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對教師發展以及學科建設的高度重視,各地、各校都相繼評選出一批學科帶頭人,有力地促進了教師業務水平與教學質量的提高。應該說,大多數學科帶頭人專業素質還是比較高的,對其他教師起到了傳、幫、帶的作用。但毋庸諱言,也有一些學科帶頭人專業能力不是很過硬,在實際工作中所能發揮的作用十分有限。地市級學科帶頭人處于承上啟下的關鍵層級,需要在全地市范圍內充分發揮示范引領、輻射帶動的重要作用,因而專業能力應該非常出眾,真正達到專家型教師的標準。具體到應有的基本技能方面,那就是要完全具備研、寫、訓、評四項硬功夫。
研,就是學科帶頭人要具備教學研究的硬功夫。一名專家型的優秀教師,之所以具有較高的教學水平,歸根結底是由經常化、高層次的教研來做支撐的。不常做教研或者教研水平不高的教師,不可能成為公認的市級學科帶頭人,更不會成為具有廣泛影響的名師。然而,現實中確實存在這樣的現象:一些市級學科帶頭人,或者教研意識淡化,一味吃老本,逐漸不再重視或從事教研了,因而教研水平下降;或者當初評選為學科帶頭人時,自身素質和能力就有一些欠缺,但在非學術因素影響下僥幸當選,實際教研水平與真正的學科帶頭人要求尚有距離。凡頭腦清醒的學科帶頭人,都會明白一個簡單的道理,那就是學科帶頭人的地位和稱號,完全是由教研水平和成果來支撐的。離開了教研,什么都不是。因而,從事教研是學科帶頭人的重要標志。大凡有責任心、有使命感的學科帶頭人,都會一如既往地保持終身做教研的狀態,將教研活動貫穿到所有的教學環節。而沒有教研支撐的教學,缺乏應有的知識和素養含量,只會是一種低層次、低水平的教學,教學效果非常有限。因此,市級學科帶頭人一定要緊抓教研不放松,反復探討和摸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充分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學規律,同時經常性地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思考如何才能突破薄弱環節,提高教學效果。只有堅持不懈地做教研,并且經常在教研上取得成果,才能使教研能力始終保持在高位,也才能使自己具備應有的專業品質與學術地位。而且,市級學科帶頭人不光自己要勤于做教研,還要帶領和指導其他教師做教研,在自己影響可以達到的范圍內形成濃厚的教研風氣,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科帶頭人的示范作用。優秀教師與一般教師的重要區別,就是看他能否經常做教研,是否具有較高的教研能力和水平。如果學科帶頭人不做教研或教研水平不高,那他只會是一個業務平平的教師。
寫,就是學科帶頭人要具備教研寫作的硬功夫。學科帶頭人要做教研,自然也就需要通過寫作將教研結果、成果直觀記錄或體現出來。教研論文的寫作,并不只是一個將教研成果轉化為文字的過程,還是一種將教研過程、結果精細化的高級思維活動。如果不進行歸納和梳理,平時所做的教研往往就會像一團亂麻,缺乏頭緒,而寫作會使教研過程以及結果條理化、清晰化。同時寫作也是一個持續思考和研究的過程,是對教學及教研進行總結以至反思的過程。反復的、深入的思考會在無形中提升思維品質,從而使教研成果更具學術價值。然而,在實際中長期存在著一種錯誤認識,一些教師乃至一部分學校領導常常將教研寫作與教學、教研活動割裂開來,認為寫作與教學、教研關系不大,為評職稱加分寫兩篇就可以了,多寫費時費力費腦筋,而且還會影響正常教學任務的完成。其實,寫作能力也是優秀教師的顯著標志之一。很難想象一個不常寫作或者寫不出高質量文章的人,會是一位優秀的學科帶頭人。寫作是一項需要對全身心進行充分調動的活動,經常從事教研寫作的教師從寫作中獲得的東西,比他從單純的閱讀、教學或教研中獲得的東西都要多。因此,市級學科帶頭人一定要高度重視教研寫作,要不光能撰寫高水平的教研論文,還能撰寫教學案例、研究報告、教學設計、試卷評析、教育隨筆等文章。這樣一方面可以不斷地積累自己的教研成果,使教研不斷地邁向更高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文字促成教研成果的傳播,使其為更多的教師提供參考和借鑒。
