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F259 文獻標志碼:A DOI: 10.13714/j.cnki.1002-3100.2025.08.010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link connecting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and realizing theoptimal alocation of resources,the eficiencyandqualityofloisicsaveadirectimpactontheleveofeconomicdevelopmentadcompetivenessofrgion.Ioderto comprehnsivelyevaluatetelgistcsvelof1itiesinHebeiProvince,tispaperselects3dimensisand8evauationdicatosto constructtheevaluatiosysteofrgionalgisticseveliHebeiProvinc.ThecomprehensiesoresofeachityinHebeiProvinceare calculatedbyctoralysisdsltssotataoitistgstelfgistideloetiiag followedbyTangshan,aodingandotrcitcodingtotheoesofachommonfactoradtheompreensiesoreinthbove factoranalysisegalgistelobeovealdustegaalsntitisanviddte categoriesacodingtotestrengthofteconomicfoundatiadthedegeofperftiooftelogistisequpment,withang CityandTangsanCitysifedastefitegryodngadoeriiscasidasteodategorandCng andthercitiidasttdategesetoalyismetdsatiaielyaateistefchiei Province,dalecieoflstisinbeiieisocodtisti thedegreeofnformatizationandproideagetedsuggestionsfortedevelopmentofregioalloticidustryinHebeiProine.
Key words: factor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regional logistics level in Hebei Province
0引言
《“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的正式發布,代表著我國物流行業首次擁有了五年規劃,這象征著物流業正向著更全收稿日期:2024-09-10作者簡介:代檸帆(2000—),女,河北保定人,管理工程與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工程與管理;姜華(1977—),男,河北邯鄲人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物流系統規劃與管理優化、應急物流管理與優化。引文格式:代檸帆,姜華.基于因子分析和聚類分析的河北省區域物流水平評價研究[J].物流科技,2025,48(8):47-51.
面的整合、轉型升級和功能增強的層面邁進。作為經濟的“生命線”,現代物流既連接生產端又連接消費端,它是擴展產業鏈、提高價值鏈、構建供應鏈的關鍵支柱。在現代流通體系的構建、國內市場的壯大、高質量發展的推動以及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建設中,現代物流扮演著引領性、根本性和戰略性的角色。
河北省地處我國北方,具有舉足輕重的地理優勢和豐富的自然資源。近年來,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物流業的發展,不斷加大物流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致力于將本省打造成為我國現代商貿物流的關鍵基地。然而,如何客觀、全面地評價河北省的物流水平,識別其發展中的優勢和不足,對于進一步推動物流行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國內學者從不同視角對區域物流發展水平展開了一系列研究。一些學者采用熵權法對物流水平進行評價,如郭軒霆等(2024)基于熵權TOPSIS方法對華東七省的物流發展水平現狀作出評價,評價結果呈現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付向東(2023)基于熵值法,結合2018—2021年的數據,分析出江蘇省的區域物流發展水平呈現“南高北低”的態勢2]。一些學者采用因子分析法評價區域物流水平,如閆旺等(2024)運用因子分析法將內蒙古自治區物流能力分為三類,并提出不同的建議3;王元璋(2021)通過因子分析發現河北省的物流運輸水平還有待提升。一些學者采用因子分析和聚類分析結合的方法評價物流水平,如王欣等(2023)通過對14個地區的物流水平進行評價,提出以蘭州為核心、帶動周邊城市的物流網絡;吳越等(2019)先通過聚類分析再通過因子分析得出安徽省各地級市物流發展水平不平衡這一結論;李思純等(2022)通過因子分析和聚類分析結合的方法提出改善長三角地區物流水平的建議。由于因子分析和聚類分析可以相互補充,因子分析首先簡化和優化數據結構,然后在提取的因子基礎上進行聚類分析,可以更精準地進行物流評價。因此這種結合方法能夠充分利用兩種方法的優點,既能把握河北省物流發展的核心驅動因素,又能有效分類和比較河北省不同區域的物流發展水平,從而綜合評價河北省區域物流發展水平。
1河北省區域物流水平指標體系構建
1.1指標體系構建與數據來源
本文在廣泛查閱國內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參考了已有的區域物流評價指標體系,并結合河北省的經濟特征和物流行業的實際需求,充分利用現有的統計資料,選取了石家莊市、唐山市、秦皇島市、邯鄲市、邢臺市、保定市、張家口市、承德市、滄州市、廊坊市、衡水市11個市的相關數據為統計樣本,從經濟發展水平、物流發展水平、信息化水平三個維度搭建一級指標,選取8個因素作為二級評價指標(如表1所示),包括區域GDP、第三產業GDP、貨物進出口總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公路貨運量、公路里程數、電信業務總量和互聯網接入數,該數據來源于中國城市統計年鑒和河北省統計年鑒。
1.2數據預處理
由于不同指標量綱不同,不存在可比性,需要將原始數據標準化,以消除量綱的影響。Z-score標準化法如下:

