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高壓的社會環境帶來的矛盾日益激烈,新時代的公安工作所應對的復雜情境增多,更高的工作強度和工作要求使得公安民警壓力指數不斷上升[,此外,公安民警的心理風險會對其職業表現、工作幸福感和職業歸屬感都帶來顯著影響。研究表明,當心理壓力與負面情緒不能得到及時而有效的調整與緩釋時,壓力與負面情緒就有可能轉化為能量巨大的反向作用力,使得公安民警產生更嚴重的心理問題、認知障礙,甚至導致身體健康問題,或是攻擊行為和自傷行為等極端行為表現[2]。
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問題多年來受到了一定的關注,然而,傳統的心理治療或心理咨詢因其治療周期長以及患者受傳統觀念影響對心理治療的抵觸與不信任,無法有效調整與緩釋公安民警心理壓力,不利于當今民警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因此,發掘并創新民警心理干預應用方法刻不容緩[3]。
(一)OH投射卡的使用情境與優勢
在眾多的心理咨詢和專業心理治療方法中,以內隱聯想或投射技術為主的心理治療方法對于公安民警而言有更為顯著的效果。
“投射\"指的是個人不自覺地將自己的態度、愿望、情緒等投射到外部環境或他人身上。有學者認為,投射技術可以通過緩解干預對象的自我防御水平從而達到目的[4]。OH投射卡,亦稱潛意識投射卡,是一種卓越的心理投射工具,在敘事心理治療領域內得到了廣泛而深入的應用。該工具由精心設計的88張圖卡與配套的88張蘊含豐富情緒描述的字卡構成,構成了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探索空間。通過巧妙地將圖卡與字卡相結合,OH投射卡不僅能夠對人的認知系統及視覺感知產生深刻的刺激,還能夠有效激發個體的直覺潛能、深化自我覺察能力,并賦予其洞悉內心世界的獨特視角。這一過程不僅為使用者提供了關于自我深層次的發人深省的洞察,還極大地促進了個人自我覺知水平的提升[5]
(二)OH投射卡應用于民警心理調適的優勢與必要性
當前公安系統內的心理干預治療主要集中在對民警內部出現的較多的心理問題進行集中分析以及對已經出現明顯心理問題的民警個體實施心理干預,然而,公安系統內部使用的創新型心理干預方式仍然比較局限。基于OH投射卡的敘事心理治療打破了傳統心理治療的局限性,為公安民警的心理調適與壓力管理提供了創新且有效的解決方案。公安院校大學生相較于公安民警具有更好的創新思維和更為靈活的接受水平,因此更適合采用新穎的干預方式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且其作為公安政法一線預備力量,其心理健康程度不僅關系到個人的身心健康水平、工作效率和水平,同時也關系到整個公安隊伍的團結和穩定。
因此,本文將以公安院校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探究將OH投射卡應用于特殊個體(公安院校大學生)的效果,從而為OH投射卡應用于民警心理調適做出有益的探索。
二、方法
(一)樣本
采用方便取樣選取Z省公安院校中的40名大學生作為樣本,隨機分為干預組(21名)、對照組(19名)。干預組,21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5人,平均年齡為 20±0.23 (年齡區間為 19~22 歲)。對照組,19人,其中男生17人,女生2人,平均年齡為 20±0.19 (年齡區間為 19~21 歲)。
其中,納入標準: ① 入選樣本均符合干預所研究對象青年民警條件; ② 干預樣本均為自愿參與,其參與前知悉實驗內容及參與實驗條件。排除標準: ① 語言、精神及智力障礙; ② 干預過程中發生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重大事件。
(二)干預內容
采用現場干預的方法創設干預情境,對干預組進行基于敘事治療方法的OH投射卡治療,對照組不接觸OH卡牌以及其他心理治療手段僅進行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預結束后對比干預前后的量表數據結合被測試者對OH卡牌面的描述對干預結果進行描述統計、歸類比較、相關分析。
