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義務教育語文課程致力于全體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礎。整本書閱讀教學活動能夠讓學生獲得完整、系統的閱讀體驗,在深入閱讀和思考中提升閱讀能力、發展核心素養。在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方向,正確認識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優勢,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高效的教學策略,以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為學生的成長賦能。
一、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價值
(一)讓學生的閱讀更具深度
語文課程是一門培養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課程,具有綜合性、實踐性。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既要引導學生認識、理解文學作品的內容,又要引導學生分析文學作品的語言形式,深度感悟文學作品的語言文字傳遞的情感、蘊含的哲理,實現閱讀能力和審美能力提升[1]。整本書往往涉及復雜的人物關系和故事情節,學生需要在閱讀整本書時,從不同角度、多個層面對人物和情節進行深入思考和解讀,交流和研討遇到的問題,借助多種方式分享閱讀心得,才能真正理解整本書的內容。由此可見,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活動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可以推動學生深入探究閱讀內容,有效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二)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的成長階段。他們很容易被外界事物干擾,也容易受到有趣的事物吸引。小學語文教師要準確把握小學生的性格特點,選擇合適的切入點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讓學生產生強烈的閱讀興趣,積極地投入整本書閱讀,沉浸在書籍中完成閱讀任務,由此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也就是說,教師需要選擇內容符合學生的認知需求,故事生動而且具有趣味性,能引發學生閱讀興趣的課外讀物,并據此設計形式豐富的教學活動,指導學生完成整本書閱讀任務,逐步掌握高效的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整本書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類教學活動不僅能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能有效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促進學生的情感發展,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2]。比如學生在閱讀《三國演義》時,會讀到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等故事,了解相關地理、物理知識,同時加深對這段歷史的認識。學生在閱讀《安徒生童話》時,可以從一個個簡單的小故事了解到勇敢、樂觀等積極品質的作用,這無疑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正向影響,也有利于學生形成同理心和正確的價值觀。
二、學科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
(一)趣味導讀,激發整本書閱讀興趣
相較于其他閱讀活動,整本書閱讀的難度更大,所需時間更長,學生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才能順利完成任務。教師可以在布置閱讀任務前,通過趣味導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初步感受文學作品的魅力,使學生有動力進行整本書閱讀[3]。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分享與書籍內容相關的有趣故事,并適當介紹作者的生平、書籍的文學價值等內容,加深學生對作品的認識。
例如,在帶領學生閱讀《三國演義》前,教師向學生提問:“你們知道《三國演義》中的哪些人物呢?這些人物的特點是什么?”有學生迅速回答:“我知道諸葛亮,他是一個聰明、忠誠、謹慎、謙虛的人!”也有學生補充說:“我知道《三國演義》里面有曹操,他有些奸詐,但又有遠見。”還有學生說:“我了解劉備,他寬厚仁愛、禮賢下士。”由此可見,學生對《三國演義》的主要人物有一定的認識。在學生討論主要人物及其特點的過程中,課堂氛圍變得十分活躍。
接下來,教師介紹《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的生平及其創作特點,為學生開始整本書閱讀做鋪墊。羅貫中是元末明初小說家、戲曲家,《三國演義》是羅貫中“據正史,采小說,證文辭,通好尚”編撰而成的。羅貫中在寫作《三國演義》時,以正史為主要依據,從《三國志》《后漢書》等史書中汲取了豐富的素材,又大致參照《資治通鑒》梳理三國興衰演變的歷史脈絡,并創造性地使用章回體來講述歷史故事,所以全書顯得真實可信、脈絡分明、“易觀易入”。
教師還介紹了《三國演義》的歷史地位。《三國演義》是我國最早的長篇章回體歷史小說,也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代表了我國古代歷史小說的最高成就。《三國演義》這部作品描寫了東漢末年,以曹操為首的魏、以劉備為首的蜀、以孫權為首的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斗爭,以及人民遭受的苦難。在這本書中,有一批個性鮮明、叱咤風云的英雄人物,他們啟發了許多后世的創作者。除了在人物塑造方面有巨大成就,這部作品在戰爭描寫上同樣令人印象深刻。《三國演義》中有很多縱橫交錯、規模宏大的戰爭,如赤壁之戰、官渡之戰等,這些戰爭的場面各具特色,生動地再現了那個時期的歷史風貌。在描寫戰爭場面的同時,作者也會描寫其他活動,讓故事變得張弛有度、重點突出。隨后,教師順勢分享《三國演義》中精彩的戰爭描寫段落,帶領學生品味人物身上的英雄氣概,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設計問題,明確整本書閱讀方向
要完成整本書閱讀任務,學生不僅需要有一定的毅力和耐心,而且需要明確閱讀方向,掌握相關閱讀技巧。為了確保學生完成整本書閱讀任務,教師應該通過一些有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從簡單梳理故事情節到探討整本書的主題,讓學生逐步明確閱讀方向,高效完成整本書閱讀任務,切實提升閱讀能力[4]。此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制訂閱讀計劃,推動學生一步步展開整本書閱讀,并由此掌握相關閱讀技巧。