式(1)中
為原始數據,
為標準化后的數據。
2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河北省物流水平評價
2.1適應性分析
根據上述確定的8個指標,用SPSS27軟件對上述8個指標進行KMO檢驗和Bartlet檢驗。當KMO的值越大時,說明變量之間的相關性越強,同時,只有KMO值大于0.6時才適合做因子分析。當巴特利特球形度檢驗顯著度小于0.05時,表明變量間存在相關性。
如表2所示,KMO檢驗統計量為0.647,大于0.6,由KMO度量標準得出適合因子分析。在巴特利特檢驗中顯著性值為0.000,小于0.05,各因素之間存在一定相關性,因子分析有效合理。
2.2 公因子提取


通過對標準化后的原始數據進行因子分析,提取出
和
兩個主成分,并對主成分進行分析。運用SPSS27軟件得出各因子的特征值、方差貢獻率(見表3)和碎石圖(見圖1)。

由表3可知,這2個主成分的方差貢獻率分別是 6 2 . 5 4 2 % 和 1 9 . 7 4 5 % 。累計方差貢獻率達8 2 . 2 8 7 % ,解釋了全部方差的 8 2 . 2 8 7 % 。這說明所提取的2個公因子
和
能夠代表原來8個衡量河北區域物流水平指標的 8 2 . 2 8 7 % ,表明數據信息損失較少,可以較好地解釋初始數據。
同時,由圖1碎石圖可知,前兩個因子折線較陡,之后折線就變得平緩,說明這兩個因子可涵蓋所有指標中絕大部分信息,能較全面地體現出區域物流能力。
2.3 因子載荷
使用最大方差法進行因子旋轉,結果見表4。


根據表4,公因子
在區域GDP、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貨物進出口總額、公路貨運量、互聯網接人數、電信業務總量上具有較大的載荷,可歸為一類;公因子
在第三產業GDP、公路里程數上具有較大的載荷,可歸為一類。
2.4因子得分
根據SPSS27軟件可以得到因子成分得分系數矩陣,結果見表5

根據表5,將標準化的原始數據代入公因子的表達式中,求出
和
。因此可構建出河北省區域物流能力評價因子得分模型。


為準確分析11個市的物流區域水平,需要進行加權運算,從而得到綜合得分模型,即:

本文以河北省11個市為例,將它們的指數值代人到上面的計算公式中,得到了河北省各市在物流發展水平中的得分及排名,如表6所示。

2.5結果分析
首先,從區域經濟實力來看,石家莊市和唐山市作為河北省的經濟中心,擁有雄厚的經濟基礎和相對完善的物流設施,因此其物流水平處于全省領先地位。尤其是石家莊市,作為省會城市,集中了大量的資源和政策支持,物流發展遠超其他城市。唐山市依托其發達的工業基礎,物流發展也較為突出。
其次,物流基礎設施方面,河北省內各地市之間的差距較為明顯。盡管保定市和滄州市等地在經濟發展上有一定優勢,但在公路貨運量和公路里程數等基礎設施指標上相對落后,這對其物流服務能力形成了一定的制約。此外,信息化水平是提升物流效率的重要手段,而秦皇島市、張家口市、承德市等地的電信業務總量和互聯網接入數較低,導致其物流信息化程度不足,進一步影響了整體物流效率。
最后,物流服務水平的區域不均衡現象較為突出。石家莊市憑借其在物流設施和信息化水平上的領先地位,在物流綜合得分中排名第一。而廊坊市、邯鄲市等地雖然具有一定的區位優勢,但由于物流設施不完善、信息化水平不高,導致物流發展相對滯后。
總體而言,河北省在物流基礎設施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上仍有較大空間,尤其是在加強區域協同、優化資源配置方面,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投入。未來,河北省應注重區域物流一體化發展,充分利用各地市的比較優勢,促進物流行業的均衡發展,為全省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3基于聚類分析的河北省物流水平評價
3.1K-均值聚類
為了更好地對河北省11個市的區域物流水平提出針對性建議,在上述因子分析法的基礎上,采用SPSS27軟件進行K均值聚類分析,其中以主成分
、主成分
和綜合得分 F 作為變量分析。在河北省的實際物流發展規劃中,需要將城市分為高、中、低三個層次,以便更有針對性地制定不同的物流發展策略。因此設置聚類數為3,將河北省11個市的物流水平分為3類,得到的聚類圖和聚類分析結果分別如圖2、表7所示。