訓,就是學科帶頭人要具備培訓教師的硬功夫。在一個學校或一個地區,培養少數骨干教師、教學能手相對容易,但若想讓更多的教師大幅提高教學水平,或者讓資歷較淺的年輕教師迅速成長起來,非通過有組織的、持續的培訓活動不可。這就需要借助學科帶頭人的力量做好各種培訓。而自覺地將自己定位為一名教學、教研方面的教練,成為各種業務培訓會上的金牌講師,或者與培養對象結為口傳心授的師徒,是學科帶頭人一項義不容辭的重要任務。在實際培訓工作中,主辦方常常會出現對培訓講師遴選不嚴、對講座質量要求不高、對培訓方式缺乏研究等問題。有些培訓內容十分陳舊,翻來覆去總是炒冷飯,缺乏新意和創意;而有的講座又過于超前或脫離本地實際,新概念、新術語、新學說滿天飛,不管參訓者究竟能不能吸收或消化一位有抱負的學科帶頭人,不僅要全身心地參與到各種培訓活動中,將擔任培訓講師作為自己價值的一種體現,還要不斷地研究如何提高培訓質量,使參訓者真正能從培訓中得到益處。市級學科帶頭人要想成為高水平的培訓師,就應該像研究學情那樣仔細研究教情,充分了解和掌握參訓者專業素質、工作能力、知識結構以及思維方式等,有針對性地確定培訓目標和內容。尤其需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切實找準教師業務上的短板或薄弱環節,認真分析制約他們提高的關鍵性因素,保證培訓能解決教師日常教學中的痛點。要像上好一堂優質示范課那樣,培訓前需要認真撰寫培訓講義和準備課件,培訓時要做到全身心地投入,以寬闊的學術視野、厚實的理論素養與精湛的教學藝術等,為參訓者呈現一場豐盛的學術盛宴。另外,學科帶頭人也需要對參訓者的教學與教研情況進行跟蹤指導或定期輔導,充分發揮自己作為名師的示范效應及引領作用,讓參訓者學有榜樣、趕有目標,能夠得到持久而深厚的啟迪和熏陶。
評,就是學科帶頭人要具備聽課評課的硬功夫。對學科帶頭人來說,聽課、評課雖然不像上課或培訓那樣需要精心準備、嚴密實施,但要能聽出授課人的教學特點,從中發現存在的問題,同時中肯地評出優劣,讓對方從中受到啟發。這其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市級學科帶頭人需要聽的課主要有兩種:一是成長中的年輕教師或教學效果不理想的教師的課,聽課后需要給對方以指導和診斷;二是教學上有突出成績、可以樹立為典型的教師的課,聽、評的目的是研究或推廣其好經驗、好做法。無論聽的是哪一種課,聽后都需要做出中肯的評價。評課這個環節其實更重要,體現著學科帶頭人作為教學專家的水平。一些專家評課時偶爾會出現文不對題或隔靴搔癢的情況,這主要是聽課前對很多情況缺乏應有的了解,或者聽課時沒有聚精會神所致。專家評課出現不到位或較大失誤,應該是一個教研事故,輕者損害專家以及活動組織方的聲譽,重者影響教研活動本身的質量和水平。因此,市級學科帶頭人絕不能將聽課當成小事,要認識到只有全神貫注地聽課,才能在之后恰如其分地評課。聽課、評課不僅僅針對授課者本人,還要針對一同觀摩的其他教師,如何做到準確、恰當和穩妥事關全局。這就要求學科帶頭人聽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包括對授課者有較為充分的了解,把握教材內容的重點和難點,明確本次聽課的目的和任務,預先思考上好本節課應該采取的基本教學方法和策略;同時還要掌握基本的學情,避免盲目地去聽課,為之后的評課做好充分的鋪墊。而聽課時,則需要認真地觀察整個課堂的情況,既要考察教師教學目標是否明確,對重難點的把握是否突出、準確,采取的教學方法是否得當,對學生的學習指導是否有效,教學語言是否生動、準確和清晰,又要感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否被充分調動起來,是否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活動中,學生的思維是否活躍,是否較好地掌握了相關知識,是否得到有效的訓練和提高了語文能力等等。對不同的對象,評課時應該有不同的側重點。對于主要以指導和診斷為目的的課,需要充分看到授課人表現出來的閃光點,對其給予適當的肯定和鼓勵;同時又客觀、冷靜地分析存在的主要問題,指出今后改進和努力的方向。對于研究或推廣經驗、樹立典型的課,需要對授課人有更高的評價標準,從理論的高度梳理、歸納其教學上有價值的特點,使其能夠形成自己的風格,充分發揮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無論聽哪一種課,都要以一種平等交流的態度去評課,而不是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一定要有求真務實的精神,把評課當成一種大家共同參與的教學研討活動來進行,而不是變成對授課者水平高低的評判。評課說到底是一門說服的藝術,既需要豐富的實踐經驗,又需要深厚的理論素養。要想真正評得十分精當并且令人心悅誠服,對學科帶頭人的專業素養也是一種很大的挑戰,絕不可等閑視之。
總之,市級學科帶頭人只有真正具備了研、寫、訓、評四項硬功夫,才能無愧于市級學科帶頭人這個光榮的稱號,從而將學科帶頭人的作用發揮到極致。
(作者單位:陜西新課程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