為了避免接受干預者已經知曉干預相關內容與情境,以及接受干預者間相互干擾作用對干預觀察結果與分析結果的不利影響,本研究采用干預前保密,全密閉式,分組獨立進行干預的模式進行實驗情境的模擬。接受干預者將會被分組帶入密閉環境,進行以OH投射卡為載體的自我敘述建構治療。
該干預為對照干預,假設OH投射卡的自我敘事療法應用于警察負面情緒干擾具有積極作用。需要考慮的變量有:干預樣本的年齡、身心健康狀況、生活環境等。干預前后使用自我和諧量表、情緒自評量表、積極-消極情緒量表以及心理韌性量表分別評估被測試者心理健康狀況。
對照組:每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并對干預樣本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分析,分別在干預開始前、第三次干預后以及第五次干預后開展心理健康狀態的評估。
干預組: ① 將干預組樣本隨機分配干預組別及順序,干預組共21人。進行每周一次,每次共90分鐘,為期5周的OH卡牌自我敘事建構治療,共計五個單元。
② 將干預組分組帶入房間進行干預,在干預過程中高清攝像頭記錄干預樣本在整個干預過程中的狀態。 ③ 干預共分為五周進行,分別在干預開始前、第三次干預后以及第五次干預后使用心理量表對干預樣本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評估。
(三)一級指標
1.抑郁一焦慮一壓力量表
采用抑郁一焦慮一壓力量表對兩組公安院校大學生壓力(抑郁一焦慮一壓力)狀況進行測查,該量表共21題,采用4點計分法進行計分,\"0\"代表\"不符合\"\"3”代表完全符合,分數越高代表被試的壓力感知水平越高。在三次測試中,α系數分別為0.89、0.89、0.92。
2.自我和諧量表
采用自我和諧量表對兩組公安院校大學生的自我和諧程度進行測查,該量表共35題,采用5點計分法進行計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總分越高代表自我和諧程度越低。在三次測試中,α系數分別為0.79、0.74、0.81。
3.積極消極情緒量表
采用積極消極情緒量表對兩組公安院校大學生的積極消極情緒狀況進行測查,該量表共20題,采用5點計分法進行計分,“1”代表“完全沒有”“5”代表“非常頻繁”,消極情緒反向計分,總分越高代表積極消極情緒狀況越好。在三次測試中,α系數分別為0.84、0.87、0.85。
4.心理韌性量表
采用心理韌性量表對兩組公安院校大學生的心理韌性進行測查,該量表共25題,采用5點計分法進行計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量表得分越高,個體的心理韌性越好。在三次測試中,α系數分別為0.93、0.91、0.94。
(四)數據處理
采用SPSS27.0進行數據清理與分析。通過描述性統計分析、獨立樣本t檢驗等方法對OH卡干預效果進行檢驗。
三、結果
(一)壓力水平狀況差異分析
干預前,兩組干預對象的壓力水平無顯著差異;干預后,雖然干預組和對照組壓力感知水平不存在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但是從趨勢上看,干預后干預組的壓力感知水平下降更明顯。見表1。
(二)情緒狀況差異分析
干預前,干預組的積極情緒狀況明顯低于對照組;干預后,雖然干預組和對照組積極情緒狀況不存在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但是從趨勢上看,干預后干預組的積極情緒狀況上升更明顯,干預后,干預組積極情緒狀況明顯高于對照組。見表2。
(三)心理韌性水平差異分析
干預前,干預組的心理韌性水平低于對照組;干預后,兩組干預對象的心理韌性水平評分雖然不存在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但是從趨勢上看,干預后,干預組的心理韌性水平上升更明顯。見表3。
(四)自我和諧程度差異分析
干預前,兩組干預對象的自我和諧程度評分無顯著性差異;干預后,干預組自我和諧程度評分略低于對照組,兩組干預對象評分不存在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但是從趨勢上看,干預后干預組的自我和諧程度下降更明顯。見表4。
四、討論
(一)OH卡運用于民警群體的必要性及干預活動設置的有效性
