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話題:課間體育活動的多元設計
主持團隊:
主持人:
成員:
特邀嘉賓:
研討平臺:云端課堂:《中國學校體育》雜志話題研討教室(參加碼:qbm35z)

中圖分類號:G8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4-7662(2025)03-0072-01
一、因地制宜,巧用周邊場地
學校可因校制宜利用教室周邊的場地滿足課間體育活動的需要。以寧波鄞州黃小學為例,一樓教室前面的空地統一設計為“跳躍”區,在地面上畫上單雙圈、跳房子、荷葉等,學生可以在場地上嘗試各種形式的跳躍。對二樓至四樓的教室門口走廊,統一規劃為“投擲區”,畫上1\~5分的線段,以及1\~5分的圓圈,學生可以進行輕物擲遠和投準。在頂樓的平臺,學校將其規劃為“攀爬區”,在平臺的北側,放置了由低到高的彩色輪胎,可以讓學生鉆和爬;平臺的南側,是一排肋木,方便學生進行攀爬;中間則是兩排橫梯,可以有效發展學生的抓握能力和協調性。
二、科學分組,明確各自分工
將全班分成若干組,每組4\~6個人,設定1個組長,設定1\~2個器材收發員,設定1個安全提示員、1個活動情況記錄員,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此舉能調動小組成員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以筆者所在學校為例:各班將學生分成4人小組開展活動,組長兼任器材收發員,與另外一名學生每天活動前將所需器材拿到指定場地,活動結束后兩人再將器材收回。活動過程中,若出現安全隱患,安全員需第一時間處理。記錄員則記錄小組出勤情況、活動情況及器材損耗情況,并及時記錄突發事件。
三、落實制度,保障活動安全
制度的建立是課間活動得以持續發展的關鍵。以寧波鄞州黃小學為例,除了要求學生必須參保學平險之外,還為課間活動安全制訂了相應制度:安排值周教師課間巡視,若發現安全隱患,及時進行處置;學校大隊部成立由高段學生組成的安全檢查組,每個年級每天安排兩名檢查員進行活動場地及器材的安全排查;學校每星期一集會時對一周的課間體育活動情況進行反饋。
四、創新形式,激發學生興趣
課間活動的形式,關乎每一個學生的興趣。以北侖區小浹江小學為例,學校根據學生的反饋確定了本學期4個月的活動主題,其中第一個月為“紙”,第二個月為“鞋盒”,第三個月為“礦泉水瓶”,第四個月為各班自主設計課間體育活動。主題確定后,各班以小組為單位準備器材,創編各種形式的活動內容。以“鞋盒”的主題為例,5年級某班創編如下活動:鞋盒推推樂—雙手推鞋盒向前,比比誰更快到達終點;利用鞋盒等級跳一將鞋盒由低到高排列,根據跳過個數評定相應等級等。
五、重視評價,提升參與熱情
在課間體育活動中,評價不可或缺。以小浹江小學為例:學校每個月安排一個大課間進行小課間體育活動的創意展示,各班根據這個月的主題推出一個創編內容進行展示,體育組及德育部門依據游戲創意性 3 0 % 、團隊合作情況 3 0 % 、活動表現力 2 0 % 、器材便捷性 2 0 % 的評分標準,評選出課間體育活動“最佳創意獎”;每學期各班根據出勤率高低、參與活動表現、器材準備情況等,推薦兩人參評“課間活動小標兵”。此外,學校還會在每月一次的小型競賽中安排與當月主題相關的比賽項目,如紙飛機擲遠比賽、“保齡球”大賽、攻擊紙盒堡壘比賽等,按照2:3:5的比例分別評為一、二、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