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小食心蟲,也叫桃折梢蟲、梨小蛀果蛾等,屬于鱗翅目、卷葉蛾科,果農稱為“梨小”,是常危害桃果的一種害蟲,也會對山楂、蘋果、杏等樹造成危害。梨小食心蟲主要以蛀果危害,果實一旦被蛀食,嚴重影響品質和產量,失去商品價值,給廣大種植戶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
筆者通過分析梨小食心蟲的蟲態(tài)特征、危害癥狀、發(fā)生原因和防治技術,以期為廣大果農防治梨小食心蟲時提供一套解決方案。
1蟲態(tài)特征
1.1成蟲
體長在約 6mm ,翅展寬度為 9~15mm 。無論是雌性還是雄性,身體顏色深棕色伴有光澤,前翅深灰色,長有10排短紋,上有白色鱗片。其中雌性蟲體尾部有環(huán)狀鱗片,雌性蟲體略大于雄性。
1.2幼蟲
成熟的幼蟲身體長度約 10mm ,驅體無骨化呈現淡黃色或粉色,頭部為黃褐色,尾部淡黃色或粉色,并帶有暗棕色斑點。
1.3蛹
體長在約 6mm ,呈紡錘狀,黃褐色,腹部有兩排短刺,繭長度 10mm 左右,質白絲狀,呈橢圓形,稍扁。
1.4卵
淡黃白色,接近白色,半透明,形狀為扁橢圓,中心部分凸起,邊緣扁平。
2 危害癥狀
當幼蟲危害梨果實時,通常會從梨果的萼洼和梗洼部位侵入。一個果實一般只有一個幼蟲,但在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有3\~4個幼蟲,導致大量的果實掉落和腐爛。最初蛀入果實的孔洞非常微小,顏色為青綠,略有凹痕,孔內會有蟲糞排出,孔外有絲網連接。在果實成熟的后期,孔洞會變成褐色,形狀類似于果點,沒有凹陷,表面也沒有蟲糞,因此不容易被察覺。在潮濕的條件下,蛀洞的周邊會慢慢地腐爛膨脹,有如“黑膏藥”。幼蟲從果皮開始取食,先取食較淺的果肉,隨后逐漸進入果心。以果核為中心,向外蛀食取食,導致排泄物排入果實,這就是人們所說的“豆沙餡\"(圖1)。病果易脫落,幼蟲入侵后藥物難以進入,嚴重影響防治工作。
當樹枝受害時,幼蟲從新梢頂部第2\~3片葉的葉柄基部危害。幼蟲有轉移樹梢危害的特性,新梢頂部不久就會枯死。在梨和桃混栽的果園,幼蟲會在兩樹新梢之間來回產卵危害[]。

3 發(fā)生原因
3.1 多種果樹混合栽植
樹種和品種混雜,缺乏統(tǒng)一的管理規(guī)劃,這使得混合種植的果園受到梨小食心蟲的危害比梨或桃的純林還要嚴重,導致果農難以進行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防治效果不理想,梨小食心蟲的危害也日益加劇[3]。
由于監(jiān)測技術的不足,預防和治療的難度增大。梨小食心蟲的透明卵很難被及時檢測和識別,發(fā)現時已造成了嚴重的危害。
3.2 溫度因素
梨小食心蟲的成蟲在大約
的溫度下產卵最合適。研究發(fā)現,梨小食心蟲是一種對氣溫變化極為敏感的害蟲。3月初,平均溫度比較高時,梨小食心蟲的成蛹與羽化時間均提早;當平均氣溫高于
時成蟲才能產卵,而
以下產卵數量明顯減少。在8月中下旬,黃河灘區(qū)的氣溫相對較高,在梨的果實膨大期,果肉變得疏松,糖分含量上升,梨小食心蟲的蛀果危害嚴重。
3.3 濕度因素
通過觀察發(fā)現,梨小食心蟲的發(fā)生與降雨和光照有著緊密的聯系。在連續(xù)的陰雨或干旱條件下,病害的發(fā)生相對較輕;在有足夠的陽光和適宜的濕度條件下,陰晴交替的天氣情況發(fā)生較為嚴重。濕度對幼蟲的孵化有著顯著的影響。在空氣濕度大于 70% 的環(huán)境中,成蟲具有較好的遷徙、交配行為;當空氣濕度小于 40% 時,約 75% 的蟲卵不能孵化。在8月中下旬,黃河灘區(qū)經常發(fā)生陰雨天氣,果園的濕度相對較高,梨小食心蟲造成的蛀果問題較為突出。
4發(fā)生規(guī)律
在黃河灘區(qū)梨小食心蟲一年可發(fā)生4次,以轉移寄主為特性,一二代危害梨、桃新梢,三四代危害梨果實。老熟幼蟲在樹皮縫隙、根頸、鋸口、樹下淺土層等處形成灰白色繭越冬。越冬害蟲多發(fā)生于主干根部。翌年3月底,溫度連續(xù)7d在
以上,才開始化蛹,整個蛹期約 20d 。在4月初,溫度持續(xù)升高到
以上時,成蟲就會出現羽化高峰期,羽化一般在早上 9-10 時。羽化量在溫度
時達到最大值。
成蟲主要在落葉和雜草中藏匿,在夜晚活動,有較強的趨光性。成蟲在羽化完成后的第2天就可以開始交尾和產卵,通常會在新梢的頂部第3\~5片葉的背面產卵,每個雌性成蟲通常會產70\~80粒卵。
在5月初,幼蟲始孵,至5月中旬,第一代幼蟲危害最嚴重,危害最重的是梨樹、桃樹等新梢。第二代幼蟲高發(fā)期為6月底至7月初,第三四代發(fā)生在7月底至9月初,期間有世代重疊現象。
6月底至7月中旬,成蟲將卵產于果萼與果柄交界處。當新梢的木質化程度逐漸增強時,其含水量逐漸降低,幼蟲在果實上鉆蛀,危害嚴重。在9月底至10月初,成熟的幼蟲為越冬做好了準備[]。
5 綜合防治技術
5.1 深度清園
冬季應及時進行深翻,以消除越冬蟲源;春季和秋季將樹木上的翹皮仔細地刮掉,并與枯枝落葉一同清除到園外集中焚燒;夏季對受害桃、梨進行剪除,清除枯枝、落葉、僵果、雜草,運出果園及時焚燒,以降低越冬蟲量(圖2)。

