂上的人機互動、小組合作和成果展示等需求,有助于增強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自信心。
英語課堂上,教師還可以借助電子版本的互動性設計小游戲。例如,在教學有關顏色的單詞后,教師可先讓學生分組練習,看一看接下來在游戲中會出現的圖片,再安排學生進行猜謎競賽。每組選一個學生提供信息,其他學生猜答案。游戲開始后,教師在電子白板上展示物品或動物的圖片,面向講臺負責提供信息的學生要說出“It is red”“It的isyellow”等信息,其他學生要根據記憶,說出對應的答案。猜對一詞后,教師切換到下一個圖片,在規定時間內,猜對次數最多的小組獲勝。類似,教師還可以為學生設計包含英語知識的連線類游戲、消除類游戲,讓學生在享受游戲快樂的同時,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從而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電子白板的可操作性、互動性,能滿足英語課堂上多樣的游戲化教學需求。教師不僅要利用該設備的演示功能,也要結合教學內容,巧妙設計課堂游戲,從而培養學生對英語的興趣[5]
(三)利用電子白板加強英語課堂中的口語練習
在小學英語課堂上,學生需要借助聽力練習、口語練習、書寫練習、閱讀練習等多種形式,加強學習印象,提高英語能力。在傳統教學模式下,課堂練習的趣味性不強,學生會感覺英語學習枯燥單調,很難激發其學習興趣。
以口語對話練習為例,教師可以在電子白板上展示幾個卡通人物,讓學生隨意選一個人物當作自己的朋友,然后與同桌用英語進行交流。卡通人物有鮮明的特征,比如人物的頭發顏色、服裝、興趣各不相同,人物旁邊有對應的英文詞匯做提示。通過口語練習,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印象將逐漸加深。有趣的卡通人物也能為英語課堂帶來活力,讓學生對英語學習保持新鮮感。同時,學生也可以將這些知識運用到身邊的朋友上,讓同桌猜一猜自己說的是哪個同學。口語練習結束后,教師點擊電子白板上對應的卡通人物。點對人物后,其會進行自我介紹,幫助學生回顧知識。在此過程中,學生會不知不覺地模仿標準發音。在幫助學生記憶單詞時,教師也可以利用電子白板展示書寫或發音相似的詞匯,并用相同顏色突出標記單詞中有關聯的部分,然后帶著學生反復朗讀。電子白板可以滿足教師對字母和圖案等的編輯、遮蓋等處理需求,使教師的講解更清楚,讓學生的理解更透徹。
(四)用信息技術實現英語教學的監測學情和數據分析
教學評價應關注學生的持續發展和個體差異。在傳統教學中,教師記錄學情的手段單一,導致教學評價難以做到全面、動態,不利于學生的課后反思。信息技術為英語教學評價帶來了諸多便利和創新。“英語流利說、forvo”等教學軟件可以記錄學生的發音情況,然后用動畫特效做評價,以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好感;也可以利用教學軟件自帶的數據統計和分析功能,教師可以跟蹤記錄學生在一段時間內的學習表現、學習成果,進而對學生進行個性化評價,引導學生看到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并以之為基礎針對性地調整學習計劃。
例如,在單元學習結束后,教師可在“英語流利說”或“forvo”上布置一份包含聽力、閱讀、拼寫和口語的綜合性測試。學生完成測試后,平臺直接顯示得分情況,還能提供類似哪些單詞拼寫錯誤較多,哪些單詞讀音不正確的錯題解析。學生可查看自己的成績和分析報告,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在課后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和練習。教師則可以根據平臺的評價數據,學生在最近學習中遇到的普遍性問題,便于在課堂上針對易出錯的問題進行重點講解和練習。
四、教師的信息化素養是關鍵
信息化給英語教學工作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也向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教師的信息化素養直接決定了信息化教學的優劣。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嘗試將所學信息化知識和技能運用于教學設計的制作、課堂教學的實施、教學成功的評價的環節中。主動關注教育信息化領域的最新動態,如人工智能、大數據、虛擬現實技術等在教學領域的應用。掌握計算機使用技巧、運用網絡應用制作多媒體課件的能力,學會熟練使用如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常用的數字化教學系統、學科教學軟件等。教師學會根據教學進度,對學習信息進行檢索、篩選、歸納、分析,整理后學生分享優質的英語學習資源。這既能實現自我信息化教學素養的提升,也幫助學生鞏固新知識,又能滿足學生的自學所需。
教師應積極參與線上和線下的教育研討會、教學觀摩活動,了解同行教師的信息化教學經驗與心得。拓寬視野了解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的小學英語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方案,如英語電影、歌曲、動畫等內容是如何轉換成課件的,哪些內容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可以使學生更愿意投人到英語學習中。
英語學習需要持之以恒,學習類的軟件可以起到引導和陪伴的作用,督促學生按計劃完成自主學習。通過教學軟件設置能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學習目標和每日作息時間,一份每日或每周的學習任務單,可以提醒學生按時完成,幫助學生養成規律學習的習慣。同時,網絡的開放性、復雜性,也是一把雙刃劍,作為教師正確引導好學生使用網絡進行系統的自我學習。做好家校協調教育避免學生過度使用電子設備,避免學生沉迷網絡游戲。
五、結束語
將信息技術運用于英語教學,既能創設真實語言情境,也能提供在線課程、教學視頻、音頻材料、互動練習等優質教學資源,還可以快速獲取和分享教學資源,通過在線平臺進行作業布置、批改和反饋,節省時間和精力。幫助教師精準分析學生的學習數據,從而實現因材施教。信息技術運用于英語教學,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推動英語學科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徑和手段。信息技術運用于英語教學,倒逼教師不斷提升自身數字化教學素養,助推教育改革。
作者單位:李秀玲 昌樂縣首陽山小學
參考文獻
[1]胡錦.小學英語信息化教學策略分析[J]山西教育(教學),2022,(08):75-76.
[2]白劍靈.多媒體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的整合策略[J].啟迪與智慧(上),2023,(11):68-70.
[3]呂秋敏.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英語教與學的創新融合思路探索[J]新一代:理論版.2022(17):0236-0238.
[4]張悅.技術引領,創新賦能—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思路[J].校園英語,2022,(28):172-174.
[5]郁敬益.小學英語信息化融合教學探究[J].華夏教師,2022(25):77-78.
[6]李存瑞.“互聯網 + ”思維模式下小學英語教學研究[J].新智慧,2022,(14):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