本研究旨在分析將OH潛意識投射卡應用于心理干預對公安院校大學生壓力與情緒調適的實踐效果為將這種以投射為主的心理治療技術應用于公安民警隊伍做創新性的探索和實踐。結果顯示,干預前,兩組自我和諧量表、抑郁一焦慮一壓力量表評分無顯著差異;心理韌性量表評分干預組明顯低于對照組;積極情緒與消極情緒量表評分干預組略低于對照組。干預后,自我和諧量表干預組評分略低于對照組評分;抑郁一焦慮一壓力量表評分干預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心理韌性量表評分干預組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積極情緒與消極情緒量表評分干預組略高于對照組。因此,將OH投射卡應用于公安院校大學生心理干預的應用價值、可行性較高,在公安院校大學生的壓力與情緒調適上發揮了顯著優勢。
在干預過程中,被試能夠在團體交流中得到安慰和療愈,幫助被試者無意識中表達潛意識,減少敘述的壓力。且被試者在敘述中得到正向反饋,有助于被試者緩解不良情緒。在團體交流中,被試者從他人的敘述中感受到不同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從而達到提高心理韌性水平以及促進被試者心理健康水平提升的效果。
(二)OH卡運用于民警群體的必要性及干預活動設置的科學性
干預結果顯示,相比于對照組而言,干預組心理韌性水平以及自我和諧程度顯著提高,不良情緒水平與壓力水平顯著下降。
自我和諧程度的提高有助于增強個體的滿足感與幸福感,在干預過程中,被試能夠獲取安慰與療愈的力量,這種交流方式有助于被試者在不經意間吐露潛意識中的想法,從而減輕敘述過程中的心理負擔。同時,被試者在敘述時能獲得積極的反饋,將對其緩解不良情緒產生積極影響,且潛意識中想法的表達對被試者自我和諧水平的提高起積極作用。
心理韌性水平與個體壓力水平呈負向關系,即心理韌性水平低的個體在遇到挫折時容易產生更大的心理壓力。在團體交流中,被試者對消極事件進行敘述,聆聽團體中的不同個體對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可以提高心理韌性水平,從而實現降低個體壓力水平的目標。
五、結論
本次干預將OH潛意識投射卡應用于公安院校大學生心理干預,評估研究公安院校大學生壓力與情緒調適的OH卡干預效果。干預結果顯示,相比于對照組而言,干預組心理韌性水平以及自我和諧程度顯著提高,不良情緒與壓力水平顯著下降。由此分析結果可以看出,基于OH卡的心理干預措施的實施可以有效提高公安院校大學生自我和諧程度和心理韌性,降低公安院校大學生壓力水平,改善其情緒狀況,對針對性調整與緩釋公安院校大學生心理壓力與情緒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段凱旋.基于公共管理視角的基層公安民警職業壓力應對策略研究[D].咸陽: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23.
[2]趙晶旖.D公安局基層民警職業壓力問題研究[D].長春:長春工業大學,2024.
[3]苗榮,羅震雷.沙盤游戲療法對改善警察心理健康水平的借鑒[].廣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21,31(02):56-60.
[4]張家甄,蔣歡,黎光明,等.閾上/閾下呈現OH投射卡的情緒啟動效應研究[].心理學探新,2016,36(04):330-335.
[5]張麗娟.OH卡技術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研究[].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2,35(18):131-133.
本文得到以下項目支持:2023年浙江省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計劃(新苗人才計劃)(2023R422013);2023年度公安部2023LL29項目和浙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23年度高等教育研究課題(KT2023125)。
(作者:王怡驕、胡葉欣、王紫薇,浙江警察學院;葉枝,浙江警察學院副教授)