5.2 樹干綁草
為減少梨小食心蟲第一二代數量,在8月中旬,果實脫落前用稻草捆縛在樹干上,引誘幼蟲前來越冬。第二年春季,在幼蟲出蟄前把繩子解開燒掉。
5.3套袋預防
在落花后20d左右開始對梨果實套袋,不僅能有效防止梨小食心蟲的侵入,還能對黑星病、炭疽病等進行預防,減少噴灑農藥的藥量殘留。
5.4誘殺成蟲
5.4.1燈光誘殺5一9月份在梨園懸掛頻振式殺蟲燈,對成蟲進行誘殺,每天晚上7時開燈,次日清晨6時熄燈[5]。
5.4.2粘蟲板誘殺在5月初,在梨園行間懸掛黃色粘蟲板,30張
,高度在 1.5~2m ,與枝條同高,更有效地誘捕害蟲(圖3)。
5.5化學防治
在4月底,對桃園周圍的梨、李、杏等果樹病蟲進行綜合防治,并對受影響的枝梢修剪,以減少害蟲的發(fā)生。對受害較重的桃園,可采用 2.5% 功夫菊酯2000\~2500倍液、 50% 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隔10\~15d噴施1次。在噴灑藥物時,務必確保均勻全方位,確保預防和治療的效果。

梨小食心蟲越冬時期以及各代卵高發(fā)期和幼蟲的初始孵化期時的防治也很重要。(1)在梨樹萌芽之前,使用
石硫合劑來消滅越冬的幼蟲。(2)4月中下旬、5月上旬以及6月上旬,在幼蟲孵化并開始蛀梢之前,噴灑 1.8% 的齊螨素2500倍液或 25% 的滅幼脲3號1500倍液。在幼蟲的蛀果率達到 1% 的情況下,噴灑 48% 的樂斯本乳油2000倍液或4.5% 的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液。在7月上旬、8月中旬和9月上旬受害嚴重的果園,每10\~15d噴灑1次甲維鹽 5% 水分散粒劑2000\~3000倍液,或 10% 聯苯菊酯乳油2000\~3000液。
參考文獻
[1]任暉.蟠桃園梨小食心蟲的發(fā)生與防治[J].農村科技,2009(2):65-66.
[2] 王海霞,金榮,藏春福.防治梨小食心蟲的田間藥劑篩選試驗[J].安徽農學通報,2014(5):68-69.
[3] 王鳳如 .5% 銳勁特SC防治梨小食心蟲藥效試驗[J].現代農藥,2004(6):42-43.
[4] 李唐,連梅力,馬平順,等.桃園梨小食心蟲為害調查及防治對策[J].山西農業(yè)科學,2010(9):108-109.
[5] 王太革,劉春濤,張杰.桃園梨小食心蟲的發(fā)生與防治[J].北方果樹,2004(2):68-69.
[6] 潘翠麗,武志堅.梨小食心蟲在桃樹上的發(fā)生規(guī)律與防治措施[J].河北果樹,2014(9):88-89.
本刊聲明
本刊刊登的稿件,視為作者同意本刊對該文稿、圖片擁有復制、匯編、發(fā)行及在網絡、光盤等數字傳媒上進行傳播宣傳的使用權。所付稿酬已包含上述
使用費。如有異議,請在來稿時說明。本刊有個別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原創(chuàng)者聯系,核實后酌付稿酬。《果農之友》編輯部
供應信息
新一代高科技產品——家庭果蔬保鮮冷庫專用機,此機具有全自動精確控溫、熱氣除霜、自然冷降溫、殺菌、加濕、安裝方便、操作簡單、節(jié)能環(huán)保、插電即用等功能與特點,果品貯藏保鮮效果好,深受廣大用戶喜愛與好評,垂詢電話:13910383024(汪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