在學生閱讀《三國演義》這本書時,教師可以按照章回設計問題,讓學生在問題的驅使下,積極地進行閱讀與思考,加深閱讀感悟。例如,教師可以根據《三國演義》第一回“宴桃園豪杰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設計問題:“我們都知道《三國演義》中的‘三國’指的是魏蜀吳,那么‘演義’指的是什么呢?閱讀這一回之后,你了解到什么?你可以按照時間順序排列這一章出現的事件嗎?”教師可以根據《三國演義》第二回“張翼德怒鞭督郵何國舅謀誅宦豎”設計問題:“張飛鞭打督郵是本回的精彩內容,你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個片段嗎?在這個事件中,劉備和張飛分別有什么樣的表現?你認為是什么因素導致他們采取了不同的行為?請試著結合張飛和劉備的表現,分析他們的性格特點。”教師可以根據《三國演義》第三回“議溫明董卓叱丁原饋金珠李肅說呂布”設計問題:“讀完這一回,你能說出李肅是如何勸說呂布投奔董卓的嗎?你覺得在這一事件里,呂布表現出了什么樣的性格呢?回憶相關歷史知識后,你能簡單說說自己對董卓廢帝的看法嗎?”在學生逐漸習慣結合《三國演義》的內容進行深入思考后,教師還鼓勵學生自主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或者相互提問、共同解決問題。
合理的問題,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還能推動學生深入思考和探究,讓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提升閱讀效率。
(三)專題研讀,深化整本書閱讀與思考
語文閱讀教學,不僅應當幫助學生認識、理解文學作品的內容,而且應當成為推動學生思維發展、鑒賞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5]。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專題研讀活動,引導學生聚焦文學作品的核心主題、主要情節以及重要人物進行深入分析,推動學生在與他人的交流討論中深化對文本的理解,促進學生提升鑒賞能力、形成批判性思維。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確定清晰的研讀主題,讓學生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進行思考和交流,充分挖掘文本的深層含義,分析文本蘊含的人文思想,從而提升整本書閱讀效果。
在學生閱讀《三國演義》時,教師既可以根據故事情節組織專題研讀活動,也可以選擇書中的經典人物引導學生進行專題研讀,還可以建議學生圍繞《三國演義》這本書的描寫內容、語言特點、歷史背景展開專題研讀。
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圍繞曹操這一人物進行專題研讀。在課堂伊始,教師需要介紹相關背景資料:“羅貫中在創作《三國演義》這部文學作品時,受到了民間尊劉抑曹的傾向影響,不自覺地將曹操塑造為反面形象。而且羅貫中采用了夸張的表現手法,塑造了一個狡詐的梟雄形象。我相信同學們在閱讀這本文學巨著時,對于不同人物的表現,會有自己的看法。在接下來的專題研讀活動中,大家可以結合具體的內容,對曹操這一人物形象進行分析,并在討論活動中分享自己的看法。”此后,教師將課堂時間交給學生,確保他們有充足的時間說出自己的想法,深入分析、討論曹操的人物形象。
又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圍繞《三國演義》這本書的描寫內容、語言特點、歷史背景展開專題研讀。此時,對兵法感興趣的學生,可以自行研究《三國演義》中的兵法。在描寫官渡之戰時,羅貫中展現了曹操對情報的重視,而袁紹對于謀士許攸提出的意見不屑一顧,和曹操形成了鮮明對比,并最終在官渡之戰大敗。這與“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思想一致。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也把“不戰而屈人之兵”運用得爐火純熟,“劉先主遺詔托孤兒諸葛亮安居平五路”一回就講述了諸葛亮采用心理戰,不費一兵一卒嚇退五路大軍的故事。
通過專題研讀活動,學生可以在探討交流中深入理解文學作品的核心內容,掌握有效的閱讀技巧,提高整本書閱讀質量。
(四)成果展示,增強學生閱讀成就感
在學生完成整本書閱讀任務后,教師應當組織形式多樣的成果展示活動,讓學生將閱讀感悟輸出,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整本書閱讀效果[6]。當然,教師也應當鼓勵學生自行選擇展示閱讀成果的形式,如讓學生將文學作品中的經典故事改編為舞臺劇、寫書評、自己組織知識問答活動。在這樣的成果展示過程中,學生的閱讀成就感會顯著增強。
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應當根據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科學開展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切實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為此,小學語文教師要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正確認識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優勢,設計有系統性、啟發性的教學活動,通過趣味導讀、合理問題、專題研讀活動以及成果展示活動等,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深化學生的閱讀感悟,提升學生的閱讀與鑒賞能力,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杜倩.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研究:以統編小學語文教材高學段“快樂讀書吧”為例[J]。名師在線,2024(26):65-67.
[2」黃夢,李朧.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研究:以《三國演義》整本書閱讀內容為例[J].人生與伴侶,2024(32):91-93.
[3]吳關術.學科核心素養導向下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實踐[J」.小學生(下旬刊),2024(8):142-144.
[4]李倩蓉.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教育界,2024(20):53-55.
[5」張耀輝.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讀寫算,2024(25):56-58.
[6]宋建萍.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J].家長,2024(20):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