3.2聚類特點
第一類:石家莊市和唐山市分別作為河北省的省會和重要的工業城市,它們的物流發展水平處于全省的領先位置。兩市在公路、鐵路、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上領先,信息化程度較高,物流信息系統和智能化管理水平較為先進,有助于提升物流效率和服務質量。
第二類:這些城市在物流發展上屬于中等水平,具備一定的經濟基礎和較好的物流設施,但相較于石家莊市和唐山市,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第三類:這些城市的物流發展水平相對較低,主要表現為經濟基礎薄弱、物流設施不完善、信息化程度低等問題。
3.3結果分析
第一類城市經濟總量大,第三產業發達,為物流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石家莊市作為河北省的行政中心,擁有發達的交通網絡、良好的經濟基礎和豐富的物流資源。唐山市則因其強大的工業基礎和港口優勢,特別是唐山市的海港物流,使得物
流基礎設施和物流服務能力相對較強。
第二類城市相對第三類城市在地理位置上優越,但信息化水平和智能化程度有待提升。廊坊市臨近北京和天津,區位優勢明顯,具備發展現代物流的潛力;保定市位于京津冀協同發展區核心區域,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張家口市則作為連接華北和內蒙古的重要節點城市,擁有一定的戰略地位。這些城市的交通設施較為完善,但在信息化水平和智能化管理上與第一類城市有一定差距。保定市和廊坊市的物流園區發展較好,但整體物流服務能力仍需提升。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推進,這些城市有望在物流基礎設施和服務能力方面進一步提升。
第三類城市經濟發展水平較為有限,第三產業不夠發達,物流需求相對較低,影響了物流行業的發展。滄州市以石油化工為主導的重化工業為主,而邯鄲市則以鋼鐵為主導的傳統工業為主。這些產業沒有像高技術產業那樣對物流服務產生高需求,從而限制了物流業的發展。衡水市、承德市、邢臺市在公路、鐵路、倉儲設施等方面,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維護不足。秦皇島市要大力培育物流業的優勢骨干企業,可見物流企業的技術裝備和管理手段相對落后,難以適應現代物流發展的要求。這些城市在物流發展中面臨較多挑戰,如資金短缺、技術人才匱乏、政策支持不足等,急需在基礎設施建設、政策支持、人才引進等方面加強投入,以提升物流服務能力和整體水平。
綜上,河北省各地市的物流發展水平存在明顯的不平衡,石家莊市和唐山市作為物流中心城市遙遙領先,而其他地市則相對落后。河北省可以通過加強區域協同發展,推動各城市間的物流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特別是提升第三類城市的物流基礎設施和服務能力,促進全省物流行業的均衡發展。需要加強對物流發展水平較低城市的政策支持和投資力度,尤其是在基礎設施建設和信息化提升方面,為這些城市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推動區域物流一體化和高效化。
4研究結論和對策建議
4.1研究結論
通過對河北省區域物流水平的因子分析和聚類分析,本研究揭示了河北省各城市在物流發展中的顯著差異。石家莊市和唐山市憑借其強大的經濟基礎和完善的物流設施,處于全省物流發展的領先位置;保定市、張家口市和廊坊市在物流發展中,具有進一步提升的潛力;而邯鄲市、邢臺市等城市則面臨物流基礎設施不足和信息化水平較低等挑戰。
總體來看,河北省的物流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顯著的不平衡現象。為進一步提升全省的物流水平,河北省應采取針對性措施,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信息化和智能化技術的應用,促進區域內的協同發展,并強化政策支持。通過這些措施,河北省可以實現物流行業的均衡發展,為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未來,河北省需繼續關注物流行業的發展動態,及時調整和優化物流發展策略,確保在全國物流格局中占據更為重要的位置。
4.2對策建議
4.2.1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特別是對于處于第三類的城市,如邯鄲市、邢臺市、衡水市等。通過增加公路、鐵路和倉儲設施的投人,提升這些地區的物流能力,改善物流運輸效率。同時,石家莊市和唐山市作為全省的物流樞紐,需進一步完善現有基礎設施,鞏固其物流中心地位。
4.2.2推動信息化和智能化技術的廣泛應用
針對信息化程度較低的城市,如秦皇島市和承德市,應該加大在物流信息系統和智能管理技術上的投入,推動物流企業廣泛采用物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提高物流服務的智能化水平,縮小與領先城市的差距。
4.2.3加強區域內城市的協同發展,促進物流資源的共享與互補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背景下,河北省可以利用其地理優勢,推動省內各城市與京津兩地之間的物流合作,通過優化區域物流網絡,實現資源的高效配置。對位于第二類的保定市、張家口市和廊坊市,應進一步發揮其區位優勢,成為連接京津冀的重要節點。
4.2.4強化政策支持
對物流發展水平較低的城市,提供更多的資金、技術和人才支持,促進這些地區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此外,通過制定優惠政策,吸引物流企業在河北省投資,進一步提升全省的物流服務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郭軒霆,段倩倩.基于熵權TOPSIS 法的華東七省物流發展水平評價[J].中國商論,2024(8):95-99.
[2]付向東.基于熵值法的區域物流發展水平評價——以江蘇省為例[J].物流科技,2023,46(7):100-103.
[3]閆旺,孟繁禮,高方宇,等.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區域物流能力評價研究——以內蒙古自治區為例[J].交通建設與管理,2024(2):122-124,129.
[4]王元璋.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區域物流能力評價研究——以河北省為例[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21,42(9):96-100.
[5]王欣,張文博,楊潔,等.甘肅省區域物流發展水平測度及評價研究[J].商場現代化,2023(12):55-57.
[6]吳越,朱家明,吳越怡,等.基于因子分析和聚類分析的安徽物流發展水平綜合評價[J].武漢輕工大學學報,2019,38(6):74-80.
[7]李思純,姚正海.基于因子分析和聚類分析的長三角物流業發展水平評價[J].物流工程與管理,2022,44(10):94-9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